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精華8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設計方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設計方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情境中學唱歌曲。
2、聽辯不同的節奏型,嘗試用拍手表示出來。
活動準備:
一座房子,小雞、小鴨、青蛙、小貓、小豬的圖片。
活動過程:
談話導入
昨天老師去朋友家了,可好朋友家的門關著,有什么好辦法讓朋友知道呢?(打電話、敲門)那敲門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呢?
練聲:利用幼兒回答的敲門聲來練聲。
采用不同的角色來學習歌曲。
師:老師把看朋友編了一首歌,唱給你們聽好不好?
老師就清唱歌曲《看朋友》
師:(出示一座房子)這是誰的`家呢?誰會去做客呢?
利用各種小動物去做客,來學習演唱歌曲。
聽辯不同的節奏型,讓幼兒嘗試用拍手表示出來。
師:(出示房子的另一面),小兔家有一扇神奇的門,它會發出各種聲音,不同的節奏呢!想不想聽聽?如果你能跟著它的聲音節奏,門就會自動打開。
幼兒練習不同的節奏型
幼兒做游戲:看朋友
請幼兒根據不同的動物聲來扮演動物演唱并拍打節奏。第一次老師扮演主人,第二次家長扮演主人,第三次個別幼兒扮演。
設計方案 篇2
活動目標:
1、 對水的變化有觀察探索的興趣。
2、 知道水在不同的溫度下有不同的形態。
3、 能用準確連貫的語言講述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讓幼兒在父母的陪同下看開水燒開是什么樣的,了解冰塊是怎么來得。
教師準備酒精燈燒杯玻璃片熱水冰塊。
活動過程:
1、 請幼兒觀察冰塊,引入課題。
2、 討論:冰是怎么來得
幼兒將從家里的得到的`經驗互相交流。
教師小結:當溫度降低到一定程度,也就是0攝氏度以下時,水也就變成冰了。
3、 試驗:冰變水
(1) 幼兒用小手摸摸冰,說說感覺(冰冰涼的、很硬、滑滑的、、、)
(2) 想一想,老師把把冰塊放到燒杯里加熱會怎樣?
(3) 教師試驗,驗證幼兒的猜測。
(4) 討論:還有什么方法可以讓冰變成水?(曬太陽、用手握著、、、)為什么?
(5) 讓幼兒驗證自己的想法。
4、 試驗:水變成水蒸氣,水蒸氣變成水
(1) 師:水在杯子里燒一會兒會怎么樣?在燒杯上加一塊玻璃片,你們會發現什么?
(2) 教師試驗:水加熱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水的變化。
(3) 幼兒講述試驗過程及結果。
(4) 教師和幼兒共同總結水的三態變化。
設計方案 篇3
一、談話導入:
1.有一位大家非常喜歡的作家,他現在是北大的一位知名的教授。他創作的許多長篇小說曾獲多項大獎。我們班曾經共同讀過他的《草房子》,他就是大家非常喜歡的作家——曹文軒。
2.關于他的作品你們還讀過哪些?有《山羊不吃天堂草》、《紅瓦》、《根鳥》、《細米》等。
3.今年暑假開始我們就開始讀曹文軒的《青銅葵花》。這是一個男孩與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銅,女孩叫葵花。一個特別的機緣,讓城市女孩葵花和鄉村男孩青銅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12歲那年,命運又將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銅從此常常遙望蘆蕩的盡頭,遙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這部書,把我們帶進雖苦澀卻甘甜、雖清冷卻溫馨的一個沁人心脾的純美境界。
二、走進人物
1.青銅是一個很勇敢的男孩,他愛妹妹勝過愛自己,他可以為了妹妹付出任何代價。他可以為了妹妹,放棄多年的學習夢;他可以為了妹妹,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里,堅持背著蘆花鞋去大街上賣。他不停地用手比劃著,雖然沒人知道他到底在說些什么,但是大家清楚,他是那么渴望妹妹能幸福快樂。在你的心目中,青銅是個怎樣的孩子?(板書:善良勇敢 聰慧 執著 勇敢 忠厚)
