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城南舊事》有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城南舊事》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城南舊事》有感1
童年是擁有最美好的回憶,林海音《城南舊事》這本書把我帶進作者別樣的童年,和作者一起感受喜、怒、哀、樂……
林海音小時候住過的每一個地方都會發生一些令她印象深刻的事。讀著文章充滿童趣的語句,我仿佛看到了作者和我不一樣的童年生活。這本書的第一輯是她真正的最美好的童年回憶。最讓我感到傷感的,是第一輯的最后一章《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了》。爸爸走了,小作者瞬間長大了!“爸爸,抄起雞毛撣子倒轉過來拿,藤鞭子在空中一論,我被挨打了。”這樣挨打的.場景也成了美好的回憶,爸爸再也回不來了!這是最令我感到傷心的一章,每次讀到這里的時候,我的心里都是一陣陣的辛酸。
作者最美好的事情就是和蘭姨娘在一起,這樣“我”就可以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使我心里美滋滋。而“我”在童年最美好的事情就是考試和作業寫的好、考得好,被爸爸媽媽表揚,被老師表揚,那時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兒。
童年有許多美好的回憶與悲痛的回憶……如高爾基的《童年》講述了他小時候艱苦的生活,蕭紅《呼蘭河傳》寫出了童年的趣事。
童年是我們最美好的回憶,童年是生命中最甜蜜的大蛋糕。
讀《城南舊事》有感2
講了童年時期,在北京居住時,經歷的幾個故事。
一個被情人拋棄、孩子被扔掉的瘋女人,一個被繼父撿回來、經常受虐待的小姑娘,到底是不是母女?孩子想不明白,大人不想明白。
一個敗了家的旗人,靠偷東西供養弟弟讀書,一直強調“我不是壞人”,卻被警察帶走。他到底是不是壞人?小孩子只想跟他去看海。
一個姨太太,忍受不了家里的虐待,跑來尋求庇護。怕她破壞家庭,破壞父母感情,小孩子智商爆發,為他人牽線搭橋,幫家庭避免矛盾。可能,這個姨太太之前之所以被趕走,也是這個原因吧。
家里的保姆,為生計出來打工,盡心盡力的照顧主家,賺錢養自己的孩子。然而,兩個孩子,一個淹死一個送人,保姆辛辛苦苦,希望孩子健康長大,卻遇到不成器的`丈夫。
這本書,全是孩子的視角,只有一個個不完整的故事,沒有善惡對錯的判斷,只有小孩子眼中簡簡單單的歡樂悲傷,沒有大人世界的復雜虛偽。
我們都看慣了成人世界,習慣了成人的視角,看看這本書,換個視角,可能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讀《城南舊事》有感3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好書,是一本叫城南舊事的書,這本書是上個世紀作家林海音寫的。寫的特別好。
這本書主要講了生活在20世紀20年代的生活,在《惠安館》中英子和惠安館的瘋子秀貞交上了朋友,后來英子知道了秀貞是因為丟了孩子才瘋的,便幫她找孩子,最后發現妞兒是秀貞的女兒,最后母女相認,在《我們看海去》中英子又遇到了一個小偷這個小偷跟我們以為的并不一樣,他全都是因生活所迫,所以英子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在《蘭姨娘》中講述了蘭姨娘的故事,在驢打滾兒中又聽說宋媽的兒子淹死了,宋媽的女兒送人了,他不明白為什么宋媽要把自己的`兒子丟棄到老家,把女兒賣給趕馬車的。后來,英子的爸爸,得了重病死了。
這本書令我感觸很深,仿佛把我帶到那個年代,看見那個年代形形色色的人,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許多跟小偷差不多的人,他不是貪戀錢財的人,他只想供弟弟上學,供自己和弟弟吃飯,他被生活逼迫的極其無奈,還被世人所誤解誤解成貪戀金錢,貪戀地位的人。現在的老人也被許多人誤解,不小心摔了一跤,卻被世人誤解成訛錢,騙錢的人,最后活活被耀眼的太陽活活曬死,可憐吶,可憐。
