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端午節的作文5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夏季最期待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看著那三角形狀的粽子,就直饞人;聞著艾草淡淡的香味,卻也沁人心脾,劃龍舟,趕鴨子,都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娛樂。雄黃酒的傳奇故事,熏蒼術的祝福,無不透露著節日的喜慶。
端午節吃粽子是從古傳承至今的一個重要習俗。包粽子主要是用荷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都統稱為粽葉。粽子的傳統形狀一般都是三角形的,人們都會根據粽餡為粽子命名,全是糯米的叫糯米粽;糯米里摻合小豆的叫豆棕;摻棗子的是棗棕。在很久以前的考試當中,家長大多都會給孩子包幾個棗棕帶上,因為棗棕又叫“早中”。剝開那層墨綠的外衣,露出里面雪白的米肉,甜糯的香味,早已將我的饞蟲勾起來了。甜糯的粽子,這是端午節味道。
端午節在門上掛艾葉,蒿草,白芷等植物,也是端午節的一個傳統習俗艾葉、蒿草、白芷都是屬于中藥的。先煮兩個雞蛋,等雞蛋煮好以后,從中間剝開蛋白,取出蛋黃,在原本蛋黃的位置放入用艾草或蒿草包住一件銀飾品,合上雞蛋,用紗布包住,塞到嘴里,可以驅寒、治咳嗽。艾葉,蒿草的清香是端午節的'味道。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之一。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河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以后,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船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在我的家鄉每年都會舉行賽龍舟比賽,還會在江面放置許多鴨子,幾個龍舟隊伍相互競爭,那個隊伍抓到的鴨子多,那個隊伍就獲勝。每年,我都會站在江邊,看著江面上龍舟隊伍的奮勇激進,看著他們的比賽。龍舟對屈原的紀念,這是端午節的味道。
傳授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鄉的人們為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遺體,紛紛把粽子、咸蛋拋入江中。一位老醫生拿來一壇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可以藥暈蛟龍,保護屈原。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蛟龍。于是,人們把這條蛟龍扯上岸,抽其筋,剝其皮,之后又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黃酒抹七竅,以為這樣便可以使孩子們免受蟲蛇傷害。薰蒼術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活動之一,就是民間傳統用蒼術消毒空氣;將天然的蒼術捆綁在一起,燃燒后產生的薄煙,不僅會散發出清香,還可以驅趕蚊蟲,令人神清氣爽。雄黃的傳奇,薰蒼術的祝福,這是端午節的味道。
千年的傳統延續至今,每一樣習俗都被傳承,端午節的味道也被記憶。甜糯的粽子;奮勇激進的賽龍舟;清香的艾草;傳奇的雄黃;神奇的薰蒼術。這都是我記憶中端午節的味道。
點評:本文很有解說詞的味道。作者用飽蘸深情的筆墨將甜糯的粽子、奮勇激進的賽龍舟、清香的艾草、傳奇的雄黃、神奇的薰蒼術這些夾裹著端午節濃厚味道的傳統習俗一一給我們奉送出來,不僅看著美,而且聞著淳,讓人心馳神往。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端午節有許多的習俗,如吃粽子、賽龍舟等。在我媽媽的故鄉DD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習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當地的老人們就會在自家的每一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見外公搬來一節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詞,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之后,再把那一?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來。
我們和外公在遠處得意洋洋望著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著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說“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端午節習俗之一D插茱萸。但是,隨這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會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議:大家要保持這種習俗把古老又悠久的習俗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一個節日,在我們家鄉的端午節,很多風俗和外地一樣,端午節!
是一年中風光最好的時候,南北各地都流行吃粽子,當然也不例外,我們江南這邊吃粽子擇多熱,吃少涼,北方地區的人無法理解,但在江南卻是別有風味的!
我們有些家鄉人喜歡一大早把小孩子叫起來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湖里去洗澡,據說這樣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氣,而且有辟邪的作用,為什么要用這樣的水洗呢?這是很多小孩子都有疑問的,據說端午節的前一天,月宮里的嫦娥會讓搗了一年藥的玉兔把藥撒向人間,讓人們洗去疾病和苦難,而且還有辟邪的作用!
