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作文10篇(優秀)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元宵節的作文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元宵節的作文 篇1
我家住在寶雞市,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都是非常熱鬧的。
這天,人們都要鬧元宵,整個小鎮一片歡騰,大家興高采烈,氣氛熱鬧極了。
元宵節的風俗是晚上全家人圍在桌旁吃元宵,因為元宵表示團團圓圓,吃完了元宵大家就應該“鬧元宵”。
大家都歡天喜地地來到各自所在的院壩,開始放煙花。我和佳佳妹妹也拿出所有的煙花,妹妹興致勃勃地點燃一個煙花的引線,頓時,五顏六色的火花迸出來,像是一個翩翩起舞的金孔雀!五彩繽紛,漂亮極了。“別得意,看我的‘金鳳凰’!”我說完,立刻點燃了引線。“啾——”隨著一聲刺耳的響聲,一只只金黃的東西飛快地沖上了天,“嘣”的一聲爆炸了。接著,許多小金點撒滿了天空,發出“嘣嘣”的爆炸聲,突然,這些到處亂飛的小東西聚集在了一起,像一只金鳳凰。
“有趣!你們在這比賽煙花?加我一個!”原來是爸爸來了,他手里還抱著一個大禮炮。爸爸慢慢地點燃了禮炮,一下子,天空上綴滿了美麗的“花朵”,紅的,綠的.,藍的,黃的……是那樣漂亮,它寄托著我們的快樂在天空中綻開……
這就是我們這邊元宵節的習俗了。元宵節真熱鬧,真開心。
元宵節的作文 篇2
今天是元宵節,我早早地起來陪媽媽鍛煉身體。走到戚城公園門口,我看見一個非物質文化節遺產活動。走進去一看,哇!好多漂亮的燈籠、麥桿畫、麥桿編織物、牛肉、驢肉、狗肉……這里 的食品都可以讓你免費品嘗,讓你大飽口福。
到處都很熱鬧,唯獨一個地方——一位老爺爺和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桌子。老爺爺呀,渾身上下破破爛爛。我看他是用名字作畫和作詩,我們就要一幅畫和一首詩,總共20元。只見他手拿小刷子, 輕松的一筆兩筆就畫出一只鳳凰和一條龍,一點一蘸,又勾畫幾筆,我的姓名便躍然紙上,色彩鮮艷明麗,很是漂亮。他的技藝十分嫻熟,描畫十分生動。圍過來看熱鬧的人也被老爺爺精致的作品打 動,紛紛向老爺爺購畫。這下,老爺爺可要賺大錢,買新衣服嘍!
在這個元宵節,我幫助一位需要幫助的老爺爺,我又快樂又幸福。這個元宵節令我終生難忘。
元宵節的作文 篇3
一年一度得元宵節到了,身邊洋溢著熱鬧得節日氣氛,隨處都能聽見禮花炮竹聲。
夜幕降臨了,禮花炮竹聲便炸開了元宵之夜看花觀燈得景象,迎來了一片繁華得夜景。
突然,爸爸跑過來催促著我趕快下樓放煙花。聽見這話,我便來了勁,趕快“飛奔”下了樓。只見爸爸媽媽接二連三地從車庫里搬出許多煙花,還不時在車庫里察看還有沒有剩余得。天,這可是把咱家得“財產”全部都“扛”出來了呀!這時,爸爸拿出打火機,小心翼翼地點起了火,還用手在邊上為打火機“掩護”著。“點著了!”爸爸在遠處朝我們大喊著。我與媽媽此時都不約而同地仰望著天空。天空不時出現一個大禮花;不時出現紅色、黃色、藍色得流星雨;不時出現一個個排列整齊得小飛碟;不時又出現了一條條小魚在天空中自由地遨游、玩耍……這些煙花使我看得眼花繚亂、目瞪口呆。這些美妙得景色是已經不能再用語言來形容了。
不一會兒,我上了樓,仔細欣賞CCTV元宵晚會得經典節目。這些節目中,小沈陽唱得《大海》令我開懷大笑;劉謙表演得魔術讓我為他鼓掌,豎起了大拇指;他們都獲得了春節聯歡晚會節目得一等獎,讓我也為他們而高興與自豪吧!
將近十點時,我爬在窗臺上欣賞那又大又圓又亮得月亮。雖然像一個害羞得小姑娘只是曇花一現,但是我卻明白了什么。
夜深了,我久久不愿離開那窗臺,因為我想起了已經過世得太奶奶……
元宵節的作文 篇4
我在家鄉過的元宵節最令我難以忘懷的是觀看飄色、花車巡游。
元宵節當天早晨,我還在睡夢中,隱隱約約聽見遠處傳來一陣陣鑼鼓聲、鞭炮聲。我一骨碌爬起床,我的媽媽對我說:“趕快吃早餐,大家都去看飄色、花車巡游啦!聽說今年的飄色特別別出心裁。”
所謂飄色,即是由若干人推著一座色板,色板上裝飾著固定姿勢的人物,人物只靠一根看不見的色梗支撐著,在高可逾人的空中手舞足蹈,飄然欲飛,故而叫飄色。飄色一般由2至6歲左右的兒童上板喬裝打扮。
我們跑到馬路兩旁由市政部門早日搭好的觀禮臺,嘩!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我們好不容易才擠到一處地方坐下,等待一年一度的大型飄色匯演、花車巡游。
鑼鼓聲越來越近、越來越響,每個人心情都激動不已、七嘴八舌地交談著,臉龐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此時,映入我眼簾的是第一板飄色——八仙賀歲,嘩!我大聲歡呼:“好漂亮啊!好壯觀啊!”跟著出場的'有:水漫金山、廣東音樂、北京奧運等,內容大多以神話和歷史為題材,還有花車巡游、舞龍舞獅表演,場面真熱鬧!
