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音樂《我當老師》教學反思(精選5篇)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音樂《我當老師》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音樂《我當老師》教學反思 1
這是一首天真活潑、富有兒童情趣的歌曲。歌曲節奏活潑,旋律幽默詼諧,歌詞具有很濃的童話色彩,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歌曲采用了二四拍,節奏較復雜,每個樂句都采用問答式的一呼一應,樂句間休止符的運用表現了小動物的可愛。
在教學《我當老師》以后,通過反思我有以下的幾點深刻的認識和體會:
一、巧用多媒體創設童話情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本節音樂課開始,大屏幕就出現了動物學校的場景,通過一群活潑可愛的小動物的畫面,教師妙趣橫生語言的描繪和引人入勝的音樂渲染,把學生帶進了“動物學校”的童話世界。
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展開充分的想象,自己當上了動物學校的小老師,并以問答的形式啟發學生:“你想教小動物來干嘛?”一下了就激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由于創設了這樣獨特的教學情境,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轉換成了“動物學校”的小老師的角色,不僅使學生在身臨其境的狀態下體驗了當老師的快樂,而且使學生初步熟悉、理解了這首歌的歌詞。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為學生學唱《我當老師》打好基礎。
二、多種感官聯合并用,促進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新課標指出,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不同境域之間的綜合和現代教育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拓展學生的審美空間。
在學生初聽歌曲時,隨歡快的音樂,大屏幕上出現了動物圖譜,既有小貓、小狗、小鳥和小羊可愛的卡通動物頭像,又有隨樂曲跳動的旋律線,這時學生眼看、耳聽、口哼、手拍,多種感官聯合并用,同時出現《我當老師》的歌詞。以這種形式出示歌曲,體現了濃郁的童話色彩,促進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音樂《我當老師》教學反思 2
《我當老師》是一首天真活潑、極富兒童情趣的歌曲,節奏活潑明快,旋律幽默詼諧,歌詞具有童話色彩,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歌曲二四拍,節奏較復雜,每個樂句都一問一答的形式,演唱時要做到吐字輕巧,聲音有彈性,唱出俏皮、幽默、歡樂的情緒。
在這堂課中,我先從“森林的聲音”入手,用森林中的音樂和背景創設了一個趣味性的情境,然后通過讓學生選擇四位小動物模仿它們的叫聲,讓學生在“玩”中進行節奏訓練,掌握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同時,通過為《我和老師》的旋律音樂伴奏,同時在活躍輕松地氛圍中感受到了歌曲的旋律。
在前面的導入以后,我又設計了“上課口令”這一環節,這個環節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解決歌曲中的難點,即后十六音符及休止符,由于休止符在第一個環節已接觸,學生很容易把握,但對于后十六分音符,由于二年級教材中極少接觸,少數學生不能很準確地打出節奏,所以一開始打的時候有點亂,練了好多遍,以至于后面的時間有點緊。但我覺得這個環節還是很有必要的,經過這個環節,學生在后面的樂句學習就很容易上手了。
在歌曲的學習中,我先讓學生整體聆聽范唱2遍,用提問幫助學生逐步理解歌詞,在整體感受之后,再將歌曲的樂句分割開來,逐句教學,這樣的目的是一方面降低歌曲學習的難度,畢竟對于二年級的學生,這首歌還是比較復雜的。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幫助學生掌握歌曲的結構。可是,上完這個環節,我發現分開唱時,學生都唱得不錯,可一下子將整首歌的歌譜一下子呈現在他們面前時,讓他們一下子連起來時,少數學生不能跟上。如果在這里可以先在歌譜上稍作引導,或讓學生跟琴默唱一下,就可以使全班都能跟上,估計到全面,教學效果也將更好。
在歌唱時,我把動作加在了第一二句休止符的地方,而不是整句樂句都加動作,這樣做一來可以活躍氣氛,感受體會樂句的情緒,更主要的可以通過動作,使學生辨別各樂句的節奏特點,知道哪里空長一點,哪里空短一點,并能準確地演唱出來。這樣的'設計效果不錯,學生一下子就可以唱準四分休止符及八分休止符了。
