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作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秋節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秋節作文1
一輪圓月高掛空中,她的美麗足以讓任何人自嘆不如,可惜,沒有星星相伴的月亮依舊是不完整的,依舊是孤獨的。
中秋,顧名思義,乃是每年農歷八月十五,又正是一年秋季的中期。中秋節又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節,每當到了這個時候,會有許許多多飄泊在他鄉的人趕回家,與家人一起吃個團圓飯。但是我卻只能坐在屋里默默地看著圓月,靜靜地聽著別人團圓的歡呼聲、問候聲。
此時我又想起了在家過中秋節的場面……
我背著大書包在鐵門上踹了幾腳,只聽見屋里傳來一陣柔和的聲音,“來了”,我把書包往椅子上一扔,沖進客廳,只覺一陣喜氣洋洋的'氣氛撲面而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都坐在沙發上,一邊嗑著瓜子,一邊津津有味地看著電視,遇到比較悲觀的場面會眉目緊鎖,嘆口氣;遇到幸福的場面又充滿笑容。
我正沉醉在這此情此景中時,媽媽在廚房里叫道,“吃飯了”。于是,我興沖沖地沖到餐桌旁,一股香味迎面而來,悄悄鉆入我的鼻孔。我情不自禁地拿起筷子夾了紅燒肉一塊放入口中,在我的咀嚼下,肉塊慢慢融化,只留下余味在口中盤旋,呼出的氣息還帶著肉香。我不得稱贊幾句“此味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嘗。”
在贊嘆的同時,三三兩兩的筷子從我眼底滑過,緊接著,香氣騰騰的菜被夾入碗中。我看了,也不甘示弱地和他們搶了起來。頓時幸福的氣息彌漫全場。
如果這是場夢,我希望永遠別醒來,美美地享受這種生活。可是,漫長的求學之路讓我遠離父母,孤身一人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中秋美好的記憶如今只是我腦海中的回憶,現在的我孤零零地坐在這,獨自賞月……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花好月圓人團聚,祝福聲聲伴你行,此時,我只能獨在異鄉祝福我的親人們!
中秋節作文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與春節、端午節、清明節并稱為中國傳統四大節日。“萬里清光不可思,中秋賞月正當時。”每年中秋,闔家團圓齊聚一堂品餅賞月,共賞良辰美景!
說起我們廣東中秋習俗那真是別具一格,滿滿的儀式感!兒時經常和外公在一起,所以地道的粵味中秋在我記憶中頗為深刻!俗話說“冬唔飽,年唔飽,八月十五得餐飽。”廣州人對中秋餐桌上的飲食也是頗有講究的,除了豐盛外,自然也少不了中秋餐桌上的常客芋頭、蓮藕、菱角了,寓意著團圓美好。吃過團圓飯,算是拉開了中秋節的序幕!大人們會忙著“樹中秋”。樹亦作“豎”,是將燈籠高豎起來的意思。我喜歡外公制作的柚子燈籠,吃完柚子后外公神神秘秘的把柚子皮拿回了房間“折騰”了一會兒,只見他拿著一個精美的子燈籠走出來,放在桌上,我們全家欣賞這一特殊的燈籠不禁露出了贊嘆聲……
接著,一年一度的賞月大典便開始啦!外公口中的“拜月儀式”是在天臺上放一張桌子,桌上放滿了各式各樣的水果、月餅、沏上一壺茶,一家人借著月光喝茶、賞月、吃水果、其樂融融。這月圓之夜,我們分享美味的月餅,一起望著那璀璨的月完,她時而像一位害羞的少女臉圓圓的,紅紅的,風哥哥夸她幾句,就躲到云層后面,蒙上層細紗,顯得更加嬌氣,真迷人;時而又像一個調皮的孩子,把臉露出來看我們過節呢!真好玩!賞完了月,我們一起來猜燈謎,爸爸媽媽在家里掛了好多燈籠并在燈籠藏著謎語,大家一起興高采烈的圍坐一起,幸福彌漫在這皎潔的月色中,似乎我們就在月宮中談笑風生。
每到中秋節,我總是想起兒時媽媽講的.中秋故事。那時,媽媽經常給我講嫦娥奔月的故事。我聽了許多遍,可還是百聽不厭。或許是關于月亮上的故事我覺得新奇,希望有一天我也能飛上天去,飛到月宮中與嫦娥一起玩,一起看星星。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在古代被又稱為“團圓節”,花好月圓慶團圓。每年的中秋,一家人在一起總有說不完的故事、聊不完的話題!讓這“粵”味中秋又多了一份幸福的味道!