這種民間藝術以其歷史悠久、豐富多彩、技藝精湛而聞名遐邇。觀看這五花八門的飄色,也是得到一種無法形容的藝術享受。
元宵節的作文 篇5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吃元宵看花燈,猜燈謎都是中國的傳統習俗。吃過晚飯,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燈會上。
我拉著爸爸、媽媽的手來到了燈會上,燈會上燈光璀璨,人海如潮。首先進入我們眼簾的就是文明門,文明門的左右兩邊是各種各樣的燈籠,有金虎飛翔龍騰躍 “、“金陵十二釵”、“孔雀開屏”、“爺爺奶奶看大戲”、“雙獅超舞”、“聚盆”、“馬到成功”、“一帆風順”……“馬到成功”象征著勝利,“一帆風順”象征著一路順風、平安。“龍騰虎躍”一只兇猛的老虎抬起前腳,張開大嘴,好像快要撲到了我的身上似的`。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孔雀開屏”,它那漂亮的大尾巴一張一合,非常形象,非常逼真。兩旁還有兩三個仙鶴,還有那一艘大船,我看到那艘大船,我就感覺我在開船,在海上航行。
有的人買上零食在路邊一邊休息一邊吃零食,有的小朋友買上熒光棒和熒光球在大街上玩耍,我們拍了好幾張照片留做紀念。
這真是一個美麗的夜晚啊!我喜歡美麗的燈籠。
元宵節的作文 篇6
一年一度元宵節到,身邊洋溢著熱鬧節日氣氛,隨處都能聽見禮花炮竹聲。
夜幕降臨,禮花炮竹聲便炸開元宵之夜看花觀燈景象,迎來一片繁華夜景。
突然,爸爸跑過來催促著我趕快下樓放煙花。聽見這話,我便來勁,趕快“飛奔”下樓。只見爸爸媽媽接二連三地從車庫里搬出許多煙花,還不時在車庫里察看還有沒有剩余。天,這可是把咱家“財產”全部都“扛”出來呀!這時,爸爸拿出打火機,小心翼翼地點起火,還用手在邊上為打火機“掩護”著。“點著!”爸爸在遠處朝我們大喊著。我與媽媽此時都不約而同地仰望著天空。天空不時出現一個大禮花;不時出現紅色、黃色、藍色流星雨;不時出現一個個排列整齊小飛碟;不時又出現一條條小魚在天空中自由地遨游、玩耍……這些煙花使我看得眼花繚亂、目瞪口呆。這些美妙景色是已經不能再用語言來形容。
不一會兒,我上樓,仔細欣賞CCTV元宵晚會經典節目。這些節目中,小沈陽唱《大海》令我開懷大笑;劉謙表演魔術讓我為他鼓掌,豎起大拇指;他們都獲得春節聯歡晚會節目一等獎,讓我也為他們而高興與自豪吧!
將近十點時,我爬在窗臺上欣賞那又大又圓又亮月亮。雖然像一個害羞小姑娘只是曇花一現,但是我卻明白什么。
夜深,我久久不愿離開那窗臺,因為我想起已經過世太奶奶……
元宵節的作文 篇7
今天是傳統元宵佳節,我和爸爸、媽媽在10點左右吃完元宵就一起去河津看熱鬧,到了那里,只見人山人海,擠得都喘不過氣來了!“咚咚”,演出開始了!我帶著好奇的心向里面走去,人好多呀,什么都看不見,我只好向前走,走了好長時間,也看不見……
沒辦法,我們只好不看了,可是,也不能不到一個小時就回去吧!于是,我們一家三口到了九龍公園,九龍公園的人相對來說較少,我們抄近路走,近路就是土坡,我們爬呀爬,經過十幾分鐘的奮斗,終于爬上了坡頂。在最高處往下看,好美啊!淡淡的霧氣里“漂浮”著許多房屋,仿佛是童話里的'仙境。今天雖然沒看到熱鬧,但是卻領略了人間仙境,也算是一種美的享受。再見了,九龍公園。
下午,爸爸開始裝火鍋,我在一旁默默地看著,看得入了迷。
原來,裝火鍋是這樣的:一層白菜,一層肉丸子,一層海帶,一層瘦肉片子,一層木耳,一層肥肉片子,最后澆上用醬油、味精、生姜粉、鹽等調成的汁子。這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留心觀察,善于動腦,勤于思考,就會有所發現、有所收獲。
夜幕落下,炮聲陣陣、禮花聲聲,還來不及看傳統元宵佳節晚會,媽媽說:“快去寫作業了”,于是我提起了筆,寫下了這篇見聞。
元宵節的作文 篇8
元宵節起源于漢朝,據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后,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后,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恒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 "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歷"中就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我國民間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民間相傳,元宵起源于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稱"元宵"、"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節燃燈放火,自漢朝時已有此風俗,唐時,對元宵節倍加重視;在元宵節燃燈更成為一種習俗。