2.葵花三歲喪母、七歲喪父,青銅一家雖然十分貧苦,但還是收養了葵花,青銅和葵花也成了兄妹相稱的好朋友。青銅的奶奶生病,葵花為了給出奶奶攢錢看病,小小年紀的她就外出打工——去江南采摘銀杏,雖然只掙到非常微薄的收入,根本不夠給奶奶治病,但他的孝心非常讓人感動。———她還不懂得金錢的價值,她只懂得愛的責任和分量。在你的心目中,葵花是個怎樣的女孩?(板書:美麗純樸 善良 懂事 乖巧 孤獨 可憐)
三、情節再現
(一)訴說艱難
青銅一家是大麥地最窮的人家,收養了葵花后,使原本貧窮的青銅家,生活是更加的艱難。就因為窮,青銅就失去了上聾啞學校的機會,讓葵花一人上學,當葵花做作業時,青銅總喜歡在她身旁坐著,聚精會神地看她寫字,他的眼睛里充滿羨慕與渴望;就因為窮——預設:
1、青銅家沒有燈,葵花只好到同學家去做作業,那天晚上她去了糧戶人家都遭到拒絕,葵花就沿著長長的青石路,一個勁的奔跑,淚水禁不住奔涌起來,一路的淚珠。
2、奶奶把自己的兩件寶貝當了,換了糧食,要造了了房子……)
3、因為窮,其他小朋友都能拍照,可葵花沒有,生怕別人看到,就沿著教室的墻根,溜出孩子們的視野,走到辦公室后的樹林里,等校園徹底安靜下來才出來。
(二)感受幸福
1、雖然青銅家生活艱難,但是一家人其樂融融,葵花快樂、幸福地活著,大家一定還記得“看馬戲的一幕:青銅為了讓葵花看到馬戲,還與稻香渡的幾個大孩子打架,那個最大的孩子拿木棒打他的腿,可青銅為了不影響葵花看戲,硬是忍了下來,最后他因為葵花摔倒了才打架。打的鼻血都流下了。葵花看見哥哥流血了,哭著要回家,青銅硬要葵花騎在他的肩上……”這樣的事情,這樣的細節在書中還有許多,回憶回憶,然后四人小組交流一下讓你感動的地方,體會到葵花幸福的地方。
2.交流感悟(師相機板書“看馬戲 南瓜燈 紙燈籠 大草垛……)
四、情感升華
1.一個個故事,一個個細節,打動了每位讀者的心,我們深深感到雖然葵花是不幸的,從小失去了父母,但是她又是幸運,有這樣一位精心呵護她的哥哥,有這樣一個疼她如命的奶奶,有這樣一個溫暖的家。葵花的這種不幸與痛苦,也是幸運與美麗的。正如曹文軒在代后記中寫到的:“這是一種美麗的痛苦。”——板書:美麗的痛苦。
2.讓我們再重新瀏覽一下代后記吧!(生閱讀)
3.教師引讀:“由于我們忽視了苦難的必然性,忽視了苦難對于我們生命的價值,忽視了我們面對苦難時的風度,忽視了我們對苦難的哲理性的理解,因此,當苦難來臨時,我們只能毫無風度的叫苦連天,我們只能手足無措、不堪一擊。有些苦難,其實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一些無法回避的元素。我們要成長,就不能不與這些苦難結伴而行,就像美麗的寶石必須經過熔巖的冶煉與物質的爆炸一樣。”
4.你們也能用幾句話來表達此時你的感受嗎?——你可以選擇代后記中的話來表達,也可以用自己的話。請把最想說的一句話寫在葵花卡上讀給大家聽。
5.同樣曹文軒叔叔也在封底寫下了自己的心聲
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才可能是一個強者。
板書:
青銅葵花 美麗的痛苦
善良 勇敢 聰慧 執著 勇敢 忠厚
美麗 純樸 善良 懂事 乖巧 孤獨 可憐 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才可能是一個強者。
設計方案 篇4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讀“稻”、“藏”、“催”三個字。
2、自己觀察畫面,初步理解圖意,能從圖中找出的特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自己觀察畫面,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指導學生學習難字“熟 塘 報 落 岸”。
2、初步理解圖意,能從圖中找出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揭示課題。
1、教師讓學生觀看一段關于的錄像片,然后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2、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跟有關的課文,教師板書課題:,請同學們讀一讀。
二、學習本課生字和詞語。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畫出新詞。借助漢語拼音讀一讀。
2、同桌之間開展相互間的學習:
(1)打開課后的生字表,分別讀一讀,如果讀得不正確,進行糾正,還可以借助工具書查一查,讀準字音。
