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中秋的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秋的作文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秋的作文 篇1
中秋佳節,被清晨正猛烈的一場大雨洗凈。霎時間,狂風大作,雨點噼噼啪啪地灑向大地,世界喧嘩起來了。吃完飯,我冒著大雨來到了教室,站在門外的走廊上靜靜地看著這不寧靜的中秋的早晨!
我站定了,注視著前方咫尺之外的狂風,呼嘯著,翻騰著,穿過一片片樹葉,令其搖擺不定,發出臨死的哀嚎。這聲響回蕩在那霧蒙蒙的一片天中。雨也越下越大了,它們無情地打在“憔悴”的落葉上“啪——嗒嗒——啪”像是荊棘抽打著這無助、瀕死的生命一樣。中秋時節,這是一個生命終結的日子罷!無數落葉紛紛飄下,殘缺得像落花,凄涼得像下雪,絕望得像一無所有……
我不再繼續想了,中秋佳節,應是全家團圓的美好日子,為何會像現在,數不勝數的.樹葉被狂風暴雨摧殘,離開了他的家。在這樣一個美好、萬家團圓的佳節時分,駐守邊疆的戰士們為了祖國的安寧不能回家去看看。新疆高原上,他們注視著祖國最偏遠的地方。南沙群島上,他們生活在酷熱,匱乏淡水的地方……他們眼里只有人民的利益與祖國的生命,猶如祖國的臂膀,鎮守邊疆。但是在弱肉強食的國際紛爭中,他們注定不能在每個中秋都能回家,不能在每個月圓之夜和家人團聚,只得在這些荒涼的地方,看看家人的照片,聽聽家人的聲音。
讓我們在這個中秋佳節,在我們團圓的時候,為他們送上真誠的祝福,愿他們能在某一個日子里,回家看看。
中秋的作文 篇2
塞上的九月真好,最熱的天氣已經過去,中秋月圓、云淡月清、溫和爽颯。
在這風和景明的季節里,我常常想起老家的中秋節來。“八月十五” 是老家人對中秋節的統稱,因為農家人記事的時間都以農歷為主,除此之外,就再沒有其他叫法。雖然很直白,但卻承載著家鄉人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期盼與向往。
農家小院的房前屋后都有成片的樹蔭,當月上樹梢,月光散向院落的時候,整個院落靜謐極了,樹梢下面斑駁陸離的月影如月亮娘娘散向人間的碎銀一般,將這農家小院妝扮得神秘而潔凈、溫情而浪漫,再無喧囂和雜亂。庭院中央的桌子上,父親燃起了爐香,母親剛從鍋里烙出的月餅及水果之類也被一一敬獻于月光之下,這此地,如沒有院外一兩聲蛙鳴傳來,還真不分天上人間呢!
月餅是母親烙制的,剛出鍋散發出新鮮而濃郁的麥香味兒,如母親的味道熟悉而好聞極了。離家多年后的今天,我一直在想,那該是家的味道才對呀!
在我的記憶里,老家人過八月十五的心是非常虔誠的,烙制的月餅得用當年自家新產的麥面,得家人親自烙制,而且必須得獻在皎潔的月光下才算了結一年的心事。如果這天沒有月光,這個節日的敬獻活動就得向后順延,直到月亮賞臉為至。敬獻的物品除了月餅之外,還有粗糧制品和自家水果及其他農作物。因為,敬獻過月亮的食品中既飽含著月亮娘娘對敬獻者來年的祝福,也深含著農家人對一年來上天賜予風調雨順、豐收年景等福報的感激。所以,敬獻過月亮的食品是要分給家人每個成員還有雞狗等家畜來享用,以保來年五谷豐登、風調雨順。
兒時的八月十五,在我的心中很早就占據著很大的空間,不僅很神秘,而且還能吃到母親做的月餅和平時很少有的水果。這一天,所有的敬獻活動都是在大人的操持下完成的,除制作月餅之外,村子里還要唱大戲。所以,這一天,大人們都賦閑在家,整個村子里到處人來人往,節日的氣氛很隨意的飄蕩在村子上空。平時不走動的親戚在這一天也要相互登門送去祝福。不僅如此,村子里將要過門的姑娘們在這一天都會收到男方家里送來的禮品,兩家新親戚同座一席大話未來的美好生活。既將要做媳婦的姑娘們,在這一天就會一改往日的羞澀,妝扮一新,如同主婦一般開始上鍋煮飯,大顯身手,預示著她們即將步入主婦的行列。我也是在這一天,真切地看到村子里的姑娘們如月亮娘娘賦予靈氣一般,變得嫵媚了許多、柔情了許多、清秀了許多、動人了許多。也有好多姐姐被鄰村的小伙子們牽著手,在這一天喜滋滋地做了別人的新娘……
少不更事的我,每逢此時,就纏著姐姐讓她保證永遠不被別人牽手,永遠不離開我。姐姐被我不懂事的胡攪蠻纏逗得笑翻了天,掐住我的鼻子嗔怪道:趕快長大掙錢,給你媳婦送禮去…姐姐無意的戲謔,竟讓我心中涌起陣陣的不舍與酸楚。因為,我知道姐姐總是要離我而去的。
