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禮贊》讀后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白楊禮贊》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白楊禮贊》讀后感1
《白楊禮贊》寫于1941年,抗日戰爭正處于艱苦的相持階段,我們能生在一個安居樂業的世界里又是何等的幸運呢?
古人用那些流傳千古的詩詞讓后人銘記著和平安定的可貴,中國人民如同白楊樹般默默地守衛這得來不易的和平,中國人攢足了一口氣,用無數前輩的汗水甚至生命拼命趕超,他們是立在戈壁上靜靜守衛的白楊樹!
不論是戰亂還是和平,由古到今,一些品質被人們贊揚著,也總有一些人在默默地堅持著。他們如同這白楊樹一般,偉岸、正直、樸質、嚴肅。即使是困難,不能摧毀他們這如寶石般可貴的品質和積極向上的精神。
這矗立在蒼茫的戈壁灘上那一排排筆直挺立的白楊樹,讓我想到那些為了祖國無私奉獻自己的人。
這世上總有這樣的人,他們堅韌不屈,偉岸正直,心懷夢想,腳踏實地,即使環境艱難,旁人冷眼,亦無法動搖他們心中的堅持。他們是電視里有著感人事跡的英雄,也是默默無聞在我們身邊的凡人。
正是有了這些善良樸實的人們,我們的祖國才能如此安定,和平和安定不僅僅是依靠邊疆的戰士去維護,我們也可以!
那些或精彩或平凡的.最質樸的中國人就是偉大中國人民的象征,是中華民族一代代血脈相傳的最珍貴的財富。一定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白楊禮贊》讀后感2
今天我閱讀了茅盾先生寫的文章——《白楊禮贊》。
白楊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干,筆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內,絕無旁枝;它所有的枝丫呢,一律向上,而且緊緊靠攏,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為一束,絕無旁逸斜出;它寬大的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的,更不用說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銀色的暈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那棵白楊樹也有著筆直的干、筆直的枝,它所有的枝丫一律向上,且緊緊靠攏,絕無旁逸斜出。它寬寬的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的。春天,它長出嫩綠的葉苗,告訴我春天來了;夏天,它揮舞綠油油的葉片,給我送來無限的清爽;秋天,它的葉子全黃了,一陣秋風吹來,落葉在空中翩翩起舞,十分漂亮;冬天,它的葉子落光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枝丫,讓冬日溫暖的陽光照進我的房間,給我送來無限的溫暖。
茅盾筆下的白楊樹是不平凡的數,因為它象征我們民族那種不可缺的樸質、堅強,以及力求上進的精參!想到這里,我更加想念以前我窗前的那棵白楊樹。
《白楊禮贊》讀后感3
大多數人都見過白楊樹吧?今天我讀了一篇茅盾先生寫到《白楊禮贊》。
文章主要說的是作者茅盾先生在車上看見了:一片片的黃土和好似波浪的麥田,那宛若并肩的遠山的連峰,還有那一排排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株,它們好似一個個哨兵,但白楊樹,是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它沒有婆娑的姿態,沒有屈曲盤旋的虬枝;它樸質嚴肅,堅強不屈;它是那么的普遍,不被人重視;它又有極強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壓迫不倒。作者又聯想到了在華北平原上縱橫決蕩用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那種精神和意志。接著他又想起了北方的農民,與白楊樹是多么的相似。
作者為這樸實無華的白楊樹給震驚到了,我也被那堅強不屈的白楊樹給感動到了。讀完我便開始思考:白楊樹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呢?這樣意味著什么呢?我們應該做一些什么?……
白楊給了我們做人要樸實,不要太奢華,我們也要堅強不屈,不可以輕易的放松,這意味著只要有堅強樸實,才可以像白楊一樣永垂不朽,以后我不可以在一退再退了,我也要學習白楊,崇尚白楊,學習白楊的堅強,學習白楊的樸實。
“這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樹,然而絕不是平凡的樹!”