中秋節作文3
中秋節,我想起了外婆“每逢佳節倍思親”,每年的中秋節,我們全家都要團聚在一起,其樂融融。可是今年的中秋節,獨獨少了外婆。
想起了外婆在生前是多么地疼我啊!學習上的關心,生活上的照顧。想起了外婆有什么好吃的,自己總舍不得嘗,偏偏都留給我。有一次,外婆得了一個大橘子,知道我愛吃,于是一直藏著等我,直到橘子爛了。我要什么,外婆總是毫不吝嗇地掏錢。可是,這一切都是過往煙云了。外婆由于疾病纏身,終于在兩個半月前丟下我們無情地走了。
想起了外婆,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記得在我五歲那年,有一次我看見別人有一堆一堆,好多的零食,眼紅得不得了,于是我哭著向父母要。爸爸說:“柯薦文,不是爸爸媽媽不給你買,而是小孩子多吃零食不好。”那時的我那里肯依,只知道別人有的我也想要,于是哭得更大聲了。爸爸在說理沒用之下,終于發火了。他拖過我,揚起了巴掌。這時,外婆正好進來,急忙推開爸爸,一把抱起我,問道:“小心肝,有什么事,和外婆說。”我邊哭邊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外婆。外婆哄著我,說:“沒問題,外婆給你去買!”爸爸無奈地說:“媽,你不要太寵著他,不用去買了。”外婆說:“你們怎么做爸媽的,現在就一個孩子,稍微也要滿足一下他么。”外婆帶著我買了好多好吃好玩的,那時候,我開心極了,只知道說:“外婆真好,有外婆真好。”
當我接到外婆走的消息時,心里一下子變得冰冷的,就好像十二月里的冰雪一樣。我知道,我再也見不到外婆和藹可親的臉,再也聽不到外婆熱情溺愛的聲音,永遠也得不到外婆的愛了。淚水終于像斷了線的珍珠,撲撲往下掉。
外婆,中秋將至,您好嗎?外婆,您一路走好,我會每時每刻想起您,想起您對我的愛;在每個中秋節,我都會想起您對我的關心!
中秋節作文4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在水調歌頭中寫到。的確,中秋的圓又亮的月亮照耀下,在涼臺支一把椅子,靜靜地躺著接受月光的洗禮,同時體驗月餅的甜美,這真是再好不過了。只是,我的印象中,中秋節卻是帶給我們全家悲痛,令我們難忘的日子。
三年前,我的爺爺永久的辭別了人世,那天正是中秋。我記得那天晚上爺爺家來了許多人,齊聚一堂。爺爺的遺像上,用黑絲綢綁了一朵花,襯著爺爺高雅的遺容。爺爺是一位科學家,這點毫不夸張,他平生最偉大的發明已經用在了航天器上。我雖然一個禮拜回去一次,寒暑假也不在那兒,可是爺爺做事認真,弓著背走路的樣子,他說話和藹的聲音……都深深地映在我的腦海深處。當時,我還太小,對很多事都不太理解,還傻乎乎地問奶奶:“爺爺去世了,他會去哪兒呢?”
