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作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傳統節日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傳統節日作文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牧對清明節的寫照。清明時節掃掃墓,祭拜已故的親人,表達了對他們的思念。
今年的清明節是4月5日,星期五,這一天陽光明媚,百鳥爭鳴,花紅柳綠,想你們在天空中嘰嘰喳喳的唱歌挺好聽,小草從泥土里鉆出來,伸伸腰,仿佛在說春天來了,花兒們也爭先恐后地展開美麗的笑臉。左搖搖,右擺擺仿佛在給春姑娘跳舞。春姑娘走來了,溫和的撫摸著他們,我們一行十幾人準備去掃墓。我們準備了兩盆花籃。來到墓前,阿公和爸爸叔叔們一起清理墓周圍的雜草。大家靜靜地站在那兒,小聲地對太爺爺說著家里開心的事情,久久不愿離去。回想起太爺爺在世時的情景。一幅幅畫面出現在我的眼前,每當我一經過太爺爺家門口,太爺爺總是微笑著向我招手,把藏在懷里的'東西拿給我和哥哥吃。有時還會塞給我零花錢,我就蹦蹦跳跳地跑去買零食,媽媽發現了總會批評我。又到了清明節,我又想我的太爺爺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傳統節日作文 篇2
七月十四至十六是中元節,俗稱鬼節。這是壯人僅次于春節的大節。從七月初七就已經開始有節日的氣氛了。七七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壯族受漢族的影響,也很同情這對難得相會的夫妻。但壯人還另有說法,認為今天是仙女沐浴的日子,用水來染布、做醋、煮藥,格外好,所以家家戶戶中午有人趕往河邊或山泉挑水。有些地方把初七當女兒節,出嫁的女兒不但不像織女那樣渡過鵲橋尋夫,反而離開夫家回到母親的'懷抱。
初七過后,人們便為中元節辦貨,忙著趕圩采購香燭和鬼衣紙。節日到,家家戶戶殺雞宰鴨殺豬,一派節日氣氛。有的地方從初七開始就用鮮筍煮水迎祭祖先。十四日開始大祭,供桌上擺滿了豬肉、整雞、整鴨、米粉、發糕、糍粑、糯飯,一直擺 到十六日。每次用膳這前,得先把供品熱一下,祭過祖,才能進餐,供桌下撂著一個很大的紙包袱,里面塞滿了藍、白、紫色紙剪成的鬼衣和紙錢。每次祭奠都燒一些,燒過之后,用芭蕉葉、海芋或荷葉包好灰燼,等到十六日最后一次燒完,一起包成兩大包,由一位老人頭戴竹帽,用竹棍挑往河邊,放在水面任其沉浮。有的人家還燒紙船、紙馬和紙屋,讓祖先滿載而歸。
傳統節日作文 篇3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是我國繼春節后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因為八月十五處于整個秋季的中間,所以叫中秋。中秋節又叫仲秋節。代表著團圓!
我非常喜歡中秋節。中秋節有個習俗,就是每當中秋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吃月餅、送月餅。在外的親人都會回到家鄉,以求團圓。而這天的月亮也是一年中最圓的。到了晚上月亮升起的時候,人們會在院子中央的桌子上放些月餅、西瓜、蘋果等一些食品,朝著月亮的方向拜月。之后大人們賞月、聊天,小孩們戲耍,打鬧。
今年中秋前,媽媽買了幾盒月餅和一些禮品送給了爺爺奶奶和親朋好友。互祝中秋快樂!
中秋節到了,每家都喜氣洋洋的。街道上,汽車、行人川流不息。可熱鬧啦!
我在家里吃著我最喜歡吃的月餅‘頂麥’,非常開心!
晚上,大人們在一起打牌,賞月。我們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屋子里傳出笑聲,整個屋子像歡樂的海洋!
啊!真熱鬧呀!
傳統節日作文 篇4
中國是一個有著5000年歷史,古老文明的國家,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精彩豐富。
看看我們的傳統文化,你就會知道,中國是多么的富有!資源是多么的遼闊!
