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年味的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年味的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年味的作文1
一張機票,一個身份證,一個行李箱,便開啟了我對年味的追尋。
每回在蘭州過春節時,我總覺得年味比成都的濃。可能是因為有老人的緣故吧,一家人總是忙碌著掛燈籠,老人們總是在做著我們愛吃的美食。
“走,我們趕緊出門去吃年夜飯。晚上太麻煩,今年就定在中午吃了。”爺爺右手拄著拐杖,慢慢悠悠地向門口走去。
大家一到餐館,便開始盤算著給我帶年貨。大舅提議帶點百合回去,二舅又提議,不如到“牛大碗”那兒買點肉帶回去。
過了不一會兒,奶奶便發話了:“要那些干啥!還不如我跟你爸做點包子、餃子帶回去。”奶奶這么一說,大家便不吭聲了。
大年初一一過。奶奶一大早便把我跟姐姐叫醒,把我們拉到菜市場去買韭黃。
一進市場,我看見許多商人背著兩個大竹筐在市場的小道兩邊,整齊地坐著。他們在地上鋪著麻袋,然后將筐里的.食物一股腦地倒在麻袋上,蹲在街邊吆喝。
奶奶走到一個菜攤旁,左手拿起一把韭黃,右手又拿起一把,左挑挑,右揀揀。
好一會兒后,奶奶才挑好一把,抬頭問:“老板,多少錢一斤?”
老板用手比了比,奶奶搖搖頭,又向下一家走去。
如此重復了好幾次,走了好幾家,奶奶才挑好了韭黃。她一邊走,一邊還朝我們抱怨道:“還是買貴了,到車站那邊去買,肯定更便宜!”
大年初二到初四,爺爺奶奶一天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為我準備年貨,而我則和姐姐一直享受假期。
等到了要出發的那天,行李箱里被塞得鼓鼓的,跟個包子似的。一打開,便有一個塑料袋“呯”的一聲掉了出來,定眼一看,原來是爺爺炒的酸菜。再往箱子里尋,還能找到油餅、百合等一系列的蘭州特產。
今年的春節沒有太多的特別之處,但唯獨在行李箱里,藏著許多親人的關愛。
年味的作文2
煙花味
除夕一大早就聽到了此起彼伏的煙花鞭炮聲,我以最快的速度看向窗外的五顏六色的世界,欣喜頓時注滿了心頭。弟弟一向膽子大,這個施展的機會自然被他搶了去。爸爸在一旁叮囑著應該注意的事情,我還沒來得及聽清楚爸爸的叮囑,弟弟就開始了他的鞭炮秀,“砰砰砰”我定眼一看,這哪里是鞭炮?分明是一朵朵放著華彩的花朵嘛!一時間讓我不知怎么形容這種美麗,只覺震撼和無盡的歡樂。
團圓味
初二是走娘家的日子。這一天我家和我的兩個姨家就一起匯聚到了外婆那里。外婆家頓時就成了我們六個兄弟姐妹的天地。做游戲、追逐打鬧,我們一群小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過年的歡樂。媽媽和姨忙著在廚房里展露才華。爸爸和姨夫們則陪著外公一起喝著茶聊天,而外婆就微笑著看著我們游戲打鬧,時不時的說一句:“哎呀,注意著點弟弟妹妹,別撞到了。”我們正在興頭上,哪里會理會。
玩了一會,我也加入了大人們忙碌的團隊。端菜、搬凳子、拿筷子我干得行云流水。閑暇之余喝一口外婆遞過來的酸奶,愉悅至極。一切妥當,圓桌旁霎時間就圍了一圈。從外公外婆的微笑里我感覺到了最美的團圓味。
喜悅味
