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垃圾分類調研報告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報告與我們愈發關系密切,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垃圾分類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垃圾分類調研報告1
近幾年來,科技急速開展,人們逐漸忽略了垃圾分類,忽略了地面上那許許多多的垃圾。為此,我們小組特在中山公園里做了一個調查,調查結果如1下:
可回收垃圾:紙屑、金屬、舊本子、廢鐵、塑料瓶等
不可回收垃圾:廁紙、餐巾等
有害垃圾:廢電池、熒光棒、化裝品盒、筆芯等
廚余垃圾:香蕉皮、蘋果核、剩菜、剩飯、變質食品等
對于可回收垃圾,我們可以把它們送給回收站進行回收,讓它們獲得再利用的價值;對于某些廚余垃圾我們可以物盡其用,比方說,剩菜、剩飯可以給家里的寵物或者家禽吃;對于有害垃圾,如廢電池等,其實也是可以再次利用的。
不僅這一些,我們還對一些小區的業主進行了調查。我發覺,在我們調查的35位業主中,只有17位業主表示有垃圾分類,這使我們感到非常遺憾。我們又調查了5位路人,他們的`意見都是,就我不扔有什么用?還是會有人扔呀!勸你們不要管這件事了!
在這里,我真誠地懇請大家,伙伴們我們一定要保護環境,不要亂扔垃圾,要記住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垃圾分類人人都得做好。
感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垃圾分類調研報告2
垃圾是環境的一大污染源,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是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的關鍵環節和根底工作,又是一項涉及面廣的社會系統工程,是人們生活方式、生活習慣的一場“革命”,在高度文明的現代,人們對垃圾分類處理的認識有多少呢?在政府大力提倡,垃圾分類的同時,市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于自己丟棄的垃圾是怎樣處理的,市民對垃圾分類常識又了解多少呢?就這一系列問題,在村作了一個關于垃圾分類處理的調查。
一、調查目的
掌握社區居民對垃圾處理了解和看法,市民垃圾分類意識調查,了解垃圾處理存在的問題。
1了解正確處理垃圾的方法2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3提高自己的調查能力
二、調查對象:
社區村民、學生、外來工、清潔工作人員
三、調查方式
1.查閱書籍
2.采訪身邊的人及上門調查
3.上網查詢
4.問卷調查
(1)您是否了解有關垃圾分類的知識,并怎樣處理
A.十分了解
B.根本了解
C.了解一些
D.不了解
(2)您有將垃圾分類放入垃圾箱的習慣嗎
A.總是
B.經常
C.偶然
D.從不
(3)您平常怎樣處理生活垃圾?
A.把家里的垃圾放在一起扔到社區的垃圾桶內
B.把家里的垃圾分類好再仍到社區的垃圾桶
(4)您知道生活垃圾把垃圾應分成哪3大類嗎?
A.知道
B.不知道
(5)您認為不分類扔垃圾的主要原因是:
A沒有找到這樣的垃圾分類箱,無法分類投放
B.很麻煩
C.沒有這個意識
D.沒有意義
四、調查時間:
20xx年10月7日至21日
五、調查內容
1.社區垃圾投放的地點
2.清理垃圾的時間
3.家庭垃圾分類的情況
4.村民垃圾分類意識
六、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一共訪問住戶56戶,對56家住戶作答的結果作出統計分析,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
1.有23%人對垃圾的投放地點、處理時間和處理方式比較中意。
2.有15%人對垃圾投放地點不中意,認為只有一個集中停放點,離家太遠。
3.有20%人對垃圾處理的時間不中意,處理時間太久,因為在早晨上班時間影響了車輛的通行。
4.有8%人對垃圾裝卸車不中意,認為水槽太小,導致垃圾水肆意橫流,污染環境。
5.有58%的`人知道生活垃圾怎樣分類;30%的人不知道垃圾怎樣分類。10%的人對此有一些了解。
七、調查體會及建議
其實什么是垃圾分類呢?。正確處理垃圾的方法是:把垃圾分成3大類。第一類,可回收垃圾?,有廢鐵、廢鋼、廢玻璃、廢橡膠等。
第二類,不可回收垃圾,有剩飯、剩菜、變質食品等。
第三類,有害垃圾,如廢電池、廢熒光燈管等。
