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鄉的風俗作文元宵節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元宵節的作文(通用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元宵節的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元宵節的作文 篇1
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大家一起吃湯圓,猜燈謎,做各種好玩的游戲活動,在這一天,大家都會高高興興的,學校也舉辦了活動。
今天就是元宵節。在今天,學校說上午上完了課,在下午就要玩猜燈謎、游戲,包湯圓和吃湯圓。
經過上午辛辛苦苦的四節課,我們快速地吃完午飯,開始睡覺。我們心里激動萬分,心里一直想著下午的活動。
我們總算把下午盼來了,班里的人都異常的興奮,當校長說讓我們到大天井玩游戲的時候,班里立刻炸了鍋,大家爭先恐后地站出去,排好隊,個個都安靜地等老師出來。老師出來了,手里拿著一張張黃色的紙,發給我們。發完了黃紙,老師帶著我們下樓了。
我們一下來就往自己喜歡的地方跑,不一會兒,所有的地方就站滿了人。其中,最火的地方就是來回運足球的地方,一次可以在黃紙上畫二十個笑臉,失敗了也可以畫上是個笑臉,不一會兒我的紙上就畫滿了笑臉。
當我拿著黃紙回到教室時,在教室里的`老師們,也已經做好了湯圓。全班人到齊了的時候,就開始吃湯圓。我們吃完的湯圓,才慢慢地離去。
今天過得元宵,我過得很開心。
元宵節的作文 篇2
正月十五是什么節日?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你知道三門峽的元宵節是什么樣的?嘿!嘿!請向下看吧!
在中午12點時我的好朋友高婷婷來找我玩,我趕緊吃完飯與婷婷出去玩。街上人山人海,車水馬龍,路邊彩燈高懸,旌旗飄搖,呈現出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場面。
瞧!那是什么?原來是秧歌隊來拉,扭秧歌開始拉!皮鼓咚咚、銅鑼當當,阿姨們臉上呈現出了開心得笑容,阿姨們左扭扭,右扭扭,真是太好看拉。我邊看邊鼓掌,我十分喜歡這個節目。
恩!那是什么呀?那么多的人?啊?原來是我最喜歡的舞龍!我們快步跟上去,舞龍終于開始拉,頓時禮炮隆隆,鑼鼓喧天,兩條“長龍”都在爭一個繡球,我看的津津有味,兩條長龍當時的表現可以用這幾個成語表示:金龍獻瑞、龍騰虎躍、生龍活虎、飛龍在天來表示。
晚上的放煙火活動是壓軸節目。夜幕降臨,南山上禮炮隆隆,彩燈光芒四溢。咚!紫色的煙火再我的頭頂上如花一樣綻放,我的嘴巴張成“O”型,緊接著赤、橙、黃、綠、青、藍、紫,一個挨一個的`綻放,似萬似萬點繁星墜落人間。
這是我過的最快樂的元宵節!