我們悠久的節日,春節,大年三十,家家餃子香,大年初一壓歲錢,正月十五鬧元宵,展花燈。還有國畫、皮影、剪紙、門神、對聯、蠟像、中國結、中國民族藝術戲劇、變臉、中國瓷器等等…等等…
我最喜歡不過得就是民間藝術——————剪紙。
剪紙是中國民間藝術的魂寶,是民間藝術的一朵蘭花,看了讓人驚嘆!羨慕!深聲稱贊!
剪紙的內容包含著濃濃的情意、和祥的生活、快樂樂的氣息。蟲鳥魚獸、花草樹木、山川河流、人物形象、文字圖案,等。這些都是人們熟悉而又喜愛的。
瞧!這幅剪紙作品多美呀!一只小松鼠,拖著一條長長的,毛茸茸的大尾巴,爬在松樹枝上吃松果,它的眼睛還四處滴溜溜地張望,害怕被什么發現呢!另一只抱著松果在樹洞前,抬頭張望著上面的那只松鼠,等待著什么?那活姿活現,讓人目不轉睛。
剪紙藝人剪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真像活的一樣。連外國人也連連稱奇,豎起大拇指一個勁的0K!OK!。十二生肖的郵票,飛到了世界各地,讓全世界的人,都見識到了中國的剪紙文化,是多么精彩。都被收集到吉尼斯世界大全里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正在世界各地逐步發揚光大!
太精美了,它體現了民間藝人的`心靈手巧,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和智慧的展示,是中國民間傳統文化藝術的結晶……
千姿百態的剪紙花樣,現在已經成了人們,每逢喜事臨門、過年、過節、都要剪一些"喜''、"壽''、"福''等貼在家里、門上、窗戶上來表示喜慶、慶賀。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寶藏庫里, 有我吸取學不完的知識!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掌握,更加健康、快樂成長!
傳統節日作文 篇5
老師讓寫一篇中國傳統節日的文章,我讓媽媽給我上網查了一下,媽媽說你自己看看,我仔細的讀了一下,知道了中國傳統的節日有很多,最主要的傳統節日目前主要有八個,有除夕、春節、元宵節、清明節、重陽節,習俗也有很多特別的和很有趣的。
但是,我最喜歡過的還是春節,農歷正月初一公歷2月3日,就是我們小孩子特別期盼的過大年了。春節習俗有很多,比如吃餃子、湯圓、大肉丸、美酒,而且還有洗被褥、貼春聯、貼年畫、門神鐘馗、句餃子、貼剪紙、貼窗花、貼福字、點旺火、放鞭炮、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送年禮、上祖墳、逛花市。春節還有很有趣的活動,有踩高蹺、舞獅子、放鞭炮、放禮花、還能看到很多好看的文藝節目。
我也特別的喜歡走親戚,過年去串親戚,親戚家都準備好多好吃的東西,我還可以得到壓歲錢,那時候的我都快笑的合不攏嘴了,因為可以買點玩具,還可以買書看了。還有我最喜歡放鞭炮,鞭炮有很多種,我只知道我玩的有小掛鞭、甩炮、有手拿著舞動著的禮花炮等。春節還要貼春聯。晚上的時候要吃餃子,傍晚八點時還要放煙花、鞭炮,家家都在放鞭炮,到處都是噼里啪啦的鞭炮聲,特別是大年初一早上我還在夢里的時候,早早就被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驚醒了,那鞭炮聲能響幾個小時。晚上的時候放的禮花就更好看了,有的禮花像滿天小星星,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小動物,有的像流星雨,真是太美了。晚上家家都圍坐在電視機前看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品著香噴噴的餃子,真是特別享受。
