設計方案(匯編3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方案準備工作,方案的內容和形式都要圍繞著主題來展開,最終達到預期的效果和意義。那么你有了解過方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設計方案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設計方案 篇1
一、準備新課
課前先檢查預習生字詞的情況。給學生一定的準備時間,自己先練讀,再同桌互相指認教師用生字卡片進行檢查和強化某些字的字形辨認和正音。如塌(踏)、岡(崗)、純(不讀qon)、冶(治)等等。
二、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女媧補天》(板書課題,學生讀課題)。看到這個字一一女媧的媧,你們聯想到哪些與它字形相近的字呢?(反饋,教師把學生說出的形近字有選擇地寫到黑板上,提醒學生注意區別字形和讀音,并組詞讀一讀。)
同學們預習課文后知道,這是我國古代一個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板書:古代神話故事)。同學們知道嗎?神話故事是不是生活中或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呢?一一對,神話故事是人們想象出來的。那么人們又為什么會有這些想象呢?我們學習課文時可以進一步來思考。
三、引導自讀課文和質疑。
1.當你們看到課題、閱讀課文時,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嗎?大家可以提出來,我們共同探討。(學生質疑,教師適當歸納、有選擇地板書。設計質疑:(1)女媧是誰呢?(2)女媧為什么要補天呢?(3)有淺有女媧這個人呢?(4)女媧怎么補天呢?)
2.剛才同學們提出了很多有意義的問題,像女媧為什么要補天、女媧怎樣補天等問題,我們在閱讀中都會弄懂的。
四、學生探究閱讀。
1.提出閱讀要求。可用投影或小黑板提出以下要求:(1)在課文中找到寫女媧補天原因的句子,請用橫線畫出來,在課文旁邊的空白處寫上補天的原因;(2)課題叫女媧補天,那么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補天過程的?請用l|標明起止。)
(學生獨立閱讀課文,輕聲讀,動筆畫、寫。所給時間要比較充分。教師巡視,注意指導后進生。在適當時機組織交流和討論。)
2.學生就以上兩個問題進行交流和討論。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探究的情況。
3.反饋。
(1)教師提出問題:女媧為什么要補天?(學生發言。)
(2)教師小結:女媧看到天塌下來,許多人在水深火熱之中受苦受難,心里難過極了,所以她決心要補天。我們再來看看,女媧看到人們受災受難,她的心里特別難過。寫這些災難景象的是課文第幾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我們來讀一讀這部分課文。哪些同學愿意讀讓我們一邊讀一邊把課文描寫的那些景象在頭腦中展開想象同學們剛才在讀、昕課文時,頭腦中浮現了什么景象,那些景象你在生活中、電視上見到過沒有?同學們可以在小組里議論一下。(議論后,組織學生發言。)
(3)女媧見到別人受苦心里就難過,這是一種怎樣的感情呢?一個人總能為別人著想, 總想著幫助別人克服困難,是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救民于水火的一種獻身精神。課文哪一段寫到女媧的`這一心理?(第二自然段。)我們全班一起來讀一讀。要讀出女媧對人們受災受難同情的語調。學生練習讀,齊讀,教師適當指導。想想在生活中或電視里有沒有聽說或看到過像女媧這樣的人一一看到別人受苦受難就積極地去幫助別人呢?(比如,解放軍解救被洪水圍困的群眾。可以放1998年發洪水時解放軍解救群眾的鏡頭。)(學生發言。)再分層次、分小組讀第一、二自然段課文。引導想象,引導體驗女媧的思想感情。
五、小結
通過這節課同學們自己閱讀課文,已經基本理解了課文內容。知道女媧是這樣一個善良的、能為大家著想的英雄。
神話是人們想象出來的,人們為什么要塑造女媧這樣一個心地善良的人物?(學生可能一時想不出來,教師要引導學生議一議。)
教師小結:古人想象出女媧補天這樣的神話,說明古人希望有-天人能有戰勝自然災害的力量,還希望人們都能像女媧這樣心地善良,關心別人。
六、布置作業。
抄寫生字詞,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12、女媧補天
原因 經過 結果
天塌地裂 求雨滅火 人民又安居樂業
起火 發洪水 造船救人
煉石補天
愛心 吃苦 勇敢
設計方案 篇2
一、 區域活動內容:
班級區域活動名稱:生活區、美工區、益智區、閱讀區。
公共區域活動名稱:娃娃家、建構區、小餐館、小醫院、美發屋、小超市。
二、 區域活動創設背景:
小班區域活動環境的創設是結合小班幼兒年齡較小,同伴之間的交流較少,語言交往能力,普通話以及自制能力較差,動手能力薄弱,思維比較有局限的年齡特點,與主題活動相融合,兼顧幼兒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而創設的。本次區域活動我們小班組以“能干的小手”為主題,計劃每班開放四個區域——生活區、美工區、益智區、閱讀區。