今年是爺爺去世三周年,星期六早晨,爸爸帶著我們一家開車去爺爺的墓地。路上,大姑給我和姐姐一人一小束茉莉。一個個花心小巧的可愛,自得似雪,發出濃郁的香味。綠葉趁著白花,讓我想起爺爺每次澆花的樣子,他一邊細心的澆水一邊對我說:“添添呀,這花可不敢亂動,瞧這多可愛!”那樣子仿佛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
到了墓地,爺爺的墓在一片在樹林中,長輩們把蠟燭擺在墓的'兩旁,擺上爺爺最愛吃的水晶餅,奶奶讓我和姐姐把茉莉花放在墓前,最后依次拜別爺爺。
爺爺喜歡安靜,這地方正合適。一米高的草叢像一群護衛一樣保護著爺爺,旁邊的簇簇野花,正是爺爺喜歡的深藍與黃色。那兩朵茉莉花最顯眼,那么純凈,好像爺爺的靈魂,高雅、安寧。我相信他的心一定平靜如水。可是,爺爺在天堂還會記得我嗎?肯定會記得吧,也許記憶沖刷我的形象早已模糊,就像我的記憶一樣。
第二天早上,準備回家了。臨走前,姑姑來拉我到一邊,悄聲說:“這是你爺爺生前養的茉莉,后來移到老家來種,他墓前的兩束也是從上面摘下來的,你把這一盆拿回去吧!這對你爺爺意義重大。”我點點頭,又看看天,風吹著樹葉,人們急匆匆地走著……也許,這盆花的意義,我可能永遠也不知道。
爺爺,望你在天有靈,時常轉過頭來看看我,愿你保佑我一生豐富多彩。如果人真的可以上天堂的話,那么爺爺一定是可以上天堂的人。
中秋節作文5
中秋節,因為有了美妙的月光而富于詩意,月下正是少年男女們踏歌覓偶的最好時光,因而又是追求愛情的節日。少年男女們于月下歌舞嬉戲,見到意中人便可成為配偶。到近代,這類古俗也仍有所存留,富于情趣。
拋帕招親
福建省有些地區,中秋之夜有拋帕招親的習俗。好比旅游一樣,是夜,于廣場中搭一彩臺,布置成月宮景狀,并設玉兔、桂樹等。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在歡慶歌舞之后,姑娘們將一些繡著不同花色的手帕向臺下拋去。如有觀眾接得的手帕與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臺領獎。有些未婚的小伙子在交還手帕時,若受嫦娥喜歡,則可以戒指相贈。此后,雙方可以交友往來,情投者便喜結良緣。
乞月照月
舊時東莞有些婦女相信月老為媒,凡家中有成年男女而無意中人者,便于中秋夜晚三更時,在月下焚香燃燭,乞求|||月老為其撮合,謂之乞月。相傳中秋節日之夜,靜沐月光,可使婦女懷孕。在一些地區,逢中秋月夜,有些久婚不孕的婦女便走出家門,沐浴月光,希望祝福早生貴子,謂之照月。浪漫的很,夢境中可以想象到馬爾代夫旅游。
偷菜求郎
在,中秋夜有未婚女子偷菜求郎之俗。妝飾美麗的女子踏著月光,往別人菜圃中偷摘大蔥及蔬菜,偷摘到之后便預示祝福她能遇到如意郎君。因此有偷著蔥,嫁好夫;偷著菜,嫁好婿之諺語。
賽燒塔
潮汕各地盛行在中秋夜燒塔。塔多用碎瓦片砌成,塔高1~3公尺不等,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然后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谷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民間還有賽燒塔規例,誰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不及的或在燃燒過程倒塌的則負,勝的由主持人發給彩旗、獎金或獎品。據傳燒塔也是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于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的由來。
中秋節作文6
今天一大早,媽媽早早的就來叫我起床了,我懶懶地說:“干什么啊?今天休息讓我多睡會兒嘛”。不管我怎么耍賴,媽媽還是堅持把我叫了起來。之后,我跟著爸爸媽媽出門了,出了門媽媽告訴我:“今天是中秋節,是一個親人團聚的日子,我們要去姥姥家和姥姥姥爺一塊過這個傳統的節日”。我聽了很高興。
當然,我們還要給姥姥和姥爺買一些節日的禮物,我們先去了愛家超市,這里的人真多呀,大家都在忙著買月餅,月餅的品種很多,媽媽也買了很多種月餅,有豆沙、草莓、椰蓉、還有蛋黃味的,可我最愛吃豆沙味的了,平時我一想到豆沙味的月餅都會流口水的,還好媽媽買的月餅里豆沙味的月餅是最多的,要不然我的口水又要流出來了。
帶著節日禮物我們來到了姥姥家,姥姥和姥爺很高興見到我,知道我是家里的饞嘴貓,趕緊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我最愛吃的東西,看到這么多好吃的,我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我們在姥姥家玩得很開心,不知不覺天黑了,吃完晚飯,月亮已經升起來了。我們全家邊吃月餅邊賞月,說說笑笑,很開心。我問媽媽:“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嗎?”媽媽說:“那是一個美麗的`傳說。”接著媽媽給我講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我看著月亮說:“你們看天上的月亮多像咱們吃的月餅啊。”我好像看到了嫦娥在月亮上飛來飛去向人們招手呢!我又問媽媽:“我們人類也能像嫦娥一樣飛到月亮上去嗎?”媽媽說:“當然可以了,我們國家的航天事業發展的非常快,已經有幾位航天員進入過太空了,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國家的航天員就能實現登上月球的夢想啦。”聽著媽媽的話,我抬起頭又望了望那顆明亮的月亮,它又大又圓好美呀!
