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傳統文化作文300字9篇(優)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傳統文化作文300字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統文化作文300字 篇1
今天老師留的作業就是收集生活中的'傳統文化資料。
晚上在姥姥家吃餃子,姥姥包的餃子皮薄餡大,咬一口滋滋冒油,很香哦!
聽姥姥說包餃子也是傳統文化,是飲食文化。姥姥說小時候過春節,她們包餃子時都要往餃子里放錢幣,誰要是吃到了誰就是最有福氣的,真有意思。姥姥包的餃子里沒有放錢幣,而是放了糖塊兒并且被我吃到了,我覺得我是最有福氣最幸福的。后來我上網查了查,原來除了飲食文化,生活中的傳統文化還真不少,比如:清明節祭祖,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賞月,重陽節登高,大年三十守夜,年二十八掃除,拜年,元宵節吃湯圓,等等,還有手工藝方面的,剪紙,打中國結,打糖堆,抖空竹等等。
中國的傳統文化真是歷史悠久,流傳至今真不容易,我們要保留并且繼承下去。
傳統文化作文300字 篇2
中國傳統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是春節。每到大年三十,商場里人來人往,大家都忙著買年貨。但你知道嗎?過年還有一個美妙的神話故事,我講給你聽吧!
傳說中,在一個山谷里住著一只叫“年”的怪鼠,每到春節的`晚上“年”都會襲擊山下的一個村子。村子里的人非常害怕年,準備到城里過年,在路上,他們看見一個仙人,仙人對他們講“年”最害怕紅色的東西和響聲,人們聽了以后,連忙去買了春聯和鑼鼓。到了晚上“年”又來了,它看到紅色,聽到鑼鼓聲趕緊逃跑了,從此村莊太平了。
現在,我們每到過年,吃完午飯,就興高采烈地跑到爆竹店里買許多禮花。到了晚上,我便迫不及待的拿出禮花撕開包裝袋,取出禮花,用打火機小心翼翼的點燃后向天空發射,只聽一聲“啪”,一束美麗的煙花掛在天空上,五彩繽紛,好看極了。放完禮花后,我依依不舍的回家了,和家人觀看晚會。文化春節
傳統文化作文300字 篇3
今天是大年初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我們要在家里包餃子,吃餃子。我興奮極了!
我們去上墳之后,就回去包餃子了。我看見媽媽拿了一小塊面粉,將面粉的邊緣捏出手指印,再把肉放進去,最后把邊緣合在一起。這樣一個美味的餃子,就做出來了。媽媽一直按這樣的步驟,做出來了很多餃子。媽媽拿出來一枚硬幣,準備放到餃子里。
我很疑惑的問媽媽:“為什么要把硬幣放到餃子里面去呢?”媽媽說:“只要吃到硬幣的.人,這一年就會很幸運的:”媽媽把餃子放進了鍋里。不一會兒,香噴噴的餃子出爐了。餃子端到了桌上,我手拿筷子,一下子夾了一個,馬上放到嘴里。味道好極了。我非常想吃到硬幣,所以就吃的很多。忽然咬到了一個硬硬的東西。我拿出來一看,我高興極了,原來是硬幣。
我們在家過了一個快樂的春節。
傳統文化作文300字 篇4
中國古代硯的歷史悠久,它來源于新石器時代的研磨工具——磨盤、磨棒。但是,就目前的考古材料來看,至今還沒有發現一方西周以前的硯臺。也就是說,硯的'產生至少是在西周以后的某一個時期。
我國人民制硯的歷史悠久, 當時它的主要作用是研磨制彩陶用的顏料, 我國古代早期的硯一直處于緩慢的發展狀態之中。在形制方面,長期保持著附有磨杵的形式,這是因為當時一直使用的是天然墨和丸狀、塊狀的半天然墨,不易于手研,必須借助研杵和研石進行研墨,使其溶解于液體中方能使用。這段時期內,我們的先祖對硯的形制、品質進行了不懈的改進,除一般石硯外,還出現了陶硯、銅硯、漆硯等。大約到了西漢中期,硯可以說已經開始從實用的書寫工具中分離出來了,逐步脫胎成帶有渾樸裝飾的工藝品,步入了藝術的殿堂。
經過歷代變遷,最終端硯、歙硯、洮河硯和澄泥硯成為聞名遐邇的“四大名硯”。
傳統文化作文300字 篇5
今天我給大家講的是剪紙:剪紙的種類有很多,有的拿著書,看上去很有學問,還有的是,一只鳳凰,在鮮艷的牡丹上站著……等。
剪紙不是用機器做的,而是通過人們發揮想象了,所剪出來的,每一個剪紙,都非常精美、漂亮。每一張、每一步,都非常仔細,非常用心,非常用功。
自從我知道了剪紙是中華傳統文化時,不由自主的想剪紙了,我拿出彩紙、剪刀、鉛筆,就開始做,我先拿出紅色的彩紙,再用筆畫了一朵花,最后用剪刀剪了起來,卻沒剪好,于是接著再剪,這次,有點像了。
剪紙真好玩!我喜歡剪紙。
教師評語:習作不注意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如“還有的是,一只鳳凰”這句“是”后的.逗號應該去掉;“在鮮艷的牡丹上站著……等”這句的省略號和“等”重復了,應該去掉一個。習作語言平平,沒能將剪紙的精髓凸現出來。
傳統文化作文300字 篇6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餃子今天是周末,也是立冬,我們去姥姥家吃餃子。一進門便看見姥姥把一大塊面揪成許多小面團,再把小面團趕成扁片,其次把肉餡放進扁片里,最后把邊沿捏出許多的小花邊使餃子合攏,這樣就做好了。
餃子其實它的原名叫“嬌耳”,是我國醫圣張仲景發明的。相傳,張仲景辭官回鄉時,正好趕上立冬這一天,他看見許多的老百姓饑寒交迫,兩只耳朵也凍傷了,當時傷寒病正在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很多。張仲景便在當地搭起了一個醫棚,還支起了一個大鍋,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熱的藥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狀,煮熟之后連湯帶食都送給了老百姓。老百姓從立冬吃到除夕,抵御了傷寒也治好了凍耳。從此后人們就模仿制作,便有了餃子。
另外,在我國北方,每到逢年過節或迎親待友時,也都要包頓餃子吃。大家圍坐在一起,邊包餃子邊聊天,山南海北無所不談,不時引來歡聲笑語,真是其樂無窮呀!
