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伯牙絕弦微課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伯牙絕弦微課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伯牙絕弦微課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會本課的生字生詞
2、能力目標
培養和作能力
3、情感目標
欣賞藝術形式的美,培養熱愛藝術的情操。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文章的深刻含義:知音難求。
2、欣賞藝術形式的美,培養熱愛藝術的情操。
教學媒體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要求學生不要發出聲音,靜靜地看老師在黑板上所寫出的題目(板書課題)知音故事我們曾經耳聞過。今天我們學習它的經典原文。
二、朗讀課文,初步感知
1、注意字詞,又不懂得地方可通過或問老師解決。
2、指名朗讀課文,教師對其中學生讀錯的字詞進行糾正。
3、教師范讀,讓學生體會朗讀本文時所應有的`感情
4、指明學生帶有感情的朗讀。
三、分析課文
1、疏通文意,理解字詞。
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善于傾聽。伯牙彈琴,心里想著高山。鐘子期說:好。「呔臉幼酉裉┥剑⌒睦锵胫魉,鐘子期說:好啊!水勢浩蕩的樣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鐘子期必然了解它的。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覽,突然遇到暴雨,在巖石下;心里傷感,于是取過琴而彈了起來。起先是連綿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聲音。每有曲子彈奏,鐘子期總能尋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嘆地說:您聽曲子好啊,好!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從哪里讓我的琴聲逃過你的耳朵呢?
絕:斷絕。
鼓:彈。
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哉:語氣詞,表示感嘆。
峨峨:高。
兮:語氣詞,相當于啊。
洋洋:廣大。
2、理解題目的意思。
3、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絕弦?
4、伯牙僅僅是不再彈琴嗎?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
第二課時
一、回顧前文,復習知識
二、深入課文
1、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善字在文中出現過幾次?分別是什么意思?
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你有什么體會?
3、從哪里可以看出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4、俞伯牙是音樂家,他的琴聲里還會有什么樣的景色?(鳥語花香。漫天白雪。秋風落葉)
三、啟發學生
1、如果你是鐘子期,當伯牙鼓琴志在明月時你會怎樣?當伯牙鼓琴志在清風時,你又會怎樣?
2、俞伯牙為什么獨獨把鐘子期視為自己的知音?
3、俞伯牙和鐘子期僅僅是在音樂上是知音嗎?此時的他們已經成為生活上的知音了,是對人生態度持相同意見的人。這種知音是可遇不可求的。
4、學生齊讀課文的最后一句。想一想為什么俞伯牙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5、伯牙在斷絕琴的時候也斷絕了什么?(伯牙在斷了琴弦,留下無邊無際的孤獨。寂寞。)
四、作業
讀了此文,你有什么感想?并寫下來。
伯牙絕弦微課教學設計2
教學背景:
在教學中,教學每一單元之前,就應該明確告訴學生這單元的總主體、教學內容、學生學習這一單元的要求。本單元要。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感情,欣賞各種藝術形式的美,培養熱愛藝術的情操;學習作者展開想象和聯想來表達情意的方法;通過閱讀或者其他渠道,更多的去了解藝術的魅力。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藝術的魅力。
2、讓學生知道本組課文學習內容和要求。
3、告訴學生通過閱讀或者其他渠道,更多地去了解藝術的`魅力。
教學方法:
通過ppt的演示和MP3的播放讓學生知道第八單元學習的內容、要求,了解俞伯牙和鐘子期這兩個人物及藝術的魅力。
教學過程:
1、說明總題:藝術的魅力;
2、課程內容總結:《伯牙絕弦》、《月光曲》、《蒙娜麗莎之約》、《我的舞臺》;
3、明確目標:
A、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感情,欣賞各種藝術形式的美,培養熱愛藝術的情操。
B、學習作者展開想象和聯想來表達情意的方法;
C、通過閱讀或者其他渠道,更多的去了解藝術的魅力。
課程內容(第八單元總述、伯牙絕弦):
1、第八單元總述及《伯牙絕弦(xián)》的簡介;
2、介紹俞伯牙;
3、介紹鐘子期教學總結伯牙絕弦古文要讀出節奏和韻味來也不難,只要我們在讀的時候注意停頓就能讀好。可以用“/”畫出停頓。我想如果你們理解了內容,會讀得更好。
【伯牙絕弦微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12-05
伯牙絕弦的教學設計06-11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07-04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02-01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范文07-04
人教版《伯牙絕弦》教學設計精選07-04
伯牙絕弦優秀教學設計07-09
《伯牙絕弦》評課07-01
伯牙絕弦評課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