希望世人不要再誤解他人多多站在別人的角度想一想。
讀《城南舊事》有感4
一直覺得林海音的文字帶著陽光的色彩與溫度,淡淡地暖入心中,在不經意間絢了你的眼。
《城南舊事》是我最早接觸的她的一部作品。剛見到書名,一種念舊的溫馨感便油然而生。
想象中的《城南舊事》應該是描寫一個小城鎮中所發生的故事。
故事可能發生在八九十年代,人物有西裝革履的教書先生,穿著旗袍的深巷佳人還有所有城鎮故事中不可少的騎著自行車打著車鈴在巷子間送報的'郵差。
當然這都是想象。
真正開始讀《城南舊事》時才發現,書中所寫的與我想象的大相徑庭。
《城南舊事》是一部自傳體的短篇小說集。以老北京城為背景,全書文筆自然樸實,講述了主人公英子的童年生活。
書中,英子的童年是快樂的同樣是悲傷的。因為天真可愛的英子一直在面對別離。
先是總是在胡同口尋找女兒的秀貞和她的伙伴妞兒。很多人都說秀貞是瘋子,但英子卻很同情她,也喜歡同她講話。后來,英子幫助秀貞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女兒——桂子,也就是英子的伙伴妞兒。母女團聚,秀貞立刻帶著妞兒去找她的父親,不料卻被火車壓死。
秀貞是個可憐的女人,她的一生沒有什么詞來形容,唯一的詞只有“愛”。為愛而生且一生追愛。
然后是附近荒園中的年輕人。也是一個無奈的可憐人。為了供弟弟上學,只得偷竊。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不能分清他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雖然偷竊很可恥,可為了供弟弟上學才走上偷竊的路,又很讓人同情。最后,年輕人被抓走了。英子很失落,因為她真得覺得年輕人很好。
接著是與英子朝夕相處的宋媽。不曉得宋媽在聽見丈夫告訴自己的消息后有沒有傷心,但英子是真真確確為宋媽的子女難過。兒子掉進河里淹死了,女兒被自己的父親賣給了別人,宋媽居然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這令英子不解而且傷心。后來,宋媽被她丈夫接走消失在了英子生活中。
最后是英子最愛的父親。癌癥離世,突然到讓英子以為是一場夢。
不論是秀貞,妞兒,年輕人,宋媽和父親也好,還是身世凄苦的蘭姨娘和不理孩子的德先生也好。他們都先后離開了英子的世界。
童年中,周圍人在歲月的步影中一個個消失。童年結束,那被歲月覆蓋的花開也成為空白,只剩下英子孤獨地走下去。
《城南舊事》雖寫的是英子的童年生活,可也是當時老北京的縮影。
老北京的生活多姿多彩,但最后,那些繁華哀傷終成過往。這時,回首彼岸,才發現光景綿長,那曇花一般的生活有悲有喜,無可復制。
讀《城南舊事》有感5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一去不還了。歲月是城南老街巷里,一條輕輕淌過的河,源遠流長。
那雙天真稚嫩的眼眸,一直在腦海里揮之不去。在戰爭彌漫的硝煙里,有一個孩子充滿童真的去觀察世界。《城南舊事》記錄了二十年代末人們的生活寫照,每一個生命都像小小的音符在擺動。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6歲的女孩——英子,一個天真無邪的女孩。她住在北京的一條小胡同里,遇到了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如惠安館的“瘋子”秀貞,被逼著學唱曲的妞兒,騎著驢回鄉下的宋媽,愛喝酒善良的爸爸等。這些小人物的喜怒哀樂,離不開當時腐朽的社會,宋媽的'身世坎坷不平。英子9歲那年,她的奶媽宋媽的丈夫來到了英子家,原來宋媽的兒子兩年前被淹死,女兒也被丈夫送給沒有兒女的騎三輪車的夫婦。其實,宋媽的心如被刀絞一樣,在那個年代,迫不得已做出的選擇,天底下哪一對父母不疼愛自己的兒女?《城南舊事》帶我們重新走過,那個時候的往昔亂世。故事的最后,院里的花兒落了。在英子的畢業典禮上,英子的爸爸因病去世了。英子,在一瞬間成長。
