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的作文4篇(精選)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春節的的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春節的的作文 篇1
春節是家里最熱鬧的時候,到處都洋溢著喜慶的氣氛!
臘月30下午,老媽忙著貼春聯,我和老弟忙著幫老媽抹漿糊,我們在大門中央貼了一個大大的福字,大門兩邊貼上了喜慶的春聯,上聯是“銀蛇攜福氣”,下聯是“紫燕舞春風”,橫批“新春大吉”。我們很快就貼好了春聯,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非常開心。在大門的兩旁老媽還掛起了兩個大紅燈籠,預示著新的一年里日子越過越紅火。
除夕早晨,我穿上新衣服,就和老弟看老媽放鞭炮。一陣“噼里啪啦”的聲音從我們耳朵里穿過,好像要把祝福送到千家萬戶,我們開心極了。夜晚,我們吃過晚飯,我就和老媽、媽媽和姐姐一起觀看春節聯歡晚會。那精彩的`表演讓我心情豁然開朗,有相聲,有小品還有歌舞……非常好看。
大年初一我剛起床,就發現枕頭底下有壓歲錢,老弟也有,我們開心的笑了,然后我們吃完餃子,就去奶奶家拜年,拜完以后,爺爺奶奶,就給我們壓歲錢,還把好吃的都拿出來了,給我們吃,我們都非常開心。
我喜歡過年,過年真好!
春節的的作文 篇2
在閩南一帶,一般從“臘八”(農歷十二月初八年)開始,閩南人就覺得“年兜”(閩南語指的是“年節”,即過年時節)已到啦!一年忙著,到了“年兜”,可以輕松快樂地過個節日!
這說明,傳統意義上的過年,正是從臘八開始的。臘八要喝“臘八粥”。接下來是“小年”,即農歷臘月廿三,要祭祀灶君,俗稱“年兜年兜,糕餅祭灶”。除了祭灶,在小年,家家戶戶還要祭拜祖先。過了小年,一直到除夕前的這段時間,被稱為“忙年”。
閩南人“忙年”可真的很忙,一天做一件事,每天忙著不同的樣子,一直忙到春節前夕:農歷廿三祭灶神、祭祖宗,敬神,即祭祀“灶君公”,敬祖先,懷念過世的祖先們,祈求祖先保佑晚輩;農歷廿四,要掃屋掃房,扎“春枝”(一種寫著“春”字用紅黃兩色扎的紙花,閩語中的“剩”,其讀音與“春”相近,“春枝”是用來插在過年飯上,象征年年有余),寫春聯;農歷廿五,要磨豆腐;農歷廿六,要殺豬宰羊;農歷廿七,要宰雞鴨;農歷廿八,要炸棗花,蒸芋頭;農歷廿九,要蒙香斗(梯形棱臺狀的斗,上寬底窄,用來盛五谷雜糧進行祭祀的,斗外用紅紙蒙貼,四周鑲金箔紙,金紫金磷,富麗堂皇),蒸年糕;除夕當天,白天要洗浴換新衣,晚上團圓吃年夜飯。有順口溜念曰:“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寫大字(春聯)。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砍大肉。二十七,宰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蒙香斗。三十日,過大年!”很順口,很歡快,很巧妙地念出了“忙年”的要點。
“忙年”的那幾天,雖然非常忙碌,但“年兜”的喜慶氣氛讓大家忙得很熱乎,也很“樂乎”!
大年三十,除夕之夜,圍爐團圓,這是中國人的共同傳統,但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習俗,在閩南一帶,圍爐很有特色,也很講究。閩南人吃年夜飯時,要“添碗筷”,就是說,桌上的碗筷一定要成雙,要多擺上幾個碗,幾雙筷子,為還沒有來的親人準備著,擺成雙數,成雙成對,多出幾雙筷子,表示年年有“剩”(閩南語中的“剩”與“春”字同音)。
同時,在除夕夜宴上,年夜飯有好幾樣食物是絕對不能缺少的,如長年菜、年糕、雞、魚、蘿卜、血蚶等。一家圍爐時,每個人都要盛一碗米飯,而且,不能把米飯吃完,表示年年有“剩”(與“存”或“春”同音),飯后大家還要吃柑橘,如意“吉”祥。
圍爐同吃年夜飯,年年有“春”(“剩”),幸福“吉”(“橘”)祥。
吃完年夜飯,要高堆“過年飯”:以陶缽滿盛著大米,象征著豐衣足食;上面再擱著年糕,因年糕俗稱為“發糕”,象征著歲歲大發,年年升高;放些柑橘,象征著吉祥如意;擱著涂紅的雞蛋,象征著紅火、祥福;還要放些紅米丸,象征著團圓、圓滿;再放些米粉蒸制的金、銀錠,象征著財源廣進,還有插上春枝,象征著年年有“剩”,年年逢“春”,年年有“存”。
一缽高堆的“過年飯”,富有想象的意味,豐衣足食,大發高升,吉祥如意,財源廣進,年年有存,這是多么祥福的期望啊!
