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7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 篇1
在美麗富饒的河套平原,那里有我的家鄉——五原縣。
“正月十五鬧元宵”。
一大早聽媽媽說街上踩高蹺、扭秧歌、舞獅子等表演,我便按捺不住自己興奮的心情,沖出家門,此時街道兩邊已經站滿了人群,交警在路中央維持交通秩序,疏導著過往車輛。
這時,我隱約聽到了敲鑼打鼓的聲音,站在人群中,我不時探出腦袋向鼓聲的方向望去,“哇,來了,來了!”我看見秧歌隊來了,他們有的手里拿著扇子,悠閑地扇著、扭著;有的手里拿著五顏六色的彩綢,歡快地舞著;后面跟著幾個大頭娃娃,笑著、扭著。
踩高蹺的.來了,看,他們的臉上畫著各種臉譜,涂著油彩,穿著長袍,手中拿著扇子,做著各種夸張的動作、表情。
哇!舞獅子的來了,鑼鼓聲聲、威風凜凜,只見兩個大獅子在鑼鼓聲中穿來穿去,互相“打斗”、追逐,后面跟著幾只小獅子,它們也在淘氣地打鬧、玩耍,好開心呀!
晚上,我和爸爸去葵花廣場看禮花,廣場上早已張燈結彩、華燈閃爍、人山人海。此時,禮花鳴放已經開始了,空中絢麗的禮花競相開放 ,廣場上歡呼聲、尖叫聲此起彼伏,禮花飛射出的火星仿佛點亮了整個夜空,把黑夜照的如同白晝。
“看,'飛天鼠'來了!”飛天鼠漫天飛舞著,還發出一大群老鼠“吱吱”的叫聲,在空中飛散開來。
再看,美麗的“嫦娥”飛向了天空,著就是我期盼已久的“嫦娥奔月”了,無數的火花向空中噴射,還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咋看,仿佛嫦娥舒展著長袖飛向天空一般,美麗極了......
啊,熱鬧的元宵節讓我流連忘返,回味無窮!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 篇2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春節、元宵節、端午節等等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兩年前的元宵節,我在老家看到了一場精彩的舞龍燈表演。
老家舞龍燈的風俗很講究,正月十五龍燈上廟。上午,村里就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龍燈要開光啦!家家戶戶端著貢品去拜龍王。下午,龍燈要上廟了,全體男女老少早早來到廟前的廣場等候,連寺廟二樓的走廊都擠滿了人,大家興奮地等著。我坐在小叔的肩上,心里想著:我終于可以目睹龍燈是什么樣子了。
龍燈來了!人們歡呼起來。遠遠看去,一條紅色的龍緩緩的向寺廟游來。近了,啊!好威風!當時我差點把它當成了真的龍。再近一些,我終于看清楚了它的真面目:它有大大的.龍頭,張著大大的嘴巴,叼著一顆大大的龍珠,下巴飄著長長的龍須,兩顆眼球像兩只燈籠,頭頂上長著威風凜凜的龍角;龍頭后面是光亮鮮紅的龍身,龍身背上有許多金光閃閃的龍鱗,身子最后是它高高揚起的尾巴。
整個龍燈由十幾個舞龍人舉著。只聽引龍鈴一響,龍頭就動起來了,龍對著廟門點了三下頭,然后跟著引龍鈴左右晃動起來,這時龍身也扭動起來,最終舞成了一串旋轉著的圓環。舞龍人的吶喊聲、觀眾的歡呼聲、小孩子的嬉鬧聲匯聚成了歡樂的海洋,只見龍身越舞越快,廟門前的煙也越來越濃,這條龍好像真的在騰云駕霧。這樣的高潮一波接著一波,看龍燈的人久久不肯離去。
老家的龍燈真有趣,有機會我也想去耍一耍龍燈。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 篇3
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叫元夕、元夜,也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之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元宵節這一天,大家都有吃湯圓的習慣。圓圓的湯圓代表團圓的意思。元宵節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后。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于形成元宵節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傳統社會的元宵節是城鄉重視的'民俗大節,在城市元宵喧鬧尤為熱烈,它體現了中國民眾特有的精神。傳統元宵所承載的習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們逐漸失去了共同的精神興趣,復雜的節俗已簡化為“吃湯圓”的食俗。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 篇4
在所有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元宵節。不僅可以看花燈,猜燈謎,而且還可以吃我愛吃的湯圓了!然而。以往的元宵節讓我歡樂無比,而今年的元宵節卻讓我終身難忘。
夜姑娘把黑色的面紗,裹住了世界,無聲無息的離開了。而在廚房里的奶奶和媽媽忙開了,只見她們動作嫻熟,十分默契。躺在桌子上一個個小湯圓,挺著個啤酒肚你擠我碰,我估計呀,幾個快擠得踹不過氣來了。我不禁也湊起了熱鬧,心想:我能不能試一下呢?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摸摸我的頭,打趣地問:想不想試下?想!我毫不猶豫的答道。