美好的時光總是飛速。轉眼間就到了晚上,我們所有人再次聚在一起。大人們訴說著一年中工作上遇到的一些事,陪著外公外婆聊著家常。而我們這些小鬼頭們可沒心思聽這些這些,正眼巴巴的盼著外婆手中拿著的紅包。外婆仿佛看透了我們這幾個小鬼的心思,立即滿足了我們的'愿望。拿到紅包后,一哄而散,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如果你要問我年的味道到底是什么?我會很真誠的告訴你,年的味道是酸甜可口的、是芳香四溢的、是鮮美多汁的、是沁人心脾的,只要你和家人團聚在一起定可以嘗到。
年味的作文3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年味,當然我也有。
過年時,我們全家回老家過年。
我最喜歡在老家過年了,因為那有數不盡的小朋友。我們把各自買來的鞭炮,把鞭炮排的整整齊齊再用火藥把它們連在一起。點燃后零零碎碎的響聲聚集在了一起別人還以為是有親戚回來了呢。
但是我最喜歡的不是放鞭炮,而是剪紙。剪紙可深刻了,有陰刻陽刻。不同的剪紙擁有不同的.含義,如:魚代表著年年有魚,喜代表著家里有好事……
今天是20xx年的最后一天,我們買了許多鞭炮。我們在客廳里吃瓜子聊天等待新的一年。在最后一個小時我們全出來了排放好鞭炮,時間一點點的流去。不知不覺新的一年來了,天空全是鞭炮,將整個小鎮都照亮了。放的放煙花,點的點炮竹……
過年可是要拜年的。
我們的第一站就是大娘家,爸爸放鞭炮我來滾鞭炮。可是我怕,爸爸一點燃我就跑了。鞭炮都縮成了團兒纏在一起炸了。大家都在那笑,搞得我臉都紅了。我以后再也不想滾鞭炮了。但我還是很高興因為第一個紅包居然里面有400塊。我太高興了,從來沒有開始就收到過這么大的紅包。
最重要的就是看爺爺奶奶。
我們爬山大約爬了一個小時,我們給爺爺奶奶拜年。爺爺奶奶的兒女、孫兒女、重孫兒女都去了。我想此時爺爺奶奶一定很高興吧!我們給爺爺奶奶祈福,也請爺爺奶奶保佑我們子子孫孫每天開開心心健健康康。其實我最愛的就是爺爺了,每次他有什么吃的都會給我。有意思我犯錯了,爸爸準備打我爺爺還護著我。
新年真是有趣,處處充滿著年味,整個世界也充滿了溫情,我愛這個世界。
年味的作文4
過年了,每個華夏民族在這盛世的中國年又會蘊含著怎么的“年味”呢?中國年的“年味”又具體是什么呢?年味是貼春聯、放鞭炮,年味是吃團圓飯,和家人一起看春晚,年味是大掃除、穿新衣、領紅包、說些吉祥話,但年味也是故園風光,是中華傳承,更是永存于心的情懷!
年味是古老的沉淀,年味是創新的風華。廚房里飯菜的香味使人垂涎欲滴,大街上的鞭炮也在給這個歡快的節日奏響喜慶的'樂曲,不寬的小巷中人們手里都是提著大包小包的年貨急匆匆的往家中趕去,那是常年在外工作的游子,他們時時刻刻掛念著家鄉,掛念著父母和孩子,而此時此刻年邁父母和稚嫩的孩子又何嘗不是在門旁翹首盼望著你的身影呢!
“年味”是回家的等待。春晚的開幕式如約而至,一家人已然圍坐在桌前邊看春晚邊談論著一年的過往,當母親把最后一道菜端上桌時,歡快的爆竹聲響起,全家喜氣洋洋的開始享用這美味而豐盛的年夜飯,也將這一年的煩心事徹底徹底忘卻。
在鞭炮聲中緩緩入睡的我,同樣也在鞭炮聲中緩緩醒來,大年初一的早晨珊珊來到,換上新衣,雙手接過大人們給的壓歲錢,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隨后便是走親訪友,充實的一天便從此開始了……
“年味”是創新與傳承的融合,“年味”是節日歡快活躍的氣氛,“年味”是家人團圓,舉國歡慶。這就是有著濃濃“年味”的中國年,中華民族的中國年!