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元宵節燃燈的習俗,經過歷朝歷代的傳承,節日的燈式越來越多,燈的名目內容也越來越多,有鏡燈、鳳燈、琉璃燈等等。元宵節除燃燈之外,還放禮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后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元宵節的作文 篇9
元宵節的傍晚,下起了密密的雨。雖然還沒脫下棉衣,但這淅瀝的雨告訴我,春天還是來了,盡管它來得無聲無息。
班會是有關孝敬父母的,女主播動情地讀著。雖然沒有停下手上的作業,但心卻隨著聲音被指引入一個個真實的親情故事。故事的.確很感人,連一向板著臉的班主任都紅著眼眶。
走出教室發現外面已經暗了下來,雨仍舊固執地下著。沒辦法,只好用還沒換下來的校服遮雨了。走過校門,副校長面帶責怪地看了看我,我不好意思地笑笑,轉身擁入人群。
在車站等車而車卻久久不來,后悔中午去爸爸那兒的時候沒有拿上叫爺爺特意帶過去的傘。唉,這記性。
很晚才到家,衣服濕漉漉的,幸好書包沒濕。這樣想的時候真有揍自己的沖動,讀書讀傻了。可一想到班會課上由于期末進步而得到了獎勵,便不再埋怨什么。
屋里只有奶奶一個人,見我回來很是驚訝,她以為我和姑姑一起出去慶祝了。我笑笑,說要是出去慶祝怎會不叫上她呢?!
鍋里的湯圓還熱著,是我喜歡的芝麻陷。一口咬下,親情便在口中緩緩劃過,留下暖暖的余溫。想著這也算得上欣慰了,至少在這個有些簡單的節日里還有一個人為我煮香香的湯圓。呵,好一個無人團圓的團圓之日。
外面爆竹聲,煙花燃放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不喜歡這樣,吵得讓人心煩。
奶奶睡了,說是很累。是啊,大家都很忙,忙得沒空團聚,忙得這屋里空蕩蕩的,沒有一絲歡樂
的氣息,還是早點睡好。寫完了今晚的學習計劃,特意為自己留下半個小時,好寫下以上的這些文字。
時間不多了,還有五分鐘吧。五分鐘后,我所要面對的是堆積如小土坡的作業。忘了疊被子呢,那,就此擱筆吧!
元宵節的作文 篇10
今天是農歷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在這一天,人們高高興興地團聚在一起吃元宵。“兩狗談天。打一字。”你們聽聽,調皮的妹妹在為我出燈謎呢!“獄。”我沒費吹灰之力就猜出來了的答案還真對了!
“嗬,今天真是元宵宴呀!”我說。元宵,跟乒乓球大小差不多,顏色各異,有常見的白色的,有紫色的,還有綠色的。巧克力的,是我的最愛,濃濃的巧克力味在口中回味,還有黑芝麻的,豆沙的……真是味道香甜,種類繁多。
元宵吃完了,我說:“多漂亮的煙花呀!我們去院子看煙花吧!”得到家人的允許之后,我和妹妹來到院子里,看放煙花。
開始放煙花炮竹了,“流星雨”的花從地上“唆”的一聲躥到空中,像真的流星雨一般百花齊放,真好看!“小荷花”在地上旋轉著,粉色的花,綠色的葉,可真漂亮,這個錐形的煙花叫“搖錢樹”,放在地上,點著了,向上噴銀花和金花,越噴越高,讓人看的`眼花繚亂。
我們回到家后,妹妹提議來一次猜燈謎比賽,我毫不猶豫的回答:“誰怕是呀,比就比!”比賽開始了,“一家四口對面坐,一只小狗中間臥。打一字。”妹妹問。
“器”我說,“太簡單了,我來出一個:內里有人。打一字。”
“肉!”妹妹想了想說,“舉重比賽。打一成語。”
我隨機應變:“斤斤計較。”又問:“脫粒機。打一成語。”
妹妹撓撓腦袋,前思后想最后說:“我‘投降’了,這個謎底我真不知道!”
“哈哈!你輸了,這么簡單的謎底你都猜不出,謎底就是:吞吞吐吐!
……
比賽進行得太激烈了,大家都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今年的元宵節過的真愉快!
【元宵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熱鬧的元宵節元宵節作文01-31
關于元宵節的作文:描寫元宵節的作文02-21
精選元宵節元宵節作文4篇07-18
【精選】元宵節元宵節作文4篇07-19
精選元宵節元宵節作文三篇07-15
【精選】元宵節元宵節作文三篇07-15
元宵節元宵節作文4篇07-15
元宵節元宵節作文三篇07-15
元宵節元宵節作文3篇07-13
元宵節元宵節作文五篇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