《白楊禮贊》讀后感4
今天的語文閱讀課上,我讀了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寫的《白楊禮贊》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主要是茅盾先生贊揚白楊樹時而寫下的文章。茅盾先生出生于1896年7月,在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出生,他們一家人的思想觀念都很新穎,所以茅盾從小就接受了新式的教育。
茅盾先生的這篇文章,讓我讀完之后不禁想起了小時候,我們一家人去濮上園游玩時,經過了一片樹林,其中有一列種植的.全部都是白楊樹。那些樹個個都很挺拔,如果你單看一棵,你會覺得并不怎么好看呀!既沒有柳樹那么婀娜多姿,又沒有松樹那么高大挺拔。但是我卻覺得白楊樹并不是一棵普通的樹,就像茅盾先生也認為白楊樹并不僅僅是一棵普通的樹,它代表著一種精神。這精神是正直、樸實、嚴肅、堅強與挺拔。
我看著白楊樹雖外表不太漂亮,但是白楊樹內在的骨氣遠遠高于外表,白楊樹有時就像那些為了祖國無私奉獻自己的人們。他們默默無聞,為祖國奉獻自己的生命,但是他們的精神卻永遠留在了人們的心中。而今天的我們也要踏著他們的足跡,為祖國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就像白楊樹,無論面對多么惡劣的天氣或環境,都毅然的挺起脊梁。
讀了這篇文章我突然覺得,我們也應該成為一個身上帶有白楊樹精神的人,這樣我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才能不屈服,就如白楊那面對多惡劣的環境都能挺起脊梁的精神。
《白楊禮贊》讀后感5
白楊樹,一種力爭上游,堅強不屈的樹,一種參天聳立,倔強挺立的樹,一種傲然挺立,不折不撓的樹,一種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樹。在讀完《白楊》這篇課文之后,我感觸頗深,對白楊又有了新的認識,白楊樹高大挺拔的外貌下,有著令人驚嘆不已的美好品質。
這篇課文采用了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借白楊在環境惡劣、人跡罕至的戈壁灘上生長,而且長得高大挺秀、郁郁蔥蔥,是保衛戈壁的“戈壁衛士”,比喻建設者們在條件艱苦,經濟、文化落后的西部,扎根邊疆、建設邊疆,是保衛邊疆的“邊疆戰士”。
在我的生活中,有很多具有“白楊”品質的人。在我們班,有許多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很少能回來看看他們,不像我,有父母陪伴在身邊,關心我、疼愛我。他們不僅能夠自理生活,而且能夠按時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而且是成績也是班上的佼佼者,有時看他們學習時的那股認真勁兒,連我都不禁對他們肅然起敬,這些都是我們班上正在茁壯成長的`“小白楊”,他們是我學習和生活中的好榜樣。另外,在生活中還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像勤勞、質樸的“城市美容師”,像奮不顧身的消防隊員,還有風雨無阻、維護秩序的交通警察……
白楊樹雖然在西北地區極為普通,但是它具有極強的生命力,絕不是平凡的樹,就像一個個守衛、建設邊疆的建設者,他們是邊疆的衛士、英雄,我長大后也要成為扎根邊疆的那一棵棵白楊……
《白楊禮贊》讀后感6
《白楊禮贊》這篇文章主要是通過對西北極普通的,不平凡的,在北方風雪的壓迫下卻保持著倔強挺立的一種樹——白楊樹的`描寫,贊美一種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
白楊樹它只是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決不是一種平凡的一種樹。它沒有美麗的外表,沒有婆娑的姿態,沒有屈曲盤旋的虬枝,但是它有一種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干,筆直的枝,雖然只有碗來粗細,它卻努力向上發展高到丈許,兩丈,參天聳立,不折不撓,對抗著西北風。
然而,現實生活中有不少的人所缺乏的就是堅強。稍微遇到一點打擊,就萎靡不振,要么就是尋死尋活。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遇到困難或是在人生低谷時,得學會面對。人是在磨練中慢慢成熟、人是在鍛煉中增知!一位英國作家說過這樣一句話:“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對它哭它對你哭;你對它笑它對你笑!”只有暴雨過方能有彩虹!我們要學會面對生活中種種困難,世事的不順!學習白楊在任何困境下都不屈服的精神。而我們,應該去學習白楊樹的精神,用行動去證明中華民族的遠大的前途。
《白楊禮贊》讀后感7
今天早上,我讀了茅盾先生寫的文章——《白楊禮贊》。
