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活的藝術讀后感_生活的藝術讀書心得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生活的藝術讀后感_生活的藝術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類心態(tài)中有一個不是規(guī)則的規(guī)則:爭論永遠比成就更讓人興奮,因為人們一邊想要安全感,一邊又離不開刺激感。這就是為什么說起林語堂,大多數人的通常印象是“與魯迅之爭”。魯迅在世時,常把林語堂罵的狗血淋頭,但在魯迅逝世后,林語堂這樣寫道:“魯迅顧我,我喜相知;魯迅棄我,我亦無悔。”
只此一句,不難看出兩人性格上巨大的差異,也不難理解了兩人為何由戰(zhàn)友變作相抵。
無非是兩種人生選擇而已,并無任何孰是孰非,倘若年輕之時能夠在魯迅的犀筆下收獲精力的噴發(fā),找到一種旺盛如戰(zhàn)士的共鳴,確是難能寶貴的財富,但若因此拒絕林語堂的才學,那定會是你精神世界一生的損失。
喜歡林語堂,喜歡他的文集《生活的藝術》。林老把一個愛好人生的自己藏于這本書中,給這些字里行間賦予一種看似輕柔又韌勁十足的能量。他時如頑童和你暢談聽風賞月、玩石戲水,又似智者向你剖析生活態(tài)度、人性哲學。看了這本書,你會不由佩服,林老竟是一名“生活達人”。
“我們不是這個塵世永久的房客,而是過路的旅客。”這或許就是林語堂在此書中想要與讀者共勉的人生觀。
他詼諧的“調侃”國人,將現實主義、理想主義、幽默感和高度詩意,總結為中國人何以成為中國人的因素;巧妙的用“詩人、農夫、放浪者”勾勒出中國哲學的乖戾;他一語道破現世中逃避責任的年輕人,“模糊而缺乏批判精神的理想主義是極為可笑的”;他有固執(zhí)己見的童真,“因為愛好人生,所以極端不信任智能”;他有看透人生的成熟,“人生的大騙子有三個——名、利、權”;他堅信每個人都是無法測算丈量的,大膽指出“經濟學充其量也只是偽科學”;他敢于毫不留情的質疑,“中國民族缺乏那種侵蝕靈魂去造就西方文學里悲劇材料的偉大熱情”,同時也會抑制不住自豪的宣稱,“生活的最高典型是子思倡導的中庸生活”。
同時,《生活的藝術》也應是林語堂最雅致的作品,書中推崇中國文化中細膩的情感表現和精致的生活方式,用一種巧妙的諷刺藝術,對我們麻木了的情感、死氣沉沉的思想、不自然的生活,發(fā)出警告。
人為什么不能無所事事,因為人的精力必須有一個出處,否則只能走上革命、變態(tài)或者犯罪的道路。而這個出處,恰就是人一生中窮盡而追求的。
你所追求的這個出處是什么?是超高收入的工作?是萬人敬仰的名譽?是號令群雄的權利?還是一身的才華橫溢?還是無憂無慮的自由?殊不知,你追求的越多,一旦超過你本性的擔當,夢的成分就會被無限制的加重,就容易變成一種力量強大的“奢望”。而你自身,就越像這個世界的孤兒。
最美妙的出處,還是如林語堂在書中所述:“一個半有名半無名的人;在懶惰中用功,諷刺藝術,對我們麻木了的情感、死氣沉沉的思想、不自然的生活,發(fā)出警告。
人為什么不能無所事事,因為人的精力必須有一個出處,否則只能走上革命、變態(tài)或者犯罪的道路。而這個出處,恰就是人一生中窮盡而追求的。
你所追求的這個出處是什么?是超高收入的工作?是萬人敬仰的名譽?是號令群雄的權利?還是一身的才華橫溢?還是無憂無慮的自由?殊不知,你追求的越多,一旦超過你本性的擔當,夢的成分就會被無限制的加重,就容易變成一種力量強大的“奢望”。而你自身,就越像這個世界的孤兒。
最美妙的出處,還是如林語堂在書中所述:“一個半有名半無名的人;在懶惰中用功,在用功中偷懶;窮不致付不起屋租,而有錢也不致可以完全不工作;鋼琴會彈,可是不十分高明,只可以彈給知己的朋友聽聽,而最大用處卻是做自己的消遣;古董倒也收藏一些,可是只夠排滿屋里的壁爐架......”
林老說的簡單幽默,卻十分明了,“我們是猴子的后代,不是牛的”,所以我們模仿、對比和演戲的本能是與生俱來,并且根深蒂固,以致我們常常忘記離開舞臺,忘記還有一些真正的生活可過,然而歲月也就是在這個忘記的過程中,快速流逝。
我們總是在不同的回憶里,遺忘相同的自己,然后在不同的歲月里,找尋相同的自己。這兩個“不同”,暴露了年華老去是那樣的不可避免,而這兩個“相同”,又在提醒告訴我們,自己始終像胚胎一般鮮活如故。
只要我們的精神保持沖和,保持對平和淡泊的贊美,保持對不失靈性的生活的享受,年華便可以是會老去的胚胎,在不可逆轉的時光中讓人性的本質追求,始終如初。
“和平的工作,曠達的忍耐,幸福的生活”,這份《生活的藝術》,愿與爾共勉。
【生活的藝術讀后感_生活的藝術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藝術與生活07-04
生活與藝術作文08-30
藝術生活作文03-04
藝術與生活作文07-02
關于藝術與生活07-04
生活的藝術隨筆07-02
生活中的藝術作文07-02
生活藝術作文04-07
贊美藝術與生活的句子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