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作文6篇(熱門)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傳統節日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傳統節日作文 篇1
元宵夜到處都是鑼鼓喧天,歡聲笑語,燈火輝煌,熱熱鬧鬧。
媽媽很早就去菜市場,買了好多新鮮的菜來準備豐盛的團圓晚宴。買菜回來后,媽媽就忙著包餛飩和做湯圓,一個個圓溜溜白胖胖的湯圓在媽媽的巧手下展現出來,然后被裝進盤子里。看著他們可愛的樣子,我的口水垂涎欲滴。不久開飯啦!媽媽大叫著,我放下作業迫不及待地奔到飯桌邊。連忙夾起一個湯圓吃了一小口,好燙,好燙!我又咬了一口,啊,芝麻的香,糖的甜,湯圓皮的黏,多么美味啊!嚼一嚼,香味越來越濃郁,他們像一個個小精靈,飄來飄去,觸摸我的味蕾,讓我胃口大開,我一下吃了好多,肚子圓鼓鼓的。
晚飯后,我到窗臺看別人放煙花,眼前是絢麗多姿的煙花,一個個小火球在天空中綻放,而后又向流星般灑落大地。他們紅的如節日掛的燈籠,黃的像成熟飽滿的.稻谷。綠的如枝繁葉茂的大樹,紫的就像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看著那一朵朵綻放在夜空中五彩繽紛的煙花,我情不自禁的贊嘆:好美的夜空啊!
今年的元宵節,我過的特別開心!
傳統節日作文 篇2
在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長河中,傳統節日,是一顆璀璨的文化明珠。傳統節日,不僅蘊含著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更是對文化最好的一種凝聚。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元日》,將春節喜慶的場面生動地刻畫了出來。春節,是中華民族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節日。無論是守歲、團圓飯、還是祭祖、掃塵,都充滿了喜慶熱鬧的氣息。每逢春節,全國各地的人們便回到了家鄉,合家團圓,現在這種現象則成了春節的一大標志——春運,被戲稱為“數億人的遷徙”。但這恰恰是中國傳統美德“孝”的表現。合家歡聚,團團圓圓,這,便是春節。
當汨羅江的江水又開始嗚咽,當艾葉草的清香又開始飄散,端午節,也已悄然而至。不論是投身汨羅的屈原,還是《白蛇傳》里的雄黃酒,都為端午節渲染上了一份神秘的色彩。不管是包粽子,還是賽龍舟,其實這其中都蘊含著對大詩人屈原的懷念與贊美。人們贊美屈原的愛國情懷,他的詩歌也被人們廣為傳頌。端午節,是人們對古人的祭拜和對屈原精神的贊美。棕香飄逸,祭祖懷念,這,便是端午節。
月晴月陰,月圓月缺,轉眼到了正月十五——中秋節。都說十五的月亮最圓,中秋節當然少不了祭拜月神。人們通過對神的.祭拜,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事事平安。這也是人們對平安、和諧生活的渴望與追求。人們也通過月亮,將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寄于明月,以此來抒發對親人的思念。中秋節除了賞月、吃月餅,也有猜燈謎的習俗。人們以猜出燈謎,為好運的開端。以此可見中秋節是人們寄托思念,祈求好運的節日。思鄉懷親。祈禱寄月,這,便是中秋節。
節日,是我們民族最好的文化精髓,是人們美好品德的表現,也是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所以,我們應該了解節日,體會其中蘊含的文化,并世代相傳!
傳統節日作文 篇3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我最喜歡春節。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和熱鬧的節日。
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大年三十家家都要貼對聯,掛燈籠。貼“福”字。貼福字是有講究的,通常都會把“福”字貼倒。這樣一來,人們路過他家門時都會說“福到了”。
除夕夜全家圍在一起包餃子,吃年夜飯。包餃子時,有幾個餃子里包上硬幣,誰吃到包著硬幣的'餃子,就象征著來年會有好運氣。吃完年夜飯,全家人圍在一起看聯歡晚會,在歡樂祥合的氣氛中辭舊迎新。
孩子們則歡樂地跑到門口看煙火,等大人們發壓歲錢。
說到放鞭炮還有一段來歷呢!
相傳遠古的時候,有一個叫“年”的怪獸。每當嚴寒將近,新春來臨的時候進村吃人。
開始人們很害怕,后來發現了“年”怕紅色和霹靂啪啦的聲響和火光。
于是每年除夕夜人們紅臘,穿紅衣,點鞭炮去趕“年”。以后“年”也再沒有回來。
這個習俗也流傳至今......