年味的作文5
年味兒,它是什么呢?是我們的一些傳統藝術活動,還是餐桌上美食的講究?是天空中絢麗多姿的煙火,還是家家大門上寄托著人們的美好愿望的春聯?偶然看到自已寫的大紅福,便不由自主的有了一些想法。
年味,彌漫在煙花爆竹那硝煙似的.味道里。買一些花炮,待守到二十四點,點燃導火線。從地上忽然飛向天空,以一種傲慢的姿態在天空中綻放,閃現出一朵美麗的花兒,轉眼間卻又消失在了黛藍色的天空中。再一次完美的飛躍,完美的綻放,仿佛花朵上鑲了許多水鉆,可一剎那間,依然又消失了。吸吸空氣,真有一種在戰場上火藥味。雖不好聞,但包含了人們對新的一年的渴望,以及希望。
年味,蘊含在年夜飯那幸福溫暖的味道里。第一道菜是魚,魚是年夜飯中不可缺少的一道菜,代表著年年有余。而這一盤又大又胖的白餃子,則是代表著富貴吉祥,大財大運。年夜飯時,家人們相互夾菜,真是溫暖知極,仿佛一陣暖流流入我的心扉。
年味,漫布在一副副春聯的味道里。除舊迎新,家家都把家里打掃的干干凈凈的,把門口那破舊的春聯換成一幅嶄新的春聯:“九州曙色金雞喚四海春風紫燕掀。”真是美好啊!
春風已徐徐吹來,盛開在臘月的梅花屹立在雪中,而當春風吹來的那一刻,它伸了伸腰,抖起精神來,盼望春天的到來。
年味兒,是我們春節必不可少的,但其實最深、最厚的年味兒,永遠在人與人之間。
年味的作文6
春節我去了北京,感覺年味好像就是那里吃食的滋味。
北京的鹵煮是出了名的。一大碗端上來,香味就早已鉆進了鼻孔。原本有些腥臊的豬腸,扔進湯之中熬煮。撈出切段時,已經變得香味撲鼻。外層彈脆,里層軟嫩,和著濃郁的湯汁一口下去,一股鮮的離譜的鮮味,瞬間在嘴里炸開。鹵煮里還放了豆干和“面坨”。豆干多孔吸飽了濃湯,鮮美無比;“面坨”扎實,很有嚼勁。熱騰騰一碗下去,冬日里的嚴寒和饑餓瞬間一掃而空。
長沙的糖葫蘆個小核大,用的糖還加了色素。北京人如果見了,可能是要嫌棄的、北京的糖葫蘆才是正宗糖葫蘆。用的山楂個個都有乒乓球那么大,弄熟了切開去核,不用擔心吃的時候被山楂的硬核磕著牙,過癮;去了核合上穿在竹簽上在糖漿里一滾——這糖必須用冰糖,蘸出來才會又亮又脆不粘牙。山楂本沒有甜味,裹上一層糖,正好;糖漿還阻礙了山楂多毛表皮的漫反射,讓原本發灰的.山楂又亮又紅。顏色鮮亮的一串,外脆內軟,甜而不膩,讓人停不下來,
北京最有名的還得算是烤鴨。一只鴨,去毛剖開,在火上烤得橙黃發亮、外焦內嫩、香氣四溢。廚師當著你的面,一刀一刀將皮肉片成花瓣似的薄片,擺在盤子里,像一朵能吃的花。最經典的吃法是蘸甜面醬。皮烤得不枯不軟,肉則鮮嫩可口。焦皮、嫩肉,就著甜面醬,一咬一口油汁,十分解饞。肉還能卷餅皮則能蘸糖,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肉不多的鴨架子則可以椒鹽或是清燉,前者香辣可口、后者清爽鮮美,各有各自的韻味。
除了鹵煮烤鴨糖葫蘆,北京還有許多小吃如驢打滾、豌豆黃、艾窩窩等,它們都各具特色,組成了我心中的年味。
年味的作文7
過年了,在這個一線城市——深圳,原本理應熱鬧的街道卻有幾許冷清。
我走在空蕩蕩的街道上,望著那一座座高樓大廈,透過那層厚厚的玻璃,卻可以看見一個個忙碌的身影——人們仍在忙著上班賺錢。
被“一線城市”這個名號所禁錮的深圳,鞭炮、春聯、親朋好友歡聚一團這些“年味”宛如放屁。那首膾炙人口的王安石名作《元日》也顯得可悲和無力。
在這個城市,仿佛所有人都被名為“錢”的欲望所支配了,無人憶起兒時在家鄉的伙伴和老邁的父母。
年味,仿佛被那銅臭味遮蔽住了。
至今還有誰憶起家鄉那些古老又講究的習俗呢?那過年時與父母親朋共度的`歡樂呢?更重要的是,可曾回憶起小時在家鄉過年時熱鬧又喜慶的年味呢?