對于可回收垃圾,我們可以把它們給回收站進行回收,獲得它的再次利用價值,對于某些不可回收的,我們可以物盡其用,比方說剩飯、剩菜可以喂給自己家的寵物或者家禽,對于有害垃圾,如廢電池等,其實也是可以再次利用的,一方面節約了材料,重金屬鉻、鎘等?對環境的污染。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村民往往對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分不清晰,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對于新型農村的建設,建立和諧、衛生的新環境,提出幾點建議:(同時也和村委進行了溝通,得到他們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謝。)
1、加大宣傳力度。仍有不在少數的居民未正確認識垃圾分類?對垃圾分類的態度不確定、行動消沉被動。“國民意識”是生活垃圾成功推廣實行的另一關鍵因素?國民垃圾分類意識的提高依靠強有力的宣傳教育。對居民要進行系統而細致的循環經濟尤其是垃圾分類回收方面的教育?這一點十分重要。居民是垃圾分類回收的主體?他們的認知程度決定了垃圾分類回收的成敗。宣傳和指導,可以印制一些關于生活垃圾分類和棄置方法的宣傳單,發給每戶家庭,讓他們貼在家里明顯的位置,來指導家庭的垃圾分類。在垃圾桶上標明可回收垃圾或者不可回收垃圾的標識。配備有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可以分成三種: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毒垃圾回收)
2村委預備一些垃圾分類專用袋,方便居民領用,分類袋上可印上垃圾分類宣傳口號和垃圾分類小常識
3、建立與垃圾分類的相關政策措施。比方,垃圾分類可以通過獎勵制度調動居民積極性。鼓勵村民自覺進行垃圾分類,也讓每個人切實地感受垃圾分類11帶來的現實收益。
4、完善垃圾分類設施。相關部門在設計垃圾分類箱時可以畫上相應的圖例?比方在“可回收”垃圾箱上畫上瓶子、玻璃、紙張等。在“不可回收”也畫上相應的物品?給居民一個明確的概念。
5、設立專門垃圾點,嚴禁一切車輛在其周圍停放。
6、改變收垃圾時間,便于出行。
7.建議相關教育主管部門:
在所有學校開展垃圾分類回收活動,可以組織“綠色學校”評比活動,把學校垃圾分類;
作為考核的重要指標。同時,通過我們的同學對家庭進行宣傳,學校里可組織評比“環保家庭”活動,也把家庭實行垃圾分類作為重要內容。
8、建議有環保意識的廠家:
設計更加合理、有用的分類垃圾箱。還可以生產一些家庭用分類垃圾箱(類似于家里用的連體調味瓶),讓人們在家里也能方便地進行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調研報告3
一、問題的提出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了,可人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差了。不知現在有多少人知道垃圾分類這件事呢?我和幾個同學做了一個關于垃圾分類調查報告!
二、調查方法
1、上網查資料,了解垃圾分類的好處。
2、哪些城市垃圾分類做得好。
3、問十個人知不知道垃圾分類是件什么樣的事?
4、問清潔工人有沒有把垃圾按可回收或不可回收來分?
三、結論
1、據了解,生活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后,30%-40%是可以利用的資源,具有很好的.經濟價值,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紙0.85噸,節約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產減少污染74%;每回收1噸廢鋼鐵可煉好鋼0.9噸,比利用礦石冶煉節
約本錢47%,減少污染75%,減少水污染和固體廢物97%;回收食品廢物等有機垃圾1噸,可生產0.6噸有機胖,也可生產垃圾燃料,作為發電、供熱燃料。
2、日本有家用分類垃圾箱,人們在家就可以輕易地給垃圾分類。同時,扔垃圾時還要分日子--每戶都有統一發的表格,寫著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玻璃、罐頭、電池等共十余種。英國每家都有三個垃圾箱:一個黑色,裝一般生活垃圾;一個綠色,裝花園及廚房垃圾;一個黑色小箱子,裝玻璃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區政府會安排三輛不同的垃圾車每周一次將其運走。澳大利亞人家的院子里,都會有三個深綠色大塑料垃圾桶,蓋子的顏色分別為紅、黃、綠。
3、只要我們每個人把垃圾送對家,就為環保出一份力!!
