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以內數認識》評課稿
《千以內數的認識》是學生在學習了10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學習的,是進一步學習萬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會正確數千以內的數,理解每兩個相鄰計數單位之間都是十進制的關系,借助計數器認、讀、寫千以內的數,了解數的組成。
首先,徐老師以北京體育館圖片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讓他們猜猜這個場館大約有多少人,大家發現這些數都比我們以前學過的100大得多,由此引出一千以內數的認識。著名的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钡拇_,好的開頭是課堂教學成功的一半。我認為在這個教學設計上的激趣引入,過度自然、流暢,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情中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讓同學們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受。接下來的任務是認識計數單位“千”、數位“千位”,數、讀、寫千以內的數以及說出數的組成。
徐老師出示了小正方體,在已經知道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百的基礎上,得出還可以一百一百地數,10個一百是一千,而且用一百一百的方法數比較大的數要簡單快捷多了,理解三者之間的進制關系,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我們要面向全體,給學生數數的過程,不僅讓學生動耳,動眼,而且還要動手、自己想、自己說通過合作交流的方式,去主動參與學習,從中獲得體驗,理解數學知識。通過小組內數小棒,然后老師和學生一起數這個環節,我們既感到了一種融洽的師生關系,同時也鞏固了我們對千以內數的認識。
在讀數、寫數教學時,徐老師訓練學生說的比較到位,從摘蘋果這個環節中,我們就能感覺到,學生學得比較扎實。
不足之處:
1、要在課堂上更加關注學生。教學中應不急于走教案,還應充分注意課堂的生成。
2、低年級除了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外,還要適當地使用評價性的語言。
【《千以內數認識》評課稿】相關文章:
《千以內數的認識》評課稿04-08
《千以內數認識》評課稿08-01
《千以內數的認識》評課稿(精選6篇)03-11
《千以內數的認識》評課稿(通用5篇)03-10
1000以內數認識評課稿05-18
1000以內數的認識評課稿(精選)07-16
《1000以內數的認識》評課稿10-27
《1000以內數的認識》評課稿經典08-10
《1000以內數認識》評課稿03-24
《1000以內數的認識》評課稿【熱】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