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碳生活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低碳生活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的適用范圍越來越廣泛,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低碳生活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低碳生活社會實踐調查報告1
所謂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時間所耗用的能量盡可能減少,從而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代表著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樣也是一種低成本、低代價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中,我們只要擰緊水龍頭,熄燈一小時從點滴做起。是否人們都在進行低碳生活?他們又是如何進行低碳生活的?我們應該怎么做?為此,我利用暑期開展低碳生活,綠色地球的調查活動。
調查時間:
20xx年8月2日調查對象:馬軍巷北區8幢1單元的居民
調查方法:
1制作一份調查問卷,從問卷上了解人們平時是怎樣進行低碳生活的。
人們進行低碳生活的情況調查,涉及居民共30名。
已做到人數未做到人數
用節能燈26
隨手關燈
關閉電器后拔掉插頭8
衣服選棉質亞麻絲綢
隨時攜帶環保購物袋6
懂得廢物利用
調查結論:從調查中發現,低碳生活已開始進入人們的視線,但對其認識卻明顯缺乏。在調查中,有些人認為低碳生活離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太過遙遠,覺得這是一種理論上的美好設想,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也有市民覺得,低碳生活是一項系統工程,僅依靠市民自身力量難以實現;還有市民認為這樣會影響他們的生活質量,覺得不可行;只有不到半數的人真正認識低碳生活對人類生活的重大意義,并在生活中處處思考并努力做到節能減碳。
調查建議:其實低碳生活很簡單,它就是一種態度,只要你愿意每天少看幾小時電視,多看一些書;洗好手后,擰緊水龍頭;還有每天熄燈一小時這就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為了養成低碳這個好習慣,我們應該從小做起,下面是我搜集的我們日常生活中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一些低碳的'金點子: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來洗手、擦家具、澆花等,干凈衛生,自然滋潤;
2將廢舊報紙鋪墊在衣櫥的最底層,不僅可以吸潮,還能吸收衣柜中的異味;
3用過的面膜紙也不要扔掉用它來擦首飾、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帶,不僅擦得亮還能留下面膜紙的香氣;
4喝過的茶葉渣,把它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既舒適,又能幫助改善睡眠;
5出門購物,盡量自己帶環保袋,無論是免費或者收費的塑料袋,都減少使用;
6出門自帶喝水杯,減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飯盒,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養成隨手關閉電器電源的習慣,避免浪費用電;
9盡量不使用冰箱、空調、電風扇,熱時可用蒲扇或其他材質的扇子;低碳生活是一種態度,而不是一種能力。地球村民們,從現在開始,讓我們行動起來,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建立起綠色家園。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地球會充滿生機:湛藍深遠的天空,清新甜潤的空氣,微波蕩漾的湖水為了這美好的未來,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低碳生活社會實踐調查報告2
一、課題背景
20世紀以來,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飛速發展,世界各國正面臨著來自能源、資源以及環境方面的巨大挑戰,逐漸成為各國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重大瓶頸。與此同時,人類與自然的關系也在不斷惡化,世界人口激增,造成人口膨脹,大工業對自然資源造成了空氣、海洋、土地、水源的嚴重污染,資源面臨枯竭,污染日趨嚴重;地面下沉以及地球災害頻繁發生等等。對人類的生存條件產生嚴重危害,導致全球性的生態危機。據聯合國環境計劃署的資料顯示,即使在發達國家,工業生產過程中只有一部分原材料和能源轉化為最終產品,其余則轉化成了廢渣、廢氣、廢水,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在發展中國家,由于技術和管理上的原因,這種轉化效率更低,因而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和污染更大。在這種背景下,節能減排勢是推動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二、課題研究內容
(一)、二氧化碳排放
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在近一個世紀以來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種溫室氣體。由于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具有高度的透過性,而對地球反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說的“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全球變暖的后果,會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更威脅人類的食物供應和居住環境。
(二)、關于低碳的概念