這個中秋節我過得很開心,不僅吃到了自己喜歡的美味兒,還跟媽媽學習了很多航天的知識。以后我得好好學習,懂得更多的知識,等我長大了也要做一個航天科學家,像嫦娥一樣飛向太空到月亮上去旅行。那是一件多么美的事啊!
中秋節作文7
奶奶和我坐在沙發上,我目光投向窗外,望著天上那輪又大又圓的明月,心里不禁回憶起那一份思念。
記得去年的中秋節,父母都放假在家陪我過節。夕陽西下,月亮還沒有出來,我就已經迫不及待地對父母說:“爸爸媽媽,我們現在就把東西擺出來敬月亮吧,馬上天就黑了,好嗎?好嗎?”我不停地眨巴著眼睛向他們撒嬌,想得到他們的同意。
果真,媽媽抵不住我撒嬌的樣子,無可奈何地說:“好好好,你讓爸爸幫你把桌子搬好,自己去準備準備水果或者其他食物吧。”
“好的好的!”我立馬又蹦又跳地去準備食物了。
我從冰箱里拿出各種各樣的水果放在桌子上,爸爸拿出早上剛買的藕和月餅放上去對我說:“這兩個食物是絕對不能少的,知道了嗎?”
我點了點頭,剛準備伸手從里面拿一個柿子吃,媽媽立馬抓住我的'手說:“寶貝,你隨便拿桌子上面的吃的是不行的哦,你這樣子是對天上的月亮不尊敬,要吃自己從冰箱里重新拿一個,知道了嗎?”
我又點了點頭,突然爸爸喊道:“來,快來吃湯圓了,有你們最喜歡吃的芝麻味的哦!”
“太棒了!”我高興極了,拉著媽媽的手向廚房跑,拿起勺子就狼吞虎咽地開吃。
吃完湯圓,我們全家趴在窗戶口吃著月餅望著明月,我指著月亮對父母說:“爸爸媽媽,你們說月亮上真住著嫦娥和玉兔嗎?”媽媽微笑著撫摸著我的頭說:“是的呀,那上面還有另一個世界,比我們這更美哦!”
“真的嗎?那他們應該也在望著他們那里的月亮吧。”。我望著月亮,似乎真的看見了什么東西在月亮上。
那天的我,感到幸福無比。
今年父母都在外地工作,沒空回來陪我過節,我趴在窗戶上望著那輪明月,淚水從眼眶里流了出來,嘴里不僅念起了一首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中秋節作文8
中秋節要來了,星期五媽媽接我的時候對我說:“接下來你可以有三天的假期了!”聽了這話,我高興地跳了起來,我想這下我可以好好地放松一下了:我要美美得睡懶覺,太陽不照屁股不起床;我要好好得瘋玩兒,所有的玩具都要玩一遍;我還要看動畫片,想看多長時間就看多長時間……
可是假期真正來了,我才發現這個假期并不是我想象的樣子,而是一個忙碌的假期。
為了能夠實現我的假期理想,放假的第一天、也就是周六,我抓緊時間寫作業。先寫數學,完成了兩套數學口算,又完成了一套單元練習題;接著寫了英語,寫字母、寫句型、背對話;最后是語文,閱讀《安徒生童話》、完成閱讀筆記,然后背課文、背《三字經》、預習新課文……忙碌了一天,作業終于完成得差不多了。晚上躺在床上,心里想:這下明天可以好好得玩了。
可是第二天一大早,我還沒起床,就聽到媽媽喊道:“陳怡伽,快起床,今天還要上課呢!”我迷迷糊糊地對媽媽說:“媽媽你記錯了,今天放假,不用上課!”媽媽說:“是美術班,書法班和英語班今天照常上課!”就這樣,我在金鷹的輔導班里度過了我假期的第二天。
假期的'最后一天,媽媽帶我回姥姥家看望姥姥,坐在車上的時候,媽媽對我說:“一會兒在姥姥家把語文的作文打寫一下。”哎,還是不能休息!我覺得心里特別委屈,美好的假期變成了忙碌的假期。
可在路上,我發現,在十字路口,交警叔叔沒有放假,依然在指揮交通;走著走著我又發現,環衛工人也沒有放假,他們還在清掃著馬路;還有,公交車司機也沒有放假,他們駕駛著車輛,把客人們送到想去的地方;建筑工人也沒有放假,飯店的服務員也沒有放假……原來在這假期有很多人都在忙碌著為大家服務,和他們一比,我的假期也不算忙碌了,因為我是在為自己學習。這個假期還是一個美好的假期。
中秋節作文9
“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節到了,月亮圓圓的!家家的燈光都很亮,周圍的環境非常暗,但到處都有人;歡笑聲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環境!今天,我心里十分激動,因為終于迎來了盼望已久的中秋節。可以賞月,吃月餅,過去每到這一天都會給我留下美好的記憶。