春節真美啊!真想天天過春節,穿好衣服,吃好吃的。
傳統節日作文 篇6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又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節了,因此學校組織了去敬老院慰問老人的活動。在李老師的帶領下,我們興致勃勃地出發了,一路歡聲笑語。金色的陽光溫和的灑下了大地,太陽公公笑瞇瞇也跟隨我們來到敬老院。
我們帶著買來的水果、點心等來到敬老院,剛一進去,跟我想象的有天壤之別,沒有高樓林立,沒有五彩繽紛的花朵,也沒有幽美的環境……只有一排排整齊的平房,里面比較簡陋,甚至有點發霉的味道,看著心里面泛起一種酸溜溜感覺。
看著老爺爺、老奶奶一縷縷銀絲和滿臉的皺紋,它們透露出歲月的痕跡,看著他們一個個身體健康的模樣,這會有了稍許的安慰。我正想把帶去的香酥和面包遞給了一個帶太陽帽的老爺爺,正要遞過去的時候,一瞬間,突然出現了一個帶竹帽的`老奶奶來接過禮物,哈哈,有那么點小意外。他們滿臉笑容的說:“謝謝,小妹妹,你真可愛。”我說了聲:“不客氣,老爺爺、老奶奶祝你們身健康,萬事如意。”然后我們都開心地笑了。
今天的活動讓我知道了尊老愛幼的重要性,懂得了要關心身邊需要幫助的人,要發揮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評語:這是一篇敘事文章,作者在老師的帶領下,到敬老院給老爺爺和老奶奶送禮物的事。文章層次清晰,結構完整,語言樸實,尤其是“金色的陽光溫和的灑下了大地,太陽公公笑瞇瞇也跟隨我們來到敬老院。”這個環境描寫,更是讓文章錦上添花。
傳統節日作文 篇7
今天是中秋節,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全員到齊,一起圍在桌上吃一頓團圓飯。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在晚上,爸爸媽媽高高興興地拿出自己發的月餅,我也得意洋洋的拿出了自己去買的月餅,準備展示,當拿出來的時候我立馬跑上去說:“爸爸媽媽,要不我們來比比誰的月餅好吃,叫好吃獎,誰的月餅最漂亮,叫漂亮獎。”爺爺奶奶連連點頭地說道:“那我們就當裁判咯。”接著,我們先品嘗爸爸的月餅,當拆開包裝的那一刻,我們的眼睛突然一亮,那漂亮的月餅里面竟然還有一個包裝,打開第二個包裝終于看到了美味的廣式月餅,爸爸大聲說:“吃吃看我這個廣式月餅,他可是要400多一盒呢。”爺爺奶奶聽了非常驚訝 ,急忙拿了個日式抹茶。我們看著他們老人家的表情,心里想著到底什么味道?當回過神來奶奶說:“外表好看,但是里面太甜了。”爸爸不停地在運氣。接著輪到媽媽了,媽媽的也是廣式月餅,爺爺奶奶分別拿了奶油椰蓉和玫瑰豆沙,看到細細品嘗的.爺爺奶奶,想著一定很好吃,爺爺奶奶異口同聲說:“好吃,好吃。”媽媽高興的笑都來不及。終于到品嘗我的月餅了,我的月餅是蘇式月餅,和爸爸媽媽的都不同,爺爺奶奶拿了個肉松味的,一口咬下去,松軟可口,連忙把大拇指翹了起來。我開心的不知所措,急忙蹦蹦跳跳的說‘耶,耶,耶’。到了宣布好吃獎,漂亮獎的時候我們心跳加速,他們老人家分別說了漂亮獎是爸爸,好吃獎是我和媽媽。大家哈哈大笑起來。
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征,是充滿喜悅的象征,讓我們共同歡過這個有“意義”的“中秋節”吧!