在唱會歌曲后,我又設計了一個拓展創編環節,在這個環節,我讓學生創編新歌詞,使學生的思維進一步得到提升和發揮,很受學生喜歡,但由于時間的限制,只能選用少數學生的新詞,有些學生顯然有點失望。
在本課中,由于受時間的限制,我覺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不能充分發揮,特別是回答問題時,老師的引導和幫助占了主導地位。此外,課堂活動更全面地估計到各個層次的學生,這也是以后音樂課必須和改進的。
音樂《我當老師》教學反思 3
《論語八佾》中,孔子對魯國大司樂說:“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皎如也,繹如也,以成。”這是孔子對音樂的理論說明,他要求音樂和諧、純粹、清晰。孔子不只僅認識到了音樂是對實際的摹仿,同時也注意到了并不是對實際的自然摹仿,而是要求對實際進行藝術概括。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做到“純粹和諧”。
《我當老師》就是這樣一首天真的歌曲,表達了一個小主人公對“當老師”的有趣實踐。
千年前的孔圣人已經意識到:音樂在教育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一個人全面發展,不只需要智慧、勇敢,而且必需“文之以禮樂”,所以他說:“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論語泰伯》)。 “為人生而音樂” 是音樂課堂的遠程目標,從近處點滴做起,為遠方的理想服務,是音樂課堂“投入不問回報”的事實和有效地價值。
一、讀小詩的改進
“小鬼當家”第五單元的開頭語,很適合小朋友的心理“胃口”:我能做點啥?你快猜一猜,掃地洗衣釘扣子,小鬼當家人人夸。
在其他班級,讓學生按節奏朗讀這四句,覺得結束感不強,有戛然而止的不適感,所以重復了最后三個字——“人人夸”。在做課件的時候加了進去。
二、“樂以發和”
“和諧”成為當代的最強音,課堂也求和諧。但課前十分鐘,課件還是出了點小問題。電腦開機后,自動跳出一個對話框,說裝置了一個什么程序我匆忙中沒有記住,然后再打開昨天調試時非常正常的課件,糟糕!其中的視頻竟然無法播放,于是只好重新插入視頻,眼看上樓去帶學生來音樂教室來不和了,早早來準備聽課的徐雪紅老師主動說“我去幫你帶下來吧!”真的心里是感激不盡,在此感謝善解人意、“救”我于“水火”之中、笑靨如花又倩聲如銀鈴般悅耳的徐老師——謝謝!
原本想讓學生下樓來音樂教師的時候,順便帶些凳子下來,給聽課的老師坐,可是因為課件故障的關系,搞到鈴聲響的那秒鐘才“排除險情”,所以造成了課堂凳子“緊缺”的狀況,在此道歉——sorry!
三、“人而不仁,如樂何?”
“人而不仁,如樂何?”孔子提出人的品質與音樂的內在聯系。他說假如一個人沒有仁德,那又怎能很好地掌握音樂呢?”
在聽課老師的眾目睽睽之下,我和二2班的小朋友度過了一節“難得和平”的音樂課,那個我研究課題中的“問題小孩”小潘同學,迫于“聽課”這種氛圍的壓力,所以“水火相融”的“現象”讓我很欣慰:終究是個聰明的小孩啊!可造之材!歌唱中,小潘同學的聲音逐步融入了大家的聲音之中,我和全班同學不必如平時般為潘同學的隨性而行的搗亂行為而承當無可奈何中的“殃和池魚”的后果。是聽課老師帶來的“人氣”讓“問題小孩”今天表示“例外”讓課堂順利進行。小潘表示了自身的'“仁”,對我來說是可喜可賀的事情啊。
四、寬容勝于苛求
“歌者直己而陳德”。這節課,雖然沒有占據“天時”優勢,氣溫轉冷,讓教室中咳嗽一片確實讓我有些小小的沮喪,但“人和”讓我的感動一直在加分。
學校的地理位置處在風、濕的當口,冷風夾雜著回湖水的潮濕,教室里一咳就是一大片。當我課堂上初次聽到那壓抑的一片咳嗽聲,就在后悔時間選的有點不妙。于是為了不讓咳嗽來破壞歌聲的音響效果,出了個下策:“當你咳嗽了,你干脆停下來,不要唱了。”但是在“公開課”的氛圍下,我發現幾乎沒有小小朋友停下來真正不唱了,休息了,都在盡力配合我的要求。咳嗽的小孩,只停了以秒來計算的實間,然后又跟上大部隊的腳步。所以想想自身有一點點殘暴。
五、音樂課堂以外的故事
這節音樂課上的表示,以至于我在2班的下一節美術課上,有“說話不算話”的“心太軟”行為。
上節美術課結束時候已經確定要“懲辦”,因為兩節課完成一張畫,但是畫畫時候總有小孩在講話,影響畫畫速度,下課鈴聲響了,很多小朋友沒有完成作品,所以吃批評了。
但是上完公開課的第二天,我走進教室,想到咳嗽了還“捧我的場”,批評他們真有點不近人情,于是心軟:想到你們上節課,那么認真的配合老師,咳嗽了,還在唱歌,所以這節課,不忍心再罵你們,懲辦你們了。但是你們以后的美術課,畫畫時候應該少講些廢話,認真些畫畫,對自身畫畫的要求高中一年級些,不要怕難,一味追求簡單省力。你們唱歌時候那么活潑聰明,相信你們動腦筋了,畫畫也會很出色的。
于是,再給五分鐘,完成上次的畫,再畫今天的作業,教室里,出奇的恬靜,沒有小家伙再交頭接耳。畫畫的質量明顯提高了。
五、春天的氛圍
音樂的表示,是需要內心的熱情。讓學生對音樂充溢興趣和熱情,并樂意把上音樂課的時間和精力用在“音樂”上,二不是浪費在發呆等頹廢的事情上。并在動腦中找到樂趣,在應約中體會到想象的愉悅,讓課堂出現出一種生機勃勃的狀態。
音樂《我當老師》教學反思 4
1.我讓學生思考作者在敘述七件事時,文章在選材時有什么不同點?