我嘆了口氣,搓一搓手,深圳的年,太過冷清了!
異樣的氣氛,寥寥無幾的行人走在街上,滿臉的倦容。生存、生活和虛榮到底給了他們多大的壓力,就連中國最盛大的傳統的節日,他們依舊行色匆匆,依舊疲憊落寞。
我拿起手機,熒屏映出藍光,屏幕冰涼涼的,心也是冰涼的。
回到家中,奶奶早已做好了滿桌飯菜,可是親戚們卻無暇顧及,他們要趕快吃完去忙自己的“賺錢大計”。就好似一個個陌生人只聚在一起吃頓飯。
不是的,年味不是這樣的。
年味難道不應該是親朋好友們相聚暢談,聯絡感情嗎?
年味難道不應該是孩子們無拘無束,燃煙花、放炮仗嗎?
年味難道不應該是熱熱鬧鬧、歡歡喜喜的嗎?
年味的作文8
正月初一頭一天,全家團聚過新年,穿新衣,戴新帽,聚在桌前吃年飯,人人臉上笑呵呵,品嘗年味在心頭。
年味是甜的。一粒粒糖果穿上了美麗的新衣,剝開精美的糖紙,將一粒糖果放入嘴巴,糖果的甜味在口中散開,甜滋滋的,整個人被甜蜜與幸福包圍。一家老小圍坐在一起,烤著火爐,拿出年貨,打開電視,再聊上幾句家常話,走親訪友去拜一拜年,“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好不熱鬧。又來和外婆一起和面團,包出一個個圓圓滾滾的元宵,里面放入甜甜的豆沙餡,代表著團團圓圓,煮好了,咬一口,滿嘴都是糯米和豆沙的香甜。
年味是酸的。過年了,一些親友平常一直在上班幾乎不能回家,只有過年才能回來一次甚至一年到頭都無法見一次面。他們與其他的親朋好友見了面以后都鼻子發酸,從早晨聊到夜晚,仿佛有說不完的話,道不完的情。看著這久別重逢的親友,想到他們過完年后又要分別,我的心里也酸酸的。真想時間能夠變的慢一些再慢一些,能讓他們多聊一會,多待一會。
年味同樣也是辣的。我身為湖南人,過年這么熱鬧又紅火的`節日怎么可能不吃同樣也是紅色的辣椒呢?在年夜飯的桌子上,雞鴨魚肉都裹上了一件紅衣裳——辣椒,我夾了一大塊肉連著辣椒放入嘴里,細細咀嚼,讓辣味與肉香充滿嘴巴,吃完后在喝上一瓶王老吉,真是爽極了!平常滴酒不沾的爸爸趁著過年也拿出一瓶紅酒喝上一小杯,爸爸酒量不大,剛喝完一小杯紅酒臉就如同辣椒一樣紅彤彤的。
正月初一頭一天,全家團聚過新年,貼春聯,看春晚,聚在桌前吃年飯,人人臉上笑呵呵,品嘗年味在心頭。
年味的作文9
過年了,家家戶戶放起了鞭炮,大家掛起了燈籠,一起貼上春聯,這代表著除舊迎新。
每當在外的學子歸來,總會有一種痛哭流涕的感覺;每當漂泊異鄉的工作者回歸,就像到達寧靜的避風港;每當老人們等到過年,他們就會快樂地像個孩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上一桌團圓飯,這是老人孩子是最開心的時候。
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年輕人談談工作一年做了一些什么事,在年關的時候有一個好的收尾;作為學生的我們會向長輩們匯報一年的學習情況,弟弟妹妹們會嘰嘰喳喳地吵著鬧著吃著好吃的年貨;只有媽媽在廚房忙碌一整天,為的是除夕之夜的豐盛佳肴。飯桌上總是少不了那一大碗自家熏制的臘肉,被爆炒的'肥肉晶瑩透明、油而不膩,瘦肉特有的香味吃上一口讓人難以忘懷!看著這古銅色的食物就食欲大增,這也凝聚了家人們熏制過程中的心血!
