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作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傳統節日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傳統節日作文 篇1
中國農歷年的歲首稱為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象征團結、興旺。未來寄托新的希望的佳節。
每年過春節,晚上我在客廳準備就餐,媽媽這位大廚在廚房忙得不可開交。我們在外面有說有笑。開放了,有皮蛋拌豆腐,回鍋肉,麻辣雞翅。。。。都是我最愛吃的'!干杯聲,歡笑聲,祝福聲,都在我耳邊回蕩。
吃晚飯,我們迫不及待跑去放鞭炮,頓時,屋前屋后便成了煙花炮竹的世界,煙花五彩繽紛,爭奇斗艷,就像仙女散花一樣升上空中,又慢慢落了下來。有的像秋菊,月季,萬紫千紅,千奇百怪。有的像流星,猛地躥上天空。這絢麗的色彩真是美麗極了!
我們正玩得高興,我看了一下手表;呀!快到八點了,春節聯歡晚會要開始了。大家紛紛走進房間看晚會。大家坐在電視前有說有笑。這時,爺爺拿了一個大紅包向我走過來說;發壓歲錢了,新年快樂!
我喜歡過春節!
傳統節日作文 篇2
(又稱“上元節”,即陰歷正月十五日。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在古書中,這一天稱為“上元”,其夜稱“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元宵有張燈、看燈的習俗,民間又習稱為“燈節”。此外還有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等風俗。我國古代歷法和月相有密切的'關系,每月十五,人們迎來了一年之中第一個月滿之夜,這一天理所當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漢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來古人把正月十五稱“上元”,七月十五稱“中元”,十月十五稱“下元”。最遲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舉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視。到后來,中元、下元的慶典逐漸廢除,而上元經久不衰。)
傳統節日作文 篇3
近些年來,當不少中國的年輕人時興過洋節的時候,在海外的中國人,卻非常喜歡感受中國固有的傳統。他們在海外如果聽到哪里燃放煙花爆竹,一定會感到非常親切。這種感覺我親身經歷過。燃放煙花爆竹是中國的傳統習俗和文化,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尤其是當今西方文化不斷滲透,逐漸改變著中國人的思想習俗和生活方式,這種傳統文化的凝聚力顯得尤為重要。西方節日大有取代中國傳統節日之勢,中國傳統節日和中國其他傳統文化一起,處于一種沒落的位置。
民族的自豪感、凝聚力有失去根基的危險。因此,允許燃放煙花爆竹,不僅是對數千年民風民俗的.尊重,更是保護、繼承傳統文化,恢復、提升民族凝聚力的表現。雖然制作和燃放煙花爆竹可能會引起火災和人生意外傷害,但這并不能成為強制禁放的理由。中國的車禍每一分鐘傷一人,每五分鐘死一人,汽車照樣滿地跑;抽煙喝酒傷身體,酒廠煙廠照樣生產各種名牌煙、名牌酒;牛有口蹄疫,雞有禽流感,牛場雞場照樣飼養。生產和燃放煙花爆竹因事故造成的損失與車禍、煙酒對人類造成的危害和損失恐怕要小的多,一味取締燃放煙花爆竹絕非明智之舉。
中國傳統文化的淪喪和民族凝聚力的散失非幾場事故的損失可取代。絕對的安全是不可能的,如果因為沒有絕對安全的保障就取締是不合情,也不合理的。關鍵是政府職能部門如何加強煙花爆竹的生產和銷售渠道的管理,加強安全意識的教育以及燃放知識的普及才是最主要的。我相信,一旦完善管理,煙花爆竹的安全文明燃放,一定可以再次證明,中國的傳統節日,從文化內涵,節日形式等各方面,都能帶給我們一個比西方節日更加熱鬧、祥和,且有聲有色的節日氣氛。
傳統節日作文 篇4
如今的國際環境相對開放。各種國家的文化交匯融合。過各種洋節日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多。這使得中國的傳統節日越來越不被重視。當今中國有很多的00后沒有見過龍舟,沒有見過艾草,甚至連像中秋節一樣的傳統節日是哪一天都不知道,現今保護中國的傳統節日,是我們每個人都肩負著重要使命。