閩南人在過大年時,還要在存放大米的'米缸上和在存放糧食的米囤上貼個“春”字,既寓意春節來臨,更意味著年年有余,歲歲有“春”(即“有剩余”)。在燒香的供桌前還要置放一個火爐,象征著家運亨通,紅紅火火。一直到傍晚,燃放鞭炮,子孫們就跪拜祖先,誠孝祭禮,感恩辭年。
在大年夜,門外已貼上春聯,大門內還要擱置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閩南語的“蔗”,與“佳”近音,寓意這漸入佳境。同時,據說,放上株甘蔗,可以頂住大門,防盜防賊,新年一年,就免遭被竊,平安康樂!
正月初一,也就是古時說的“元日”,“元旦”,黎明便開門,梵香燃爆,稱為是“開正”,也就是正月開始了。晨起祭祖先,敬奉先祖。清早要吃面線,表示新的一年健康長壽。人們穿著新裝,到族人、親戚家按輩分高低依次拜年問好。在路上,如遇到鄰居,或碰上了朋友,都要彼此道賀新喜,祝賀新春快樂!當客人來家時,以甜茶、糖果、蜜餞等誠懇款待,如客人帶著孩童來訪,還應送給禮柑、瓜果,祝賀健康成長。
此外,在正月初一,垃圾糞土不傾戶外,寓意著存貯財富,新年興旺。
正月初二,被稱為是“女婿日”,女兒偕夫君回娘家,娘家人要盛情款待,當然,來岳母家懂事的女婿,最好能給個紅包,感謝岳父岳母當年對女兒的培養教育,也表示女婿的孝順。如果女兒是帶著小孩回娘家的,娘家當舅舅的,要送給外甥紅包,表示關愛和喜慶。
正月初三,閩南人一般不登門拜年,都要在家里祭祀亡靈,人間有熱鬧喜慶,也別忘了祭奠逝去的人們。
初四到初八,探親訪友,喝茶談天,聚集喝酒,拜神求簽,旅游度假等,多樣的自由活動,盡顯休閑歡樂的氣氛。
正月初九,被認為是玉皇大帝誕辰,閩南稱為是“天公生”,這一天閩南人家家戶戶要敬“天公”,祈求上天的保佑。當然。如果近期有奔喪的,要停祭“天公”兩年。
正月十五,古時稱“上元”或“元宵”,即“三官大帝”的誕辰日,上元之夜往往要鬧花燈,有街景燈會,熱鬧非凡,父母往往要帶著孩子提燈上街參與熱鬧,同時也欣賞街上的的燈展。像泉州開元寺附近,廈門的中山公園、白鷺洲公園等,都舉行“元宵燈會”,同時還經常有耍龍燈,舞獅、舞龍等活動,很是喜慶、熱鬧。
元宵是春節的“尾聲”,也是最為熱鬧的,人們盡情地在這一天享受春節的時光,讓自由與快樂盡情表現,以便過完春節,能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新的一年的工作中。
久遠傳承下來的閩南春節習俗,洋溢著熱情溫馨的親情氣息,非常給力地展現了閩南人歡度春節的瑞祥氣氛和快樂生活,在這樣的吉祥日子里,人們心中一定呼喊著:“節日萬福!”
春節的的作文 篇3
春節快到了,我了解了一些關于春節的習俗,現在,讓我來講給大家聽吧!
掃塵
二十四,掃房日。臘月二十四,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人家這樣做是為了要把所有不高興的事統統掃出門,祈求新的一年好運常伴!
貼春聯
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在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春聯的`種類比較多,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在門的中心部位;“框對”貼在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于門頭的橫木上……
倒貼“福”字
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的是福氣、福運,代表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一些人喜歡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爆竹
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但是小朋友們在玩爆竹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喲!
拜年
大年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長壽安康,長輩便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
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很多,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春節習俗,就請自己去查資料學習吧!
春節的的作文 篇4
“啊,春節!啊,春節!”這是一本書中話,原文是“啊,愛!啊,愛!”我把它換成了開頭那句話。1年365天,盼個啥?春節唄!為啥?
首先,春節少不了新衣服。要把自己打扮漂漂亮亮才行,臭美是人天性,地球人都有。另外,春節不會遭受“暴打”,我會好受多。而且,本人“癮”太多:看電視看出電視癮玩游戲玩出游戲癮懶也懶成癮……春節晚上有聯歡會,有電視病我怎能錯過呢?第二天別想讓我早起!好不容易盼來春節,不將懶癮“發揚光大”怎么行?電腦也從“軍事禁地”“轉移陣地”到了我地盤。“我地盤我做主”就是這個意思。想不讓游戲癮“死灰復燃”都不行。重磅當然是壓歲錢。我只要說2、3句吉利話,紅包就在我手了。“發財了!發財了!”我小心翼翼收好,免得被媽媽搶了。夜里悄悄起來點錢,感覺成為大富翁了。哈哈哈……
你是否和我一樣盼春節呢?
【春節的的作文】相關文章:
我家的春節作文_春節作文04-23
春節的作文03-14
春節的作文03-11
春節的作文03-10
★春節的作文07-03
春節的作文07-02
春節作文07-02
春節作文(經典)09-27
春節的作文【經典】09-20
春節的的作文(經典)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