在我離家后的多年里,每逢這個節日,大街小巷、超市的.柜臺上到處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月餅。雖然精致極了、炫目極了,可在我的眼中,竟沒有一樣能抵得上家鄉月餅的甜美與醇香,不僅沒有新鮮的麥香,更沒有母親和家的味道,也失去了月餅應有的寓意。給我的感覺是月是月、餅是餅,餅來自超市、月自在天邊,超市的餅永遠不能擺脫市儈的俗艷,而母親烙制的餅始終飽含著農家人對明月的虔誠與美好生活的向往。遠在天邊的明月時時關注著人間的一切,可忙碌的人們有幾人在這一刻想起了母親的味道、新鮮的麥香、靜謐的農家小院、還有院落里年邁的爹娘?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是古人對“圓滿”生活的一種美好向往。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沒有什么是圓滿的,親人天各一方的日子無處不在。在我們很小的時候,一家人因為生活聚集一處,當我們長大成人的時候,這個圓滿就被生活所切割……,如果不是這樣,現實生活中就不會有“每逢佳節倍思情”這樣精美的詩句來膾炙人口了。
其實,月亮是永不失去的,當我們看不到月光的時候,那只是被云層遮蔽了。人人都知道月亮的存在,可不一定時時能觸及月光清輝的愛撫,可月的清輝不因為遮蔽而消失,就象兒時的八月十五一樣,永遠在我的心中,那里有母親烙制的月餅、還有月影下農家小院及小院里年邁的爹娘……既使因為忙碌而忘卻,我想那只是暫時的。
中秋的作文 篇3
“1995年9月22日,睛,農歷8月15日,聽爺爺奶奶說今天是中秋節。
之前我從來沒有聽說過‘中秋節’一詞,但是,爺爺奶奶說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別的圓。吃過晚飯,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姐姐都出來了,坐在屋外的草坪上靜靜等待那圓圓的月亮。‘爺爺,爺爺月亮怎么還不出來呀?它是不是害羞啦!’我忍不住問爺爺。爺爺笑著對我說:‘月亮沒有害羞,它是在梳裝打扮呢。’過了一會兒,月亮終于出來了,我偎依在奶奶懷里,月亮是那么的圓!”夜,靜靜的;夢甜甜的。三年后,……
“1998年9月13日,睛,農歷8月15日中秋節到了,現在,我明白了什么是中秋節,它就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可惜此時的中秋佳節已不是三年前,爺爺走了,他再也不會回來。雖然是一家人團圓了,但心里總免不了覺得缺少什么。吃過晚飯,我們一家人又如期來到了屋外的.草坪上,靜靜地等待那盼望已久的月亮。一會兒,月亮出來了,她還是那樣圓。沒有爺爺的影子,但現在我知道該怎么稱呼她了‘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夜靜靜的;心暖暖的。又過了兩年……“20xx年9月20日,睛轉陰,農歷8月15日又到了中秋節。今天是萬家團圓的日子,我們家也不例外。只是團圓的只是我母親和奶奶,父親已為我而奔走異鄉打工去了,昨天在電話里,他還祝我們節日快樂哩!晚上,我們依舊早早地來到了,屋前那片草坪里。草坪里的劃卻不如從前茂盛,怕不也是由于缺少了父親和爺爺的緣幫吧?今夜月亮特別的圓,但卻十分暗淡,‘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遠在他鄉的父親,望你早日回家——團圓。”夜靜靜的,月孤單單的。“20xx年9月18日,陰轉小雨農歷8月15日,緊張的初三生活讓這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中秋佳節,全然無一絲喜慶的氣氛。
奶奶日漸蒼老了,姐姐參加工作了,爸媽為我而忙碌得更晚了。今夜,我獨看一人,面對冷冷的房間,心里冰涼。晚上回家的路上,月光是那樣的慘淡、蒼白、無力……深夜,我獨自蜷縮在床角,我聽到——窗外呼呼的風聲,接著雨就來了,越下越大;暴風雨來了,越下越猛……”今天,是八月十五,是和家團圓的中秋節。夜,靜靜的;心沉沉的。
中秋的作文 篇4
中秋節那一天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我姐的生日。
你說我姐巧不巧,中秋節過生日。但可有個好處——上學的時候中秋節放假,上班的`時候中秋節也放假,所以可以和家人一起過生日。
那一年,我姐20歲生日。一回到家,我們就給她慶祝生日:
我們請來了奶奶、外公、外婆、大姨、大叔、二姨、二叔、大舅、二舅……我和姐姐一起過生日。我們還特地買了幾盒蛋糕,你分幾塊,我分幾塊。姐姐和我們一塊兒吃。
吃完蛋糕,我們分成三組:大人:男的一組,看新聞聯播(用電視看),女的一組(用電腦看),我們小孩一組看動畫片(用平板電腦看)。
待他們看了一小時多,都回去了(天有點黑了)。我和鄰居家小孩便在外面嬉戲,媽媽便忙碌起來——做晚飯,姐姐便和以前同學聚在一起聊天,爸爸呢,當然還在看新聞聯播啰!
待晚飯煮好,爸爸搬了一張桌子到門外,我們也各自帶了一張板凳向門外走去。在門外,我們觀賞猶如玉盤的月亮,吃著美味的飯菜,多么美妙的而又恬靜的畫面啊!
今天的這幅畫面永遠留在了我的心里,我永遠忘不了這個溫馨的畫面。每當想起這件事,就如同昨天剛發生的一般,永遠銘記在我的心中,永遠不會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