(2)兩個人讀一讀畫的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意,利用工具書查一查,看看解釋。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一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在讀生字的過程中,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糾正。
(2)看投影,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藍天 池塘 岸邊 電報 運動場 熟了 當作 底下 金子 往下落
(3)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板書。
藍:上面是“草”字頭,下面的“監”字第一筆是豎。注意與“籃”字區分。
塘:左右結構,部首是“土”字旁,右邊是“唐”字。“唐”字的第七筆是豎,要出頭。這是一個左形右聲的形聲字。
熟:這是左右結構的字,左上是一點一橫,左中是口;左下是“子”,第三筆要寫成提;右上是“丸”字;下面是四點底。
報:左右結構,右邊的`筆順是:橫折鉤 豎 橫撇 捺
落:上下結構,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洛”字,這是一個上形下聲的形聲字。
動手書空。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
(4)理解詞意
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說一說意思,相互補充,利用工具書查一查。
(5)認讀“稻”、“藏”、“催”三個字。
稻:稻子,水稻。農作物的一種,我們吃的大米就是水稻脫殼后的米粒。
藏:捉迷藏,藏起來。就是躲著不讓找到的意思。
催:急著、催促的意思。
三、讀課文,看插圖,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讓學生自己練習讀課文,要做到正確和流利。
2、同桌之間進行互查。
3、與小組成員一起看插圖,說說畫面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而后練習讀書。
4、教師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四、指導學生進行書寫。
1、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寫。
2、教師讓學生進行板演,進行評價。
五、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六、布置作業 。
1、抄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
附:板書設計
6
熟 塘 報 落 岸 藍 金 池 底 當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按照一定的順序認真觀察畫面,看懂圖意,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的的特點,知道是收獲的季節,感受到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比較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4、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了解的特征。
2、使學生知道是果實成熟的季節,葉子發黃落下,候鳥南飛等一些自然現象發生在。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的思想感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抓住的特征,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句子的意思。
2、體會的美好,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教師和學生一起做摘蘋果的游戲。誰摘下了蘋果,就帶著同學們讀生字。
2、看投影,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藍天 池塘 岸邊 電報 運動場
熟了 當作 底下 金子 往下落
二、學習課文
1、從整體入手學習,教師伴著音樂范讀。
(1)讓學生邊聽邊在文中標出自然段。
(2)思考:到了,自然界的景物有哪些變化?
