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調查報告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調查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鄉調查報告1
調查地點:
龍化工區
調查對象:
溫屋組當地居民和龍化工區領導
調查時間:
8月9日
調查步驟:
1.實地觀察。
2.采訪。
3.對比、總結。
韶關市鐵龍林場龍化工區是我美麗的家鄉,我的家鄉龍化工區位于鐵龍林場東南部,全工區總面積41平方公里。有13個自然村,404戶人家,1926人。耕地面積2490畝,其中水田面積占1807畝,旱地面積占693畝,工區內有條小河,河堤長1.5公里,養育著當地人民。上游集雨面積20平方公里,有龍頭坡電站一座。改革開放以來,龍化村經濟、文化、交通和社會建設有了很大的發展。
從前,我一想起龍化村,就想到了高低不平的小平房,泥濘不堪的小路,還有路邊的瘋長的野草和垃圾。那時,龍化村的人全靠種田為生,經濟收入微薄,十分辛苦,只能養家糊口。路連車子都開不進來。現在那兒的房屋依山傍水、錯落有致,住宅群有分有合,與田園風光和諧融合,實用美觀。在完善農村道路網建設方面村內路網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全村道路分為進村公路、村內主干道路、次要道路、通戶、進戶道路四個等級;龍化村公路寬6米,公路功能和車流量為四級公路;村內主干道路寬5米,次要道路寬3米,進戶道路2米以上。實行由林場每戶補助5000元獎勵辦法,全面推進農村拆危舊泥磚房建樓房,改善了我們龍化工區農村農民居住條件。全面鋪開鄉村“清潔美”工程的建設工作,進一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為了深入貫徹執行林場提出山區生態可持續發展示范目標,創建生態林場,龍化工區不斷加大林業投入,加快林業生態發展。實行封山育林,禁止亂砍濫伐亂伐,違者按相關條例處罰。批指標砍伐森林,今年計劃砍伐林木800多方,確保做好全場生態林的管護工作,進一步健全林地管理考核辦法。林場和工區兩級負擔,為村民購買合作醫療。鐵龍林場投入8.9萬元改造維修龍化分教點。同時加強農村水利建設,完善農田水利設施。
然而經濟的發展、給我們周圍的自然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作為家鄉的一員,我們熱愛自己的家鄉,關心自己周圍的環境,因此我們利用休息時間對村里的環境污染狀況展開了一系列調查,希望借此了解家鄉的環境現狀,找到改善家鄉環境的對策,為家鄉的.環境保護事業盡一份力。
多年來,龍化工區黨委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引領,依托山地資源優勢,農業經濟實現了從傳統型向“機械化”的根本轉變。農民群眾的農業經濟持續平穩增長,為新農村建設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堅信在工區黨委的領導下,龍化將會騰空而起,翱翔萬里!
龍化瑤族新村,朱書記一行聽取了鐵龍林場黨委書記許小彪對瑤族新村災后重建家園情況的匯報。該新村20戶村民是去年5.6洪災中的全倒戶,現樓房基本完工,還有新村的公共設施后期仍未完工,鐵龍林場在新村的前期建設中已投入80多萬元,現在所需資金較為困難。朱書記來到瑤族村民趙武修的家中,詢問、了解建設所需費用以及現在的生活、生產情況。同時,要求鐵龍林場多渠道想辦法籌備資金,早日完善該新村公共設施,按新農村建設的新標準規劃好、建設好。
家鄉調查報告2
一、調查的內容概況:
(一)水污染
我的家鄉在這個平凡的村落,村外有一條小河,自我記事以來,這條小河一直都在,河水很清澈,可以洗衣服,用來灌溉,夏天的時候偶爾還有小孩子在河里洗澡。這條小河有一條支流經過隔壁村,以前這條支流與主干道的水一樣清澈見底,但時光荏苒,這條支流也不復原來的模樣。
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數量越來越多。主要廢棄物有:煤渣,家禽、家畜的糞便、白色垃圾,破舊衣物等。由于所處的地方是農村,附近沒有垃圾處理廠,人們也沒有處理垃圾的措施,所以大家都將生活垃圾,廢棄物,生活污水排放到這條支流里,或者傾倒在岸邊。
據調查統計,澗李行政村共有160余戶居民,其中110余戶居民還在使用煤炭作為燃料,70余戶居民家中飼養禽畜,40余戶選擇將禽畜糞便用作肥料,余下選擇將糞便傾倒在河邊。對于白色垃圾,廢舊衣物等廢棄物,60余戶選擇將其扔到離家較遠的空地,例如河邊;其余選擇就近燃燒處理。
時間長了,由于煤渣、白色垃圾中含有有毒物質,河岸的有些地方已不再生長植被。支流的水如今變得烏黑,隱隱發散出臭味來,而且河面生長著大量的富有藻類,漂浮著各種生活垃圾,景象看起來十分不美觀,尤其是下游的污染情況十分嚴重。如今已經沒有人在這條河里洗衣服了。
居民將垃圾傾倒在河邊
(二)河流現狀
澗李行政村的那條河流主干道的水體所受污染情況并不是很嚴重,但是近年來河流的面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主要有河道變寬和河床降低,而這些現象都來源于人類活動。