文中寫到:白楊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干,筆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內,絕無旁枝;它所有的枝丫呢,一律向上,而且緊緊靠攏,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為一束,絕無旁逸斜出;它寬大的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的,更不用說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銀色的暈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讀到這里,我不禁抬頭向窗外望去,只見對面是高高的樓,而那棵在窗外陪伴我多年的白楊樹確不見了!我不禁四處張望,原來我已搬家,我已不在我以前的家。我便想念起先前我窗前的那棵白楊樹。
那棵白楊樹也有著筆直的干、筆直的枝,它所有的枝丫一律向上,且緊緊靠攏,絕無旁逸斜出。它寬寬的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的。春天,它長出嫩綠的葉苗,告訴我春天來了;夏天,它揮舞綠油油的葉片,給我送來無限的清爽;秋天,它的葉子全黃了,一陣秋風吹來,落葉在空中翩翩起舞,十分漂亮;冬天,它的葉子落光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枝丫,讓冬日溫暖的陽光照進我的房間,給我送來無限的溫暖。
茅盾筆下的白楊樹是不平凡的數,因為它象征我們民族那種不可缺的樸質、堅強,以及力求上進的精參!想到這里,我更加想念以前我窗前的那棵白楊樹。
《白楊禮贊》讀后感8
我今日看了一篇課文,名叫《白楊禮贊》。課文中有一段話讓我震撼。這段話是這樣寫的:
白楊不是平凡的樹。它在西北極普遍,不被人重視,就跟北方的農民相似;
它有極強的生命力,折磨不了,壓迫不倒,也跟北方的農民相似。我贊美白楊樹,就因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農民,尤其象征了今日我們民族解放斗爭中所不可缺的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讓那些看不起民眾,賤視民眾,頑固的倒退的人們去贊美那貴族化的楠木去鄙視這極常見,極易生長的白楊吧,我要高聲贊美白楊樹!
我贊美白楊樹,就因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農民,尤其象征了今日我們民族解放斗爭中所不可缺的.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這句話是全文的中心句。我也贊美他。白楊樹是那么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的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干。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他就和邊疆的人民一樣,有著極強的生命力折磨不了壓迫不倒,他們樸質堅強力求上進。
我從看了這篇課文起,我認識了白楊樹。我,也要高聲贊美他。
《白楊禮贊》讀后感9
這天早上,我讀了茅盾先生寫的文章——《白楊禮贊》。
文中寫到:白楊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干,筆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內,絕無旁枝;它所有的枝丫呢,一律向上,而且緊緊靠攏,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為一束,絕無旁逸斜出;它寬大的`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的,更不用說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銀色的暈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讀到那里,我不禁抬頭向窗外望去,只見對面是高高的樓,而那棵在窗外陪伴我多年的白楊樹確不見了!我不禁四處張望,原先我已搬家,我已不在我以前的家。我便想念起先前我窗前的那棵白楊樹。
那棵白楊樹也有著筆直的干、筆直的枝,它所有的枝丫一律向上,且緊緊靠攏,絕無旁逸斜出。它寬寬的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的。春天,它長出嫩綠的葉苗,告訴我春天來了;夏天,它揮舞綠油油的葉片,給我送來無限的清爽;秋天,它的葉子全黃了,一陣秋風吹來,落葉在空中翩翩起舞,十分漂亮;冬天,它的葉子落光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枝丫,讓冬日溫暖的陽光照進我的房間,給我送來無限的溫暖。
茅盾筆下的白楊樹是不平凡的數,因為它象征我們民族那種不可缺的樸質、堅強,以及力求上進的精參!想到那里,我更加想念以前我窗前的那棵白楊樹。
《白楊禮贊》讀后感10
讀完這篇課文,我感到這位邊疆建設者有著博大的胸懷,非常偉大。那些邊疆建設者們也同這位父親一樣,有著遠大的志向,相信通過自己的子子孫孫邊疆,可以讓變成美麗的地方,自己默默的奉獻著,我們也要學這些邊疆建設者們。讀完這篇課文,我想到了我的媽媽。