垃圾分類調研報告4
一.問題的提出
現在是20xx年,科技飛速增長,人均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但是你是否注意過,在垃圾桶旁邊,垃圾到處都是,并且隨著垃圾越來越多,我們的生活環境也越來越差。星期五的時候,我們就來到了天子嶺垃圾廠,借這個時機,我們去觀看一下。
二.觀看后的發覺
我們雖然沒有去實地觀看,但是卻從他們那兒的'小劇院,知道了清理垃圾的根本流程。
(1)同樣,他們也將垃圾分為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廚余垃圾四類。
(2)可回收垃圾將要送到回收站,將進行回收利用。
(3)不可回收垃圾(其它垃圾)用燃燒添埋兩種方式處理,燃燒可以將垃圾變成沼氣;沼氣可以發電是一種綠色能源,添埋可以用時間來讓這些垃圾腐爛,但是必須要在上面鋪一層塑料布,為的是讓雨水不會進到垃圾里,增加污水處理。
(4)廚余垃圾則是利用一整套設備,將廚余垃圾變成精美的胖料。
我們還去了由天子嶺人員自己造的生態公園,那里綠樹成陰,群開盛開,十分美麗,到處都是一些黑色的管子,聽工作人員說,那是運送沼氣的管子。更讓我吃驚的是在它們的展示館里,了解到現在我國已經是一個垃圾大國,成了一種垃圾圍城的地步,就北京一個地方附近就有幾十個添埋廠。更讓我吃驚3的是在它們的展示館里,有他們自己的回收物品制作的東西,如用各色吸管做了凡高的星空畫;用很多綠色瓶蓋組成了一個綠字,甚至還用廢棄的金屬造了一輛摩托車。
三.分析
這次觀看讓我們明白天子嶺垃圾廠是一個管理良好,工作嚴密的垃圾廠,但是有一些垃圾廠去不像天子嶺一樣。所以,我盼望我們能做到分類垃圾,并且不白費任何東西,才能讓我們地球成為一個漂亮的世界。
垃圾分類調研報告5
一、提出的問題
現在__市人們都在做垃圾分類的工作,無論走在那里都有垃圾分類的垃圾桶。既然垃圾桶是隨處可見的,那也就是說明廣州人很重視垃圾分類的工作。但許多過路人還會有隨手扔垃圾的行為。為什么他們會這樣呢?也許大家對垃圾分類的了解還不夠深吧!我想我們也是。所以我們就要通過這次的綜合實踐活動,了解垃圾是否能變廢為寶、什么垃圾能變廢為寶、垃圾怎樣變廢為寶、變廢為寶有什么好處。
二、調查方法
1、訪問過路人知不知道垃圾分類的知識
2、上網查資料
3、去圖書館查看有關書籍
三、總結
垃圾能變廢為寶。有些垃圾是通過回收、加工后直接利用有些垃圾是回收后分類,壓縮,變形,熔化,制造出新的耐用品。垃圾能變成新紙、新鉛筆、新陶藝、新的藝術品等。但有些垃圾是有害的,要通過加工后在填埋。垃圾變廢為寶能美化環境,對人類作出重大奉獻。變廢為寶好處多。現在__市正迎亞運,變廢為寶能減少垃圾,能美化我們的'城市。變廢為寶還能節約社會的資源,不再讓大自然流淚,還能讓我們的城市得到“衛生城”這個美譽。讓我們的政府減少了許多麻煩。還給了我們一個潔凈,舒適的生存環境。停止了垃圾燃燒場的建設,使我們的身體健康起來。
原來垃圾是那么有價值的,那我們就要行動起來,做好垃圾分類,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垃圾分類調研報告6
隨著經濟的不斷開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的提高,此時諸多問題也會隨著不斷發生變化,在享受的同時,是否注意享受之后的剩余的垃圾。坐落在粵西的xx市也一樣。出門逛街,常會看到生活垃圾隨便扔在馬路邊,人行道邊,而且生活垃圾并沒有進行分類,一麻袋一麻袋的垃圾或堆或散在路邊,連居住樓下門前一樣有許多垃圾,在雨天后或在水里德垃圾還發出一陣陣惡臭,4垃圾隨風飛揚、臭氣熏天、蚊蠅滋生、污水外溢,造成二次污染,驚奇垃圾桶卻少之又少,逛了整個都沒幾個。由此進行了一項有關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情況的調查,于20xx年8月20日在發放20份有關城市(x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情況的調查問卷,回收11份。
據統計,被調查者中的學生占63.6%,其它36.4%;有36.4%的人對xx市垃圾處理流程了解一點,63.6%的人不清晰;沒有人對垃圾分類有正確的認識;63.6%通過報紙、書籍了解垃圾的分類的,36.4%的.通過網絡、人際交流或未了解過;54.5%不怎么注意平常進行垃圾分類,27.3%經常,18.2%從不;72.7%沒有留意按分類垃圾箱的指示扔垃圾,27.3%每次都會;所有參與調查者都認同垃圾分類有極大的好處;54.5%不情愿把垃圾分類后放進垃圾箱,45.5%情愿,因為有利環境;對于垃圾分類工作的態度都是積極的;被調查者根本都是將垃圾定時定點投放后,保潔人員收集。
