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啟示》讀后感【必備】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滴水穿石的啟示》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滴水穿石的啟示》讀后感1
我學了一篇課文,叫《滴水穿石的啟示》,令我懂得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剛看到這個題目,我非常驚訝,小水滴怎么能滴穿大石頭呢?讀完課文,我被小水滴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感動了。我原以為水滴的力量那么小,不可能把石頭滴穿。可是,我想錯了,只要它鍥而不舍,日雕月琢,堅持不懈,就能把石頭滴穿。如果我們也能有水滴這種鍥而不舍的精神,那還會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從小立志學醫。他訪名醫,嘗百草,最后終于寫出了藥學巨著《本草綱目》。美國發明家愛迪生,沒有受過正規教育,幼年就自謀生計,但他迷戀于電學實驗研究,竟擁有一千多項發明專利權。為什么他們能有這樣的'成就?這是因為他們都有堅定的目標,并且能克服困難,堅持不斷的努力,最終獲得成功。
我們都知道,雨水的力量肯定比水滴大,但它卻不能滴穿石頭,這是為什么?因為它既沒有專一的目標,也不能持之以恒。可見,如果想要取得成功,專一的目標和持之以恒的精神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不管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要銘記“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
《滴水穿石的啟示》讀后感2
老師帶領我們學完了滴水穿石的啟示。這篇課文主要講,在安徽廣德太極洞內,有一塊狀如臥兔的石頭,石頭正中有一個光滑圓潤的小洞,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原來在這一塊石頭的上方,有水滴不斷地滴落下來,而且總是滴在同一個地方,這水滴的力量是微小的,但它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就什么事情都能做成了。
文中還舉了幾個名人的例子:李時珍從小立志學醫,經過二十多年才寫出了《本草綱目》;愛迪生沒有受過正規的教育,但他畢生孜孜不倦,最后竟擁有一千多項發明專權;還有現代著名的書法家齊白石,他在自己的畫室里掛著他用來自勉的條幅不教一日閑過,正是因為齊白石老人的不懈努力,他的書法才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他們都是擁有著這一種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把一塊塊頑石給滴穿了,我們在學習中也要學習這一種精神,在遇到不懂不會的問題時要虛心請教、或是從網上查找,直到弄明白為止。我們在很多地方都要這樣,所以我們要記住,目標專一不要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滴水穿石的啟示》讀后感】相關文章:
滴水穿石的啟示作文07-11
滴水穿石的啟示作文06-06
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04-04
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02-28
《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06-21
滴水穿石的啟示讀書筆記07-02
《滴水穿石的啟示》教案設計08-10
《滴水穿石的啟示》的優秀教學設計07-04
《滴水穿石的啟示》課堂實錄07-02
滴水穿石的啟示的課堂實錄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