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集合[4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屬于計劃類文書的一種。那么優秀的方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設計方案4篇,歡迎大家分享。
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會正確書寫蠶、床、脫、舊、胖、吐、繭、卵、桑、裳、嫩、漸、蛾
2、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蠶的一生。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正確書寫卵、桑、裳、嫩、蛾、漸
2、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蠶的一生。
教學過程:
一、揭題、教學生字。
1、出示蠶的圖畫
今天,魏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新朋友,是什么呀?(蠶)
2、出示生字蠶
請小朋友把這個字的音讀準。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個字?
古時候的人們把蠶稱作天蟲蠶能吐絲結繭織成美麗的絲巾。我們親切地把它稱作蠶寶寶而這里小作者親切地把它稱作蠶姑娘誰親切叫它一聲?(指名讀)
讓我們一起親切地叫它一聲蠶姑娘(齊讀)
3、蠶姑娘非常可愛,我們先來聽一聽課文錄音。
二、聽課文錄音,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很多同學都了解蠶,有的同學可能還養過蠶,對蠶感到很親切,相信讀了課文,你會更喜歡蠶。
三、學生自學課文。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反饋:〈1〉出示詞語(帶拼音)
蠶卵
桑葉
蠶床
脫下
蛾姑娘
又白又嫩
繭子
漸漸
長胖
吐出
舊衣裳
又黃又瘦
老師把帶有生字的詞語找出來了,請同桌互讀,注意讀準字音。如果有讀錯的,請你幫他糾正一下。重點朗讀詞語
蠶卵
又白又嫩
舊衣裳
蠶床
〈2〉、請你再看看這些帶有拼音的字,哪個難寫而你又用好辦法記住了,請你介紹一下。重點指導卵的筆順(指名說
教師板書
書空
學生在作業
本上寫一個)
四、讀準了生字詞語,現在我們來讀讀課文,注意讀通課文。
1、
學生自由讀課文。
2、挑選自己認為讀的最好的`一小節讀給大家聽。
3、反饋、評議。要求把生字的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評的重點就是上面兩方面。
可作如下點評:
〈1〉你一個字都沒讀錯,真行啊!
〈2〉這個詞語你讀的特別準,你再讀一遍。
〈3〉你讀得太心急了,把字給丟了,慢慢來再讀一遍。
〈4〉你這一小節沒讀好,沒關系,你可以請同學幫你讀。
當學生讀第六小節時,教師板書繭。讀第七小節時板書蛾
五、剛才小朋友經過認真地讀課文,了解了從蠶卵里鉆出了蠶姑娘,蠶姑娘又變成了繭子,繭子變成了蛾姑娘,你對哪部分最感興趣,四人小組交流討論讀。
(1)自由準備
(2)抽四人小組賽讀。(2組)
(3)你們看,這就是蠶的一生。(課件出示圖畫)你記住了嗎?
(4)拿出課堂作業本,填一填。反饋、校對
六、小結
蠶姑娘從卵轉變為繭再轉變為蛾,它們是怎樣漸漸變化的呢?我們下節課再學習。
七、板書設計
蠶
卵
繭
蛾
設計方案 篇2
[學習重點]
1、說的文體特點 奇巧而善辯 文藝性的議論文
2、《馬說》的寓意 比喻說理
3、虛詞也的用法,體會文中的氣
[學習難點] 1、由馬到意,透過文中情,體會文中氣
2、虛詞也的用法,另有其、之、而、以
3、歸納這一類懷才不遇文學的共同特點,做一點初步文學研究
[教學輔助]多媒體課件制作、增加教學的直觀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法初探] 1 鏈接教學,決不滿足于某一課的內容,提倡大容量,以本課內容為核心,將課內、課外相結合,讓學生廣泛地閱讀
2、初步的研究性教學,一課上完,不以解決了所有的問題為滿足,而是重新提給學生新的問題。一課上完是終點,同時也是起點,是某個問題研究的起步。
3、主張情氣說,作者寫時以情使氣,以氣結句,我們讀時反過來由句尋氣,由氣悟情
[教學過程 ]
(一) 課前 準備 1、馬年說馬 學生說有關馬的成語,指名另一個學生解釋
2、教師說一個關于千里馬的故事伯樂相馬知己這個詞的來歷(見大屏幕)知己---彼此互相了解而情深意切的人 見《戰國策---楚策四》
(二)韓愈其人
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學家,散文尤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 的美譽。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昌黎先生集》
韓愈其人有杰出的才華,可他的政途卻多坎坷 請看下表
時間 原因 結局
貞元1116年(795800年) 求仕 不得志 有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的感嘆
貞元19年
(803年) 上書言京畿百姓窮困,請求緩征徭役,租稅, 被貶為陽山令;元和14年(公元819年),卒于824年 韓愈上著名的《諫迎佛骨表》力諫, 幾招殺身之禍,后經友人鼎力營救,被貶為潮州刺史。
學生齊背《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中竟然想到了死,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心情抑郁,悲傷到了極點。這種抑郁的心情一般都注定他們不會長壽。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發蒼蒼,而齒牙動搖
(三)關于說
奇巧---有形象 善辯有觀點 文藝性的議論文
托物寓意,通過具體的形象來說理,是這種文體的特點。
韓愈就是一匹千里馬,他有日行千里之能,但在封建社會,他懷才不遇,屢遭貶斥。他對在位者的不能識別人才,摧殘,埋沒人才有強烈的憤慨與不滿,可又不能直接表示出來,所以,他就托物寓意,借寫千里馬的遭遇,來寫封建社會人才的遭遇。
看課外閱讀《雜說一 龍說 》 (君臣關系 互相依靠,才有作為)
(四)學生讀課文,感知文意?