這天晚上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一起吃月餅,一起賞月……
這時,媽媽已經準備好了團圓飯。哇,今天的晚飯真豐盛啊!都是我的最愛,看到這些“山珍海味”我真是“口水直流三千尺”呀!終于到了晚飯時間,我這個“小饞貓”終于露出了“廬山真面目”,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大家都被我的樣子逗笑了。
我們吃完了豐盛的晚飯,我鄭重地端出了中秋節的傳統食品——月餅!聽媽媽說,中秋節吃月餅也是又來歷的`——當時的老百姓為推翻元朝的暴虐統治,把一張紙條放進月餅里互相傳遞。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推翻了。也許我們現在吃月餅是為了慶祝勝利的喜悅吧!也有人說中秋節是豐收的季節,是農民們體驗享受豐收的喜悅與高興吧!還沒等媽媽說完,我就迫不及待的打開月餅盒,品嘗美味的月餅。
吃完了月餅,我們全家總動員把桌子、椅子搬到院子里,開始與月亮的“約會”。今天的月亮真圓啊!“看,嫦娥。”媽媽的一聲驚呼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仔細的看了看月亮,啊!果然有一個孤寂的身影在獨自起舞,這是乖巧可愛的玉兔跑了過來,嫦娥憐愛地抱起玉兔,輕輕地撫摸它那潔白的脊背。嫦娥嘆了一聲,一定是在思念后羿呢。我還在幻想著,一個聲音把我的魂給“勾”回來了,是妹妹,她問我嫦娥是誰?長得漂不漂亮?我告訴她,嫦娥是月亮上的仙女,長得非常漂亮,而且我還給她講了嫦娥奔月的故事……
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征,是充滿喜悅的象征,讓我們共同度過這個有“意義”的中秋節吧!
中秋節作文10
晚上,我和媽媽在自己家過節。吃完團圓飯,我就和弟弟一起上天臺賞月。月亮害羞地蓋著層層面紗,過了很久,才輕輕地掀起它的面紗,漸漸地露出它的那張能發光的臉蛋。我仔細地抬頭望月,心里對遙遠的月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
天空中有層層清云,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云的紅娘,牽于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看著月亮,在看看爸爸媽媽,覺得我們一家三口能夠在月圓之夜坐在一起賞月真幸福啊。
中秋之夜是個美好、祥和的夜晚。家家戶戶歡聚一堂,品嘗月餅和瓜果,享受天倫之樂。“每逢佳節備思親”,誰都希望在中秋佳節能夠得以全家團聚,這是人之常情。想到這里,我不禁想起蘇軾的《水調歌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踏著輕盈的腳步來到我們身邊。中秋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中秋節的來歷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于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因為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指農歷),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為中秋節。又因此夜浩月當空,民間多于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
古人說得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自古以來在中秋之時,有誰不思念遠方的親人呢?我也情不自禁的思念起遠方的親人呢,我也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我在遠方的親人。
我倆邊聊邊津津有味地吃月餅,有五仁的、蓮蓉的、叉燒的……我最喜歡的還是雙黃的,咬一口,甜甜的,味道好極了!