一部真正的文學作品,使用不同的人物去描繪所生活的壞境。《城南舊事》的作者林海音奶奶,用一生去寫關于兒童的文學,去追憶他的美好童年。她曾回到北京那個胡同,問道:“我的城墻呢?”墻,對于一個城市的過去來說,它意味著安全;對于現在來說,它阻礙了溝通與交流;但對于一個人來說,它可能就意味著永遠回不去的夢中童年。
英子那雙天真稚嫩的眼眸,它告訴著我,在那個亂世里,要用一顆童真的心去面對。在沉重的現實中,保留一片自由與快樂的天空。在我們的生活里,不要被社會的黑暗所侵蝕,要依舊保持一顆爽朗的童心。莎士比亞曾經說過:“無言的純潔的天真,往往比說話更能打動人心。現在的人們互相猜疑,商場上爾虞我詐,因為一點小事就斤斤計較,缺少一顆天真的童心。請記住,當你還只是孩子的模樣,因為你的童年一去不回。請拾起你忽略的天真與善良,去尋找那片自由與快樂的天空吧
童年像一首老歌,縈繞于心底的歌聲,花錢柳樹,有一個人逐漸陷入了沉思,腦海里飄蕩童年的時光,不停地回放著……
讀《城南舊事》有感6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時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對自己說,把它們寫下來吧,就這樣,我寫了一本《城南舊事》。
林海音的《城南舊事》我讀了一遍又一遍,最愛的還是那篇《冬陽童年駱駝隊》,這是林海音小時候的一篇回憶錄!難忘里面描寫駱駝吃東西時候的生態:那樣丑的臉,那樣長的牙齒,那樣安靜的態度。老師教給我們,要學駱駝,沉得住氣。它是那樣的沉穩,那樣的安逸,那樣的滿足于現狀。對于駱駝脖子底下掛的那個鈴鐺,顯然作者的觀點不同于父輩的`解釋,這就是天真無邪的童真。
其實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不一樣的童年——有喜有悲,有笑有樂,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記憶里的分分秒秒,其實有很多有趣美好的時光值得我們懷念和記載!
《城南舊事》寫的真好,這反映了作者不同于常人的童年生活還有一雙善于發現美麗和善于觀察的眼睛和細微的心靈!我想,寫的一篇好作文通常先要仔細的觀察,然后不停的推敲,平時積累一些優美的詞匯和語句,這樣心中有書才能筆下傳神!向林海音學習!
讀《城南舊事》有感7
這學期,我讀了著名作家林海音寫的《城南舊事》。這本書講的是,林海音從七歲到十三歲在北京城南的生活背景為主。
它描寫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著英子溫暖和樂的一家。它從主角英子的童眼,向人們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和,有一種說不出的天真,但卻說到了盡人世復雜的感情!
童年,是記憶的開始,也是一個夢的符號。回憶童年,有許多夢一樣的故事。六歲的小姑娘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胡同里。經常看見癡立在胡同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這是英子結識的第一個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結識,后來大學生被警察抓走,英子很同情秀貞,因為秀貞生下和英子差不多大的孩子,可是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一開始秀貞認為英子就是自己的女兒。英子得知自己的`小伙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因為小桂子身上有一個胎跡,剛好妞兒也有。最后發現妞兒是秀貞真正的女兒!