我的媽媽也是個默默奉獻的人,她不僅很關心我,也很關心自己的學生。有一次媽媽在家兩眼瞪著電視,但卻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我問:“媽媽,什么事情。”媽媽說:“我在想我的那些學生的英語成績提高不上去呢?”她又說:“你幫我問一問你的英語老師吧!”“我才不問,要問你自己去問。”我說。接著,隨著一聲“吃飯了”,我們的談話結束了。由此可見,媽媽是非常關心自己的學生的`,希望天下的學生們能夠體諒老師,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楊樹它只是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決不是一種平凡的一種樹。
它沒有美麗的外表,沒有婆娑的姿態,沒有屈曲盤旋的虬枝,但是它有一種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干,筆直的枝,雖然只有碗來粗細,它卻努力向上開展高到丈許,兩丈,參天聳立,不折不撓,對抗著西北風。
茅盾先生寫這篇文章是因為他在延安生活了五個月,他耳聞目睹在中國下的人民的沸騰生活,他看到了中華民族的遠大的前途,而我們,應該去學習白楊樹的精神,用行動去證明中華民族的遠大的前途。
《白楊禮贊》讀后感11
茅盾作為我國著名作家,在他手下的美文不計其數,就像《白楊禮贊》、《風景談》等,讓我得到了極大的啟發,《白楊禮贊》這篇文章更是讓我受益匪淺。
白楊樹,在西北最常見的樹,他很普通,但絕不平凡。這是力爭上游的樹,筆直的干,筆直的枝,緊緊靠攏成一束。這是偉岸的樹,它堅強不屈與挺拔,更別提它的正直、樸質與嚴肅,它是樹中的偉丈夫。在平坦的路上見到一排白楊樹,它象征著北方樸素的.農民,象征著北方嚴肅的戰士,保護著這片土地。
在我的認知中,樹枝是樹,但對于矛盾來說,這白楊樹雖然是棵普通的樹,但它絕不平凡。它倔強,力爭上游;干、枝緊緊靠攏成一束直直向上生長,一直長成參天大樹,對抗著強烈的西北風。
它可能沒有婆娑的姿態,不算樹中的好女子,但它偉岸、正直,也不缺乏溫和,更別提它的堅強不屈與挺拔,它是樹中的偉丈夫。白楊樹象征著北方樸實無華的農民,也象征著北方嚴肅勇敢的戰士,更象征著今天華北地區用血寫下中國歷史的精神與意志,
茅盾的《白楊禮贊》讓我重新認識了白楊樹,讓我對白楊樹肅然起敬。
《白楊禮贊》讀后感12
今日早上,我讀了茅盾先生寫的文章——《白楊禮贊》。
文中寫到:白楊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干,筆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內,絕無旁枝;
它所有的枝丫呢,一律向上,并且緊緊靠攏,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為一束,絕無旁逸斜出;
它寬大的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的,更不用說倒垂了;
它的`皮,光滑而有銀色的暈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讀到那里,我不禁抬頭向窗外望去,只見對面是高高的樓,而那棵在窗外陪伴我多年的白楊樹確不見了!我不禁四處張望,原先我已搬家,我已不在我以前的家。我便想念起先前我窗前的那棵白楊樹。
那棵白楊樹也有著筆直的干、筆直的枝,它所有的枝丫一律向上,且緊緊靠攏,絕無旁逸斜出。它寬寬的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的。春天,它長出嫩綠的葉苗,告訴我春天來了;
夏天,它揮舞綠油油的葉片,給我送來無限的清爽;
秋天,它的葉子全黃了,一陣秋風吹來,落葉在空中翩翩起舞,十分漂亮;
冬天,它的葉子落光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枝丫,讓冬日溫暖的陽光照進我的房間,給我送來無限的溫暖。
茅盾筆下的白楊樹是不平凡的數,因為它象征我們民族那種不可缺的樸質、堅強,以及力求上進的精參!想到那里,我更加想念以前我窗前的那棵白楊樹。
《白楊禮贊》讀后感13
今天,我閱讀了中國著名作家茅盾所寫的一篇文章——《白楊禮贊》,讀完之后,令我深有感觸。
茅盾是誰?他的原名是沈德鴻,筆名有矛盾、郎損、玄珠、沈明甫等,字雁冰,1896年出生于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化活動家以及社會活動家,他的代表作有小說《子夜》、《春蠶》和文學評論《夜讀偶記》。
茅盾的這篇《白楊禮贊》創作于1941年,主要內容是:一輛汽車在高原上奔馳,望著無邊無垠的連峰,剎那間,看到了一排甚至只有三五株筆直地像哨兵一樣的白楊樹。它們有筆直的干和枝,而且丫枝也似人加工過一樣。白楊它沒有婆娑的姿態,也沒有屈曲盤旋的虬枝,但它有頑強的生命力。不但可以生活再崎嶇不平的山峰上,就連戈壁灘上也可以堅強的活下來。它質樸,還有力求上進的'精神。文章最后高度贊美白楊樹。
通過閱讀這篇文章,我深深的認識到:白楊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也正是因為中國軍隊有這樣的精神,我們才獲得了解放,才有了新中國。
如果把人民的領導者比作高貴貴的花草樹木,那么老百姓就是那些白楊樹。如果沒有白楊,就沒有東西可以為花草遮擋風沙,花草也就不能生存。所以,白楊樹是其他花草生存的前提。就和人類一樣,如果沒有老百姓的支持,就不可能有人類的領導者。
在這里,我還要贊美質樸、堅強、力求上進的白楊樹。
《白楊禮贊》讀后感14
“一顆呀,小白楊,長在哨所旁跟兒深,干兒壯,守望著北疆,微風吹、吹的綠葉沙沙響羅喂,太陽照得綠葉閃銀光”在小的時候經常聽爸爸哼起這首軍旅歌曲,當時我想一個小白楊有什么可唱的!