月已圓,人歡聚,同舉杯,共歡慶!家鄉明月愛無限,他鄉皓月也多情!齊歡唱,同頌今宵明月!歌傳萬里,祝福彼此頻傳!”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
中秋節作文11
中秋到了,我跟著媽媽出去買月餅,買完月餅在回家的路上,想起可口的月餅,我都忍不住快流口水了。
于是我盯著月餅盒看來看去,媽媽說:“小饞貓,別把歪主意打在月餅上,小心被發現!”我心里想:不讓我吃,我就非吃不可。眼珠一轉,靈機一動,有了!我對媽媽說:“媽媽,我來幫你拿月餅吧!”隨后,便把月餅奪了過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唰地奔回了家。
回到家,我把月餅放在桌子上,奸笑起來,接著拿出一小盒月餅,心里嘀咕著:“豆沙月餅,我來了!我保證會把你吃掉的。”我左手持刀,右手持叉,顧不上吃東西的禮儀,直接把月餅五馬分尸了,接著用叉子叉一小塊,放進嘴中。“真的太好吃了,月餅的陷磨得真細,吃起來真好吃!”一定是“嫦娥”做的,怪不得叫它“月餅”呢!我細細品嘗,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
妹妹看到我笑得很歡,喊道:“我也要吃,我也要吃!”我私心強說:“自己拿!這樣你還可以多……”還沒等我說完,她就立刻拿了一個蛋黃味的月餅的,開心地吃了起來,我高興地都快要飛上天了!” 過了不一會兒,我就看見一輪明月從云中探出頭來。這個月亮好似一張潔白無暇的笑臉。它甜甜地盯著我看,好象在給我講嫦娥和玉兔的故事。月亮漸漸地升高了,它圓圓的,亮亮的。不遠處,隱隱約約還有幾顆閃閃爍爍的星星。就像在悄悄地說話,并沖我頑皮地眨著眼睛。月亮越來越圓,也越來越亮,幾乎沒有一點聲音,靜得像阿姨家睡著的'小弟弟。我看看天空,又再看看地面。地面上亮晶晶的,燈光也沒有這般亮的。這時我發現在露水中,鏡子上,水盆里都有一個月兒的滿圓。當一陣風吹過,水中的月亮便酥酥地顫,讓人可憐兒的樣子。我又蹲在小河旁,看見月亮靜靜地躺在河水中,給水中的小魚,小蝦點燃了一盞最環保最明亮的燈。我不時的向平靜的水面扔下了一塊塊小石子,月亮就一下子分為了好多道道,就像奶奶額頭的皺紋。漸漸地,那月亮就又合成了一輪滿滿的圓了。
這時,我們聽到媽媽的腳步聲,我們趕緊把所有的月餅拿到了自己的房間,鎖上門,獨自享受美味。吃晚飯時,我只吃了平常的二分之一。肚子里的一半空間全被月餅占了。
我喜歡過中秋,更喜歡中秋月餅!
中秋節作文12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歷八月十五。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處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征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歷法,農歷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歷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征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于“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于明代。《西湖游覽志余》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墨客騷人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中秋節作文13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這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秋天是一年中五谷豐登、瓜果飄香的黃金季節。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們把中秋圓圓的月亮當作團圓的象征。所以每到中秋之夜家家戶戶都圍在一起吃月餅、瓜果,闔家團聚。所以中秋節也叫團圓節。
十五下午,我們一家去奶奶家過中秋節。路上,原本嘈雜熱鬧的大街顯得冷冷清清,偶有行人也是行色匆匆,這是因為人們都回家和親人團聚的緣故吧!
到了奶奶家,爸爸展示出自己的拿手好菜,做了辣椒炒雞、油燜大蝦、紅燒鲅魚、香菇油菜。媽媽的看家絕活是孜然羊肉,隨手一炒就色香味俱全,讓人贊不絕口!奶奶則在一旁嫻熟的包著餃子。
在大家熱火朝天的忙碌下,不大一會豐盛的.飯菜就擺滿了一大桌。我剛要動筷開吃,媽媽這時拿出手機拍下了這一桌充滿了濃濃團圓情的美味佳肴發到了微信朋友圈。手機里舅舅那邊的團圓晚宴也發來了。我們一家七嘴八舌的談論著親朋好友的團圓飯。奶奶也好奇的探過頭邊看邊說:“生活越來越好,科技越來越發達。真是神奇!”
