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難忘元宵節作文5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難忘元宵節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難忘元宵節作文 篇1
今天一大早,我們全家一起來到杏花公園游玩,剛一進大門,就看到很多人在放風箏,我們也買了一個大風箏,今天風很大,一會兒就放上去了。風箏在空中自由飛翔,突然從南邊飛來一群鴿子,有白、紫多可愛。爸爸說:“我們去喂鴿子”。我和媽媽趕緊把風箏收下來。
我們來到養鴿子地方。哇!鴿子還真不少,它們還有漂亮房子。很多小朋友都在喂小鴿子。我也買了一袋玉米,我蹬下來把玉米放在手心,可鴿子一個也不敢上前吃,我把玉米撒在地上,一群鴿子都來搶,嘴里不停叫“咕咕咕”真好玩。
快到中午了,我們又一起來到奶奶家,奶奶給我們準備了好吃元宵。
元宵節真快樂!
難忘元宵節作文 篇2
“哇,我上報紙了!”我一拿到今天《青年時報》就迫不及待地翻了起來,終于在第五頁的右下角看到了我的名字。想知道我是如何上報的嗎?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媽媽給我報名參加2月4日解百組織的“做個燈籠過元宵”的活動。一大早,我們就很期待地來到了活動場地。
只見有兩張大桌上放著許多已經做好的燈籠,非常漂亮,特別引人注目。還有很多做燈籠的材料,有各種各樣的彩紙、蠟燭、圖紙、線、小木棍、彩色筆和工具。大家圍著桌子,聽老師講,看老師怎么示范,然后就開始動手了。首先我們做的`是比較簡單的方型燈籠,但都要用到工具。有個步驟要用刀刻,需要大人幫忙。在這里我做了兩個方型、一個兔子燈籠。 下午,我換了一個老師學。這個老師做燈籠跟上午的不一樣,都是用手折出來的,不需要工具。
不過有點難,我就坐在老師邊上,碰到困難馬上向她請教。人越來越多了,我呢數了一下竟然做了10個各種各樣的燈籠,有船燈、兔子燈、天鵝燈、蓮花燈、方型燈。拿在手上,引得別人都向我投來羨慕的目光。后來記者也來采訪了我。所以啊,今天我就上報啦!
難忘元宵節作文 篇3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又是一年元宵節,一陣緊似一陣的鞭炮聲響徹云霄,一簇一簇的煙花似流星般流竄,油城的夜晚已是火樹銀花不夜天。此時的我卻在回味著兒時那難忘的元宵節。
生在豫東和山東交界的農村,童年的元宵節給我留下的印象大都是放鞭炮、看煙花、瞧新娘……最最有趣的當屬小閨女們喜愛的游戲——七人扎。七人扎,顧名思義由七個20歲左右的小閨女組成,我在12歲本命年時破例參加過一次。記得剛過破五就由年齡稍大點的“招兵買馬”,一旦確定人選,就馬不停蹄地借道具——老太太的扎腿帶。
等待批準加入后,我忙不迭地跑回家,拽著奶奶的腿就解奶奶那雙新買的扎腿帶,由拿出自己為數不多的壓歲錢,交給組織的頭兒,買些紙箔、香火,還從家偷偷拿來了包子、棗糕、花生、糖等做一部分做供品,一部分當夜宵。
晚飯后,七個人相約一起上街看煙花,那個年代的煙花不像現在這么時尚,都是些二踢腳、啞巴便、竄天猴什么的,記得那時五六歲的孩童都要等穿上哥哥、姐姐的褲子才敢上街瞧煙花,唯恐哪個啞巴便“滋溜”一下竄到褲襠里。瞧新娘,也是我們這幫小妮子的最愛,我們喜歡站在村口的路邊上,等本村的新娘剛跳下自行車,我們就會蜂擁而上,揪著新娘的包袱看人家從娘家帶來的棗糕盤,比劃著、訴說著、分享著,那滋味完全不亞于自己吃棗糕的那份驚喜和甜蜜。
等夜深人靜,眾人散去后,我們七個小閨女會躲在一個安靜的屋子里,由“頭兒”請出找老人扎好的“灶王奶奶”,各自擺出自認為最好的東東做供品,一切準備就緒,七個人依次掏出自己借來的扎腿帶,“頭兒”第一個上陣,微閉眼睛,一邊嘴里振振有詞地念叨著“正月十五有靈圣,有福的系個大囤套小囤,沒福的系個打水罐子單線繩”,一邊將七副扎腿帶依次打結。做完這一切,“頭兒”由眾姐妹陪同、雙手虔誠地拖著系好的帶子走進庭院用力甩出,根據地上的圖案推斷此人是否有福氣,將來嫁個什么樣的婆家,還可根據圖案密集的方向推斷出婆家的大致方向。
輪到我系帶子時,我緊閉雙眼,嘴里念念有詞,使勁地系著每一個結,然后虔誠地、一步一挪地來到庭院,只聽“頭兒”一聲“甩”,我使出了吃奶得勁使勁往高、往外甩,“快來看,快來看,新英系的圖案最方正,看來她還真的是‘粗夫人’(因皮膚粗糙而得此雅號),瞧!她一準得嫁個遠地方……”這個游戲只給我留下了這些個印象。
80年中期,我技校畢業分配到油田工作,當時的同伴大都嫁到了附近的村莊相繼生子育女,偶爾相聚也都羨慕我有個穩定的工作。