我一向對名著不太感興趣,往往是看了半截便將其冷落在旁。《城南舊事》不同,淡淡的文字,悠悠的敘述將我領進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老北京,在娓娓動人的真摯敘述中抒發了對童年的緬懷和對人間溫暖的呼喚,不但寫得親切動人,而且每個故事都能令我思緒起伏,多種交集的感覺同時在心頭涌現。
英子的世界是單純的,充滿疑問的,她從不在自己的世界里上鎖,總是任由人們進進出出。所以她和被人們認為是瘋子的秀貞結下了友情,三天兩頭的往惠安館里鉆;她和“小偷”寫下承諾,甚而認真地聽著“小偷”的故事;她愛著自己的奶媽,望著她離去,英子傷心難過。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我們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雖然很天真,卻道盡人世復雜的情感。
本書的每一篇到結尾,主角似乎總是離開英子,像惠安館的瘋子秀貞,我們看海去那個小偷,奶媽,最后連她的爸爸也離她而去了,當時她才小學畢業呢!看著無人修剪的花任意雕落,也為本書畫上句點。
讀《城南舊事》有感8
《城南舊事》是林海音著的一部小說,她用充滿童真、通俗易懂的文筆描繪出了主人公英子童年時經歷的種種離別,敘述這個古靈精怪、懵懵懂懂的女孩告別了漫漫的童年,漸漸成長的故事。
生活就像一個無情的劊子手,讓英子匆匆忙忙告別了童年,邁出了成長的第一步。英子因為身邊的親人、朋友一次次離去,慢慢從那個扎著馬尾辮的小女孩,蛻變成了一個亭亭玉立的姑娘,就像文末作者所說: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一切成功歸于成長,失敗亦然。生活中的一次次微不足道的小事,順水推舟般地推著我們向成長跨出一步、二步……在別人面前趾高氣揚,宛如天之驕子,鳳凰之雛,直到生活的一次次打壓,才明白了驕傲使人落后;脾氣沖,性格烈,受冤枉了馬上一頓罵,直到被人冷待奚落之后,才明白沖動是魔鬼;粗心大意,神經大條,做事馬馬虎虎,直到多次失而復得,得而復失,才明白嚴謹才是王道……
成長其實并不可怕。在蒙蒙細雨中,你可以吟詩一首,抒發自己的.感受;看到大好河山,你可以提筆作畫,將一切言語融為一幀水墨風景;每次摔倒受傷,你可以自己站起來,拍拍身上的塵土付之一笑。
詩人余秀華說:“一個能夠升起月亮的身體,必然馱住了無數次的日落。”勇敢面對成長,戰勝生活中的種種困難,是英子告訴讀者的,是書中爸爸、宋媽、妞兒、秀貞等不同角色叮囑我們的。
讀《城南舊事》有感9
一提“舊”,似乎什么也回憶不起來,只隱隱約約覺得“戀舊”確有那么一絲道理。“舊”是童年,是過去。在許多人眼中,還沒放下就算不上是“舊”,可即使是放下,它也只是被藏了起來,實則從未變“舊”。
《城南舊事》中的小英子,像極了彼時的我。其實每個女孩小時候都是一樣,整日嘴里哼哼唧唧,有時“矯情”,有時“做作”,還喜歡到處亂跑,摔倒就“哇”一聲哭出來,有時甚至擠不出眼淚,卻還要嚎兩嗓子,英子就這樣用她小女孩的眼光,經歷了許許多多。大人們眼中的瘋子秀貞,是她的朋友,巡警眼中的小偷,卻是她心中的好人。童真的'世界里,不管美丑,不論善惡,在她眼里都是新奇的。英子這個懵懂又天真的旁觀者,給了秀貞與妞兒一個雖凄慘卻也滿足的結局;給了苦陷于世俗的蘭姨娘一個安穩的歸宿。她看著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卻仍保有那顆難得的童心。直到她的父親去世,她由旁觀者變為主角的同時,“小英子”也就消失了。
英子應該很疼吧。“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六年級畢業,那是分別的痛,而父親去世,則是永別的痛。也許那時的英子為了承擔一切,逼自己成熟,逼自己麻木。可當事后回想,她會不會遺憾呢?她在不停地告別,猶記昨天還在哭著向宋媽撒嬌,可今天站在父親的永眠之地前,她一滴眼淚也不能掉。這是責任——成長的責任,亦是傷疤——童年的傷疤。英子最純真的童真,終于還是被傷疤掩蓋了。
成長,是蛻變,也是考驗,它不可預知,不可避免,這是屬于每個人的歷程。我只愿如從前一樣,做一個無憂無慮的小女孩。可那份童真,最終還是找不回來了,但愿傷疤可被撫平,但愿童真永不逝去!