但是今天我通過學習白楊禮贊這篇文章之后,我的'心中突然對白楊樹產生了一種敬畏之情。
白楊樹雖然長得并不漂亮,沒有美麗的姿態,更不會開出五顏六色的花朵,但是它卻有著純潔的內心,它偉岸正直,純潔樸質,在邊疆那個惡劣的環境中,憑著自己頑強的生命力和信念扎根生長,力爭上游。
白楊樹是不平凡的樹。在歌曲作者的筆下,小白楊成為哨所官兵,扎根邊疆,報效祖國,無私奉獻的象征,在茅盾筆下,白楊樹不但象征了樸實的北方農民,更象征著我們中華民族堅強勇敢,不怕任何困難,力求上進的精神。
自我國發生新冠肺炎以來,我們的醫務工作者們哪里危險哪里上,不怕有生命危險,為救治患者和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他們努力的奮斗著,奉獻著自己的一切,他們每個人身上都閃爍著白楊精神。
“白楊精神”是我們的魂,我們應該,繼承這種品質,傳承這種精神。
《白楊禮贊》讀后感15
捧起矛盾的一篇散文《白楊禮贊》津津有味地讀起來,矛盾先生的用詞精致,干練筆風來描寫北方白楊樹高而挺拔堅強不屈的精神,用樸素的語言贊揚白楊樹是眾多樹中的偉丈夫。
仔細品味完這篇文章后,白楊樹那臨危不懼的精神觸動了我的心弦,它那昂首挺立,堅強,樸質,力求上進的精神讓我的心靈深有感悟,被它偉安,正直,嚴肅平凡的性格卻不平凡的精神和意志所折服。
這篇散文中,作者以普通的白楊樹寓意為新中國革命先烈們,文中有這樣一段文字來描寫白楊樹:“那是力爭所有的一種樹,筆直的干,筆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丈把高像是人工似的。一律絕無旁枝,他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緊緊靠攏,像是人加工似的,成為一束,絕無橫斜逸出,在北方的風雪壓迫下卻保持著堅強挺立,努力向上發展,不屈不撓,對抗著西北風。它樸質,嚴肅,堅強不屈,象征著北方的農民,聯想到在敵后廣大土地上,到處都有堅強不屈像白楊是一樣傲然挺立守衛他們家鄉的'哨兵。它的枝枝葉葉緊靠近團結,立求上進,宛然象征著華北平原上縱橫的戰士用鮮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精神和意志。白楊樹生命力極強,磨折不了,壓迫不倒,象征著民族解放斗爭中所不可缺少的樸質,堅強,以及立求上進的精神。”
是啊,白楊樹的堅強,正直,嚴肅,立求上進,堅強不屈的精神無論是戰爭時期的革命戰士還是和平時期的我們,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去贊美我們為解放新中國流血犧牲革命先烈的精神和意志!
【《白楊禮贊》讀后感】相關文章:
白楊禮贊說課稿07-10
禮贊白楊作文06-04
白楊禮贊教學實錄07-01
《白楊禮贊》教學設計02-15
《白楊禮贊》的教學設計03-07
《白楊禮贊》教案設計06-22
《白楊禮贊》教案(精選11篇)06-16
《白楊禮贊》評課設計07-03
教育心得:我教白楊禮贊06-09
白楊禮贊名師課堂實錄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