我洗了我那泥糊糊的`小手,便下廚房了!我捏了一小坨面,舀了勺紅豆,毫無章法的揉著。結果越揉越不對勁。我低頭一看,呀!面破了,紅豆汁全弄手上了,唉!不行,再來。我又捏了一小坨面,在面上挖個小洞,轉過身子去舀一小勺紅豆,倒入小湯圓的肚子里,準備搓成圓形時,紅豆像箭一樣射向我的身體,一旁的媽媽和奶奶不停的搖頭:算了,太浪費了!誰說我不能的?我的倔脾氣一下子上來了,臉也被漲的通紅。這回我又撕下一坨面,挖了個比較深的小洞,轉身舀了一小勺紅豆,如瀑布般流入了湯圓肚子里,然后,我輕輕拿起來,小心翼翼地合攏。輕輕的揉啊揉,幾乎感覺不出來是什么了,終于成了一個像模像樣的小湯圓了。奶奶煮了又煮,香噴噴的湯圓上桌了,我吃著自己做的湯圓,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中國的傳統節日是一座花園,每朵花都蘊含著不同的希望與快樂。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 篇5
中華的傳統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打開這座寶庫的大門,我們認識了古代偉大的思想家,了解了古代神話故事,欣賞了古代建筑和繪畫,知道了我國有許多節日……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
今天我向大家介紹的是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日,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為“元宵節”。按我國民間的傳統,在元宵節的.夜晚,人們舞龍燈、觀彩燈、猜燈謎、吃湯圓,合家團聚,其樂融融。
每當元宵節的晚上,我們一家人一起吃團圓飯。老媽準備了一桌豐盛的晚餐,其中有一道必不可收的美食——湯圓。熱氣騰騰的湯圓上桌了,它們一個個圓溜溜的,浮在湯面上,像一個個胖娃娃。我舀起一個湯圓,先吹了幾下,輕輕一咬,甜滋滋的,湯圓的汁都溢到嘴角旁,老媽笑我像只小花貓。湯圓有黑芝麻陷、花生餡、豆沙餡等。
吃完團圓飯,我們一家人就去上街。街上人山人海,整條街像燈的海洋、光的世界。來到滿園春,到處是擺滿花燈的小攤,花燈各種各樣,我又看見有聰明的喜羊羊、有懶惰的懶羊羊,除了卡通形象的花燈,還有花型的燈,各種動物形狀的燈……
元宵節的活動真是絢麗多彩,真令人難忘啊……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 篇6
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聚、其樂融融。元宵節起源于漢朝,據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后,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后,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恒為漢文帝。
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歷"中就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我國民間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民間相傳,元宵起源于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 篇7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這首詩句是蘇味道對唐朝時長安城元宵節的描寫。一千多年過去了,今天的元宵節大街上仍然張燈結彩,掛起了大燈籠,猜燈謎,一派喜氣的景象。
“走,我們猜燈謎去”。剛下英語課,我就被宋思瑞拽了出來去猜燈謎。站在手扶電梯上,我老遠就看見了擺放在廣場中央的紅色長廓,長廊的頂部還掛著紅彤彤的燈籠,燈籠上寫著不同字體的福字,兩邊還有兩條細線。仔細一瞧,線上掛滿了燈謎。我和宋思瑞就像放飛的小鳥直奔燈謎飛去。
旁邊一位調皮的小男孩也在叫著嚷著,顧不上下著雨,鉆出媽媽的.雨傘,一邊跑一邊大喊:“媽媽,媽媽,我要猜燈謎!”
來到燈謎面前,我們都緊鎖眉頭、苦思冥想,也想不出答案。“還是算了吧,這題也太難了吧”。我想放棄了,但是我的耳邊又回響起了媽媽常對我說的那句話:“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輕易放棄,努力想想,答案就在眼前”。
“我想到答案了!”終于在一個燈謎面前,我興奮得大叫起來。瞧,“一只黑狗,不叫不吼——打一字”,這不就是那個“默寫”的“默”字嘛。“對,對,對”宋思瑞也很認同我的答案。后來我們又猜出來了幾個燈謎。
雖然燈謎兌獎的工作人員下班了,我們沒有兌到禮物,但我們都特別開心。這是一個多么快樂的元宵節!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相關文章:
精選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7篇01-10
精選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4篇01-02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四篇01-08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7篇01-07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3篇01-12
精選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三篇01-14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三篇01-14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4篇01-15
元宵節節的作文01-15
元宵節節日作文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