讀《城南舊事》有感10
《城南舊事》這本書大家都讀過吧,還記得那個樸實的英子嗎?讀完這本書,我的內心有一絲小波動,有了許多感觸......
《城南舊事》是一部記載了英子七歲到十歲的童年生活經歷,它講述了舊北京的老故事,一條條小巷子的`回憶與溫馨。小說透過英子那雙天真、童稚的雙眼,向人們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道盡了人世間繁雜的情感和無法阻止被命運捉弄的無奈與絕望。
保守養父虐待的小伙伴妞兒,惠安會館的瘋女秀貞,為供弟弟上學而偷竊的無名青年,從小在凄風苦雨中生長的藍姨娘,朝夕相處、相依為命的奶娘宋媽和身染重病的慈父。并未了解人間世俗的小英子的思緒,久久縈繞在時光與命運的變遷之中。夾竹桃零落滿地,她在懵懂與靜默之中送別了自己的童年。
小英子的童年生活,看透了這世間的悲歡離合,讓她幼小的心靈過早的成熟、理解。
看完小英子的童年,再來看看自己。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可這樣的日子能陪伴我們多久呢?
讀《城南舊事》有感11
《城南舊事》是作者林海音自己的童年回憶,通過閱讀我看到了她的純真、善良。和她一樣,我們的也簡單而快樂。一本書,一個玩具,一次游戲,一場爭吵……看起來微不足道,卻承載著我們的快樂、追求和夢想。
可童年不是耐用品,一次性消費,很快就會失去。善良真誠的英子、薄相的妞兒、失子發瘋的秀貞、草垛里的小偷、時代覺醒的反抗人物蘭姨娘、知識淵博的德先叔、保姆宋媽、嚴肅的爸爸、善良的母親……作者童年里的'一幕幕也讓我想到自己童年中的很多人和事。他們都像書中的人物一樣,一個個從身邊走過,越行越遠。英子在失去中漸漸長大,我呢?
我覺得:我們要珍惜童年的每一分每一秒,生命只有一次,童年也只有一次。有些事情,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再也補救不了了。學會珍惜,才能不怕失去,才能在失去中逐漸成長。讓我們學會珍惜,學習成長。
讀《城南舊事》有感12
說到童年,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林海音的《城南舊事》這本書。《城南舊事》
是以林海音7歲到13歲的生活為背景的一部自傳體小說,描繪了20世紀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經歷的童年往事。
這本書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冬陽·童年·駱駝隊》這篇文章,講了在一個寒冷的冬天,英子家門前來了幾頭駱駝。英子從來沒見過駱駝,為了珍惜這段看到駱駝的機會,她特意搬了一把椅子,目不轉睛地看著。直到駱駝隊走得沒有了蹤影,才戀戀不舍地走進家門。就在之后,英子就每天追著宋媽問:“駱駝隊來了嗎?”
