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讀后感的作文通用[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后感的作文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后感的作文 篇1
陶行知爺爺的《拆表的故事》中,講了一個小孩子受到好奇心的驅使,想了解手表里到底是什么東西在響,就把手表給拆了。起先,媽媽不肯原諒他。后來,陶行知爺爺的話讓媽媽懂得了要尊重、理解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拆表是因為好奇心,孩子的好奇心其實就是一種求知欲,原是有出息的表現。你打了他,不是把他的求知欲打掉了嗎?與其不分青紅皂白地打一頓,不如引導他把事情做好,培養他的興趣。中國對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許動手,動手就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殘了兒童的創造力。我們應學習愛迪生的母親,那么理解、寬容孩子,那么善于鼓勵孩子去動手動腦,這樣,更多的愛迪生就不會被打跑、趕走了。”讀了陶爺爺說的這段后,我想到了自己小時候的一件事。
那還是在上幼兒園的時候,一個春天的周末,我閑得無聊,便來到院子里,拿起一個小鏟子,把花壇中的土挖來挖去地玩。這時,一條蚯蚓突然爬了出來,把我嚇了一大跳,我好奇地看著它,發現蚯蚓能自由自在地在土中爬來爬去,我便想:為什么蚯蚓能夠隨意地在土中爬來爬去,而我卻不能呢?于是,我便抓了一條,把它放在地上,仔細觀察,不一會兒,我發現蚯蚓頭部比較圓,外面還有一層比較硬的殼,非常適合在土中穿梭。
當我正為自己的新發現感到十分開心時,爺爺從屋里走了出來。他發現我在翻土,還在玩蚯蚓,立刻火冒三丈,一把抓起我的耳朵,罵道:“你在干嘛?只知道玩玩土,有什么意思?你給我走開點,別再碰土了,弄得像個泥猴子,小心我揍你!”我聽了爺爺的教訓,也不敢多說什么,只好乖乖地把土重新整理好。
但是我仍不肯善罷干休,還想從泥土中有新的`發現。在媽媽的支持下,第二天,我趁爺爺不在家,又開始翻土。忽然,我發現每棵植物下面都有一根白白的、長長的東西。我便好奇地問一直在旁邊看我“玩土”的媽媽,媽媽說:“那東西叫做根,每棵植物下面都有,它負責吸收泥土中的營養,再傳輸給植物的其它部位。”我想:這根真像我們的嘴啊。
《拆表的故事》中,陶行知爺爺對那個斥責了孩子的媽媽說:“可惜呀,中國的愛迪生讓你給槍斃了。”我慶幸自己擁有好奇心,擁有允許我“瞎鬧”的媽媽。在好奇心的引領下,我開心地“玩土”,在玩樂中學到了知識,解開了我一顆混沌的童心。
讀后感的作文 篇2
暑假里,我讀了《作文里的奇案》。
這是一本有趣的故事書,大意是這樣的:美國知名報紙報道了一個驚人的事實:2月4日,一名公務員被一輛車撞死了。這一場平常的車禍引起了一名小學男孩喬治的注意。
因為車禍發生時,他們正在仔細觀察社會,學寫作文。而他發現不尋常的地方是,如果有人看見車禍并寫下作文,那他應該首先報警啊,可為什么沒人報警呢?所以他借來了25篇作文,終于把事情查了個水落石出。
看完這個故事,我不覺想起了數學家伽利略出名前的'一個故事:原來人們都相信一個叫亞里士多德的科學家的話。有一次,他說“一個一磅重的鐵球和一個十磅重的鐵球同時從高處掉下來,十磅重的鐵球肯定先落地。”多少年來,人們一直對這句話深信不疑。
可是,伽利略卻聽著不太對勁:如果亞里士多德說的這句話是真的,那么把兩個鐵球綁起來,從高處扔下去,那個一磅重的必然托著十磅重的鐵球。于是他就做了個實驗,但實驗的結果和亞里士多德說的正好相反。經過多次的試驗,他向世人展示了他的發現,并在比薩斜塔上親自做了這個實驗,實驗結果竟然和伽利略預測的一模一樣。
《作文里的奇案》告訴我:不要盲目迷信權威,什么事都要親自去體驗,去觀察。
讀后感的作文 篇3
《家》《春》《秋》是巴金寫的激流三部曲,講述了時代激流中一個大家族走向衰落的一幅生活圖景。
書中對我印象比較深的人物有:實事求是、無所畏懼的高覺民;性格剛烈的丫鬟鳴鳳;膽小怕事的高淑貞;嬉皮笑臉的高覺英;熱愛讀書、奮發向上的高淑英;軟弱、顧家又無奈的高覺新和離家出走的高覺慧。他們因為追求自由,離開家跑到上海求學。覺慧的出走是因為鳴鳳自盡,淑英則是因為父親太嚴厲。巴金將這些人物描寫得栩栩如生,仿佛真實的生活展現在我們面前。
我最喜歡《春》后記里的一句話:春天是我們的。不錯,春天確實是我們年輕人的!