所謂低碳:就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主張人們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消費習慣進行簡單易行的改變,減少全球溫室氣體(主要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的一種理念。它的核心是“在市場機制基礎上,通過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及創新,形成明確、穩定和長期的引導和鼓勵,推動提高能效技術、節約能源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和溫室氣體減排技術的開發及運用,并促進整個社會經濟朝向高能效、低能耗低碳排放的模式轉變。”
(三)、提倡低碳生活
“低碳經濟”不僅意味著制造業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產能力,推進節能減排的科技創新,而且意味著引導公眾反思哪些習以為常的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費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從而充分發掘服務業和消費生活領域節能減排的巨大潛力。轉向低碳經濟、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為代價的“便利消費”嗜好。
(四)、低碳生活從細節開始
三、課題解決
二氧化碳給全球帶來的危機,扣動了人們憂患意識的扳機,縱然世界各國仍就減排問題進行著艱苦的角力,但低碳這個概念幾乎得到了廣泛認同。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秘書長任官平告訴《生命時報》:“節能就是最大的減碳。”
首先,減碳主要落實在生產上,如大力開發水能、核電、風能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其次,低碳,從我做起。全球氣候變化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生存環境,因此需要更多的人參與進來踐行低碳的生活方式,為保護環境獻一份力。從我們每個人做起,從社區居民、生活方式的改變做起:
1、冰箱。
冰箱內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積的60%為宜,放得過多或過少,都費電。食品之間、食品與冰箱之間應留有約10毫米以上的空隙。用數個塑料盒盛水,在冷凍室制成冰后放入冷藏室,這樣能延長停機時間、減少開機時間。
2、空調。
空調啟動瞬間電流較大,頻繁開關相當費電,且易損壞壓縮機。將風扇放在空調內機下方,利用風扇風力提高制冷效果。空調開啟后馬上開電風扇。晚上可以不用整夜開空調,省電近900%。將空調設置在除濕模式工作,此時即使室溫稍高也能令人感覺涼爽,且比制冷模式省電。
3、計算機。
短時間不用電腦時,啟用電腦的“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關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機等外圍設備;少讓硬盤、軟盤、光盤同時工作;適當降低顯示器的亮度。用筆記本計算機要特別注意:對電池完全放電;盡量不使用外接設備;關閉暫不使用的設備和接口;關閉屏幕保護程序;合理選擇關機方式:需要立即恢復時采用“待機”、電池運用選“睡眠”、長時間不用選“關機”;電池運用時,在WindowsP/VISTA下,通過SpeedStep技術,CPU自動降頻,功耗可降低40%。
4、燃氣。
用大火比用小火烹調時間短,可以減少熱量散失。但也不宜讓火超出鍋底,以免浪費燃氣。夏季氣溫高,燒開水前先不加蓋,讓比空氣溫度低的水與空氣進行熱交換,等自然升溫至空氣溫度時再加蓋燒水,可省燃氣。燒煮前,先擦干鍋外的水滴,能夠煮的食物盡量不用蒸的方法烹飪,不易煮爛的食品用高壓鍋或無油煙不銹鋼鍋燒煮、加熱熟食用微波爐等等方法,也都有助于節省燃氣。開短會也是一種節約,照明、空調、擴音用電都能省下來。即將過期的香水,可噴灑在塞入枕頭的干燥花里、洗衣服的`水中和拖過的地板上。任何電器一旦不用立即拔掉插頭。
5、低碳,從我做起:
(1)盡量選用公共交通,交通產生的二氧化碳占溫室氣體排放量30%以上,減少此類排放量的最好辦法之一是:乘坐公交車。美國公共交通聯合會稱,公共交通每年節省近53億升天然氣,這意味著能減少15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2)少開汽車,多騎電動自行車;電動自行車或者即將來臨的電動汽車,最大的優點是零排放、低噪音、無污染,節能環保;
(3)多用電郵,MSN,QQ等即時通訊工具,少用傳真打印機;
(4)種一棵樹,談到全球變暖,如果你不了解復雜的碳捕捉(CCS)技術,那也不必慌張。事實上“捕捉”二氧化碳的能手就是樹木本身。要是你嫌自己種樹太麻煩的話,至少可以捐錢給環保組織,讓他們代勞。
(5)打開一扇窗,我們每年人均排放約25噸二氧化碳,怎樣減少這個數字?有一些簡單有效的方法:打開一扇窗戶,取代室內空調;夏天使用空調時,溫度稍微調高幾度。數據統計表明,只要所有人把空調調高一度,全國每年能省下33億度電。
(6)自備購物袋,每年全球要消耗超過5000億個塑料袋,其中只有不到3%可回收。塑料袋都由聚乙烯制成,掩埋后需上千年時間實現生物遞降分解,期間還要產生有害的溫室氣體。下次去雜貨店的時候,別忘記自備購物袋。
四、研究體會
如果說保護環境、保護動物、節約能源這些環保理念已成行為準則,低碳生活則更是我們急需建立的綠色生活方式。“低碳”是一種生活習慣,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去節約身邊各種資源的習慣,只要你愿意主動去約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你就可以加入進來。當然,低碳并不意味著就要刻意去節儉,刻意去放棄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到多節約、不浪費,同樣能過上舒適的“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低碳生活社會實踐調查報告06-10
低碳生活調查報告07-04
低碳生活的調查報告05-26
低碳生活的調查報告11-06
低碳生活調查報告06-29
低碳生活調查報告06-26
【推薦】低碳生活的調查報告02-24
【精】低碳生活的調查報告02-24
關于低碳生活的調查報告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