90年代,聽說她們大都是兩個、三個孩子的母親,不過她們憑著自己有文化在家承包了稻田地、養起了雞和豬,丈夫外出打工做積蓄,自己在家賺點零花銷,小日子過的甜甜美美。春節遇到時,她們都催我趕快把自己嫁了吧,千萬別嫁太遠,還說小時的游戲不靈驗。
二十世紀,她們有的.當了婆婆、丈母娘,孩子大了,她們也不再滿足于家里的二畝三分地了,她們有的承包了村里的飯店,有的做起了生意,還有的夫妻二人合開了化工廠,做的最大的當屬當年的“頭兒”,她跟著丈夫跑到了攀枝花做起了“選鐵”的生意,前不久還送給弟弟一輛奧迪車,成了我們村里的首富。年前回來電話邀我們相聚,她們笑我面嫩,說我閑著沒事弄出個13歲的孩子玩,當我說這是我的唯一的兒子時,她們都笑我“太笨了”,當初只會學習,笨到了嫁不出去,還調侃當年的“粗夫人”也沒見享多少榮華富貴,反倒是她們經過這二三十年的摔打到了“啥也不想、享清!钡哪挲g了。
因都是姐妹,她們的取笑我也沒往心里去,可細細琢磨還真是那個理:游戲總歸是游戲,命運掌最終還是要握在自己手中。無論個人“基礎”如何,只要你肯付出就一定會有回報,即便是我們“頭兒”的奧迪車也不是靠當年的“大囤套小囤”換來的。
望著街邊的排排花燈,我仿佛又回到了兒時的那個元宵節,美麗的場景,年少的情懷,甜蜜的回憶……這些元素都與“難忘”緊緊相連,讓我每每想起,便幸福如昨,陶醉其間。
難忘元宵節作文 篇4
元宵節那天,我很爸爸媽媽吃過晚飯就急匆匆的下樓。外面的人可真多呀!有賣糖葫蘆的,有賣香炸里脊的,有賣氣球和一閃一閃的小星星的,更多的是成群結隊到公園去“滾冰”的,據說可以去百 病呢?
可是天公卻不做美,外面出奇的冷,雖然我們穿著羽絨服可是一下子就被風打透,但是這絲毫沒有打退人們觀燈滾冰的興致。我們就隨著人群涌向公園,公園里有放花的,在冰上走的,還有的人真的 在病上滾的,哈哈!今天好像我們富區的所有的人都“出動”了,盡享這份元宵節帶給人們的快樂。 只有一會,鞭炮聲就此起彼伏:這邊的禮花剛升到天空,那邊的禮花有競相開放;這里的鞭炮齊鳴 ,那里的禮炮也隆隆做響。好像在比賽一樣,看,深藍的天空頓時成了“花的海洋”,有紅的、有百白的、有粉的、有綠的,五顏六色。有的煙花像一把大雨傘籠罩在夜空,有的禮花像一朵朵小蘑菇一 樣,從天空飛濺下來。伴隨著“咚咚”的響聲,人們歡呼起來,我也高興地跳了起來:“太好看了!天空有了顏色,是彩色的`了!”這時候路邊的一個飯店放了一個像機關槍似的煙花,把一串一串的“ 子彈”射向天空,就像在打仗向敵人開火似的,太好玩了。
元宵節雖然過去了,可是這人的世界,禮花的海洋卻永遠留在我的心中!
難忘元宵節作文 篇5
農歷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這一天,人們有吃湯圓、賞花燈、猜燈謎、舞獅等傳統民俗,海府地區最有特色的還數府城的換花節,可熱鬧了!
今年的元宵節我非常難忘,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看花燈。晚飯后,媽媽帶上我,我帶上親愛的小猴子一行三人去府城看花燈。一到府城忠介路,只見燈火輝煌,人山人海。有換花的,有賞燈的,有小商小販,還有看熱鬧的,熙熙攘攘的人流像一條長龍在古老的長街上緩緩流動。
我和媽媽觀看了繡衣坊、馬鞍街和達士巷的花燈,真是流光溢彩,美不勝收。喜慶的花燈掛滿街頭,有紅色、黃色、圓形、橢圓形等各式各樣的花燈,表面裝飾著許多美麗的花紋和圖案,看了這個,還想看那個,把我眼睛都看花了。
媽媽還給我講了這幾條巷子的歷史和典故,原來這些貌不驚人的巷子里隱藏著濃厚的歷史和文化。在繡衣坊的一面墻上,我看到了一首宋代詩人辛棄疾描繪元宵節的詞: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時讀起來十分有韻味和應景。
看完花燈后,媽媽帶我和小猴子品嘗了忠介路上的傳統小吃糖水湯圓,用姜糖水煮的湯圓味道溫暖又獨特,湯圓里的芝麻餡細滑醇香,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湯圓!最后,我還帶著小猴子在我向往的海南中學大門口留了影。
回來的'路上我戀戀不舍,雖然府城花燈的樣式都很傳統,但我感受到了千年老城的傳統節日氛圍,也了解了府城的一些歷史文化。我很喜歡媽媽在朋友圈里的這句話:愿一碗溫暖的湯圓,一夜燦爛的燈火給予我們來年前進的力量!我也借此來勉勵自己,朝著我向往的學校繼續努力!
【難忘元宵節作文】相關文章:
難忘的元宵節作文07-02
難忘的元宵節的作文10-31
難忘的元宵節作文06-18
★難忘元宵節作文07-03
難忘元宵節作文08-04
難忘的元宵節作文[經典]08-03
【精選】難忘的元宵節作文08-04
(經典)難忘的元宵節作文07-30
難忘的元宵節作文(經典)07-27
難忘的元宵節的作文(精選)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