學生經過短暫思考后,一位同學說到“主次分明”,大部分同學還能夠說到“詳略得當”。
這是不錯的。接著,我再補充概括,這篇課文寫的七件小事,前五件事是略寫,后兩件事是詳寫。文中內容這樣安排,就叫“主次分明”“詳略得當”“中心突出”,使文章結構清晰,疏密有致。詳寫的材料要做到生動具體;略寫的材料做到簡筆勾勒,概括精練。
2. 接著上面教學環節,我緊接著問:“文章為什么前面五件事略寫,而后兩件事做詳寫?”
學生能過回答的少。我想主要原因是學生剛剛進入文本,還不能進入深入理解課文,這個問題閑得很突兀,前面沒有很好的教學鋪墊。所以對后面兩件事表達的表達的思想情感學生沒有感受到。第六件事是老師對我影響的最大的一件事,是一次心靈上的援助,給幼年的“我”極大的'幫助和慰藉,讓“我”無法忘記。第七件寫我暑假夢中尋師,是承接了上文的內容,正是因為老師對我的關心讓我舍不得離開老師,細讀課文,你感到作者用一個孩子般的質樸清新的語言傾訴了“我”對老師的濃濃的依戀之情。而且這兩件事和前面的五件事是有著區別的。這兩件事互相依存,交互交融,都是老師用一顆心溫暖了另一顆童稚的心,寫出了師生之間最美的情感,是文章感情的深化。這前面六件事是像一塊塊的鏡面,照出了一個豐滿感人的老師形象。后一件事是表達我對老師的依依不舍之情。文章用心品讀,生動感人。
如果把這兩件事單獨提取出來,進行內容的篩選,又可以構成一片微型美文《我的老師》。可惜,教學中我沒有帶領學生深入學習“老師排除“我”的糾紛,對我心靈的援助”這件事,所以學生對老師形象理解的不夠深刻。如果停留在前面的幾件小事上,老師在學生心目中只不過是一位可愛、溫柔、善良的老師,這樣看來,學習第六件事尤其顯得重要了。回望全文,文章一開始就說“最使我不能忘記的就是蔡蕓之老師”,文章結尾,情真意切,感人至深,這都凸顯了老師對我心靈的影響很大。如果在教學設計充分考慮如上內容,教學活動會更加緊扣文章中心,凸顯教學的重難點。
此外,再把第一件事單獨提取出進行變形閱讀,會構成一首描寫可親可愛老師的小詩,帶著學生一起品味,學起來也會很有意思。
音樂《我當老師》教學反思 5
《我的老師》這篇課文講完之后,我對這篇文章又有了全新的領悟。這一課我從作者對蔡老師的感情入手,將作者的感情發展脈絡整理了出來,雖然看起來只是作者對蔡老師的情感脈絡,但其實老師對學生的愛也融入到了其中。雖然是給學生講課,但是這篇課文也使我受益匪淺。它讓我懂得了老師對于學生的重要性和影響力,提醒我要更加愛護、熏陶學生,做一個受學生喜愛的老師。
通過這堂課,我也發現了自己在教學方面的許多優缺點。我覺得我的優點是心態平和,和學生有互動,關注學生,這些優點我會在以后的`課堂中繼續保持。但是我也有很多缺點需要慢慢改正,首先不敢放手讓學生自由回答,因為我還有些缺乏自信,我覺得自己對課堂的掌控力還不夠,所以怕展開問題之后收不回來,這一點我會在以后的課堂中慢慢改進,努力提高自己對課堂的掌控力。然后我的思維有些過于固定,學生很多答案都是正確的或者有道理的,但是不是我心里想要的答案因此有時候我就沒有及時給予肯定,其實有時候學生的答案比我心里的答案更加貼切。我想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還是沒有自信,并且對教材缺乏深刻的理解,課堂控制能力也應該進一步提高。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努力改正我的缺點,給孩子更好的課堂。
【音樂《我當老師》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音樂教師教學反思11-06
小學音樂教師淺談音樂教學反思07-02
音樂的教學反思01-29
音樂教學反思07-02
音樂教學反思05-26
音樂教學反思07-03
《草原就是我的家》音樂教學反思07-04
《我是小音樂家》教學反思06-17
音樂老師的教學反思(通用13篇)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