中國的文明需要傳承,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5000年來造就的歷史的智慧結晶,每一個傳統節日都寄托著古人的美好愿望。中秋節寄托著游子對家的思念,端午節展現著勞動人民對豐收的喜悅。清明節體現了人們對過世的家屬們的哀思春節,表達了人們對明天美好生活的期盼,這些節日背后所存在的意義,絕不是任何一個洋節日能夠輕易取代的。
21世紀,隨著手機的上市,隨著QQ,微信,微博等一系列社交軟件上是各國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中國人越來越關注的事是萬圣節的南瓜,情人節的蛋糕,復活節的彩蛋,愚人節的各種惡作劇,圣誕節的'圣誕老人,從而忽視了新年的福,端午的艾草,中秋節的月餅,這對于中國文化的傳承是一種損失,沒有了這些,我們也將逐漸失去自己的信仰,中國也將逐漸失去自己的特色。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在你身邊,而你卻在玩手機,春節,端午,中秋本都是讓身處異地的親人團圓的日子。現在隨著科技的發達,交通的便利,親人團聚越來越容易,但距離卻越來越遠,以往團圓之時,飯桌上只有恤短情吃飯喝酒的聲音。而現在卻多了一種聲音——玩手機聲,幾個年齡相仿的親戚,拿起手機一聯機便忘記了所有,也因此冷落了家里的老人,各種團圓節日不再是談情敘事的地方,而是孩子們打游戲,刷級,發說說博取點擊量的地方。
一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歷史文化隨著時間的沉淀和積累而形成的傳統節日,承載著古人們的美好愿望,人們可以通過傳統節日看到古人的生活面貌,當節日不被人們重視,里面所承載的文化內涵也將被人們逐漸淡了,中國文明古國的稱號也將不復存在。
我們要加強對傳統節日的宣揚,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傳統節日,不要讓傳統節日成為歷史的塵埃。
傳統節日作文 篇5
有人喜歡端午節,有人喜歡重陽節,而我卻喜歡大年三十的春節。
過春節的時候,必不可少的`習俗就是貼窗花和放鞭炮了。我記得我家有一個掛在墻上的一個鐘,里面有一個福字,這個福字是倒著的,寓意是:福倒(到)了。
接下來和你說說放鞭炮。我和爺爺拿了一些錢下了樓,到小店買了一些擦炮和一個打火機,來到了小河邊放擦炮。我拿出一個擦炮,點燃了它,趕緊扔進河里,生怕炸到自己。過了一會兒,河里炸出了水花,我突然異想天開,覺得炸魚應該沒問題。這樣的話,今天晚飯就有著落了。嘻嘻,說干就干,我一連點燃了好幾個擦炮,一起扔進水中,小河里的水立刻像小噴泉一樣噴出來。再仔細一看,不僅魚沒炸到,卻把我身上弄濕了,但是我玩得還是很開心的。
晚上,媽媽煮了一大盤餃子,我迫不及待地蘸著醋,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就這樣,我愉快地度過了春節之夜。
傳統節日作文 篇6
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充滿了吉祥和幸福。每個節日都有自己的特點。例如,端午節包括粽子,清明節,中秋節包括月餅,元宵節包括燈謎。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是春節。在我的記憶中,那一年的春節是多么快樂!
每年春節,每個人都會放鞭炮。每當鞭炮響起,“啪!爸。爸!”所有的聲音似乎都在迎接春節!在燃放鞭炮的同時,家家戶戶還掛著紅燈籠,門上還貼著祝福的大字和對聯。
轉眼間,全家人正在一起吃美味的年夜飯。當我們快吃完的'時候,奶奶突然給我們帶來了一大鍋餃子,并告訴我們鍋里有一個用紅糖和硬幣包的餃子,叫做“幸運餃子”。如果有人吃了它,那就意味著這個人在新的一年里會非常幸運。聽完這句話,我們趕緊把餃子放進鍋里,希望把鍋翻過來。當我們分發完餃子后,我們開始尋找“幸運餃子”。
首先,我觀察了每個人是如何尋找它的。爸爸用筷子打開餃子皮,媽媽把銀針插進餃子,看看銀針是不是紅色的。起初,我以為我母親在用銀針嘗試毒藥!作為一個7英尺高的男孩,我不需要這么孩子氣!我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當我吃了一個餃子,感到又硬又甜時,我吐出來,發現它是一枚硬幣,旁邊放著一些紅糖。“我吃了幸運餃子!”我歡呼起來,父母羨慕地看著我。哈哈!我太高興了,在新的一年里,我將是最幸運的人!
我喜歡春節,因為我喜歡吃餃子,我更喜歡在吃餃子的時候找到我的運氣。
傳統節日作文 篇7
又要過年了。
過年?過年干什么?
吃飯:大魚大肉你家我家吃得個個看見油膩的東西就倒胃口;打牌:這一桌那一桌打個昏天暗地;送禮:你送我我再送你禮尚往來撈著便宜的家里就成了商場;看電視:一邊看還一邊感嘆春節聯歡晚會真是一年不如一年說得直白一點就叫——俗氣!
我們過年,到底得了什么“好”呢?
