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作文【集合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元宵節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元宵節作文 篇1
盼望著,盼望著,元宵佳節來到了我的身邊。
媽媽帶著我和妹妹一起來到了市民廣場。來到市民廣場,我一眼望去,那里人山人海,擁擠極了。來到里面,映入眼簾的是一盞盞美麗的花燈,第一盞花燈的樣子是兩匹馬的中間有一個大圓柱,大圓柱的上面有一朵花,花心的.中間有一個“福”字。第二盞花燈的樣子是有三個大鼓,像一個“山”字,第一個大鼓中間是一匹馬,另外兩個鼓的中間是城市。各式各樣的花燈看得我眼花繚亂。美麗極了!
多么熱鬧的元宵佳節啊!
元宵節作文 篇2
記得最早的元宵節,于秦漢年間開啟。也就是秦末從“敬神送年”這一民族風俗演變而來的。而恰好秦朝的公主也在那年那月那日那時,賞著一輪皓月,仰首高懸的光芒,因看見了他留在月光下亦真亦幻的痕跡,毅然衣袂飄飄,紅粉褪去,似了草根村姑,一張怡然歡笑的臉,故意迷失在茫茫夜幕里。從此,彩燈萬盞是她多情怒放的心花,煙花斑斕是她寂寞的淚水……
她走成了流落民間的一代公主,穿草鞋的精神貴族。
她的臉有時笑出一首歡樂的詩,醉過孩童年代過家家的小新郎,甚至習慣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一切細節,那小手微微一握的溫暖,那塞滿口袋一甜的桂花糖,那一捧揉碎的橘子香味餅干;可怎么也無法習慣沒有小男孩的日子,哪怕是夢囈。于是,她的詩中有時又是淡淡憂傷的.歌,誰知那淚水滾落的小池豐腴或干涸。
一日,書生掩面執扇,題詞:分明是前世擦肩而過,今生注定相遇的一份緣。是啊!人生,需要歷經多少次的回眸,才可與你擦肩而過,才可有一線情緣;需要走過多少旖旎的風景,走過多少陰霾風雨,才可不期而遇。公主感動深深,羞怯遺帕,堅貞一聲:千里哪愁天地遠,寸心不懼生和死。
云淡風輕,云里情,風里吟。半畝田地,有好花好草,種一生好心情,長一行知冷暖。有你在,每天都是晴天;有你伴,每天都是艷陽。
郎君勤快地挑成董永,公主細心地澆成七仙女;幾問情為何物,順治帝展扇度方步,豪情替天地揚威;笑看鄂妃綾羅綢緞舞,素手為乾坤增色。鄂妃絕無國色天香,不再青春年少,君卻悅妃兮不天下,妾不盡驕傲世世代。
會意的眼神,為了那挺拔的白楊;會心的笑意,為了那顆感知的菩提心。那年那月那日那時,秦朝公主甘愿走進民間,為了明月滿輪,天地共樂喜團圓時。眼里,她開成一朵“笑盈盈”,民間公主羞羞囍,你開成“囍盈盈”,布衣公子偷偷笑,幻成我們家門前池塘的依依并蒂蓮。
今朝,寂寂看花燈溢彩,日月同輝鬧元宵;享白白圓圓湯圓,團團圓圓。低頭凝神,原來你是她人生最美的相遇,你的深沉低語是她慰安的天堂。
聽到你,一步步繞過孤獨的昨日;看到你,一次次走向遙遠的近。越過寒冷肆虐的冬,于那年那月那日元宵節,你堅定地一腳,踏出發芽的春痕……
元宵節作文 篇3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也被稱為上元節。在這一天里,家家戶戶都會做湯圓,當然,我們也不例外。
元宵節一到,媽媽就連忙去準備做元宵的食材。我約了幾個小伙伴聚在我家,一起嘗試著去體驗一下湯圓是如何做成的。
媽媽先將做元宵用的食材和器具為我們準備好,又把糯米粉倒入一個大碗中,加水混合均勻。又叫來沈琳佳的奶奶給我們做“技術顧問”。現在萬事俱備了,我和小伙伴們在一旁躍躍欲試。要做的湯圓分兩種,一種是水晶湯圓,一種是豆沙湯圓。水晶湯圓是用紅薯粉做的,模樣晶瑩剔透,小巧玲瓏,但也正因為比較小巧,一不小心餡子就會露在外面,做起來有一定難度;豆沙湯圓雖然沒有水晶湯圓好看,但勝在做起來簡單方便。沈琳佳想挑戰一下自己,選擇做水晶湯圓,我和剩下的小伙伴則選擇做豆沙湯圓。
奶奶先把糯米粉揉成面團,我們也時不時地幫幫忙。緊接著,奶奶做了一遍示范給我們看,就讓我們自己做了。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先把面團撕下一小塊,搓成球狀,隨后,把面團的中心往下壓,捏成像碗一樣的.形狀,中間放好豆沙,再把它包起來,揉成球狀。可是,我不是餡放的太多,就是面團沒捏好。看看旁邊的陳宇涵,都做了好幾個了。再看看自己做的“歪瓜裂棗”,我在一旁急的抓耳撓腮,有些氣餒。奶奶見狀,笑著說:“別著急,慢慢來,按照我教你的做,一定可以的!”聽了奶奶的鼓勵,我決定振作起來。做了一遍又一遍,終于成功了。看著自己做的圓鼓鼓、胖乎乎的湯圓,我心里甜滋滋的。
媽媽把我們做好的湯圓下進鍋里,我和小伙伴們湊在廚房里,看著我們精心制作的湯圓在沸水里翻滾。
不知不覺中,夜幕低垂了下來,籠罩著萬家燈火,遠處隱隱聽到煙花迸放的聲音。我們分享著親手做的元宵,心中甜甜暖暖的。
這次元宵節,我不僅學會了做元宵,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懂得了做事情不能太著急毛躁,要慢慢來。奶奶的話我會記在心里,這個元宵節也成為了我美好的回憶。