2、教師結合學生的發言,出示相應的插圖,學生一邊看插圖一邊讀課文,圖文對照。
3、逐段學習課文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其他同學一邊看課文一邊標出共有幾句話。
(2)讓學生說一說每句話的意思,談一談讀懂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寫來了,天又高又藍,還有一朵朵白云。教師板書:天:藍 高 云:白
(3)教師出示句子讓學生進行比較:
藍天上飄著幾朵白云。
高高的藍天上飄著幾朵白云。
A.學生讀一讀這兩個句子,
B.體會這樣寫的好處。使學生知道加上“高高的”使句子更具體。
C.指導朗讀,突出藍天的特點。
(4)讓學生觀看畫面,欣賞的天空。
(5)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結合語言文字體會的美麗,讀出語氣。
讓學生自己練習,而后指名讀,大家進行評價。
第二自然段:
(1)小聲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這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怎么樣?稻谷熟了,一片金黃,像是鋪上了一層金子一樣。
(2)讓學生在書中畫出喜歡的語句,談看法,體會糧食豐產的景象。
(3)指名讓學生談想法,相互交流。
(4)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歸納
“一眼望不到邊”說明稻田所占面積大,是好大一片,使人看不到邊際。
“黃澄澄”是寫稻田的顏色,這是稻子成熟的表現,說明了糧食的豐產。
“鋪了一地金子”說明稻子長得好,滿地都是,用比喻的方式表明稻子成熟。
板書:稻田:一眼望不到邊,一片金黃。
(5)師小結:,稻子成熟了,大地一片金黃,遠遠的看不到邊際,就像是金子灑滿地,面對這一切你會想到什么,讓學生運用讀的方式,體會那種豐收的喜悅。而后指名讀,進行評價。
第三、四自然段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
A.讀這兩個自然段。
B.想一想,告訴我們什么?
結合課文中的插圖和有關語句談一談大自然的變化。
(2)各小組交流學習情況
一片一片樹葉從樹上落下,小魚藏在落葉下邊把落葉當作了傘,小螞蟻在落葉上爬來爬去,來回跑著,把落葉當作了運動場。燕子看到了落葉,把落葉當作了電報,它們要到南方去過冬了。
板書:黃葉:落下來。小魚——傘 小螞蟻——運動場 燕子——電報
(3)師小結:這些語句使我們感受到:來了,自然界里的小動物,小昆蟲們那種歡快的心情,還有那特有的迷人景色。
(4)練習朗讀,邊讀邊體會小動物、小昆蟲們那種歡快的心情,還有那特有的迷人景色。
注意指導:
黃葉從樹上落下來。
一片一片的黃葉從樹上落下來。
A.學生讀一讀這兩個句子。
B.體會這樣寫的好處。使學生知道加上“一片一片的”能夠說明樹葉是怎樣落下來的,是一片接著一片往下落,陸陸續續的感覺。)
C.教師和學生一起用實物演示。
D.指導朗讀,突出落葉的特點。大家評議。
三、組織學生觀看的錄像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體會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的思想感情。
四、布置作業
1、看圖說說圖的意思。
2、在小組內練習朗讀課文,而后互評。
附:板書設計
圖片
的顏色
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3、仿照詩歌的形式,續寫詩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孩子們現在是什么時節啊!那你們看到了些什么啊!
生:金黃的稻谷,飄落的樹葉……
師:是啊,秋天很美,但它啊還有美妙的聲音呢,要不要聽聽啊?
二、欣賞朗讀,初步感受詩情。
(師朗誦。)
師:怎么樣?美嗎?這么美的課文,想親自去感受感受嗎?趕快打開語文書46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注意讀準讀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開始吧。
三、初讀課文。
生:讀課文。(教師關注)
師:孩子們,剛才你們透過文字和作者一起去聽了聽秋天的聲音。現在,誰愿意用讀的方式帶著吳老師一起去聽一聽呢?
生讀。
師:你讀得真流利。誰能像她那樣帶夏老師接著去聽“秋天”的聲音?(分別指名讀二、三、四、五小節)
師:哪些孩子愿意讀后面這一節呢?(生舉手)這樣吧,愿意的孩子,咱們一起來!
生讀課文。(聽聽,秋的聲音,從遠方匆匆地來,又從遠方匆匆地去,聽聽,我們聽到了秋的聲音。)
師:“聽聽,我們聽到了秋的聲音”,誰能告訴我你從課文中聽到了秋天的哪些聲音?找一找。
生再讀課文。找“聲音”。
師:找到了嗎?誰來告訴我?