三、 區域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激發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體驗活動的快樂。
2、引導幼兒自主地在區域活動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自由地玩耍;樂意與他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
3、鼓勵幼兒能夠使用各種材料、工具和方法,探索游戲中的樂趣。
4、活動結束能將材料放回原處,在老師的提示下整理場地。
四、區域活動設置以及材料準備:
班級區域:閱讀區、美工區、益智區、生活區
(一)閱讀區: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看書的興趣。
2.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養成堅持講普通話的習慣。
3.養成良好的看書習慣。
材料投放:各種幼兒圖書、各種蔬菜水果卡片圖、小白兔、小紅帽等一系列的故事書,點讀筆。
指導重點:指導幼兒能夠掌握正確的拿書的'方法,能一頁一頁地翻,告訴幼兒看書的時候不能大聲講話影響別的小朋友看書,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美工區
活動目標:
1、 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培養手指的靈活性。
2、 對美術活動感興趣,會自由地涂鴉和進行簡單的粘貼。
3、 嘗試用小手大膽地撕紙和團紙。
4、 學會用橡皮泥搓圓的技能。
5、 知道做完手工之后要把東西收拾整齊。
材料投放:橡皮泥、舊報紙、印泥(手指點畫)、涂鴉地KT板、發型設計。
指導重點:指導幼兒如何把橡皮泥搓圓;怎樣將紙撕成細條。
(三)益智區
活動目標:
1. 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會區分常見的顏色。(紅色、黃色、綠色等)
2. 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練習排序,學會簡單的排序。
材料投放:不同顏色的毛根、簡單的圖形、玩具配對、穿珠(不同顏色、形狀)、毛毛蟲排序(每個班圖案不一樣)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進行穿珠游戲,能隨意穿成項鏈、手鏈,提高手眼協調能力。
(四)生活區
活動目標:
1. 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學會扣紐扣、拉拉鏈。
2. 學會穿脫衣褲,學習疊衣褲的正確方法。
3. 鍛煉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
材料投放:紐扣拉鏈(每個班5套)、若干套衣褲、剪毛根、切水果
指導重點:指導幼兒疊衣褲的正確方法,學會扣紐扣、拉拉鏈。
設計方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一)學科教學目標:
1.鞏固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那么”、“熟了”、“黃澄澄”等詞,了解“金子、運動場、電報”所比喻的事物。
2.按從上到下,由遠到近順序,仔細觀察秋天圖畫及錄像,提高觀察能力。
3.通過聽讀訓練,想象畫面,體會秋天的美景。
(二)、美育目標:
1.初步通過語言文字感受秋天及大自然的美。
2.初步能通過聽再用語言展現圖畫,并進行初步審美想象。
3.初步感受課文描寫出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的熱愛。
二、視點:
知識點:秋天的一些特征。
審美點:秋天美。
關鍵詞:高、藍、黃澄澄、金子、黃葉、落。
三、教學重、難點:
1.要讓學生通過聽的訓練看圖、學文,掌握秋天的特征。
2.金子、傘、運動場、電報指的是什么?
四、教學材料:
(一)典型材料:欣賞、感知《秋天》課文錄像。
(二)延伸練習材料:觀察秋天景色的圖片和錄像,體驗秋天的美。
五、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課前做“傳話兵游戲”)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知道一年有幾個季節嗎?(春夏秋冬)每個季節都有各自的特征。春天草長鶯飛,夏天枝繁葉茂,而秋天的特征呢,正是我們這節課所要了解的。秋天到了,讓我們一起進入秋季,領略一下秋天的風采。(讀課題:秋天)
(二)聽朗讀,初步進行審美感知、欣賞
1.請閉上雙眼,用你們的乖耳朵聽一聽,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放錄音)
(仿佛看到藍藍的天、白云、黃澄澄的稻子、落葉、魚兒、螞蟻、燕子)(覺得天很美,豐收了)
2.讓我們一起去看錄像,看看你腦中的圖畫是否同畫面上一樣,聽聽你講述的是否同教師說的一樣
再放錄像,抽生回答。(天、樹葉、稻子、池塘……)
(過渡)課文又是用怎樣的詞語來描寫這迷人的秋色呢?