千百年來,餃子在它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深受人們的喜愛,流傳至今。當人們吃著這味道鮮美的水餃時,如果在知道一些它的來歷,誰不驚嘆我們文明古國源遠流長的面食奇苑呢。
傳統文化作文300字 篇7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這些傳統文化中,我對剪紙情有獨鐘,因為我奶奶就是剪紙的高手。
記得小的時候,奶奶總是喜歡拿著一把剪刀在一張紅紙上剪來剪去,我很好奇,就問奶奶:“奶奶你在干什么?”奶奶告訴我她在剪紙,我就會又問到:“什么是剪紙?”這時,奶奶就會放下手中的剪刀,給我慢慢解釋。家里的門上,玻璃窗上,也貼滿了奶奶的作品,有大大的福字,有朵朵盛開的梅花,還有兩個胖娃娃抬著一條大鯉魚等等。在我看來,這些都十分的神奇,看似普通的一張紅紙在剪刀的.作用下,一幅幅精美的圖案出現在了人們面前。
暑假的時候,看見奶奶又在剪紙,我也想跟著奶奶學學,奶奶高興的答應了。奶奶先給我演示了一遍,她折疊好紅紙,不用在紙上畫圖,她早已熟練到不用畫草稿就能剪出自己想要的圖案,只見紅紙在她的剪刀下不停地轉動,幾分鐘之后,一副喜鵲報春圖就剪好了,真是太精美了。只見一只喜鵲站立在梅花枝頭,一個大大的春字在整副圖的中央,布局合理,有些線條只有頭發絲那么小,但是奶奶卻沒有剪斷,真是太奇妙了。
我暗下決心:一定要跟著奶奶學會剪紙,讓這項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傳統文化作文300字 篇8
我國的有許多許多。在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國的。比如:十二生肖了、剪紙了、陶瓷了、國畫了、書法了書法藝術是我最感興趣的。
從書中了解到,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藝術,歷史悠久,也是中國最引以為豪的'文化瑰寶之一。書法大體可分為: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五種,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我從小就非常喜歡書法,也特別想學它,可由于那時年齡小,老師把我拒之門外了。現在上學了,又看到班主任唐老師寫了一手漂亮的毛筆字,我#羨慕不已,我心里又開始癢癢了,也想像老師一樣寫出一手漂亮的毛筆字來。
我剛練毛筆字的時候,手中的毛筆總是不聽使喚,寫出來的字橫不是橫,豎不是豎,難看極了。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的毛筆字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我寫的作品還在學校展覽呢!我自豪極了。
傳統文化作文300字 篇9
傳統文化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樂趣,在春節,又有哪些好玩的傳統文化呢?——題記在我們五彩繽紛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傳統文化,比如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賞月、重陽節登高、元宵節吃湯圓……接下來接下來就讓我給你們介紹春節有哪些傳統文化吧! 過春節的`時候大家都要貼對聯、貼福字,還要倒著貼,意思是福來到了我們身邊。
春節還要放鞭炮,吃餃子。餃子是“交子”的意思,是舊年向新一年的過渡和交替。古人以前還會包一個錢幣在餃子里面,誰第一個吃到錢餃,誰就會在新一年中有福氣,可現代人覺得錢幣太不衛生了,就改為包糖了……春節我們還要放鞭炮,但春節為什么要放鞭炮呢?原來在很久很多久以前有一只"年"獸每到過年就來吃人了,一次能吃一村子的人呢!大家可怕它了!有一年"年"獸又來吃人了,大家都跑到昆侖山。
這時一位年邁的老人卻拿來紅紙做春聯,拿來稻草做鞭炮,還拿來蠟燭做燈籠,"年"獸一看見這些東西嚇得魂飛魄散。從此"年"再也不敢到人間來了,但人們怕它再來人間吃人,便在大年初一放鞭炮。
【傳統文化作文300字】相關文章:
傳統文化的作文07-06
【經典】傳統文化的作文07-27
傳統文化的作文11-02
傳統文化的作文(精選)07-04
描寫傳統文化的作文07-06
傳統文化冬至作文07-03
傳統文化的中學作文06-28
弘揚傳統文化的作文04-20
傳統文化孝道作文04-11
傳統文化優秀作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