《秋》寫的`是高家走的走,死的死,只有寥寥幾人留了下來,這就是高家的悲慘結局,真是應了一句古話:“富不過三代。”啊。
這部書很好看,再過幾年我還要看,也許會有更深的認識,我建議同學們也看看,或多或少能了解中國近代社會的各種現狀,以利于我們更好地學習。
讀后感的作文 篇4
《永遠的布谷鳥》是一本既生動有趣,又非常幽默風趣的兒童文學書。看到這本書時,我首先是被它的封面吸引。兩只布谷鳥站在樹枝上欣賞著一望無際的稻田,而這時有個小男孩正躲在稻田里用望遠鏡觀察著它們,而兩只布谷鳥卻一點也沒察覺,正在愉快地唱著“布谷、布谷”,送別著正在西沉的夕陽,而封面上那句“讓最美的文字,陪伴孩子們度過生命中一個完整的春天。”讓我覺得這一定是一本非常精彩的書。
《永遠的布谷鳥》這本書里有很多中外著名的文學家寫給小朋友的兒童文學故事,有讓我感動的“晚安,教員先生”、“難忘的八個字”,有讓我哈哈大笑的.“講故事”、“表哥駕到”。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暗號》,故事講的是一個初一的哥哥要在暑假里一個人去旅游,在出發前,他和爸爸一起商量如何對暗號找到接站的人。他們的對話非常幽默,暗號也很好玩,讓我都很想要試一次。我把這個故事推薦給媽媽看,希望她能同意讓我嘗試一下。媽媽看完后笑著說:“真的很有趣,你可以在六年級畢業的那個暑假感受一下。”聽了媽媽說的話,我心里開心得不得了,感覺棒極了!
這是一本讓我愛不釋手的書,我連續看了兩遍,我喜歡里面的每個故事,我想把它推薦給我的好朋友們,相信他們會和我一樣喜歡的。
讀后感的作文 篇5
色彩斑斕的霓虹燈,閃爍的點點繁星,交匯出一個美麗的夜。
不知何處飛馳來一輛摩托,卷起一陣呼嘯的風,只留下了未曾散去的尾煙與狂風作伴。卷起的狂風,挾走了地面上的殘枝敗葉,卷走灰塵,拂出了一條一塵不染的街道。卷起的狂風,讓樹葉有了短暫的狂歡,“颯颯”的聲音給予這個夜晚無限生機。卷起的狂風,在霓虹燈的燈光下散發光彩。
仰望星空,點點繁星在天空的'懷抱中頑皮地眨著眼睛,對這個美麗的世界充滿了好奇,正在睜大眼睛觀察呢!星星,也許是朋友的友誼儲藏匣;星星,也許是游子父母對他們的陪伴和留戀;星星,也許是我們那不知不覺流逝的青澀、頑皮、記憶、成績的童年。
落下的夜幕,席卷白日人們的聒噪,留給天地間寧靜。
飛馳的轎車,在道路間穿行而過。路燈的照耀下,轎車的金屬外殼在燈光下閃現出迷人的金屬色。橋梁上,掛飾般的霓虹燈串讓那些“匆匆過客”更加美麗。
一陣絮絮叨叨,原來是一對老人在散步。他們相濡以沫,在簡單的話語中,是他們的依戀。望著他們在霓虹燈的照映下漸漸遠去的身影,蚯蚓般歲月的皺紋,樸素的衣服,留在了腦海中,眼前只剩下飛馳而過的呼嘯和霓虹燈依舊閃爍的燈光……夜,有著它獨特的魅力、值得會心一笑和細細品味的美麗。
讀后感的作文 篇6
看了《非常小子馬鳴加》里面矮個子寶貝的故事,故事里開始因為馬鳴加的個子矮小沒有被四(1)班的大哥哥選上一起踢球,很不開心,就回家告訴媽媽,媽媽就用她的小辦法來幫助他,鼓勵他,直到有一天學校要招收乒乓球的.隊員,結果馬鳴加被選上了。
故事看完之后讓我想起了自己這學期剛學過的知識: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取長補短,相得益彰……不管長的高或者矮都有自己的長處。
讀后感的作文 篇7
暑假里,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讀完了《蘭心的秘密》這本書。《蘭心的秘密》書中主要講了一個名叫海蘭娜的小姑娘,許多人管她叫蘭心。父母總是和她唱反調,她就找了一位仙女來幫忙。
