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作文實用【9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作文 篇1
端午節要到了,我最喜歡的粽子馬上就可以吃到了。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音雄黃酒,游百病,配香囊,備牲醴。端午節的第一個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歷正月初七,或謂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端午節的.第二個意義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后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后,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后,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體,裝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端午節第三個意義是為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于江中,數日不見尸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詩辭頌揚。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后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后人為了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端午節第四個意義是紀念現代革命女詩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國,后人為敬仰其詩,復哀其忠勇事跡,乃與詩人節合并舉行紀念,而詩人節亦因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為端午節。
端午節人人皆知的習俗就是吃粽子了,我愛吃粽子所以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2
端午節離我們越來越近了,為搶占端午市場,南昌石油提前準備,各大加油站已經貼出了端午促銷海報,led屏循環播放促銷內容,印制了宣傳折頁發放到顧客手中。進門處擺設端午商品專區,有各種口味的粽子、咸蛋、皮蛋和一些精美的節日禮盒,可以滿足顧客不同層次的需求。
“我們店里的`粽子都是五芳齋的,老字號了,糯而不爛、咸甜適中,你可以先買兩個嘗嘗。”為了更好的推銷節日商品,各片區分別組織了銷售技能培訓,重點針對此次端午節市場,讓員工的銷售更專業,更有效。
“還沒走進店里就聞到粽子香了。”京東加油站收銀臺旁香噴噴的粽子正冒著熱氣,顧客正從員工手中接過粽子。“今天的早餐就是粽子歡迎了。”
5月初,南昌石油就根據各站情況為加油站鋪貨,可是節日禮盒、粽子、咸蛋這些商品剛到京東加油站時,顧客總是看的多買的少。“粽子一般在端午節時才吃,現在離端午節還有20多天,所以買粽子還太早。”在聽到顧客想法后,京東站將早餐市場作為突破口,免費為顧客提供加熱服務,一方面讓顧客的早餐供應更加多元化,另一方面為即將到來的端午做足宣傳工作。
今年恰巧端午節“撞上“兒童節,很多家長會選擇帶著孩子一起出游或者走親訪友,易捷巧用組合營銷,用節日商品搭配兒童玩具,新鮮獨特,吸引孩子眼球,帶動節日消費。
端午節作文 篇3
今日是端午節,我早早的起床了。因為伙伴們跟我約好,要好好的玩個痛快。電話鈴響了,伙伴們叫我來了。
我拿起滑板飛快的下了樓,果然他們也都帶著滑板。我們一起來到了鳳凰廣場的假山上,玩起了“卡丁車”的.游戲。我們分別都坐在自己的滑板上,從山頂向下滑,富有挑戰性,特別刺激,特別是我們這些淘氣包給這種“卡丁車”也添加了“攻擊”和“防御的技巧”,那種現代化的攻擊措施的確是很有創意的,所以我覺得特別有趣!
中午,我們回到家,媽媽已經做好了粽子,并且說要好好的過一個端午節。我最喜歡吃糯米紅棗餡兒的粽子,我一口氣吃了六個。香甜可口的粽子讓我回味無窮!
吃完粽子,媽媽告訴我,過端午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古代時人們把做好的粽子扔進了汨羅江中,是為了避免魚蝦吃了屈原的尸體。所以吃粽子的習俗延續到了今日。
端午節作文 篇4