生:“刷刷、蛐蛐、叮嚀、歌吟”
板書:
黃葉
刷刷
蟋蟀
蛐蛐
大雁
叮嚀
秋風
歌吟
四、讀、悟、想。
1、師:哪個同學愿意把你喜歡的聲音的那一節和大家一起分享。
2、學生展示、朗讀交流。
生:好媽媽我要走了,你保重啊。
師:那好,喜歡這“刷刷”聲的孩子們,用你們自己的感受來讀讀一段。
(生自由讀課文并配上動作)
(2)生:我喜歡“叮嚀”。我來讀。(生讀)
生:大雁會對小樹說:“再見,我親愛的朋友,好好保重,明年再相會。”
生:大雁對青蛙說:“青蛙,我們明年見。”
生:大雁對螞蟻說:“快準備糧食吧,別偷懶,要不,冬天會餓死你的。
師:小伙伴們,快回南方吧,再在這會冷了,沒食物了
師:留在這里的朋友聽到大雁的`話,心里會感到多么溫暖呀!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齊讀)
(3)生:我喜歡這一節。(聽聽,秋的聲音,蟋蟀振動翅膀,“嚁嚁”,是和陽臺告別的話音。)(多媒體展示秋的落葉圖,伴著清脆的蟋蟀叫聲。)
師:喜歡這節的孩子們說說,為什么喜歡這節呢。
生:因為小蟋蟀在跟我們告別呢!
生:“秋天多美呀!我在美麗的秋天里,快樂地歌唱。”生:自由地讀。
(4)我喜歡豐收的歌吟。(生讀)
師;秋天到了,田野又會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呢?
生:稻田里一片金黃,稻子熟了。
第4段
師:那么多聲音感覺進入了————音樂廳
生集體讀
師:你還在哪聽到了秋的聲音
(根據孩子們的回答,適時出示“秋的聲音,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片葉子里”。并幫助理解。)
讀第五段
五、想象創作,仿寫小詩。
師:秋的聲音美妙動聽,而你們的朗讀也讓在吳老師陶醉,謝謝你們。想想看,秋天還有哪些聲音呢?
生:“嘩嘩嘩”秋雨快活地下。
生:“嘿呦嘿呦”小螞蟻忙著準備糧食過冬呢!
生:“呱呱呱呱”青蛙加緊挖洞。
師:我們班的小朋友編的詩可真好,和起來又是一首小詩了。
六、拓展
師:孩子們秋天把這么美妙的聲音送給了我們,那我們是不是也該送分禮物給秋天,來贊美秋天!
生:可以美美地讀讀課文,“讀出”秋天的聲音。
設計方案 篇6
單元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理解直徑與半徑的相互關系;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掌握圓周率的近似值。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求圓的周長與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與面積。
3、獨立自學,使學生初步認識弧、圓心角和扇形。
4、使學生認識思對稱圖形,知道軸對稱的含義,能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5、通過介紹圓周率的史料,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單元重點:
1、認識圓和軸對稱圖形;
2、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
單元難點:
理解圓周率;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以及畫具有定半徑或直徑的圓。
1.認識圓
(1)圓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2、會使使用工具畫圓。
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概括及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圓的認識,通過動手操作,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系,認識圓的特征。
教學難點:畫圓的方法,認識圓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行有哪些?這些圖形都是用什么線圍成的?簡單說說這些圖形的'特征?
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
3、示圓片圖形:(1)圓是用什么線圍成的?(圓是一種曲線圖形)
i.
舉例:生活中有哪些圓形的物體?
二、認識圓的特征。
1、學生自己在準備好的紙上畫一個圓,并動手剪下。
2、動手折一折。
(1)折過2次后,你發現了什么?(兩折痕的交點叫做圓心,圓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2)再折出另外兩條折痕,看看圓心是否相同。
3、認識直徑和半徑。
r
d
(1)將折痕用鉛筆畫出來,比一比是否相等?
(2)觀察這些線段的特征。(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
(3)板書: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連接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
4、討論:
(1)什么叫半徑?圓上是什么意思?畫一畫兩條半徑,量一量它們的長短,發現了什么?