(五)歸納整理字詞?
?實詞 古今詞異義表?
詞語 故 雖 稱 等 安 策 道 通 臨 是 或
意義 今
古
古意 今已不用------祗 駢 槽櫪 石
通假字-----祗同只 食同飼 見同現 邪同耶 材同才
第二節四個食讀音 食1食4---SHI 吃 食2食3----SI 飼
?虛詞 而 之 其 以 也
? 而 A轉接 可以譯為卻,可是 B順接 可以不譯
之 A結構助詞的 B 代詞,代人或物 C 無意義,句中停頓
D 幫助構成倒裝,無意義
其 A代詞,代人或物 B 代詞 他的 它的 C 指示代詞 那種
D 反問語氣詞 難道 E 推測語氣詞 恐怕
以 A介詞 因為 B介詞 按照
也 A 肯定語氣 B反問語氣 C 推測語氣 D句中停頓
??練習:
而 1、而伯樂不常有()2、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執策而臨之()
4、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之 1、祗辱于奴隸人之手()2馬之千里者()3、策之 食之 臨之()
4、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 1、安求其能千里也() 2、策之不以其道()3、不能盡其材()
4、其真不知馬也() 5、其真無馬邪()6、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7、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以 1、不以千里稱也() 2、策之不以其道()
也 1、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其真不知馬也()3、、不以千里稱也()
(六)課文學習指導
? 第一節:伯樂知馬 (伯樂對千里馬命運起著決定作用)?
首句--- 千古感嘆 到底是先有伯樂,還是先有千里馬?作者為什么要這樣說?(學生討論,教師總結)全文觀點----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次句---憤憤不平 千里馬倒常有,可沒有伯樂發現,憤世嫉俗。
末句---描寫千里馬的終身遭遇,不以千里稱也也 肯定語氣,寄予無限同情。
?第二節:不知馬,害了馬(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
首句---千里馬的`特點 特別能吃,因此特別能跑。
次句---全節之關鍵,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以上冷峻陳述
末句---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一頓,作低回之勢。接著,以不飽,不足,不外見,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層層蓄勢,反問作結。也 反問語氣,憤怒譴責食馬者 害了千里馬,向讀者尋求公道與正義。
?第三節:太不知馬(辛辣嘲諷食馬者的愚妄無知)?
首句---活畫食馬者的愚妄無知的丑態
神態 [執策而臨之] 洋洋自得 愚妄淺薄
語言 [天下無馬] 有眼無珠
末句---發表感嘆 歸結全文中心 不知馬
其真不知馬也()也推測語氣,辛辣嘲諷食馬者的愚妄無知。
句末可以用!(強烈的諷刺感情)?(推測語氣,表達自己的觀點)
。(問而后答,一錘定音)學生可以自由討論,發表看法。
(七)歸納寓意,附板書設計 ,并作課外拓展。
? 學生思考:本文的觀點是什么?形象是什么?借伯樂與千里馬來比喻什么
板書設計 ?
馬說
韓愈
伯樂---- 不知馬---- 食馬者----
(憤怒譴責) (辛辣嘲諷)
千里馬----
(無限同情) 知馬
害了馬---- 全文觀點----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課外拓展 政途多失意 悲憤出奇文
---中國古代懷才不遇文學初探
1、 你還知道哪些古代文人懷才不遇?寫了些什么作品?
2、 他們作品大多寫些什么內容?山水風景,男女之情,詠史懷古,托物寓意
3、 如果你懷才不遇,你學古代文人哪一位?