傳統節日作文 篇8
除夕節,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中國有個傳統,在這天晚上一家人要坐在一起吃團圓飯。
將近下午五點時,我、奶奶、嬸嬸開始做飯,我做面皮,奶奶和嬸嬸包鉸子,我們一共做了有大半個鐘頭吧,終于做完了,奶奶煮鉸子,我和弟弟在外邊玩。
等奶奶煮好了鉸子我們就開飯了,今天我特別高興,一口氣吃了二十多個鉸子,連平常只吃七個的小弟弟也吃了十三個呢。我們一邊吃鉸子,一邊說著話,一家人不時開心地笑起來。那天晚上,奶奶還提議讓我和弟弟表演節目。弟弟只有三歲多,可是也會唱一些小兒歌,他表演的是歌曲《哈巴狗》。他表演完就該我了,我唱了一首歌,而且還彈著琴,名字叫做《搖籃》。最后,我們全家唱了一首大家最熟悉的歌《新年好》,伴著我們的歌聲,新年的.鐘聲也敲響了。
在歌聲中,我忽然想到,在除夕夜我們雖然只吃了一頓鉸子,畢竟一家人能在一起快快樂樂地,但是還有很多人,由于種種原因,只能留在遙遠的外地,他們多想和家人一起吃到一碗熱騰騰的鉸子啊。我想,我應該珍惜今天的團圓飯,珍惜家的溫暖和美好。
傳統節日作文 篇9
今天是中秋節,我和爸爸媽媽要去外公家吃晚飯。外公家在安慶市,原本我想坐高鐵去,可是爸爸說帶給外公的禮物很多,拎著上下車很麻煩,還是開車去吧。
車子上了高速,我就睡著了。等我醒來時,已經到了外公家樓下了。這一覺睡得可真香啊!
到了外公家,外婆正在廚房里忙活著,她一邊做飯,一邊哼著老歌曲。我和舅舅在房間里玩電腦。過了一會兒,外公叫了一聲:“吃飯嘍!”
飯桌上,外公說:“你們知道中秋節的神話故事嗎?相傳古時候,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從西王母那兒拿來的長生不老藥后,升到了月宮,時間一久便感覺很孤獨,于是叫后羿在八月十五用面粉做一些圓圓的丸子,放在月光下,然后叫她的`名字,她就能回來。中秋節吃月餅的風俗也就這樣形成了。”
“哦,原來是這樣啊。”我一邊吃著美味佳肴,一邊想著嫦娥一個人在遙遠的月宮里的情形。一個人呆在那么遠的地方,沒有家人和朋友陪在身邊,確實很孤獨啊!
舅舅和爸爸、外公三人在喝酒,我和媽媽、外婆三人拿著飲料和他們干杯,好開心啊!
在回家的高速上,我們看見天空中掛著一輪明月,又大又圓。我不禁想起一首古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傳統節日作文 篇10
你知道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傳統節日三月三嗎?每年農歷三月初三便是三月三,三月三別稱上巳節,是我國古代舉行祓除畔浴中最重要的一天,也是南方家鄉的傳統習俗。
而關于三月三的由來,有一段悠久的歷史。傳說最廣的就是劉三姐的故事:壯族歌仙劉三姐經常編曲山歌來歌頌勞動和愛情,并且還用山歌來揭露財主們的罪惡。相傳有一年的三月初三,劉三姐上山砍柴時,財主派人砍斷山藤,使她墜崖身亡。后人為了紀念她,從每年三月初三起聚會歌唱,連唱三天三夜。宋元以后,同時變成了女兒節;到了清代,在三月初三的時候,人們還會舉行成千上萬人參加的大型活動。還有紀念軒轅黃帝的誕辰,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蘭湯辟邪的巫術活動等說法。
我的家鄉位于湖南邵陽,在三月三流傳下來的習俗有吃雞蛋。這可不是吃普通的'水煮蛋,而是薺菜煮雞蛋。薺菜又稱地菜、田兒菜等,是生長在田頭地角的一種鮮香可口、營養豐富的一種野菜,而且春食薺菜也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還有吃雞蛋的數量只能成單不可成雙,煮出的雞蛋的蛋黃與蛋白的間隔層處的蛋黃應該是深紫色或褐深色等規矩。
三月三,你有吃薺菜煮雞蛋嗎?
【傳統節日作文】相關文章:
傳統節日作文07-03
傳統節日作文(經典)08-24
(精選)傳統節日作文07-04
傳統節日作文10-15
傳統節日作文10-15
傳統節日作文10-15
傳統節日作文10-15
傳統節日作文10-15
傳統節日作文10-15
傳統節日作文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