小孩子們最喜歡的還是看劃龍舟賽龍舟,一般都是在家鄉的河里,信號劃過天空,賽龍舟開始了,各色各種的造型的蛟龍如戲,如箭離弦,順流而下,欲爭群龍之首。此時每個龍舟上都有一色服裝的十四名比賽者分別在兩邊,他們奮力沖刺,我們在橋上為他們加油,在要開始時我們激動萬分,在一隊要加速超過另一隊時,我們屏息凝神不敢發出任何一點聲音,只是瞪大眼睛望著前方。在我們等候一會,他們得龍舟漸漸拉近距離,在沖向終點時,我們激動的.跳了起來,一剎那爆發出熱烈的掌聲直到分出勝負,圍觀者才同意離開這里。
端午節雖沒有春節舉行的那么隆重,但是也同樣熱鬧,我們一定都在想,在這新的一年里,我們可以越來越幸福,越來越健康了!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古時候,人們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用舟將被葉子包起來的米飯,運入江中,不讓魚兒吃他的尸體。因此,有了端午節,也有了“賽龍舟”、“吃粽子”這兩個大習俗。而我,作為小男孩,卻只會吃粽子,不會包粽子,自覺慚愧。
于是,我決定在這次端午節向媽媽學習包粽子,做一回中華傳統美食——粽子。早上,媽媽開開心心去菜市場買來了新鮮的粽葉,因為我很期待,所以在我的催促下,媽媽急急忙忙趕回家,進廚房開始準備工作。
首先看媽媽把粽葉刷洗干凈,接著就把洗好的粽葉放在鍋里煮。我問媽媽為什么要放在鍋煮?媽媽開心地說道:“因為煮過的粽葉更有韌性包粽子不容易破!”我似懂非懂點點頭。然后媽媽把泡好的糯米放在桌面上。開始前,媽媽對我說:“要包好一個結實的粽子非常不容易,一定要提前準備好新鮮的粽子食材:咸蛋黃、紅棗、花生米、綠豆、紅豆和新鮮的.五花肉。最后外婆拿起粽葉左扭扭,右扭扭,一疊,一裹,裝上一層雪白的糯米和其他的食材,輕輕壓一壓把蓋蓋上,三纏兩繞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弄得我眼花繚亂。我驚羨不已,看著媽媽把一個個裹好的粽子放進大盤子里。
我也開始學裹粽子啦。首先,我照著媽媽的樣子,拿起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卷成帶柄的漏斗狀,然后用大勺子舀一勺糯米放進去。“注意別塞太多”媽媽開心地說道。再放一顆大大的棗子進去,用多出來的粽葉蓋住,再把兩邊,多出來的粽葉折下來,最后用白線捆好,就大功告成了。哈哈!我包出了一個既不漏米又像粽子的“丑八怪”。
怎樣可以包裹得好看一些呢?我觀察了一下媽媽包好的粽子,一個個非常美觀,小巧玲瓏,粽子有四個小角,像一個個小香包。我不甘心,下決心自己也要包一個像媽媽包的那樣小巧玲瓏的粽子。媽媽再次教我方法,一邊包粽子示范,一邊告訴我她小時候用沙子和蘆葉一遍又一遍地練習的經歷。我聽了后,表揚媽媽,也體會到,無論做什么事只要努力和堅持就一定會有所收獲。多試幾次,不怕苦,熟能生巧嘛!聽完這些,我也是充滿了信心,一遍遍地試驗,最終還是被我裹出了兩條特別好看地粽子,雖然不多,但也已經滿頭大汗了,擦著額頭上的汗珠,我也是對著媽媽笑了。哇!加上媽媽裹的,滿滿一小桶粽子呢。
把粽子放在高壓鍋里煮上一個小時,就熟了。打開粽子香噴噴的,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嘴里香,心里也是香香甜甜。快樂端午節,忘不了的情!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五月五,是端午,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大水喜洋洋。”每想起這首歌,我就會想起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每到端午節,大家就插菖蒲、包粽子、賽龍舟、灑雄黃酒……
我知道關于粽子來歷的故事: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汨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后,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為什么后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據古書記載,是屈原托夢百姓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后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這才有了后來的粽子。
今天是端午節,媽媽把煮好的粽子放到我們面前。我說:“不如我們舉行一次吃粽子大賽吧!”媽媽和爸爸異口同聲說;“好啊!”
因為爺爺和奶奶牙齒不太好,所以遺憾“退賽”了。吃粽子大賽即將開始,只見大家蓄勢待發,都迫不及待地拿好粽子,解開繩子,剝開粽葉。只見爸爸拿著粽子,傻傻地盯著它,恨不得“囫圇吞棗”;旁邊的媽媽深吸一口氣,聞起粽子淡淡的.香味;我看著粽子差點“口水直流三千尺”。
“開始!”隨著一聲令下,我們都狼吞虎咽地吃起粽子來。
爸爸的嘴張得特別大,一口就吃掉了粽子的四分之一;媽媽吃相非常文雅,正一點一點慢慢品嘗;我呢,也把嘴張得特別大,但沒有爸爸的嘴大,所以一口下去,只能咬掉粽子的七分之一。不一會兒,比賽結束,毫無懸念,冠軍非爸爸莫屬了。
科技在發展,時光在飛逝,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不會變。它將在神川大地上永遠流傳下去,越來越盛。
【端午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端午節作文4篇08-12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六篇08-11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四篇08-09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三篇08-01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3篇08-01
端午節端午節作文六篇02-17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3篇02-27
作文 端午節07-01
端午節日作文07-01
端午節作文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