元宵節的作文 篇3
元宵,是一個熱鬧的節日;元宵,是一個人們最愛的節日;元宵,是一家人快快樂樂團圓的時候。總之,元宵是個代表著祥和,充滿歡笑和溫馨的節日。當黑夜臨時,我、爸爸、媽媽、爺爺和奶奶一起坐在餐桌前,吃著那白白的、軟軟的、甜甜的湯圓時,有如沉浸在人間仙境一般,又仿佛在仙池邊,那湯圓散發出熱氣難道不像一陣仙氣嗎?吃完湯圓,提著燈籠走在那熱鬧非凡,燈火通明,人山人海的大街上難道不是一種享受嗎?看著別人的金魚燈籠吐泡泡,走馬燈里貓捉鼠,各種各樣的燈籠讓我大飽眼福,一盞燈籠接一盞,令我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來。
抬頭望望那明月,那月光照在無邊無際的大地上,真是月光如水啊!難怪古人對它那么心馳神往,還編出了“明月別枝驚雀、月出驚山鳥、明月松間照,”等各種美妙詩句來贊美月亮。忽然,一朵云飄來,似乎想把那美麗的月亮遮住,但月亮好似看透了它的想法,便奮力地向前爬去,云卻像一只跟屁蟲一樣,月亮向哪兒,它也向哪兒。終于,功夫不費有心人,頓時,月亮被那像棉花似的云遮住了半張臉,頓時,月亮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轉彎,變成了一個羞答答的小姑娘,忽然,星空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小星星,頓時,出現了眾星捧月的景象,這些小星星好擬是在表演舞蹈,一閃一閃美麗極了。 天色更暗了,街上那如流水般的游人也各自散了,我也困了,便回家睡覺了,但我在睡夢中也夢見了那美麗的月亮。
專家點評:
看了你的'作文,仿佛身臨其境。那燈火通明的元宵節你寫得如同仙境,那皎潔的月光、云朵躍然紙上,讀你的文章是我的一大享受。繼續努力,你的文章是我們的最愛。
元宵節的作文 篇4
今天是元宵節,我們班第五屆燈謎會在油田一小會議室又拉開帷幕。
下午,我準時在兩點半到了學校。大部分同學都已經來了,不是在說笑就是在擁抱。整個教室熱熱鬧鬧。
過了一會兒,李老師來了,先簡單交代了一下,就讓我們排成兩隊到三樓會議室猜謎。
當我們踏進三樓會議室的門檻,不禁都嘖嘖贊嘆:千奇百怪、五花八門的燈籠都乖乖地掛在天花板上。有用“大吉大利”的紅包疊成燈籠的,還有用彩花疊成燈籠的。玩的是,馬一鳴媽媽還用氣球做了個小丑,球里面有金粉。把氣球輕輕扎破,不僅會有謎語,金粉也會飄出來。令我贊嘆不已。每個燈籠下面綴著一個長長的小紙條,寫著各式各樣的謎語。我們先照了張大合影,就開始嘻嘻哈哈的猜謎了。
首先,我看到了第一個謎:“會計。打一字。”我認真地想了一想,沒想出來。這時,我記起媽媽的一句話:“如果一個猜不出來,就不要在這上面耽誤時間,要再看看別的。”但是我又想了想旁邊那個,還是不會。
突然,旁邊有同學大喊:“阿姨!阿姨這個我知道了!阿姨!”聽到這樣高興的呼喊,我發誓我也要趕快猜一個。
映入我眼簾的'是這樣一個謎語:“裝飾出租車。打一品牌名稱。”不知為什么,我突然想到了“美的”這個品牌。略一思索,覺得完全正確,便大喊:“阿姨!阿姨!”可是沒人理會,阿姨們都在忙乎別人的。我喊了半天也急了,拽過一個阿姨就說道:“阿姨,號的答案是美的!”那個阿姨翻了翻答案冊,說:“對了!”然后做了個記號,在一張卡片上寫了編號,告訴我可以拿著它去領獎了。我特別激動,欣喜若狂。
后來,我看到黃佳怡正在看一個謎語,我便也湊過去看:“住房不用花錢。打一唐代詩人。”我想了一想,決定用排除法。李白?不對。杜甫?也不對。白居易?哎,這個好像沾了一點邊。“阿姨!過來!我又猜中了一個!”黃佳怡聽到了,笑著說了一聲“哼!”我也笑著道歉:“對不起啦!”