飯后,我們一家人聚在一起等待著春節聯歡晚會的到來,聊聊天,說說笑笑,好不愜意!今年的春晚不但歌舞好看,歌曲好聽,小品好笑,有創意,有特色,舞美設計和燈光效果也令人耳目一新。春晚持續幾個小時我們一家人都在“守歲”,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家家戶戶都點燃了煙花鞭炮,頃刻間,空氣中到處都彌漫著煙霧的味道,孩子們都忍住嗆人的煙霧去爭著搶著去放煙花。我和爸爸選擇了一個名叫“仙女散花”的煙花,爸爸點燃了引火線,我遠遠地看著,只見‘嗖’的一聲,一束火苗竄上天空,轉眼間天空中綻放出一幅美麗的圖案,真的像一位穿著五彩的裙子的仙女在給大家拜年呢!
“火樹銀花不夜天,爆竹聲中年味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火紅的春聯、熱氣騰騰的餃子,絢麗的煙花,讓幸福充滿我們的心間!這就是濃濃的年味啊!
年味的作文10
今天是除夕,每年的這一天我們大田老家都有一個習俗——祭祖。前一天晚上,奶奶就會把需要的材料(食品、香燭等)準備齊全。今天我們就起了個大早,一路懷著激動和期待的心情,回到了離城關十多公里路程的老家——有著五彩之稱的大石村。到大田老房子后,我此時變成了一名小小幫手,與我的.堂弟一起幫爺爺把對聯貼上在大門頭上。
接著,爺爺上樓把前面準備好的食材擺放好,掛上兩盞新買的嶄新的燈籠,新燈籠寓意著新的一年工作和生活紅紅火火、越來越好。
在自家祭拜后,我與長輩們一同驅車到了我們的林氏大宗祠,與所有的林氏祖孫們一起祭拜林氏祖先。今天,蒼松下的林氏大宗祠顯得特別熱鬧,在村或是遠離家鄉的林氏子孫們都會不約而同回到這里。
我們一到林氏宗祠,就聽到了鞭炮聲不斷,大家在門前固定位置燒著紙錢,一進林氏宗祠門后就看到了大廳桌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食物,有雞、鴨、兔、白粿、紅蛋,還有點亮的香和蠟燭。
再走近一看,桌上的蠟燭有的都燒彎了腰。我的叔叔教我祭拜的流程。我照樣子學著怎樣點蠟燭,怎樣祭拜,怎么把香和蠟燭放在指定位置上。
爸爸說:“這樣的儀式兩層意義,一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傳承,就是后輩子孫盡孝心到祖地祭祀先祖,緬懷先祖;二是祈禱先祖保佑林氏子孫后代未來平平安安,好運常在”。
這就是我所體會到的年味。
年味的作文11
年味是外婆做的年糕,媽媽包的餃子;是天空中那絢爛無比的煙花;是除夕夜大家一起促膝長談,觀看春晚的“傳統”;還是那鼓鼓的壓歲包……
今年我們是在爸爸的老家——江山過的年。比起在嘉興過年,那里的年味要更濃一些。下面請聽我娓娓道來。
我們是臘月二十八到的江山。到的那天晚上,奶奶就神秘兮兮地跟我說:“明天早上可不要睡懶覺哦,我們一起去趕集!”奶奶還告訴我,這里每逢農歷的四和九都是趕集日。我一聽納悶兒了,問:“什么是趕集?”奶奶笑瞇瞇地說道:“趕集就是逛街。”我不以為然地一笑,心想:這街有啥好逛的?我在嘉興也經常和媽媽一起逛呀……
第二天一早,我們就利索地起床,精神飽滿地去趕集。還沒到街中心,就已聽到喜慶響亮的音樂聲,看到人頭攢動,黑壓壓一片,真是熱鬧!走近一看,各種各樣的東西讓我大開眼界。平時見到過的東西自然不能讓我感到驚奇,可那些我從未見過的旱煙、竹編的籠子、干農活用的器具、各種各樣的小煙花,讓我覺得新奇不已,不停地拿手機拍拍拍!這樣的趕集還真的挺有意思!