吃過晚飯又品嘗完美味的月餅,來到小廣場上賞月。皓月當空,圓潤而若有隱若現,彩云繚繞,時而遮住月亮那發光的臉蛋,好像在和我們捉迷藏。微風吹過厚厚的云層變得輕云如絹。月亮像一位美麗羞澀的小姑娘,悄悄的蒙上面紗,投下朦朧而又神秘的影子。她不像星光渺小微弱、她不像陽光萬丈光芒,也不像晚霞絢麗多姿。她清新、淡雅、清純,像豆蔻年華的少女,令人陶醉!這時我想起神話故事里的嫦娥,她在清冷的廣寒宮中懷抱玉兔思念后羿,想念人間。除了想念,她應該還在為那些無法回家的游子默默地祈禱吧!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這個中秋,有人歡喜有人憂,在圓月之下,在蟲兒的歌聲中,我度過了一個祥和歡樂地中秋。
中秋節作文14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為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天上的月亮分外明亮,又大又圓,所以這一天也被視為撮合姻緣的大好日子。說起中秋的來源,坊間一直流傳著多個不同的傳說和神話故事。
最為人熟悉當然是嫦娥奔月的故事也有多個版本。奔月后,嫦娥住的月宮其實是一個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樹和一只兔子,就別無他物。
中秋夜,除了拜祭、還有就是應節的月餅和燈籠。祭拜的當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稱她為月娘。老人家說,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會被割耳朵。
到了夜晚,月亮更!加明亮。忽然天空中出現幾個光點,仔細一看,原來是孔明啊!閃閃發光的孔明燈好像天空中五顏六色的星星,有好像天空中永不熄滅的路燈。孔明燈映在天空中的景色好美!待到月亮當空,全家人在月下敘談,分享著月餅,共享天倫之樂。月餅真的.好圓,月餅的種類真的好多,各種口味的都有。有棗泥、豆沙、五仁、白糖、水蜜桃等各種口味。聽見響聲,抬頭看見五彩繽紛的禮花,禮花連連不斷地放著。個個禮花在夜空中呈現出美麗的畫面,今天夜晚如畫一般美麗,讓我看得如癡如醉。寬敞的大街上掛滿了五顏六色的燈籠,整齊地排列在街道兩旁,就像兩條長龍在空中飛舞。大街上,人們的臉上都綻開了燦爛的笑容,個個呼朋喚友,觀賞著街上形態各異的燈籠??“哇!好漂亮啊!這么多漂亮的花燈!”我情不自禁地叫道。我趕上前去仔細觀看,只見這些花燈千姿百態,顏色名異,有嫦娥奔月圖,有可愛的玉兔圖,有香甜的月餅圖……。纏著爸爸要去買一個。爸爸經不住我的再三央求,便去給我買了一只可愛的小兔燈籠。我拿著燈籠,心里美滋滋的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今年的中秋節,我過得真開心!我想,這美妙的時光將長留在我童年的夢中。
中秋節作文15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來了,在這個節日里,我們全家歡聚一堂,吃完了這頓飯。
今天,媽媽買來了月餅和湯圓,讓我們一起分享。看著那圓溜溜的月餅,和他精致的紋理,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咬上一口,甜滋滋的仿佛比我以前吃的月餅還要可口,好吃呢!接著,媽媽端來了熱騰騰的湯圓,正餓得饑腸轆轆的我們,馬上狼吞虎咽的吃起來。第一個湯圓被我直接“拿下”,跟本沒嘗出它的滋味。第二個我可不敢輕舉妄動了,我輕輕的咬了一口,湯圓里的餡全都流了出來,白白的湯圓加上黑色的餡,白加黑,一臺戲。我想完一股腦兒就把它吃了下去。
吃完飯,我們全家人一起坐在門口賞月。突然,爸爸問我:“紫露,你知道中秋節為什么要吃月餅么?”“不知道。”我遺憾地說。“月餅最初起源于唐朝的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當時有位經商的吐蕃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從此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便形成了。”爸爸自豪地說。“爸爸你怎么知道這件事情?”“當然是你爸爸從網上搜集來的。”在一旁的媽媽說了,“看,這是他的小紙條呢?”“哦,爸爸原來你也不知道呀!”我恍然大悟地說。爸爸一時不好意思,紅了臉,說:“快看月亮了!”爸爸要是不說的話,我還沉浸在歡聲笑語中呢。這時的月亮,被云霧遮掩了,朦朦朧朧,像害羞的小姑娘似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我于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高處不勝寒。轉竹閣,低倚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時長項別時圓。月有陰晴陽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情不自禁地唱出了這首歌。
賞月結束了,今天的賞月我永遠難忘。
【中秋節作文】相關文章:
快樂的中秋節中秋節作文02-15
中秋節作文:中秋節快樂08-05
中秋節的作文07-03
中秋節作文07-03
中秋節作文07-03
中秋節的作文06-02
中秋節作文06-02
中秋節作文10-15
中秋節作文10-15
中秋節作文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