(2)什么叫直徑?過圓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圓的直徑的長短,你發現了什么?
(3)小結: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直徑,且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半徑,且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5、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1)學生獨立量出自己手中圓的直徑與半徑的長度,看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然后討論測量結果,找出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d=2r
得出結論:在同一個圓里,
6、鞏固練習:課本58做一做的第1-4題。
三、學習畫圓。
1、介紹圓規的各部分名稱及使用方法。
2、引導學生自學用圓規畫圓,并小結出畫圓的步驟和方法。
四、鞏固練習。
1、畫一個半徑是2厘米的圓。再畫一個直徑是5厘米的圓。
2、判斷,并說為什么。
(1)半徑的長短決定圓的大小。()
(2)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3)直徑是半徑的2倍。()
(4)圓的半徑都相等。()
3、思考題:在操場如何畫半徑是5米的大圓?
五、布置作業。
書P60第1-4題。
設計方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學會用簡單的句子談論父母的工作,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以及父母對自己的愛護。
2.引導幼兒圍繞“我的一家人”這一話題進行談話,使幼兒樂意參與個別交談與集體談話活動。
3.培養幼兒愛家庭的情感,知道關心長輩,聽大人的話。
二、活動準備:
1.實物玩具:小兔。
2.每個幼兒一張“全家福”照片。
3.投影機、照相機(請一名老師幫忙拍照)磁帶。
4.讓幼兒回家了解父母的工作及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與平時在家主要做些什么事。
三、活動過程:
1.創設談話情境,引出談話話題。
(1)放錄音《世上只有媽媽好》,教師帶領幼兒邊唱邊做動作。
(2)請個別幼兒講一講“家里有誰”要求語句完整。
(師:A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好媽媽,除了媽媽“家里還有誰?”,誰能告訴老師?)
B哪個能干的小朋友能拿著照片到上面來講。)
教師利用實物投影,讓幼兒看著照片講,教師重復幼兒的話,練習說話的完整性。(有……有……還有)
(3)請其余小朋友拿照片,自由交談“照片上有誰?”
師:大家一定也想說說自己的一家。好!拿好照片,給自己旁邊的好朋友說說“照片上有誰?”
師:現在請小朋友把照片交給后面的大人,看誰最快。
(4)了解、豐富詞匯“全家福”的含義。
剛才,小朋友們介紹的很好。誰知道一家人在一起拍的照片叫什么?(豐富詞匯“全家福”幼兒學說)拿出一張全家福請幼兒說:“這是誰家的全家福?”
2.引導幼兒圍繞話題交談,集體討論,要求聲音響亮地表述。
(1)老師以小動物的語氣回答問題,起示范作用。
師:看!老師請來了大家認識的客人小兔灰灰.。師:灰灰與大家打個招呼。大家好!小朋友怎么說?(幼兒回答)
師:它很能干,能大膽地說出爸爸媽媽的工作?
老師以小動物的語氣回答問題:聽!小朋友我叫灰灰,我的爸爸在動物醫院當醫生,媽媽在銀行當管理員。
(2)請幼兒回答提問。
小兔灰灰說:“小朋友們你們能告訴我,你們的爸爸媽媽是干什么工作的?”請幼兒回答。
小兔灰灰說:“小朋友們真能干。誰還能告訴我,你們的爸爸媽媽在家做些什么事?”請個別幼兒上臺講給大家聽,對于講得好的小朋友,可以讓他抱抱親親小動物。
(3)段落性小結。
(師:現在老師要請一位非常能干的小朋友拿著自己的照片到前面來,告訴大家:“你家有誰?爸爸媽媽的工作是什么?他們經常在家做什么事?”)讓幼兒注意傾聽,把話說完整。
(師:“你喜歡自己的爸爸媽媽嗎?”)