其它傳統節日也不見得多受歡迎,什么湯圓粽子月餅上墳燒香,除了幾個全是白頭發或已經長出了白頭發的外,年輕人誰對這個感興趣!而白領們呢,大多就干脆不過那“折騰節”,呆在寫字樓里心靜如水地賺加班工資。
的確,還是白領小資們算得精,這年不過也罷,一年到頭總有補償:圣誕節、情人節、復活節……這些“洋”節日多的是,還怕沒樂的。讓他們取代我們國家流傳下來的那些“節”,似乎更有情趣,更有格調。
不信你看,每年二月十四日一到,花店里老板的臉就樂得跟那紅玫瑰似的;各種千奇百怪的情人節小禮物時下也極為走俏……相反,什么粽子、湯圓、月餅,倒是讓調查各種劣質食品的記者賺足了外快。
于是,一些抵抗“洋節日”,捍衛傳統佳節的辦法也紛紛出臺,什么把“七夕”定為中國情人節,以紅豆代玫瑰……顯得嘩眾取寵,不倫不類。
依我看,這傳統節日的'魅力時下確實比不上洋節日,不是么,洋節日有情調,有趣味,而過年什么的除了大吃大喝就盡搞些折騰人的把戲。
為什么,為什么我們就不可以用一種坦然的心態去面對“洋節日”呢?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的碰撞,已愈演愈烈。我個人覺得,就讓它“演”好了。落后低俗的文化被淘汰或被抵制,這是歷史的潮流,擋也擋不住的;而先進的、合時宜的東西也肯定會受到廣泛的歡迎與接納,我們又為什么要去“擋”呢?就好比歐盟在統一貨幣的時候,許多外國人對他們的“馬克情結”依依不舍,但事實是歐元的發行對整個歐洲的經濟發展、人們交往都是有好處的,所以懷舊情結特濃的德國人依然還是讓笨重的銅幣馬克退出了歷史舞臺。
正確地接納、吸收外來文化,不會對傳統的文化產生影響,要有影響的話也是淘汰了一些諸如燒紙錢拜菩薩之類的說不上文化的“文化”,相反,還會促進各種文化彼此的融洽和進步。
傳統節日作文 篇8
今天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正月十五元宵節。大家是不是在桌前一邊吃著香甜的湯圓,一邊看著精彩的電視節目呢?
我們家鄉,每年的元宵節都要放煙花,看花燈,今年也不例外。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來到街上看花燈。只見馬路上人山人海,整條馬路都變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見人流的末尾。
提起元宵佳節,除了湯圓,我想更多人會想起賞燈。而在我的家鄉,正月十五上午的游街“鬧元宵”卻更被人們看重。
清早五點多鐘,便有大批人馬在水鏡廣場聚集。老人,小孩,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人都在隊伍里滿面春風。打腰鼓、劃旱船、扭秧歌,無人不迫切地表達著自己的歡喜。游行隊伍從大街小巷走過,路邊觀看的人摩肩接踵。調皮的小孩,拿出過年沒放完的鞭炮,“刺啦”一聲擦燃往人群里一丟,吐吐舌頭跑掉了。只剩下母親無奈的苦笑、抱歉的賠罪及眾人寬容的笑聲。獅子在街上上躥下跳,長龍在人海中上下翻騰。夾雜著震天撼地的鑼鼓聲,歡樂的氣氛沸騰到了極點。
元宵是團圓的日子,自然少不了一頓豐盛的'午宴。宴席通常在中午十二點開始,萬家鞭炮齊鳴,當滿城的地面都被喜慶的紅色鋪滿時,人們便開始吃飯了。湯圓當然必不可少——每逢元宵,奶奶的湯圓最令我掛念——奶奶不會夾餡,所以總是把湯圓揉成一個個小團。但是這一點都不影響它的味道:煮好后盛起來,一人面前一碗湯,加上白糖和炒好的芝麻,絕不亞于蔣雯麗代言的那“味美香甜甜”的“三全凌湯圓”。
吃完湯圓,我們又來到廣場觀看禮花。只見深藍色的天空布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好像一顆顆拖著彩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我簡直被迷住了。
月亮漸漸西落,我依依不舍得離開了。但是觀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色的燈好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
我相信,隨著祖國的日益發達,今后的元宵節一定會更好、更令人們期盼!
這就是我家鄉的元宵節!
傳統節日作文 篇9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習俗有很多。
第一項是包粽子。每年的端午節,奶奶都會教我包各種口味的粽子。比如看著就讓人流口水的鮮肉粽,噴香好吃的'栗子粽,還有我最愛的蛋黃粽——軟軟的糯米,大塊大塊的鮮肉和金色的蛋黃……它們可是端午必備神菜。我看著都想吃。奶奶說:“今天中午就吃粽子吧!”
吃飽有些撐了,我們就去看電視里的龍舟比賽。鼓手在前方給大家加油打氣,“咚咚鏘,咚咚鏘……”舵手在后方控制方向保持平衡,隊員們齊心協力加速劃。這過程很精彩,我還想再看!
看完龍舟比賽,我們開始“食五黃”。我問奶奶:“五黃是什么呀?”奶奶告訴我:“五黃是由黃魚、雄黃酒、咸鴨蛋黃、黃瓜、黃鱔組成的。”我把所有的菜嘗了一遍。真是一個比一個好吃。
吃完五黃,我就想睡覺了。可是,總有小蚊子叮我。這時,我便拿出了秘密武器“小狗狗”香袋。把它放在我床頭柜就能驅除小蚊子。很快,我做起美夢來。
【傳統節日作文】相關文章:
傳統節日作文07-03
傳統節日作文(精選)07-05
【精選】傳統節日作文07-05
(精選)傳統節日作文07-05
傳統節日作文(精選)07-05
[精選]傳統節日作文07-05
傳統節日作文06-12
(精選)傳統節日作文07-04
傳統節日作文[精選]08-25
傳統節日作文(經典)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