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傳統節日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傳統節日作文 篇1
哈哈哈,今天就是春節了,我滿懷期待地起床穿上新衣服,高高興興地去拜年了。
我們一家人吃好早飯去了第一家拜年,那一家是我最喜歡的一家了,他們家里有一只小狗狗,我一進門就看見小狗跑了過來,好像在說:“歡迎來我們家!”我和姐姐在房間里玩得不亦樂乎,忽然一句話讓我飛快地跑到了阿姨的面前,那句話就是:“發紅包啦!”
阿姨大吃一驚,連忙發了一個100元的`紅包,我心里美滋滋的,美得快要飛上天了。
這一天我一共收了一千元!雖然很累,但是我心里美滋滋的。
傳統節日作文 篇2
我最喜歡中國的傳統節日就是春節了。下面讓我來說一說春節的`由來。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怪物叫“年”,聽說“年”經常在大年的最后一天來到村子搗蛋,而且還聽說“年”最害怕聲響和紅色。后來,人們就把“福”粘在門上,還在這一天的晚上放起了鞭炮。現在我們這些小孩子還覺得好玩,不知道大人們在那個時候是避邪。這一天我們玩的總是那么的開心、快樂。我想:如果“年”不在的話,有可能也就不會有春節吧?當然也就不會這么快樂了!
這就是我的理由,你有理由嗎?快點寫吧!
傳統節日作文 篇3
中華的傳統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打開這座寶庫的大門,我們認識了古代偉大的思想家,了解了古代神話故事,欣賞了古代建筑和繪畫,知道了我國有許多節日……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
今天我向大家介紹的是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日,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為“元宵節”。按我國民間的傳統,在元宵節的夜晚,人們舞龍燈、觀彩燈、猜燈謎、吃湯圓,合家團聚,其樂融融。
每當元宵節的晚上,我們一家人一起吃團圓飯。老媽準備了一桌豐盛的晚餐,其中有一道必不可收的美食——湯圓。熱氣騰騰的湯圓上桌了,它們一個個圓溜溜的,浮在湯面上,像一個個胖娃娃。我舀起一個湯圓,先吹了幾下,輕輕一咬,甜滋滋的,湯圓的汁都溢到嘴角旁,老媽笑我像只小花貓。湯圓有黑芝麻陷、花生餡、豆沙餡等。
吃完團圓飯,我們一家人就去上街。街上人山人海,整條街像燈的海洋、光的'世界。來到滿園春,到處是擺滿花燈的小攤,花燈各種各樣,我又看見有聰明的喜羊羊、有懶惰的懶羊羊,除了卡通形象的花燈,還有花型的燈,各種動物形狀的燈……
元宵節的活動真是絢麗多彩,真令人難忘啊……
傳統節日作文 篇4
有人喜歡中秋節,有人喜歡春節,而我喜歡端午節。因為端午節可以吃粽子,還可以自己包粽子呢!
早上,媽媽和我們收好東西了,就去坐車回老家。一路上我邊看風景邊吃東西,不一會兒就到了老家!
我們走過橋就到了,我快速跑到家門口“咚咚咚”地敲起了門,沒有反應?我又“咚咚咚”地敲起來。媽媽說:“沒有人就別敲了!”媽媽打了個電話給奶奶了,聽奶奶在電話那邊說道:“一下就回來了,在那里等我一下!”我們就在外面玩一下,過了大概20分鐘奶奶就來了。奶奶把門打開,就在聊了起來。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間過得好快,轉眼就到了晚上。我靈機一動,說道:“媽媽,要不要包粽子呀?”“你問奶奶吧!”媽媽回答道。“奶奶,要不要包粽子呀?”我又跑向奶奶那里。“一定要包,我都把東西都準備好了!”奶奶堅定地說道。
到了晚上6點,奶奶把糯米捧上來了,還有粽葉也拿了出來。我先觀察一下奶奶是怎么包的,觀看完一個粽子的產生過程,覺得并不是很難。我也拿了兩片粽葉放在手上,兩邊向中間一折,再用小杯子舀了一杯的糯米放在粽葉上,再把剩下的粽葉蓋上來。最后用不要的粽葉,撕下一條線型狀在我包好的粽子上捆上幾圈就包好了。欣賞著自己包的第一個粽子,別提我有多開心了。我自己一個個地包,包的`一個比一個好,奶奶夸我做得好。過了一會,糯米用完了,粽葉也正好用完了。
奶奶要開始煮粽子了,粽子在大鍋里“洗澡”,過了20分鐘我們就開始吃了。我先嘗了一口,味道好極了。感覺像走進了粽子樂園,我一下子吃了3個粽子。
我喜歡今年的端午節,我喜歡吃粽子,更喜歡包粽子!