這條小河的地步主要是石頭和沙,幾乎不含泥土。沙是人們在建造房子是所用的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之一,于是人們為了節省造房經費,就自己到河里去挖沙,導致河底的沙石越來越蓬松。到了夏天,暴雨過后便是洪水,洪水輕易就將蓬松的沙石沖走,河水越來越深,洪水的沖擊力增加,兩岸的沙石也被洪水沖走,如今的河道已變為原來的兩倍寬,河道彎彎曲曲,不似原來的比直美觀。
河上一直有一座橋連接著河的'兩岸,這座橋到如今一共重建過五次,如今的橋是一座矮橋,橋下有洞,不發洪水的時候,水從橋下流過,發洪水時,水還漫過橋面流過,減少對橋的沖擊,這是我記事以來建的最好的一座橋。
居民不正當行為導致河道變寬
二、實地調查后的發現:
我們調查后發現,家鄉環境污染主要是居民將生活垃圾隨意排放。而且村民對于村莊周圍以及自己生活環境中存在的問題認識還不夠,沒有采取積極的處理的態度措施,而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早進行處理,日積月累,對生態環境勢必產生不良的后果。村民們沒有維護生態環境的意識,自覺性差,沒有嚴格控制自己行為,依法辦事,因此要采取一定的教育引導措施,同時地方政府不重視對環境保護,只重視當前利益,而忽視未來的發展,只重視經濟發展利益,而忽視環境利益,沒有嚴格遵守法定的規章制度。
三、調查后的建議: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了解到,解決環境問題已成了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針對上述環境污染現象,我翻閱了大量相關書籍,并上網查閱了一些資料。保護環境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應該努力增強環保意識,節約資源。為此,我們建議從我們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在生活里要一水多用,節約用水,不亂扔垃圾,將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內,盡量不用或少用塑料袋,要積極使用可循環使用的環保袋,減少白色污染,盡量少用一次性用品,多學習和宣傳有關環保的法律。
總的來說人們、企業工廠、政府部門都應該增強環保意識,提高自覺性,經濟與環境都要兼顧,既要重視當前利益,也要重視未來發展。個人與企業工廠要嚴格遵守法定的規章制度,并嚴格控制自己的行為。政府部門應該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并對破壞環境的行為進行嚴厲懲罰。
通過這次對家鄉環境污染的調查,我深入了解了家鄉環境的狀況,看到了經濟蓬勃發展為家鄉帶來不好的一面,也針對這些問題,根據我所學所看,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今后,家鄉的人們能夠一起來改善家鄉的環境,為創造更美好的家鄉而努力!
家鄉調查報告3
一、調查目標
1、通過本次活動,讓同學們了解我市水污染的現狀,了解保護水資源的重要作用,使同學們都來關心、保護家鄉水資源。
2、知道水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
二、調查過程
1、調查時間:8月
2、調查方法:詢問長輩、現場實驗、實地考察
3、調查組成員:朱彤及其家長
三、調查結果
1、水樣分析(見附表1)
2、生活用水調查分析
居民環境保護意識較為薄弱,臨河居民有隨意將生活垃圾倒進河道中的現象;家庭節水意識不強,一水多用現象比較少見,節水器材的使用率較低。
3、農業用水調查分析
由于農民使用化肥、農藥的增加,導致水中生物銳減,水體富營養化現象較為嚴重,有水質變壞的現象。
4、工業用水調查分析
某些工廠的廢水直接排入河道,導致水質變差,水生動植物瀕臨滅絕。
四、建議
針對家鄉水資源已經受污染的現狀,要讓家鄉的.水重見晶瑩,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的目標。我們提出以下幾項建議:
1、宣傳節水: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加強環境保護宣傳,讓環保意識深入人心。
2、我們班級組織成立“護河勸導小隊”,對污染水資源的行為進行勸告。
3、生活節水:
(1)提倡循環用水。
(2)推廣節水器具。
(3)少使用洗滌劑和清潔劑。
4、農業節水:
(1)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
(2)轉變作物品種,多種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
5、工業節水:
(1)提高水的利用率,降低耗水量。
(2)要求經過污水處理后,達標排放。
6、希望政府加強監督管理,并增加投資,興建綠色工程。
【家鄉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家鄉調查報告07-23
家鄉風俗調查報告04-30
家鄉的變化調查報告06-08
家鄉文化調查報告08-01
家鄉環境調查報告11-03
家鄉建設的調查報告11-26
家鄉變化調查報告11-23
今日家鄉調查報告07-19
家鄉的環境調查報告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