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芭蕾舞蹈教學計劃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此時此刻需要為接下來的工作做一個詳細的計劃了?墒堑降资裁礃拥挠媱澆攀沁m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芭蕾舞蹈教學計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芭蕾舞蹈教學計劃1
一、教學目的
啟蒙舞蹈班授課內容針對才接觸舞蹈幼兒不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好奇心強、缺乏身體協調性的特征,以激發孩子對舞蹈及音樂的興趣,培養孩子的身體協調性及樂感,增強孩子的自信心為教學目的。在內容設定上,保持兒童的天真、活潑的天性,為進一步的舞蹈教學打好基礎。
二、教學任務
1、培養幼兒喜歡舞蹈和做音樂游戲。
2、認識身體的基本部位及空間上、下、左、右、前、后等,并對身體各部位進行松弛、伸展和靈活運動的初步協調性訓練。
3、學會正確的站姿和雙跪坐、交叉盤坐、伸腿坐等幾種基本姿態。
4、能按照音樂節拍做動作,培養節奏感。
5、學會幾個簡單的舞蹈,能在眾人面前自如地表演,培養自信心。
三、教學內容安排
1、活動部分
第一部分:排隊帶著孩子們繞教室四周活動,放歡快的音樂,通過快慢不同的走步,拉手繞圈小跑,變換不同的造型、步伐,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導入上課的氣氛。
第二部分:師生共同熱身,將孩子插空排成兩排,老師面對孩子,帶領他們做動作,活動頭、頸、肩、腰、臂、膝等部位。
2、軟開度初步訓練
簡單的壓前、旁腿,彎腰等。
3、舞蹈組合
A、認識身體的基本部位,唱、跳結合。首先認識雙手和雙腳的左與右,練習手腳的協調配合和反應能力。
B、碎步練習、蹦跳步練習。根據孩子的步伐選擇相應的.歌曲進行游戲和律動,培養孩子的平衡感和節奏感。
C、基本舞蹈坐姿的培養,在舞蹈中加入雙跪坐、交叉盤坐等坐姿,提醒孩子要挺胸拔背;伸腿坐時指導孩子們注意繃腳、雙腿加緊,通過示范和糾正動作,培養孩子的聽從指令、自省意識。
D、模仿及觀察能力練習。讓孩子模仿平時見到的小動物,跟著音樂進行練習,培養孩子的想象力。
E、讓孩子學習按照音樂節奏一拍做一次動作,訓練孩子的節奏感。
地面練習:
1、壓腿、劈叉(正壓、側壓)
2、柔手組合
基訓組合:
1、手位
2、擴指
3、轉手腕
4、擺臂
5、波浪
6、彎腰、轉腰
7、提腰、松腰
8、含胸、展胸
9、松肩
10、勾繃腳
11、吸伸腿
12學習中國舞二級考級教材
13學習一個成品舞
通過這學期的學習,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舞蹈知識,在音樂中能自己立完成舞蹈動作,通過一系列的學習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各方面的能力。
芭蕾舞蹈教學計劃2
一.情況分析
由于本次開辦的是我園的轉盤特色課程,所以每次上課的人數大概在十五人左右,本學期的所有“小演員”都是小班的孩子,而且他們從來沒有受過舞蹈訓練,甚至沒有欣賞音樂基礎。所以,基訓、節奏感、音樂表現能力基本上是一片未被開墾的土壤。不過,小班的孩子由于模仿性強,而且年齡小,可塑性比較強,另外,大部分孩子性格活潑、開朗,樂觀好學,有很強的表現欲。只要“因材施教”相信在期末節日演出時,會達到預期效果!
二,培養目標
舞蹈教學是促進幼兒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舞蹈教育形象、生動活潑、感染力強,是幼兒十分喜愛、易于接受的一種藝術形式。舞蹈教育不僅促進幼兒的發育成長、塑造優美形體,而且它還是一種創造性的肢體語言,使幼兒在音樂的引導下有表情的表達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本學期的具體培養目標如下:
1、通過對身體各個部位,如:頭、頸、背、腰、腿、腳的訓練,發展幼兒身體的柔軟性與靈活性。
2、喜歡跟著音樂做動作,培養節奏感。
3、通過學習培養幼兒對舞蹈的興趣,同時發揮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三、指導措施
音樂舞蹈本身是生動形象的,它能起到吸引幼兒注意力,但是小班幼兒的特點是注意力容易轉移,不穩定。要提高幼兒學舞蹈的興趣,注意力很重要。所以,在教學活動中,首先讓幼兒聽懂音樂,聽著音樂做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如:拍手、擺動身體、勾繃腳等;然后培養幼兒音樂素質,引導啟發孩子們學會用肢體動作去模仿大自然的`各種動物、人物,如:小兔子、小花貓等,讓她們自信的、快樂的、在音樂里跳屬于自己的開心舞蹈;最后,可以讓幼兒跳一些簡單的集體舞動作,以備后來節日演出。在教學中多采用“融合式教學”,把趣味性、規范化、專業化融合在一起。初學舞蹈時,孩子們可能因為首次接觸并且耐力不夠,往往學了一會就會到累或者厭煩。針對這一問題,所以此時多以“興趣式教學”為主,在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學前提下,讓孩子們易于吸收,不會感到枯燥乏味。另外,舞蹈老師在教學中不光是傳授知識,訓練技藝、強健體魄,同時還應該注意培養孩子的思想道德品質和健全、完美的品格。
四、具體安排
。ㄒ唬┍緦W期主要教學內容
舞蹈基本功訓練包括:
(1)地面
。2)中間
。3)勾繃腳練習地面訓練:頭、背、地面壓腿、地面旁腰、地面壓胯、勾繃腳等。