傳統節日作文 篇4
在綜合性學習中,我們搜集了不少有關傳統文化的資料,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紹一下春節的由來吧。
傳說中,在山谷里住著一只叫“年”的怪物,每到春節晚上,“年”都會襲擊上下的一個村子,還吃小孩呢!但是“年”并不是什么都不怕,據說“年”有三怕,怕火,怕響。怕紅色,所以過年的時候,必須放炮,穿紅衣服,“年”看到紅色,聽到炮聲就趕緊逃跑了,從此村莊大平了。
大年三十晚上,是吃團圓飯的日子,餐桌上擺著各種各樣的食物,把我饞的口水直流,我嘴里吃著,眼睛還滴溜溜的到處亂轉,媽媽說我吃著嘴里的',想這碗里的,活脫脫一只小饞貓,吃完飯后,我和爸爸媽媽坐在電視機前看精彩的春晚,那層出不窮的節目總會把我們逗得捧腹大笑。
春節那天我起個大早,穿上了新衣服給爸爸媽媽拜年,爸爸媽媽給我了一個很大地紅包。在這一天小朋友們總能收獲一大堆紅包。
我喜歡中國傳統文化---春節,因為這個節日充滿了開心與歡笑。
傳統節日作文 篇5
新世紀的第一個國際“六一”兒童節已經離我們遠去了。 記得節日的前幾天,我們學校組織了不少活動。特別是5月31日那天,活動更多了,有我們學校評上市一級學校的掛牌儀式,有表彰大會,有新安中學的大哥哥大姐姐們給我送來的交響樂演奏會,有安徽馬戲團的精彩演出,有游園活動……
讓我最興奮的是區委區政府、婦聯和教育局的領導都來看望我們,給我們送來節日的問候!而我和陳玲等少先隊員代表全校少先隊員給伯伯阿姨們獻上鮮艷的紅領巾,當時我的心情可激動了! 9點20分,周副校長在德育處門口喊到:“同學們,儀式馬上就要開始了!”在周副校長的帶領下,我們列隊在校門口歡迎嘉賓的到來。笑容滿臉的伯伯阿姨們下車了,他們邁著輕快的步子走來了!我可緊張了,但是我看到別的'同學都迎上去了,可是我不敢上前。但是,我想我是代表著我們學校的少先隊員,千萬不能給學校給同學丟臉。于是,我也快步地向一位年輕的阿姨跟前,向她敬了個隊禮,然后給她獻上鮮艷的紅領巾。這位阿姨竟望著紅領巾呆住了,也許她見到胸前這鮮艷的紅領巾,想起了她自己的童年生活;也許見到今天的孩子生活過得那么幸福,她特別高興……一會兒,她“醒”過來了,直摟著我親切地說:“謝謝你,小朋友,祝你節日快樂!”我聽了高興得不知說什么了,只顧給她敬隊禮!她在走向禮堂的時候,還邊走邊回頭向我揮手,我心里樂壞了! 接下來的活動中,我特別投入,因為今天是我們的節日,更因為我今天為一位關心我們少年兒童的阿姨獻上我們誠摯的敬意。
雖然“六一”已過去了,但這個“六一”發生的事,我永遠也忘不了。
傳統節日作文 篇6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熱鬧的節日中,人們通常在門口掛艾草,小孩身上掛著香包。一家人坐在一起包粽子,民間還有一種賽龍舟比賽,到處都彌漫著濃濃的節日氣氛。
去年的端午節,我們全家來到了奶奶家。一進門,就發現奶奶坐在一個大鐵盆前,盆里泡著白白的糯米。大盆附近有兩個小盆,其中一個整齊的排滿了剛剛采摘的粽葉,另一個盆里泡著圓圓的糯米。地上還有一捆稻草。奶奶正在聚精會神的包粽子呢。我急忙跑上去看,只見奶奶拿起三四個粽葉,葉柄處整齊地并排在一起,沿著葉柄用大拇指和二拇指畫了個弧形,瞬間粽葉就轉轉成了一個漏斗形狀,然后奶奶從水里撈出糯米,放在漏斗里,當糯米達到漏斗的一半時,他拿起一個蜜棗放上,再用糯米把漏斗填滿,再用手一招,把剩下的粽葉蓋到漏斗的上面,然后再轉幾個圈,一個三角形的粽子成型了,奶奶再用一根稻草把三角形的三邊捆綁起來,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奶奶把它做好的粽子放到了鍋里。
“做粽子太簡單了,”我大呼道:“我也會。”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把三四個粽葉擺到了手上,試著去一轉,啪啪,好好的粽葉四分五裂了,“這粽葉不好,我要換個結實的”我一邊說著一邊又拿起了幾個幾個,幾次下來,粽葉還是“四處開花”。最后我對奶奶說,“奶奶,你先給我弄成漏斗型吧!”奶奶拔一個漏斗形交給我,我認真的按照她的方法,先填米,再放棗,最后再放米的.方法輕而易舉的把漏斗填滿。我用粽葉一蓋,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排著隊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在奶奶的幫助下,我終于完成了我的處女作——一個不成形的小粽子。
這時爸爸走過來了,他問我:“你知道端午節為什么包粽子嗎?”我搖了搖頭,他說:“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投江自殺之后,人們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然而一天晚上,一位老人在夢里問他,‘我們給你投的食物,你吃到了沒有?’屈原說:‘你們送給我的飯都讓那些魚蝦吃了。’老人說:‘那怎么辦?’屈原說:‘你們用竹葉把飯包起來,做成做成菱角型的尖角粽子,它們以為是菱角,就不敢搶著吃了。’后來人們按照他的話,向汨羅江投下尖角粽子。”
我恍然大悟,怪不得端午節要包粽子呢?我一邊吃著香噴噴的粽子,一邊想著粽子的來歷,中國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呀!這個端午節真是收獲豐滿啊!
【傳統節日作文】相關文章:
傳統節日作文07-03
【經典】傳統節日作文08-27
[經典]傳統節日作文09-15
傳統節日作文(精選)07-05
[精選]傳統節日作文07-05
(精選)傳統節日作文07-04
傳統節日作文(精選)07-05
【精選】傳統節日作文07-05
(精選)傳統節日作文07-05
傳統節日作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