A韓愈 懷才不遇文學B蘇秦 懸梁刺股發憤C董邵南 另尋高就發展
將上述你的觀點 寫成一篇小論文,下節課交流
設計方案 篇3
教材分析:
課文通過梅蘭芳小時候拜師學藝,苦練眼神,終于成為舉世聞名的京劇大師的故事,說明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抓住梅蘭芳苦練前后的眼神的變化,充分展現了他苦練基本功的過程。
學情分析:
課文篇幅比較短,但句句是精華,其中蘊涵了勤學能補拙,苦練可通神的道理。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圍繞課題質疑梅蘭芳是誰?他學什么本領?怎樣學藝的?。然后指導學生認真讀書,從課文中尋找答案,再反復朗讀具體描寫梅蘭芳學藝的句子,體會梅蘭芳練功的刻苦而受到啟示、教育。
有條件可以組織學生欣賞一些梅蘭芳的京劇表演片段,讓學生初步感知京劇藝術的魅力。
教學要求:
1、使學生懂得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教育他們從小苦練基本功。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學會本課生字,認識1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明白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自主識字,指導書寫生字。
一、揭示課題
1、京劇是我們中國的藝術國粹,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認識一位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 板書課題:梅蘭芳。
2、 出示梅蘭芳的頭像,簡介梅蘭芳。
(著名京劇大師,江蘇泰州人。他在五十余年的舞臺生涯中,刻苦鉆研,勇于創新,創造了許多優美的藝術形象,積累了大量優秀劇目,發展和提高了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了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流派梅派)
二、初讀課文。
1、 自由練讀課文。
要求標出自然段,畫出生字詞,找出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體會應該停頓的地方,做上記號。。
2、 檢查讀書情況。
(1) 出示小黑板,檢查詞語朗讀情況。
拜師學藝 唱戲的料子 沒有動搖 飛翔的鴿子
勤學苦練 世界聞名 游動的魚兒 緊盯 注視
(2)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A 指名分節朗讀,評議,正音。
B 男女生分節朗讀。
C 齊讀課文。
3、 填空,出示小黑板。
這篇課文講的時梅蘭芳小時候拜師( ),苦練( ),終于成為世界聞名的( )的.故事。
三、自主識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
蘭、芳、藝、緊、或、者、注、視、靈、活
指名認讀,注音。
2、找出獨體字和上下結構的字。
蘭、芳、藝、緊、或、者、靈
(1)交流識記的方法
(2)交流書寫時的注意點
3、師范寫,生書空
蘭:三橫間的關系要注意,中間一橫最短,最后一橫長而穩當。
緊:上寬下窄。下面是系少一撇。
或:注意筆順,斜鉤是關鍵筆畫,要舒展。
者:都的一半,日要寫得正。
4、學生描紅,完成作業。
四、作業:
1、 練讀生字詞。
2、 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圍繞課題質疑,帶著問題讀書釋疑。
指導朗讀課文,讀正確,讀出味。
指導書寫注、視、靈
一、揭示課題,質疑
1、昨天,老師和大家一起讀了一篇新的課文《梅蘭芳學藝》指名讀題齊讀課題。
2、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些什么?
(課文主要寫梅蘭芳學藝這件事)。
(梅蘭芳是誰?他為什么要學藝?他是怎樣學藝的?他學什么本領?)
二、指導讀書,釋疑。
(一)梅蘭芳是何許人?
1、通過預習,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嗎?
(是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他創立了梅派。他演過)
2、請看一段錄象,學生交流觀看后的感受。
(唱得很動聽;雙眼會說話)
3、可梅蘭芳小時侯去拜師學藝時,師傅是怎么說他的呢?請大家自由讀讀第一自然。
設計方案 篇4
一、活動目的
使會員基本了解、學習演講的一些基本技巧,切實提高會員的演講水平。培養會員的興趣愛好,豐富課余生活,糾正會員在演講,朗誦等方面的錯誤。
二、活動依據:《江西農大南昌商學院社團活動相關條例》
三、活動主題:我們的語言,我們的魅力
四、活動對象;朗誦藝術團1級新會員
五、活動時間及地點:
時間: 1月3日
地點:e教15
六、活動準備:
前期準備:
宣傳:負責人:宣傳部
方式:11月活動預報,海報(手繪版,貼于前往商苑的`展板)與通知
時間:1月25-27日
人員安排:
(1) 總負責人:團長,團支書
(2)協調者:由副團帶領分管部門負責
(3)執行者:各部部長
具體分工如下:
a、策劃部負責活動策劃書和找資料(音頻,示范資料,講解資料)。 b、組織部負責借教室和負責打印材料。
c、各部部長及副部負責通知會員。
d、團長負責聯系培訓人。
e、秘書處負責簽到。
f、組織部負責維持秩序
g、科技部負責照相
活動流程:
1、播放一段演講音頻。
2、培訓部部長開始進行演講培訓。
3、鼓勵會員根據資料積極上臺演講(也可即興演講),讓下面的人指出他/她的優點和缺點,相互糾正,相互學習。
4、尾聲,總結。
活動后期
團長、一個理事會成員、兩個會員寫總結
清理場地
七、注意事項:
1、保持教室干凈,切勿大聲喧嘩。
2、要求到底理事會成員必須出席,如有事須向團長請假。
八、另附經費預算表
院社團服務中心
朗誦藝術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