中間訓練:屈膝跳、拍手行進步、蹦跳步、等。
基訓小組合:《開火車》、《小鐘說話》、《下雨啦》等。
舞蹈組合:《快樂寶貝》
芭蕾舞蹈教學計劃3
一、課程的性質、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
1、課程的性質、教學目的:
本課程的教學目的:
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提高舞蹈素養,提高綜合性藝術素質。
2、教學任務:
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具有適應舞蹈需要的正確身姿、完整、快樂、優美地表演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常識,強調學生在藝術氛圍的熏陶中健康成長。
二、具體教學目標
1、通過訓練使學生身體各部位有必須的靈活與協調潛力。
2、跳舞時與音樂協調一致。
3、對事物的動態和舞蹈動作有模仿興趣,樂于參與自娛性的兒童群眾活動。
4、初步理解舞蹈表情,明白舞蹈與音樂的姐妹關系。
5、在舞蹈中與他人合作。
6、欣賞舞蹈,能有體態反應,掌握舞蹈風格。
三、以舞帶功的形式讓孩子逐步掌握舞蹈的要領和要求
1、動作基本準確到位,配合協調,身體各部位能夠靈活運用。
2、跳舞時能情緒投入準確表演掌握不一樣舞蹈風格。
3、樂于通過舞蹈表達自我情感。
4、群眾配合協調默契隊形整齊準確
。1)意識到在生活中注意自我體態語言行為美
。2)觀賞舞蹈表演,簡單了解欣賞舞蹈的.文化背景。
四、教學資料
第一教學單元
、瘛⒔虒W目的及教學要求:
通過本單元學習,要求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識,具有正確的身體姿態,掌握幼兒舞蹈的基本舞步。動作有必須的力度和節奏感,舞蹈動作協調。
、颉⒔虒W資料:
一、理論課
1、掌握舞蹈的概念、種類,了解舞蹈發展的相關知識。
2、了解舞臺平面、空間、方位,懂得常用舞蹈術語,學會識別舞蹈圖譜。
二、舞蹈的基本訓練
1、學習舞蹈基本手位、腳位。手形、腳位、手位、腳形。
2、進行不一樣節奏的腳位站立、腳腕訓練、腰的訓練、,走跑跳訓練,基本舞步訓練,組合訓練。
三、教學進度
片段舞訓練
。ǹ偣菜恼n時)
第一課時
。ǖ谝恢埽┗緞幼骶毩
第二課時
(第三周)完成“準備段,第一舞段”
第三課時
(第五周)完成“第二舞段,間奏部分”
第四課時
(第七周)綜合訓練,動作提高
片段舞訓練
(總共四課時)
第一課時
(第九周)完成“準備舞段”教學
第二課時
。ǖ谑恢埽┩瓿伞暗谝晃瓒,第二舞段”教學
第三課時
。ǖ谑埽┩瓿伞伴g奏段,第三舞段”教學
第四課時
。ǖ谑逯埽┩瓿伞暗谒奈瓒危C合表演”教學
第十七、十八周欣賞課成品舞表演匯報
注:
每個學期讓孩子學會并掌握一個舞曲,能立隨音樂跳舞。每個舞種根據孩子本身的掌握情形而定。
芭蕾舞蹈教學計劃4
一、班級特點分析
少兒舞蹈班招收的都是5-10歲左右的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主要也是培養興趣為主要目的。進行舞蹈基本功訓練,身體各個部分軟開度訓練,學習舞蹈節奏、舞步組合,節拍練習及舞蹈小節目,以學生動作協調能力為訓練重點,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氣質,提高藝術修養,增加學生對舞蹈的了解。
二、教學重點
針對此年齡層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來編排和教授這門課程,希望通過這門課程中簡單的站位,舞姿,動律動作及小的舞蹈組合訓練,讓學生更充分、正確的活動運用自己的身體,讓學生在學完這節課程以后,在柔韌性,模仿能力和表現力都有所提高,也更喜歡這門課程。
三、教學效果
1、軟開度達到一定的.標準(橫,豎叉下腰壓腿)完成。
2、模仿能力(能夠很快很形象的模仿老師的動作)。
3、表現力(跳舞蹈小組合要有一定的表情,自信)。
四、教學手段
1、有計劃的制定出每節課時的教學目標,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
2、每次教授新課由老師表演師范導入教授新課內容。
3、有步驟的教授課程內容。如:壓腿練習(10分鐘)
步驟:
1、教授正確的把上壓腿方法;
2、教師正確示范,口數節拍;
3、口數節拍,教授學生壓腿練習;
4、口數節拍,學生單完成
5、配合音樂,完成組合。
五、教學計劃
根據每期課時,分為四大階段進行訓練。
1、通過有針對性,有趣味性的地面活動組合,由頭到腳的引導學生們活動開身上的每一個關節,每一寸肌肉,進行單一舞蹈動作的訓練。
2、由單一的動作練習過度到音樂組合中,主要通過單一的動作講解,示范和反復練習完成,為下一階段的學習打下基礎。
3、這個階段是最為重要的訓練階段,在以前課程的基礎上,大量加大組合的訓練,同時還要不斷鞏固復習基礎課程練習,并且加入舞蹈小舞段的練習,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舞蹈表現力。全面的復習本學期學習的課程內容。
【芭蕾舞蹈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芭蕾舞蹈教學計劃01-02
芭蕾舞蹈教學計劃3篇01-02
芭蕾舞蹈教學計劃2篇02-14
如何欣賞芭蕾舞蹈07-05
寫芭蕾舞蹈的作文07-02
芭蕾舞蹈相關知識點07-04
芭蕾舞蹈比賽觀演禮儀和評判標準解析07-02
舞蹈教學計劃07-04
舞蹈教學計劃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