大年三十那天是祭祖的日子。我記得在嘉興過年時,外婆會準備好多東西:咸肉,雞,魚,年糕,各種水果來請年菩薩;然后又燒了好幾個菜來祭祀祖先。在奶奶家并沒有那么復雜。只要在桌上擺上肉,雞,活魚,水果,豆芽,豆腐,冬筍,祭祀一下就可以了!但桌子上的兩碗米飯引起了我的注意,因為它們就像兩座高高的小山。奶奶說這寓意著來年大家都能步步高升。這樣的祭祀活動我頭一次見,還挺新奇的'!
江山的年味數不勝數,還有奶奶裹的粽子,爺爺挖的冬筍,紅艷艷的春聯,高高掛起的燈籠,孩子們手里的甩甩炮……
年味的作文12
時間過得真快啊!轉眼間,又是一個新春佳節。在節日到來之際,人人都做好了過節的準備,人人都在為來年祈福。
在家中的窗子向外望,街道上是火紅的一片,那是紅色的煙花爆竹,還有舊時孩子們最期盼的紅紙包,不過最吸引人的,還是那一幅幅紅中附黑的楹聯。
楹聯又叫對聯或對子,可以寫在紙上或刻在柱子上,也可以寫在布上或刻在竹子和木頭上。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從古至今,很多文人佳客都會在春節寫上一副或更多的對聯來歡慶佳節。其中一個著名的文人,便是王羲之。一年,王羲之從山東移居到了浙江,此時恰好為年終之際,他便在新居外門寫上一副對聯,曰:春風春雨春色,新年新歲新景。但不幸的是,第二天這幅聯就被偷了。于是他又寫了一副,曰:鶯啼北星,燕語南郊。但次日又被偷了。但除夕已至,王羲之在夫人的催促下,就又寫了一副,曰: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盜賊知道這是不吉利的對聯,便不再偷了。第二日,王羲之就在這幅聯子后加了幾字,是曰: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這就是王羲之和對聯的故事。這個故事其實并不真實,因為那時還不講究對仗。但從中可知,對聯對古人生活的影響。
我也看夠了熱鬧,家里早就買好了對聯,是時候貼上了。我踏上板凳,將粘好膠帶的聯子起頭貼到最外的門框上,下部分又由家人完成。貼好對聯,上曰:福旺財旺運氣旺,家興人興事業興。這便是我家對來年最大的期望。
對聯就是楹聯,它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結晶,春節的楹聯更有無窮的年味,我們用它為來年撒下希望的種子,中國人將它傳承千年。
楹聯里有最濃、最好的年味,它將永遠領跑中國新年!
年味的作文13
門外,吹來寒冷刺骨的冷風,萬物早已入土冬眠了,而那盛開在臘月的梅花卻屹立在雪中,默默地,它與雪作伴,與風為友。突然間,我看見它伸了個腰枝,抖起精神,喔,我明白了它原來在迎接“年”的到來!
“邁街相約看花布,卻倚騎樓似畫廊;朿立盆栽成列隊、草株木本斗芬芳。”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歡欲狂,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這個年喜氣洋洋,但又忙忙碌碌,這個年充滿了年味。
年對中國人來說都有許多不同的含義,如:遠在異國他鄉的學子過年是一種“思念”。而對于年邁的老人過年是一次一家老小團圓的機會,對于小孩來講過年是一段美好的假期。但不管身在何處都會感受到一股濃濃的年味。
冬雪迎新年,雪像鵝毛一般輕輕飄落這座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街道上、屋頂上……它們的到來使這座城市的年味更濃了。街道上到處都是紅火的一片。人們早早的起來,貼春聯,掛燈籠。挨家挨戶的走親訪友,過年的氣氛也隨著被拉上了一個高潮。夜晚,全家人圍在一起吃著團年飯,飯桌上各種各樣的.菜品都寄托著長輩對晚輩的期望。飯后,小孩們聚在一起,在院子里放鞭炮,“呯啪”的一陣響聲過后,便是孩子們發出的歡聲笑語,陣陣白色煙霧開始彌漫開來,為這個夜晚增添了幾分色彩。耳畔的爆竹聲夾雜著火藥味,充滿了濃濃的年味。
