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作文[集錦6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作文 篇1
今天早晨,母親早早的就起床了,她去了菜市場,買回來一些粽葉、肉、蜜棗、和糯米。母親一回到家,先把粽葉用開水燙一下,然后把蜜棗、肉和糯米放在一個鍋里,再把一些醬油倒入鍋里,緊 接著把它們拌在一起,餡便做好了,這些準備工作做好之后,母親便開始包粽子了。只見母親不慌不忙的拿起幾片粽葉,圈成一個類似圓錐的形狀,接著放一些餡在里面,然后再用一片粽葉包起來,最 后用一根線扎起來,這樣,一個粽子便包好了。我學著母親的樣子也包起粽子來。粽子包好了,母親立刻把粽子放在鍋里煮,過了不久,粽子煮好了,母親拿起一只粽子,剝開粽葉,細細地品嘗,我看 著母親臉上的`表情,忍不住笑了,母親見了,被我搞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看我開心的樣子也笑了。
這一天,人們不光吃粽子,還賽龍舟,插艾青……這都是過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據說都是為了紀念愛國英雄屈原的。
端午節作文 篇2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我們要去大姨家吃粽子。
路上我問媽媽:“端午是什么意思?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媽媽說:“端午的端是開端的'意思,也就是初。午指五,端午就是五月初五。端午節吃粽子為了紀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被秦國包圍后,寫了《懷沙》這首詩,跳入汨羅江,自殺而亡。南方人這時候還會賽龍舟呢!”
一進大姨家,香噴噴的粽子味迎面撲來。“啊,真香!”我大叫一聲,嚇他們一跳。大姨笑著端上穿著綠色“粽子衣”的粽子,脫下衣服露出了雪白的身子,還有一個紅“嘴巴”。粽子一端上來,我和大姨夫迫不及待地吃起來,大姨夫咬了一口,滿嘴長了許多白“胡子”。我們哈哈大笑。大姨夫卻津津有味地舔了下嘴唇,說:“啊!又香又甜十分美味!”
我們在一片歡笑中,都吃了粽子,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3
今天是端午節,我決定跟著阿婆學包粽子。我們準備好了一些必需的材料,分別是粽葉、糯米和咸肉丁。
開始包粽子了,我拿了兩片粽葉,學著阿婆的`樣子包了起來,首先折出一個角,放入一小把糯米,再塞上幾塊咸肉丁,接著又抓了一小把糯米填滿塞緊,最后把粽葉蓋好。可就是這最后一步太難了,試了很多次怎么都蓋不緊,反而還把粽葉弄壞了,糯米也被撒了一地,真是前功盡棄了!漸漸地我失去了耐心,原來包粽子這件事看似簡單,但其實很不容易,不過媽媽告訴我,只要我用心學就一定能學會的,有一句話叫做“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今天除了學包粽子,我還知道了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4
五月五日是端午節,是大家都所熟知的傳統節日。
小朋友,你知道端午節應該吃什么嗎?沒錯,是粽子!粽子種類很多,有蜜棗粽。八寶粽。花生粽等。但是,小朋友,你們會包粽子嗎?哈哈,來跟我學學吧。
我首先準備好葦葉。糯米。棗肉。洗干凈后呈三角形包入葦葉中,不斷地折,最后用繩子系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和爸媽齊心協力,一會兒就包了許多。
之后,當然就是吃粽子了,煮上半個小時后就可以飽餐一頓了!吃著自己動手包的粽子,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
端午節作文 篇5
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我發現色彩鮮艷的荷包已經上市了,這時我才意識到端午節馬上進要來臨。關于端午節,我國有許多凄美的故事,其中楚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投江的故事最讓我難忘。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楚懷王時的大臣,因為他才華出眾,受到了楚懷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就在楚懷王及繼位的頃襄王面前,陷害屈原。楚王繼而逐漸疏遠屈原,也不采納他的諫言,最后甚至將屈原放逐。屈原滿懷悲憤,流落江湖,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后,投汨羅江自盡。屈原死后幾十年,楚國終因讒臣誤國為秦所滅。
但是屈原這位忠君愛國的悲劇英雄還活在人們的心中。據說屈原投江后,楚國的百姓很悲傷,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撐起船只,齊心協力劃船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尸身。這一舉動逐漸演變成現在的賽龍舟活動。有位漁夫還拿出事先準備的粽子、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的往江里面丟,為了讓魚蝦吃粽子和雞蛋,而不去咬屈遠的尸身。一老醫師則拿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了蛟龍,使它不能傷害屈大夫。
過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的蛟龍,龍須上還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抽了筋,然后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這些小孩子。這些風俗逐漸的流傳了下來,因此每年的端午節我們都要吃粽子,佩戴荷包,喝雄黃酒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我也要趕緊去買幾個粽子到靈臺的大溪河畔祭奠屈原,伙伴們,讓我們努力學習,更多的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6
“端午節”由來已久。分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是農歷五月初五大端午是在五月十五。端午節又叫“龍舟節”。說起這些節日,還有一段悲涼的故事!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自盡,周圍的人紛紛走到江邊劃船打撈。人們爭先恐后的,要把屈原救上岸。打撈了很久以后,人們還不見屈原的尸體,就回家拿米團扔往江中,不讓江中的魚、蝦、蟹、等把屈原的尸體吃掉,于是有了現在的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就是吃粽子了。粽子一般用糯米做成。把糯米,還有包粽子的竹葉泡在盆里一天一夜。再用葉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每一個角放上大棗或花生,為的是不讓米溢出來。粽子包好后,慢火煮一下午。粽子煮好后,打開鍋,芳香四溢,竹葉的香味,粽子的`清香,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
端午節還有一個傳統;用艾子葉驅蚊。以前醫療不發達,有些體弱殘疾的人被蚊蟲叮咬后會死亡,把艾葉放在門上有一種避邪的作用。人們還在端午節這天綁許多五彩線。用一些小果殼染成各種各樣的顏色,中間有一個小孔,將五彩線把小果殼穿在一起,綁在孩子們的手腳上,以示吉祥如意。
中華民俗源遠流長,這不是迷信,而是傳統習俗。我們應該去尊重它、保護它。讓古老的傳統文化成為民族的和諧,為經濟的騰飛做出貢獻。
【端午節作文】相關文章: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3篇08-01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三篇08-01
端午節端午節作文六篇02-17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3篇02-27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四篇08-09
端午節端午節作文4篇08-12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六篇08-11
端午節作文06-30
端午節作文07-08
端午節的作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