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作文精華(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jié)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jié)作文 篇1
清晨,一陣濃郁的糯米夾雜著粽葉的香味兒把我從夢中喚醒,啊,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再也在床上待不住了,一骨碌爬起來,就往飯廳跑去。眼前的景象令我興奮不已,桌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粽子,有鮮肉粽、火腿粽、花生粽、蜜棗粽、白粽數都數不過來,真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饞得我直咽口水。我趕忙坐下來,顧不得擔心冒著熱氣的粽子燙到手,匆匆地剝開一個粽子碧綠的外衣,香味兒撲鼻而來,只見一個黃燦燦的飯團就像一個吃飽了的.小貓肚子一樣滾圓,把粽子掰成兩半,露出了里面鮮美誘人的肉餡,我再也受不了種誘惑,大喊一聲吃粽子嘍!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吃完鮮肉粽,我感覺還沒解到饞,又剝開了一個我最愛吃的白粽,輕輕沾上一點糖,然后大口咬進嘴里,哇!那甜蜜的感覺直浸肺腑,真是絕世精品呀!真難忘這個粽子飄香的端午節(jié),真希望天天都是端午節(jié)啊!
端午節(jié)作文 篇2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年到了農歷五月初五,我們都拍著手、跺著腳,唱起這首熟悉的兒歌。
端午節(jié)這天早上,奶奶總是在廚房里忙著包粽子。我問過爸爸,為什么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呢?爸爸告訴我:“相傳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人們把粽子投進江河,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我跑進廚房看見奶奶忙得滿頭大汗,我一邊幫奶奶升火,一邊問奶奶:我們?yōu)槭裁匆^端午節(jié)啊?奶奶微笑著說:“端午節(jié)是龍節(jié),是四五千年以前我們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jié)日。現在端午節(jié)已經成為我國民間的`傳統節(jié)日,又稱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我坐在火爐旁,好像懂得了什么,又好像什么也不懂。只好呆呆地望著火爐。
到了傍晚,奶奶把廚房打掃得干干凈凈,并灑上雄黃酒,嘴里一邊念著:“雄黃大蒜灑團轉,老蛇螞蟻遠遠走。”我有點懷疑,這雄黃酒真有這么大的威力嗎?
大人們忙了一天,到了夜晚還不忘記用雄黃酒在孩子們的頭上畫個“王”字,我想這“王”大概是表示:希望我們像快樂王子一樣快快樂樂的度過每一天吧!
端午節(jié)作文 篇3
端午節(jié)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然而可就是沒有被國王采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后劃著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之后,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我們全家都十分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傳統習俗就就是吃粽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jié)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jié)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后,然而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錐體,然后先放一個棗,之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后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粽子包完后,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后就能夠吃了!媽媽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粽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粽子時,我總就是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jié)除了要吃粽子,還要賽龍舟喲!
我最喜愛看賽龍舟了,幾十個水手都拿著槳,奮力地劃著,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用力地敲著。“加油,加油!”場外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fā)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水手們聽了不得不更加使勁劃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十分壯觀、熱烈。
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作文 篇4
每年的節(jié)日有很多,端午節(jié)在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傳說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設立的,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艾節(jié)、端五、重午、午日、夏節(jié)。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個地方的人們過節(jié)的.習俗是相同的。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是掛艾葉菖蒲、吃粽子、喝雄黃酒、掛香袋,有的地方還要賽龍舟。
端午節(jié)這天,奶奶準備了粽葉、糯米、肉,包起了粽子。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拿起一大一小兩片粽葉,折出一個角,往折好的角筒里放一把浸泡好的糯米,塞了一塊大肥肉,再用糯米蓋嚴實。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心想:真簡單,一點都不難。可是當我想把粽葉蓋好的時候就遇到麻煩事了,怎么蓋都不行,老是有糯米掉下來。我急得團團轉,幸好有奶奶幫我,她讓我把糯米弄掉了一點,這才蓋起來。最后一步是把粽葉用繩子扎起來,粽子一定要包的緊才好吃。包粽子是手藝活,看起來簡單,其實一點都不容易。
在端午佳節(jié),人們用各種活動紀念屈原,一代接著一代,才形成了蘊涵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民族文化的傳統風俗。
端午節(jié)作文 篇5
每當過端午節(jié),我就會想起一個人——屈原。屈原這個人我們并不陌生。自屈原投江之后,他便一直被后人所懷念。因為他的中心孝國,為國使他嫉惡如仇。因為他的潔身自好,贏得了后人對他的永世敬仰。
然而,敬仰之余,我也會常常產生一種想法。“死”是什么?當然大家都知道它是一個人保持清白的途徑,當然這其中也難免包含著一些懦弱和無奈!當一個人理想破滅,處于困境時,死難道就是唯一的選擇嗎?屈原的死確實慷慨悲壯,但相比之下,孔夫子的那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頑強斗志,不是更令人敬仰嗎?
“人生”是一條多么漫長又多么短暫的路啊!在這條路上又怎么可能沒有挫折呢?艱難和困惑就是生命本身,這是與生俱來的,否則人生豈不是太簡單了嗎?一旦遇到巨大災難,就以死來解脫,不是顯得太消極了嗎?
文天祥被擄,他本想求死,可他最終還是沒有,因為他心中有一個堅定的目標,是這個信念戰(zhàn)勝了求死的念頭,支持著他堅持斗爭直到最后。我認為,有時活著比求死更艱難,同時也更偉大。我敬仰以身殉國的志士,但是那些面對覆滅毫不退避,寧肯讓災難毀滅自己也絕不肯以死來逃避災難的人,不是更讓人崇敬嗎?
如果屈原有積極樂觀的思想,如果屈原可以忍受著巨大的痛苦,如果屈原可以以國家為重,那么他的.人生價值就會變得更珍貴,更高尚,更有意義。但他為了解他的心頭之恨,而丟失了他那條寶貴的生命。今天,我又來到圖書館里,可惜少了幾本屈原的著作。也許這幾本書會不為重視,也許這幾本書會家喻戶曉,也許這幾本書會將歷史又翻開嶄新的一面。
我同情屈原,我敬仰屈原,我歌頌屈原。在又一個端午節(jié)的來臨之際,我不禁又想起了這個故事,對屈原的死感到非常的可惜。
【端午節(jié)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jié)作文: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06-26
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作文六篇02-17
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作文4篇08-12
端午節(jié) 作文06-27
作文 端午節(jié)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