仙女給了蘭心兩塊魔糖,只要把魔糖放進父母的茶杯里,父母一跟蘭心唱反調,就會縮小一半。蘭心按照仙女的話去做了。父母總是還和她作對,后來他們變得比火柴還要小了。這時候他們一家的生活十分糟糕,蘭心很想父母變回原樣或者自己也變小。仙女告訴蘭心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自己也吃下一塊魔糖,并且不跟父母唱反調。蘭心一一照辦,而且把父母的話當成圣旨。從此一家人生活得很好。為什么蘭心一家的變化會這么大呢?這就是蘭心心中的秘密。
讀了這個故事,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家人是很重要的,我們不能和他們唱反調。要聽家人的話。
讀后感的作文 篇8
今天,我讀了《陶校長的演講》一篇課文,受益匪淺。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陶校長向大家提出的“每天四問”,要求我們在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方面以此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
陶校長提到的第一問是自己身體健康的進步。我想,健康是生命之本,我們只有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地去學習、去工作,實現崇高的理想,否則,一切都將是空的。有一段時間,我總是生病,耽誤了學習,還落下了不少課。后來我就每天吃完晚餐堅持去散步,一開始我很不情愿,后來漸漸適應了許多,身體也逐漸好轉起來。因此,我們應該自覺持久的鍛煉,科學合理地安排生活和作息,樹立“健康第一”的觀點,讓我們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陶校長提到的第二問是自己學問的進步。我想,“學問是一切前進活力的源泉”,我們現在要學好文化知識,將來才能更好的為社會做貢獻。有一次暑假的時候,到了最后一天我才發現有一項作業沒有做,趕緊用最快的速度把作業終于給補上了;但是這樣雖然補了作業,卻沒有達到學習目標和學習目的,一知半解,學習效率也大大減少了。所以,只有現在刻苦鉆研,才能更加的.充實自己、完善自己,將來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陶校長提到的第三問是自己擔任工作的進步。我在班上擔任的職務是中隊長,雖然中隊長要管理的事情比較多,也比較忙,卻能培養我們的責任心,鍛煉我們的辦事能力,對我們將來步入社會做大事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做了很好的鋪墊。
陶校長提到的第四問是自己道德的進步。當今社會,有許多不良的行為,我們要杜絕。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講究社會道德,遵守行為規范,講究自己生活中的道德文明禮貌,這樣才能使社會穩定,使國家發展。
如果我們按照陶校長的“每天四問”來問問自己,反省自己,就會在第二天的學習中發現缺點,取長補短,在身體健康、學問進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各方面“更上一層樓”。
讀后感的作文 篇9
一個狂風暴雨的下午,我翻開了那本嶄新的書——《最后一頭戰象》。其中一個故事《憤怒的象群》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受益匪淺。