我讀完了這篇文章,想了想,以前自己為了玩,沒有好好學習,在學校上課,還想著時間過去得快一點兒。現在想一想,我覺得我以前是不對的。現在的生活和讀書的機會都是來之不易的`,機會只有一次,要珍惜現在讀書的機會。如果不珍惜,將來后悔的不是別人,而是我自己。
每當我看到這篇文章時,就會想起這件事。在一個星期六的早晨,媽媽把我從熱乎乎的被窩里拉了出來,讓我去上課。可是我不想去,于是心生一計,趁媽媽去開車時,一溜兒煙跑到了樓道里。當媽媽回來時,發現我不見了。媽媽提著嗓子,拼命地喊著我的名字找我。看到這個情景,我不禁有點心疼,正想著要不要告訴媽媽。可是如果我現在下去,就要去上課,上課那么無聊,枯燥。我不想去上課,所以我并沒有下去找媽媽,而是安靜地躲在樓道里。我本想等媽媽走了再回家,可是過了沒多久,媽媽找到了我,讓我去上課。我蹲下身子,搖了搖頭,對媽媽說我不要去上課,可媽媽卻罵了我一頓。無奈之下,我一邊哭一邊去上課。現在回過頭來一想,我當時是不對的。媽媽辛辛苦苦地賺錢給我報補習班,我卻不去上。我這樣既浪補費了媽媽的錢,還浪費了學習的機會啊!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要緊緊抓住現在讀書的機會,努力汲取知識,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前進,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不能讓將來的自己后悔。
讀《城南舊事》有感13
小小的一本書,蘊藏著童年的喜怒哀樂;小小的一本書,書寫一顆純真的心;小小的一本書,刻畫了一張張有趣的面容……
“我默默地想……童年重臨于我的心頭”。合上書,感覺心里空落落的,不知是感慨自己的童年沒有英子的精彩,還是為英子惋惜,惋惜與她建立了深厚感情的妞兒、秀貞、蘭姨娘,還有爸爸等人,最終都隨她逝去的童年一同離去了。短短的幾個小時里,我與英子共同經歷了她童年里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更感受到了她那顆純真的心。
在《惠安館》里,英子結識了淳樸的妞兒和思念女兒的“瘋”女人秀貞。西廂房曾是妞兒與英子的快樂天堂,而跨院亦是秀貞與英子捉“吊死鬼”的地方。關于英子生病那段時間的描寫,我印象深刻。它總讓我想起英子冒雨幫妞兒和秀貞相認的事,那時的她還生著病呢。我想,當英子看到相認的那一幕發生在她眼前時,她的內心必定激動地如洶涌澎湃的大海一般。英子的心靈里有一樣寶貴的東西,叫美好。所以,她能夠伸出援助之手去幫忙受苦受難的秀貞母女,甚至將***金鐲子、自己的`鉆石手表送給她們當盤纏。
整個故事由快樂的前奏再到深沉的結尾,讓人不由得悲從心生。它通過一個小孩的眼睛看大人世界的悲歡離,描繪了一個個生動傳神的人物形象。。
“我們看海去”,這是一篇文章的題目,也是書中厚嘴唇的男人說過的一句話。它同樣是一個小孩對世間一切真真假假、好壞是非的困惑苦惱的抒發。說起那厚嘴唇的男人,也實在可憐。自己無父無母,要賺錢讓弟弟讀書。這個男人與英子之間保持著一種朦朧的朋友關系。以至于后來,當英子發現自己無意中“出賣”了他時,傷心極了。我想,英子應該一直都相信他是個好人吧!因為英子說過,“他有厚厚敦敦的嘴唇”。
蘭姨娘,一個愛笑而又危險的女人。她笑時,左嘴角總是向上一斜,金牙便很合適地露出來,尤其是左臉頰還有一處酒渦,隨著笑聲打旋兒。英子很同情蘭姨娘,因為,她三歲就沒了媽。蘭姨娘是個渴望自由的人,她曾說:“把在他們施家的一身晦氣,都洗凈啦!好痛快!”當英子感受到蘭姨娘可能會奪走爸爸時,她便極力撮合蘭姨娘和德先叔在一起,然而她后來又不禁替爸爸難過。這樣的情節描寫,讓我不禁為之一顫。
在英子即將離開小學時,父親得肺病去世了。爸爸的生命之花凋零,英子也擔起了長女的責任。對英子來說,這太突然了,但她卻鎮靜地面對了一切,我真佩服她。