而大人們則圍在一起,看看春節聯歡晚會,開心的聊家常,感嘆這一年的收獲、愿望和期待。溫馨的氣息在這里漫開,溫暖著每一個人。
我愛這個“年”,愛這個充滿溫馨、快樂、美滿,值得人回憶悠長的“年味”。
年味的作文14
清晨,天剛蒙蒙亮,當整個市場還在沉睡的時候,年貨市場已經熱鬧起來了。
市場里人山人海、車水馬龍、門庭若市、人聲鼎沸。各種各樣的年貨琳瑯滿目、應有盡有。喜慶的春聯迎風飄揚,火紅的燈籠爬滿了屋檐,新鮮的蔬菜擺滿了貨架,白里透紅的豬肉排成排,形狀各異的糖果堆成堆,有心形的、三角形的、五角星形的惹人喜愛。酸甜可口的糖葫蘆讓人直流口水,五顏六色的大氣球,活潑可愛的貓熊玩具,五花八門的'小面人,看得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不知不覺已到中午,年貨市場的人越來越多。各種叫賣聲,說笑聲交織在一起,為年貨市場增添了不少熱鬧的氣息。市場里的商販們有的在整理貨物,有的在不停的吆喝著,有的在整忙著往車里裝年貨。一個個攤位前買年貨的人,你挑我撿,討價還價,又說又笑。看,路口擺水果攤的阿姨,原來生意十分冷清,無人問津,而如今卻顧客頻頻,生意興隆,忙的不亦樂乎!人們手里都提著沉甸甸的年貨,臉上笑得樂開了花。孩子們手里拿著彩色的氣球,蹦蹦跳跳的在人縫中鉆來鉆去。市場里賀年的廣播鑼鼓陣陣、樂曲激昂、年味十足。
在爆竹聲中,我們即將迎來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日春節,這樣歡樂祥和、繁華喜慶的節日氣氛,真是令人向往,讓人心潮澎湃啊!
年味的作文15
一放寒假,我就感覺到身邊的年味變得濃了起來。也許只是我之前沒有注意到吧,反正,眼下城市里的一切都散發著喜慶的氣息。
年味在大街上,城市主干道兩旁的路燈上都掛起了紅彤彤的大燈籠和中國結,有的公交車上還貼上了春聯和福字,商店的櫥窗更是被中國紅色“霸占”著,這一切都給這個節日渲染不少歡樂的氣氛,也使得這個原本蕭殺的季節變得不再寒冷。商場,超市,洗車店,理發店都變得異常繁忙,置購年貨的人們手提著大包小包,臉上洋溢著喜氣洋洋的笑容,因為呀,春節就要來了!
年味在電影院里,各個賀歲大片輪番來襲,從《捉妖記2》到《唐人街探案2》從《西游記女兒國》到《祖宗十九代》,沒有一部電影不是坐無虛席。有不少是全家老小一起來看電影的,其樂融融,好不熱鬧。我也去看了《唐人街探案2》,最后的“彩蛋”是劇中的人員在美國街頭歡樂地跳著舞,給大家拜年,雖然這是在美國拍的,而且還有很多的外國人,但隔著屏幕也能感受到那份真切的祝福,難怪《唐人街探案2》口碑和票房都很高。
近年來,隨著政策的推行,在市內燃放煙花爆竹已被明令禁止。有人也許會覺得這是一種遺憾,不放鞭炮一點年味也沒有,但我想說的是,時代在變遷,社會在發展,煙花爆竹已成已經成為了歷史,但這并不代表年味的消失,如果實在想要放鞭炮的話,完全可以去購買電子鞭炮來放啊,這樣又環保又有年味,豈不是兩全其美的'好事?這也算是年味的一種變遷吧!
其實,年味就在我們身邊,告訴著我們新的一年的到來,只要你善于留心觀察,一定能發現它留下的蛛絲馬跡的,誰又說不是呢?
【年味的作文】相關文章:
年味的作文01-13
年味02-21
寫年味的作文精選07-11
除夕的年味作文02-14
關于年味的作文07-12
年味的作文范文07-04
我家的年味作文05-02
描寫年味的作文05-07
年味飄香作文06-02
年味的作文【熱門】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