故事主要講述了七八十頭戰象因為一頭年輕的同伴被殺,它們向村寨的制高點走去,流露出萬分憤怒的神情,村長疑問“他們平時井水不犯河水,為什么它們會來這里。”想必有人殺害了大象,經過審問是酒鬼巖溫扁。原來,下午巖溫扁上山后,看到了一頭年輕的公象,他為了象牙,就把象斃了,鋸了象牙后,就把象埋了。心存不良心態的巖溫扁最終被受到了嚴厲的批評——被象蹄踏死,躺在了那頭大公象的.旁邊。
讀到這兒,我的心靈被震撼了!象群是如此有情有義。它們為一頭已經死去的同伴,為了友誼,向村寨進發。“七八十頭”這個數字敲擊著我的心里,象群數量竟然如此之多。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為了個人利益,丟了生命一點兒也不值得,不要因為一己之私喪了性命。
讀后感的作文 篇10
在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就被吸引了。“我的王子同桌”,王子?現在不是21世紀嗎,哪來的王子?于是帶著好奇與疑問,我帶回了這本書。
書中的主角,是一個大膽、不拘小節,有些邋遢,又愛吃糖的可愛女生。一對金魚眼睛、草莓鼻頭、米老鼠牙齒組合起來就是小主角-----奇怪又可愛的原生態女生張貝殼。大大咧咧地她被推上了勞動委員的位子,一心想做美人魚的她,搖身變成了灰姑娘。偶然的機會,她遇見了手機掉入陰溝的王子,并奇思妙想地要去幫王子把手機釣上來。就這樣,兩個人互相認識了。張貝殼也慢慢了解了這個來自糍粑國的小王子立宛陶;而立宛陶也產生了要與這個古怪精靈的.可愛女生做朋友的的念頭。于是他來到張貝殼的班級中,當上了她的同桌,開始了短暫、快樂的學習生活。
起初,張貝殼為了不讓自己的“課桌王國”被占領,便想出用小鬼嚇唬小王子,可誰知這位王子非但不害怕,還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配合張貝殼一起演起了這場戲,讓張貝殼如意算盤落空。這位王子來學習的內容很特別,花式打噴嚏、打飽嗝、吹口哨、從鼻孔噴水、跑鞋花式系法,還有美食品嘗。張貝殼這個愛幻想的女孩,便義不容辭地當上了王子的老師,教他這些聽起來不可思議的事情。作為報答,立宛陶請張貝殼到家中吃飯。
王子家專用的骨色茶具、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詩句、味道熟悉的皇冠型超大芒果布丁,都讓張貝殼新奇不已。當班里的同學知道了王子的身份后,都想法設法討好他。而張貝殼為了讓王子只屬于她一人,便使用了非常手段,成為全班同學的公敵。可是王子依然沒有留住,最終還是要離開。走之前王子告訴張貝殼,大家都叫她灰姑娘,就是灰常灰常棒的小姑娘。
輕輕合上書,閉上眼睛,仿佛還沉浸在這個充滿幻想和愛的故事。我想,張貝殼一定很幸福,雖然她與王子身份差別很大,并且自己也并不突出,但這些卻絲毫沒有影響她與王子建立純真美好的友誼。也許,在灰姑娘遇到王子的那一刻,就注定了灰姑娘的蛻變,到最后就變成理想中的自己,一個幸福滿足的公主。就如同張貝殼,擁有了這樣一份珍貴的友誼、一次如此奇妙的經歷,她一定會在慢慢長大,長成真正的公主吧。就像書中所說:“王子就是灰姑娘的飛碟,會鼓舞著她,去探索未知的、充滿奇跡的人生。”
【讀后感的作文】相關文章:
讀后感作文02-18
讀后感作文03-10
讀后感的作文04-10
(經典)讀后感的作文09-28
作文讀后感400字 幸福的鴨子讀后感07-11
百萬英鎊讀后感作文百萬英鎊讀后感11-18
《經典閱讀》讀后感作文07-04
國學經典讀后感作文07-09
書籍讀后感作文07-02
匆匆讀后感作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