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合上書后,我仿佛也聽見了城南緩慢悅耳的鈴聲,看見了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
讀《城南舊事》有感14
“池塘邊的榕樹上,蟬在為夏天尖叫,操場邊的秋千上……”每當聽到這首歌,我就想起《城南舊事》這本書和我的童年。
《城南舊事》這本書講的是主人公英子(林)的故事,以20世紀20年代的北京為背景,用孩子天真無邪的眼神看世界的悲歡離合。文中的每一章,每一件小事,都記錄著小英子童年的一點一滴的快樂、悲傷和情感。讓我感受一下
英子的童年很豐富多彩。
《城南舊事》每章都很活潑,我很喜歡。但是我最喜歡的一章是關于“惠安閣”的。關于此事:瑛子從大人那里得知,惠安閣里有個瘋子。每次路過的.時候,大人都沒有給看那個瘋子,而是迎了上去
子的好奇心使她和那個瘋子成了好朋友。后來瘋子告訴英子她有孩子了,英子知道后也盡力幫她找孩子。最后,讓英子吃驚的是,英子的好朋友,那個女孩,竟然是瘋子的孩子。除了贊嘆英子的勇敢,這個故事更讓我感動
英子心地善良。
從《駱駝隊》到《花兒沒了,我長大了》,讀瑛子有趣的童年故事讓我想起一個有趣的童年故事:我記得有一次,爺爺帶我去田里摸蝸牛。我不知道蝸牛長什么樣,就問爺爺大鍋蟲是什么。它看起來像
真惡心。爺爺告訴我這是蝸牛。爺爺教我怎么摸蝸牛。雖然他有點害怕,但他仍然覺得很有趣。除了這一條,似乎沒有什么值得紀念的。現在我不是作業就是電腦游戲——,動漫。像英子這樣仔細觀察和關注自己的身體是很少見的
身邊的人和事。我羨慕英子的童年,希望我的童年也能像英子一樣豐富多彩。從現在開始,我不能整天看電腦電視。我要去尋找我的童年,抓泥鰍,追蝴蝶,爬山,看海,做好事.當我長大后,我會像林海英一樣。
寫一些關于你童年的有趣故事。
讀《城南舊事》有感15
《城南舊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一部自傳體短篇小說集。它講述了生活在北京城南的英子從懵懂的幼童時期直至小學六年級畢業的童年生活。
雖然我生長在上海,但透過這本書,我仿佛也跟著英子體驗了北京城南胡同里的童年生活。有些場景描寫得十分生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塵埃隨著宋媽揮舞著的雞毛撣子在陽光下飛舞;獨輪水車經過井窩子的冰地,發出刺耳的、吱吱扭扭的響聲;胡同的西廂房里,與伙伴妞兒一起逗弄小油雞都令我感到十分新鮮有趣。
我想,每個人的童年經歷雖然都不相同,就像英子和我生活的時代和環境都不一樣,但每個人的`童年又都相似,都是一段非常純真快樂的時光。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在學校組織的集體慶祝十歲生日活動上,我們班級演唱的歌曲《童年》。就像歌詞中所寫的,童年的我們盼望著假期,盼望著明天,盼望著長大。但也許我們都沒有意識到,隨著年齡的增長,當童年的腳步漸漸遠去,我們就無法完全做到無憂無慮,自由自在了。因為我們肩上都要真正擔負起各自的責任。就如同英子的爸爸去世時,她感到自己再也不是小孩子了,她必須要積極面對她將要所面臨的一切。
我也從中明白了,長大不僅僅是指年齡,而是一種承擔責任勇氣。
【讀《城南舊事》有感】相關文章:
《城南舊事》有感04-25
城南舊事有感范文05-09
《城南舊事》有感[精華]07-27
讀城南舊事后感07-03
《城南舊事》有感18篇05-31
《城南舊事》有感15篇04-25
《城南舊事》有感(15篇)04-25
《城南舊事》有感精選15篇04-25
初中讀《城南舊事》后感07-04
《城南舊事》有感匯編15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