元宵節作文 篇4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吃湯圓、賞花燈是主要的傳統節目。
湯圓,用糯米制成,白白嫩嫩,潤潤滑滑,里面有各種各樣的餡,有甜的,有咸的,有葷的`,有素的,愛吃什么就挑什么。小巧玲瓏的湯圓,象征著團團圓圓。
天一擦黑,鞭炮聲此起彼伏,家家戶戶燈火輝煌,大家圍坐在一起吃著熱氣騰騰的湯圓,互相祝福。
晚飯后,大家紛紛走上街頭賞花燈。福州市區最熱鬧的是五一廣場和南后街,到處是五光十色、絢麗奪目的彩燈,到處是川流不息的人群,那張張笑臉映襯著五彩的光芒,洋溢著歡樂和幸福,整個榕城仿佛燈的海洋。
郊區馬尾也不甘示弱,舉辦的“兩馬同春鬧元宵”花燈展,規模更大,場面更壯觀。進入燈區大門,只見無數盞大紅的燈籠高高地掛在道路兩邊,好像在熱烈歡迎我們。造型各異、五彩斑斕的花燈美不勝收。你瞧,那九龍壁燈,龍頭和龍爪都會舞動,栩栩如生;一身通紅的報曉雄雞,威風八面,引吭高歌;喜羊羊與灰太狼花燈組惟妙惟肖;馬祖天后宮燈、百福屏燈、馬祖老酒酒壇燈展示了馬祖的民俗文化……
大家走著、看著、說著、笑著,熱鬧非凡。熙熙攘攘的人流,光彩照人的花燈,組成了一幅“燈在人中掛,人在燈中游”的美好畫卷。
歡樂祥和的元宵節,寄托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
元宵節作文 篇5
當我們還沉浸在歡度春節的喜慶中,元宵節又接踵而至。我們這兒元宵節有一個特色,那就是早晨吃元宵,白天鬧花燈、猜燈謎,晚上觀焰火。正月十五鬧元宵。在我國由來以久,早在兩千多年的前,元宵節也稱上元節。按照中國古代的習慣,“元”指月亮正圓,一年之中有所謂“三元”──正月十五稱為“上元”,七月十五稱為“中元”,十月十五稱為“下元”;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故此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宵”即夜也。因此,也就有正月十五鬧元宵之俗。
吃元宵
清晨,當東方的第一陽光剛剛灑向大地,一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將我從睡夢中驚醒,我揉揉惺忪的雙眼,穿上衣服走進飄滿飯香的廚房,呵,鍋里漂浮著白白胖胖的大元宵,看著就叫人垂涎欲滴,我快速的洗漱完畢,鉆進飯廳,這時媽媽已將元宵盛好擺放餐桌上,我迫不及待的就要將元宵送入口中,“等等。”媽媽立刻阻止了我,讓我慢慢地吃,并告訴我吃元宵的技巧,“不然,元宵會把口腔燙傷的。”吃著這皮薄薄帶著芝麻餡兒,一咬就流油的元宵,心中那個舒服勁兒就甭提了。媽媽說:“這元宵是糯米粉做成的,吃多了不易消化。”可是我那個饞勁讓我吃了一個又一個,這元宵可真格外的香啊!
鬧花燈
元宵節,鬧花燈是不可或缺的活動,大街小巷到處都掛滿亮花燈,琳瑯滿目,目不暇接,造型千奇百怪,各具特色,大小不一,小的如拳頭,大的有幾米高,有走馬燈、有金蛇燈、有蓮花燈、有西瓜燈、有觀音燈……其中,我最喜歡觀音燈了,觀音燈有三米之高,八人一起合抱才能抱住,她哪栩栩如生的形象使人過目不忘,最重要的是她手中拿著降妖伏魔瓶,瓶中裝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水,據說只要交錢并誠心真意求拜,觀音便會從她手中的瓶中噴出一股清涼的'仙水,灑向你的四周,保佑你終身平安,但是你如果不是真心誠意求拜,瓶中便不會噴水,雖然這只是傳說,但也足可以看出人類的聰明智慧。
鬧花燈離不開猜謎活動,這兒一群,那兒一群的圍著花燈上制作的謎面猜謎語,有老有少,更多的是青年人和學生,猜中了哈哈大笑,沒猜中的繼續進行,有時也會為一二個謎面爭得面紅耳赤。可真的熱鬧盡興啊!
觀焰火
晚上,全家出動相聚蒼梧綠園,準備觀看焰火,偏偏天公不作美,競下起了傾盆大雨,卻擋不住市民觀看焰火的情趣,綠園里,匯成了傘的海洋。八點鐘,焰火準時點燃,先是幾聲炮響,接著焰火在天空中映出了一張張可愛的笑臉,隨之,200多萬種焰火盡情釋放。有玉樹臨風,有蟒蛇出洞,有天女散花,有繁星滿貫……可真的大開眼界啊!難怪歐陽修在《元夕》中寫道: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元宵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而古老的傳統節日。啊,元宵節,我愛我們的節日。
【元宵節作文】相關文章:
熱鬧的元宵節元宵節作文01-31
關于元宵節的作文:描寫元宵節的作文02-21
精選元宵節元宵節作文三篇07-15
元宵節元宵節作文3篇07-13
【精選】元宵節元宵節作文三篇07-15
元宵節元宵節作文4篇07-15
元宵節元宵節作文三篇07-15
元宵節元宵節作文五篇07-16
【精選】元宵節元宵節作文4篇07-19
精選元宵節元宵節作文4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