3.拓展談話范圍。
情感教育:引導幼兒對自己的家人說一句“甜甜話”。
(1)小結提問,引出話題
師:剛才小朋友說了自己爸爸媽媽的工作以及在家經常做的一些事情,還說非常喜歡自己的爸爸媽媽,那其他小朋友喜歡爸爸媽媽嗎?(幼兒回答)
設計方案 篇8
一、指導思想:
以“服務社會、奉獻愛心、推己及人、薪火相傳”為宗旨,鼓勵學生熱心服務于社會公益事業,在校努力學習、尊敬師長、關心他人,做一個好學生;在家孝敬父母、勤勞儉樸、文明懂事,做一個好孩子;在社會遵紀守法、助人為樂、誠實守信,做一個好公民。真正做到關心幫助他人、關心社會、學有所成、報效祖國,用奉獻愛心來吸引更多的學生加入小分隊,讓愛心之火燎原。
二、 加強學習,提高認識,并強化領導、加強管理,真正做到貫徹落實。
本學期,我們進一步健全完善此項工作的組織領導機構,落實責任,進一步學習《唐仲英基金獎學多章程》及《大邑縣唐仲英愛心獎學金評選頒發實施辦法》。愛心小分隊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前沿陣地,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愛心小分隊的活動,受到全校師生的關注。學校德育處直接領導,團委對愛心小分隊的活動進行管理指導。輔導員老師是愛心小分隊的直接負責人,負責年級的小分隊的`活動開展,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實施活動開展,并及時了解成員的自主活動情況,定期交流,確保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
三、組織領導機構
主管機構:學校德育處、學校團委
領導小組:
組長 :z
副組長:z
輔導員:z
成 員:z 各班班主任
四、認真組織、開展愛心活動,力求創新。
踐行唐氏基金會“服務社會、奉獻愛心、推己及人、薪火相傳”的宗旨。做到“兩動”,組織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和活動中做到主動,并積極參加各項活動,真正使服務社會、奉獻愛心的活動成為一種習慣,從而以點帶面、以班帶校,營造良好的校園文明氛圍。
及時動員、安排和總結愛心活動。安排小分隊成員每學期初召開動員會,每月召開一次匯報交流會,各小分隊、各成員之間,交流活動心得,展示活動成績。根據三個年級小分隊成員的年齡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在校統一組織活動(如:考試期間衛生保潔、敬老愛老活動、幫助社區等),愛心小分隊成員除了參加統一組織的愛心活動以外,還要做到“五個一”即:每半學期向學校匯報一次自己的思想、學習、活動情況,每學期在學習上幫助一名后進的同學,至少使身邊的一名同學了解并參加愛心小分隊的活動,至少在本村幫助一名孤寡老人,在假期里至少幫助一名學困生。
大力營造服務社會、奉獻愛心的良好氛圍。在全校范圍內開展愛心征文活動,鼓勵每一位同學用愛心去幫助別人。通過國旗下演講、墻報、廣播等宣傳工具,大力宣傳愛心小分隊活動,進一步擴大愛心小分隊的影響,使同學們都以愛心小分隊成員為榜樣,爭做品學兼優、樂于助人的學生。
組織愛心小分隊成員學唱基金會會歌。加強愛心小分隊在學校的影響。
其具體計劃如下:
九月:召開愛心小分隊會議,收集整理愛心小分隊成員的自我總結,匯報暑假的幫助困難群眾的經歷,安排20xx年愛心活動及期末考試期間衛生保潔。開展愛心活動,與青霞小學聯誼,開展敬老愛老活動
十月:體育藝術節活動策劃,校外實踐活動
十一月:組織開展校園社團活動
十二月:校內活動圖片展示,法制宣傳活動、義務幫廚
元 月:期末活動安排、整理材料、座談等。
二 月:寒假幫困活動。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設計方案11-08
設計方案08-16
(精選)設計方案08-20
(經典)設計方案09-01
設計方案[經典]09-12
[經典]設計方案09-16
(精選)設計方案09-10
【經典】設計方案10-06
設計方案(經典)10-05
設計方案【經典】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