接著調查了環衛阿姨,家庭父母,一位婦女坦言:垃圾都是一扔了之,沒想到垃圾還有分類,也不知道什么是分類。她所理解的垃圾分類,就是把能夠賣錢的廢品挑出來,比方廢舊報紙、雜志、易拉罐等。不知道為何要分類,哪些垃圾可回收,哪些不可回收。經過采訪和采風發覺:幾乎所有的被調查的人都不知道生活垃圾分類,怎樣分類,為什么要分類,也從不聽說過要生活垃圾分類,他們只是按照習慣把生活垃圾裝進袋子里,放到附近的定點,或者直接放在自己的樓下,由保潔人員來收集,然后集中運去填埋,其中沒經過什么的處理程序,垃圾桶數量少之又少且沒有分類的垃圾桶。
我還與本市的大學生訪談,“垃圾分類我很贊成,但日常生活中對家庭垃圾分類并不現實,一是我不知道分類標準,再說xx市也沒那么多垃圾桶盛裝,還很占地方!”家住物管樓里的何棟彬學生一臉無奈地說。他們對生活垃圾分類和怎樣處理也不是很清晰、了解。但他們知道這些問題的存在,也有自己的體會,也深感自己無能為力,他們對解決這些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建議。
調查結果講明:垃圾分類系統建設和運行尚未形成,缺乏推動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的政策和手段。本市的居民普遍對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不了解,也根本沒聽說過生活垃圾進行分類,特別是老一輩,對生活垃圾分類不感興趣還是直接扔掉最方便。生活垃圾未經過分類處理而就簡單的填埋和燃燒式處理垃5圾,白費了資源。用環衛工人簡單收集,白費人力物力,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
我市生活垃圾的處理,根底設施單一,無分類收集,填埋后無害化效果也不理想,先進的垃圾堆胖技術未被啟用,生活垃圾尚未形成有利于垃圾從源頭資源化、減量化的有效治理體制和機制。這些問題的出現,在于政府相關部門責任不清,政府投入缺乏,公眾對垃圾處理缺乏應有的熟悉,對垃圾無害化處理和回收利用的研究力量薄弱。同時由于前端減量的資金投入缺乏,法治手段薄弱,僅僅依靠行政手段推進,工作落實難度很大。垃圾分類日常運行管理缺乏資金支持,長效管理機制尚未形成,也難以調動垃圾產生單位主動減量和企業參與新技術開發和投入的積極性。
法律不健全且執行不力也是一方面,目前我國關于垃圾分類技術管理的研究較為充分,但法律方面的規定和研究卻很少。與興旺國家相比,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起步較晚,相應的立法體系也不夠健全,存在立法過于原則性、法律責任不夠明確、缺乏綜合性法律和配套法律法規等缺乏。配套法律、法規缺乏,目前關于垃圾分類的配套法律、法規只有一部《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其公布于20xx年,目前還沒有正式實施;地方性法規不到位,缺乏政府和政策扶持。管理部門重視程度不夠;缺少有力的政策扶持和配套的執行措施;市民對垃圾分類具體方法不了解,無法具體實施等。在法律方面,則存在地方性法規不到位或立法有空白、各地立法內容過于籠統、缺乏法律責任的規定、地區開展不均衡等問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國家前些年對垃圾分類的關注程度不夠;一方面是有關垃圾分類的法律研究沒有形成獨立的研究領域。對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我們也并不是束手無策、無法可依的。法律是存在的,但還不夠健全,有待進一步完善。此外,就是這些要求不高、尚待完善的法律,在現實中也得不到很好的遵守和執行,本市政府也沒有認真執行。
本市的生活垃圾之所以沒有進行分類,簡單的說一方面是因為市民環保意識薄弱,缺乏垃圾分類意識;一方面是因為有關部門執行、監管、宣傳力度不夠,從垃圾桶數量少之又少且沒有分類的垃圾桶等;而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經濟不同意造成的,xx市經濟落后,熟悉不清,資金缺乏,尚未從源頭操縱。
【垃圾分類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垃圾分類研究報告06-28
垃圾分類的研究報告06-28
垃圾處理調研報告03-28
垃圾分類的調查報告06-24
垃圾分類調查報告10-31
垃圾分類調查報告04-29
垃圾分類演講04-30
垃圾分類作文01-11
垃圾分類總結02-15
垃圾分類的作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