傳統節日作文 篇5
這天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每當到了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上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寫“王”字。我在網上查了一下。原先這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國大夫明白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最后,他們抱著一塊大石頭跳江了。當地的老百姓明白后,就往里面扔粽子,期望魚兒不吃屈原的身體,只吃他們扔的'粽子。
所以就有了吃粽子這個習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會比賽龍舟,贏了就上岸把粽子扔進江里,所以就有了賽龍舟這個習俗。那在家門口掛上艾草和菖蒲,還有掛香袋,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又是怎樣回事?原先是在古時候沒有蚊香,花露水和紗窗,所以人們就在門口掛上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掛香包能夠防止蚊子、蟲子來咬。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就是蟲子中的國王,蟲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黃酒也是為了不讓蛇來咬,就有這個習俗了。
這時媽媽叫我吃粽子。粽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棗子等多種。剝開綠油油的粽葉,里面就是香噴噴的粽子,真像一個粽子精靈披著一件綠色的棉襖!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向到我的心里,使我陶醉,我真喜歡粽子呀!
傳統節日作文 篇6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在這一天有什么習俗呢?我們一起看一看吧!
春節的習俗:貼窗花,貼對聯,放鞭炮你看那邊就有人放鞭炮呢!啪啪啪啪一串串鞭炮放響了。配上門前那紅紅的燈籠,還有一對對的對聯,真是絕配呀!但是?對聯和紅燈還有鞭炮是怎么來的呢?原來有一條傳說,我給你們講一講吧!從前有一個村莊,有很多人,但是自從來了一只怪獸,大只怪獸每一年的`最后一天就要出來吃人,人們都很怕它。不過有一個人,他發現怪獸怕響聲和紅色的東西之后,發明了鞭炮,還有燈籠和對聯。挨家挨戶的給了大家。那只怪獸一來他們就開始放鞭炮,怪獸被嚇跑了。他跑來跑去又看到一個門兒上有紅色的東西,就嚇得無影無蹤了。故事講完了,你們知道鞭炮燈籠還有對聯的來歷了嗎?那你們知道不知道壓歲錢是怎么來的?關于壓歲錢還有一個小小的傳說:從前有一只怪物,他的名字叫歲,每一年的最后一天它都出來摸孩子額頭,然后孩子的頭就會很熱很熱直到變傻。一回有一個人發現了那只怪獸怕錢,就把這個方法告訴大家,果然歲一看到錢就跑了。
這就是春節啊!