(三)進行審美理解
1.這一課共有幾個自然段?(4個自然段)
2.學習第一自然段。(學習典型材料)
(1)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2句)
(2)聽師讀,看師的表情,想,寫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天)
你聽出了秋天的天怎么樣?你對天空有什么感覺?(高、藍)
(看圖片幫助體會秋天天高云淡)
(3)你能夠讀一讀這美妙的語言嗎?(教師指導)
(過渡):多么好看的藍天和白云啊!藍天下怎樣呢?
3.同法學習第二自然段(進行審美延伸)
(1)、請一、二組的同學讀,其余的小朋友比賽誰的耳朵最靈敏,最先聽出第二自然段寫了秋天的什么?
(稻田)讀后提問,什么地方的稻田?(藍天下)稻田怎么樣?(一眼望不到邊)這個詞什么意思?(廣、多)說明了什么?(豐收了)指導讀。
(2)稻田的稻子熟了,什么顏色(黃澄澄)(板書)把稻子比作什么?(金子)(板書)金子什么顏色(黃)讓一大片一眼望不到邊的金子放在農民的眼前,農民會怎樣想?(發財了、豐收了、很高興)
(3)用豐收后的喜悅心情來朗讀。(指導讀)
(過渡):那么,秋天還有什么特點?
4.同法學習三、四自然段
(1)、自讀課文三、四自然段,問:梧桐樹在什么地方?(池塘邊上)池塘在哪兒?(稻田旁邊)(勾劃)
(2)、梧桐樹的葉子有什么變化?(黃、落)(板書)
落是什么意思?(掉)
怎么落?(輕輕地……)(教師加上動作指導幫助學生理解)
葉子落下時像什么?
(小鳥、蝴蝶……)
你打算怎樣讀這個詞?(輕、長)(抽生試讀,教師指導)“一片一片的黃葉從樹上落下來。”
(3)、樹葉落到水里,小魚游過去,把它當作什么?(傘)
小魚的傘指什么?(落葉)
小魚在傘下說什么?(悄悄話……)
有的樹葉落在岸邊,螞蟻爬上去,把它當作什么?(運動場)
螞蟻的運動場指什么?(落葉)
瞧,螞蟻多愛運動,真有趣呀!你能用“△”勾出描寫小魚和螞蟻動作的'詞嗎?(游、藏、爬、跑)
(過渡):秋天到了,稻子熟了,樹葉黃了,燕子捉蟲的任務完成了,他們又將干什么?
(4)、齊讀第四自然段、問:小燕子看見樹葉落下來時說什么?電報指什么?(落葉)想像電報上會寫什么?(天冷了,快快回去吧!……)指導朗讀,看板書總結全文,用“秋天到了(什么怎么樣)”的句式總結。
(四)進行審美檢測
小結:小動物們在秋天歡快地活動著,給寧靜的秋色增添了許多生氣。讓我們一起用朗讀來贊美生動有趣的秋天吧!
朗讀全文。
(五)進行審美延伸、檢測、體驗
你還想了解秋天其它的特征嗎?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多彩的秋色吧!
看錄像。
剛才你見到了哪些景物?有什么感想?
你能用“___________________(什么怎么樣)啊!秋天到了”的句式說一說嗎?
(六)進行審美欣賞、聯想、體驗
讓我們再次閉上雙眼,聆聽古箏曲《秋思篇篇》,想象這迷人的秋色吧!
(七)總結全文:啊!秋天多迷人啊!
(八)課后作業:
仔細觀察家里的花草樹木和田野里的莊稼,看它們跟夏天時有哪些不同,把觀察到的情況,講給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聽。
六、板書設計:
看圖學文
天上 高 藍
秋天
稻子 黃澄澄 金子
藍天下
樹葉 黃 落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秋天》教案之三,希望對你有幫助!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設計方案11-08
(精選)設計方案08-20
設計方案08-16
(經典)設計方案09-01
設計方案[經典]09-12
[經典]設計方案09-16
(精選)設計方案09-10
數學設計方案07-02
學習設計方案06-22
裝修設計方案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