最后,我們還有三個謎語沒猜出來,原來有兩個都是李老師出的,所以她開始考我們:“十一人為仆。打一字。”同學們都抓耳撓腮的想著,我也絞盡腦汁去想。突然,谷雨欣說:“是:‘走’吧?”老師笑瞇瞇地說:“對啦!獎勵一百塊班幣!”于是在同學們羨慕的眼光中,谷雨欣高興地接過了班幣。
猜謎會結束時,我數了數手中的獎品,一共有五個。雖然沒前幾次猜得多,但我努力了。我很高興。
元宵節的作文 篇5
元宵節是一個熱鬧而又有著悠久歷史的節日。新年熱鬧的氣氛剛剛結束,元宵節又來臨了。
關于元宵節,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的神鳥誤落在一個村莊。那時的動物都是很殘忍的,所以村里有很多獵人,獵人看見神鳥不知他的來歷,以為是只害鳥,就把它殺死了。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后大發雷霆,下令派3000天兵正月十五去村里防火把村子里的人都燒光。七仙女聽到了就讓一個神仙去幫大家,大家按照神仙的說法,在村子周圍點上篝火,再點上許多燈籠,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從天上看到此景,以為村民自己放火燒死了,也就沒派天兵,村民幸免于難。從此,大家每到正月十五就點篝火,掛燈籠,就有了元宵節。
這個傳說是假的,元宵節的真實情況是起源于漢朝,到今天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漢朝時,印度佛教流傳進中國,佛教中有供奉舍利子的習慣做法。于是漢朝的皇帝就從印度人哪里學來了供奉舍利子,在正月十五的'晚上,整個皇宮張燈結彩,滿朝文武上朝,供奉舍利子。后來這種做法流傳到了民間,民間沒有舍利子,只是張燈結彩,放篝火,于是就形成了元宵節最古老的習俗。
到隋煬帝的時候,元宵節就更熱鬧了。開始演節目,光演員就有30000人,樂隊人數18000人,舞臺有8里地長。到了唐朝,更是盛況空前,大唐盛世的元宵節過三天。唐朝是中國古代最強盛的朝代,唐玄宗年間,皇宮為了元宵節,制作了50000盞燈籠,做了一個大型燈樓,有150尺高,大家在里面可以游玩、喝酒等等,大街上的大家也都提著燈籠。街上還有“寶馬雕車香滿路”,一輛輛的花車,車上坐著主人,上好的寶馬拉車,車還散發著香味,后面還跟著成隊列的仕女。大家盡情觀看玩耍。
宋朝的皇帝很喜歡元宵節,就把過元宵節的日期由三天改為五天。元宵節的好多習俗都是在宋朝形成的。這時或元宵節的規模也很大,萬盞燈火,累成那個金山,百里之內燈火不絕。明朝朱元璋把元宵節擴大到10天,從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七,那時的元宵節很熱鬧,很好玩。
我國的元宵節歷史悠久,風俗很多,各種各樣,很是豐富。全國人民都在早晨吃元宵,那元宵一個個大大的,圓圓的,一嘗可香了,餡都往外冒。晚上去大街上鬧花燈,猜燈謎,燈籠上掛著紙條讓你猜。還有耍龍舞獅子,到空地上放煙花,一個個煙花像大傘一樣在空中綻開。還有踩高蹺、扭秧歌、跑旱船,都很好玩。
南方人也和我們一樣過元宵節。他們會在元宵節這天的白天或晚上走百病、偷菜、送孩兒燈。走百病就是婦女聚集在一起,沿著墻根走,一直走到村外,逢橋必過,這樣把疾病送到村外去,以保身體健康。偷菜就是未婚女性到他人家的菜園里偷菜,希望自己將來生的孩子白白胖胖。送孩兒燈也不錯,是長輩或者親友給已婚未育的婦女送燈籠,祝愿早生貴子。
在我們東北,家鄉的元宵節風俗也很有意思你像滾冰和打花臉。小孩在元宵節這天,要到冰上去打滾,意思是滾了冰身體健康,抗凍。打花臉是在元宵節的晚上,把黑色涂在手上,遇見誰就往誰的臉上涂,也有的在家里一伙小孩互相打花臉,誰臉上最花誰就最好,就有好命運。
啊,原來元宵節真是不錯。,又有好詞吃的,又有好玩的,又有好看的。是的,元宵節是中國歷史上最熱鬧的節日,大家在一起快開心樂很有趣兒,我們中華民族一代代的大家都在元宵節里得到了莫大的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