傳統節日作文 篇7
在各種各樣的節日里,我最喜歡春節。
今年的大年初一,我小區里熱熱鬧鬧的,家家戶戶都忙忙碌碌的:有的貼倒“福”,有的在準備喜氣洋洋的年夜大餐,小孩子穿著新衣,拿著壓歲錢,高高興興地跑到小區公園里玩去了……
晚上,我一家人帶著煙花爆竹下了樓,這時候的小區已經熱鬧非凡,幾乎家家戶戶都出來放鞭炮了。我堵起耳朵,看著我的爸爸放響了地一掛鞭炮后,也趕緊從一堆煙花中那了一個我最喜歡的煙花:小星星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地上,做了個手勢讓我的爸爸來點火,然后我跑到遠一點的'地方,我的爸爸用打火機點燃了導火線,兩三秒后煙花就“嗖”地一聲飛天了,在漆黑的夜幕上亮起了紅色的一點,“呯”的一聲,那一點又綻放開來,成了一朵色彩絢麗的菊花,當菊花的顏色漸漸消失是,隨著“噼里啪啦”的聲音在菊花后面亮出了星星一般的火星,接著第二朵,第三朵…。。除夕晚上的夜空被這些美麗的煙火裝扮得無比漂亮。
12點時,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更是此起彼伏,新的一年在鞭炮聲中轉來了。
這個春節,我過得真開心。
傳統節日作文 篇8
中華民族有很多很多的傳統文化,如:剪紙藝術、陶瓷藝術,傳統節日和國畫等。
就說傳統節日吧。我們以中秋節為例。每年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農村的老人就特別高興,這是為什么呢?因為他們馬上可以和外出打工的孩子們團圓了,因此中秋節又叫團圓節。既然是過中秋節,當然缺不了看月亮和吃月餅的`活動了。月亮比平時的更圓,更明亮,所以中秋節又稱月夕,八月節。
中國優良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應該把它繼承下去,并且把它發揚光大。
傳統節日作文 篇9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農歷新年的第一天,就是我們中華兒女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在春節,每一個人的心愿都是回家團圓,即使相隔天涯,也要趕在大年三十回家吃年夜飯。春節,對于小孩子來說,更是一個美好的節日,不僅有各種各樣的零食、糖果還有新衣服,還有壓歲錢。最重要的是,在春節期間,可以愉快的玩耍,家長不會再嘮叨孩子去學習,即使玩手機也不用擔心挨罵。春節,聯系的是親情,所以每一個中國人都很重視這個節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是一個寄托哀思的節日。清明掃墓,也是一個重要的習俗。在潔白的鮮花,是我們對死者的追念。祭拜先人,是我們的傳承。清明,不僅是一個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前后,種瓜點豆”,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很大聯系。清明時節不僅可以去掃墓,也是出門踏青的絕佳時候。正值春色正好,萬物生長,與好友一同出游,也是不負春光。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屈子投身汨羅江,留下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千古絕唱,留下了端午節。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深入中華兒女的`骨髓,每當農歷五月初五,我們都會懷念這位先賢。無論是吃粽子、賽龍舟,還是掛艾草、佩香囊,全國各地不一樣的習俗,卻有著相同的含義。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誰說中國人傳統保守不懂浪漫,七夕,不就是咱們的情人節?七夕節,又稱乞巧節,有著牛郎織女七夕鵲橋相會的美麗傳說。節日來源于古時候對于星象的崇拜,卻后來賦予了情人節的浪漫含義。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家喻戶曉,他們對愛情的堅貞和信守令人感動,咱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不比西方的差!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要說除春節外第二個團圓的節日,那大概是中秋節了,春節時吃餃子或者年糕湯圓,端午吃粽子,而中秋節也有特定的食物,那就是月餅了!月餅是圓圓的也象征著團圓,在中秋節,人們也是盡可能地與家人聚在一起,吃個團圓飯,增進感情。中秋節沒有鞭炮,但也不能少了活動,中秋節往往晚上會有燈展,各種各樣的花燈在夜晚綻放光彩,照亮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照亮游子回家的路。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登高望遠,賞菊和菊花酒,這個節日充滿了秋天的氣息。而孝敬尊長,是我們中華傳統美德,所以在現在社會,傳統節日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就是老人節,在出游賞秋景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尊敬老人喲!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還記得這個九九歌嘛,沒錯,冬至就是一九的第一天,也是北半球夜最長,晝最短的一天。冬至與清明一樣,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傳統節日。“冬至吃餃子”可謂是冬至時最有名的習俗,還有冬至如果不吃餃子就會凍耳朵的說法。所以冬至這一天一定記得吃餃子。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組成部分,雖然西方節日現在在年輕人之間非常流行,但我們也不能因此忘記自己老祖宗留下的文化。
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承載著一段歷史,訴說著一段故事,流傳著一種精神,傳遞著一種信仰,認真對待每一個傳統節日,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責任。
【傳統節日作文】相關文章:
傳統節日作文07-03
傳統節日作文(精選)07-05
【精選】傳統節日作文07-05
(精選)傳統節日作文07-05
傳統節日作文(精選)07-05
[精選]傳統節日作文07-05
傳統節日作文06-12
(精選)傳統節日作文07-04
傳統節日作文[精選]08-25
傳統節日作文(經典)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