由于生長于物質匱乏年代,小時候,經常盼望過年過節。只為過年過節,才有好吃好玩的。端午節更是如此。
記得童年過端午這一天,插艾蒿,包粽子、煮咸雞蛋、抹雄黃酒、掛香囊、洗夏季“頭茬澡”是過端午的主要大事。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這天,家家戶戶,清早到野外田地,割些長得半人高綠葉艾蒿,插在門楣,窗戶,豬舍地方,用以驅除蛇蟲侵害。而整個村莊散發著濃郁的艾草清香。
包粽子,據說是為紀念楚國詩人屈原。屈原一生憂國憂民,卻被奸忠污陷排擠,不被國王重用,強進言后又被流放,最后不愿看到楚國被秦滅亡,悲憤中抱石自沉于汩羅江。民眾痛惜屈原,聽說后,為了不讓魚類傷害屈原的尸體,沿江里撒下糯米,演變成今天的吃粽子習俗。
端午的.雞蛋,清香鮮美自不必說。因為平時,自己都舍不吃,拿去賣了換油監和零用錢。只有過年過節才是個例外。
喝雄黃酒可以驅蟲避邪。奶奶說,當年,許仙就是在端午這天,勸白娘子多喝了雄黃酒,才現了原形,嚇得許仙逃進金山寺不回家,氣得白娘子和法海施展法術,水漫金山。可見雄黃酒的效用有多好。即是不喝,小孩身上是要涂抹的。掛香囊能夠保平安吉祥。至于洗夏季“頭茬澡”,據說能讓夏天身上不長痱子,火胞。
當然,童年端午,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有關吃的記憶。那時,一天到晚都在餓著過。能吃飽一頓,已是一種滿足,過節能吃上一次美味,更是美上半年。
農村過端午,麥收剛過,新面下來,家家戶戶都炸炸饃。若遇上生產隊長高興,殺頭豬,家家分得二三斤,讓人人嘗嘗斷了半年的葷味。記得過節的前一天殺豬,隊里派幾個身強力壯的人,放倒肥豬,殺豬人用長刀,捅進豬脖子放血,直到豬滴盡血斷氣,然后,用刀在豬腳處割個口,插個竹管,接上打氣筒打氣,把豬打得全身滾圓,四肢朝天,再放進燒熱的大鍋里褪毛。毛剔凈后,放在門板上破肚開膛,掏出內臟,掛在架上,按戶割分。一大群兒童圍著看,等肉分得家后,跟著大人興高采烈地跑回家,守候著父母做熟美餐。
端午早上,吃粽子,煮雞蛋,煮蒜頭,喝米湯,在我看來,只算是像吃酒席前的打尖。中午才算正餐。大人們半晌,早早收工,炸炸饃,炒肉,蒸米飯。溫潤如玉,醇香可口的粽子,更是早晨已經做好。小孩們早早地圍在灶臺和桌前,等飯菜一端上來,迫不急待地下筷,狼吞虎咽起來,一個個吃得肚子滾圓,嘴角流油,還不肯下桌。夜時睡覺,夢里嘴還在嚼得津津有味。醒來,我還在跟弟弟說,要是天天過節過年多好啊。
幾十年后,憶起每年端午哪天能吃哪么飽,吃得哪么美,都是大人們舍不得吃原因。既是吃點,頂多是“土地爺吃螞蚱,大小沾點葷氣”,為的讓娃娃們吃得飽吃得好,補償下平時的愧欠。想到這,心里就常常發酸,淚涌眼際。
今天,人們終于過上天天像過年過節的好日子。過端午這天,更是美味佳肴滿席。在這個舉國歡樂的日子里,我們更不能忘記,過去艱難的日子。讓哪痛苦的一頁,在我們中華民族,成為歷史,永不再現。我想,只有這樣,屈原的在天之靈才會感到無比欣慰,這樣的端午節更具意義。
端午節作文 篇5
說到端午節,大家一定都知道。
端午節有很多名字。比如:端陽節、賽詩節、重五節等等。
端午節有很多風俗,像吃粽子、賽龍舟、戴五絲線、吃"五黃"等。
說到粽子,我可是很喜歡。我見到的粽子有兩種,一種是竹葉粽,一種是竹筒粽。餡兒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紅棗餡的,豆沙餡的,有香米餡的,有糯米餡的,有八寶粥餡的,這些餡都是粘粘的.,吃在嘴里又香又甜,好吃得很!恐怕你饞得都要流口水了吧!
我聽家長說,端午節還有一個故事呢。楚國時期,當時正是 五月初五 ,屈原因受冤枉,抱著石頭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后,劃船去搭救,可是打撈了半天都沒撈到。他們怕魚蝦吃了屈原的一尸一體,就在汨羅江上劃龍船、丟粽子,引開魚蝦。
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人士,一直把賽龍船、吃粽子的習俗延續到今天。
端午節作文 篇6
在地大物博,歷史悠久的中國有許多的傳統節日,而我最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那天,有些地方的人們掛菖蒲,艾草,據說可以驅除蚊子等害蟲。端午節必不可缺的就是包粽子,有糯米粽子,赤豆粽子,還有火腿粽子等等。記得一年端午,我們家自己包粽子,我也參與一回。可惜技術水平實在不高只好做旁觀者。看著媽媽熟練的`動作,心里真是有佩服又羨慕。粽子包好就可以下水煮,隨著開水沸騰而冒出來的水蒸氣飄蕩在房間,讓房間充滿竹葉和糯米特有的清香。饞的我直流口水。粽子一出鍋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去拿,媽媽在一旁直笑我是個小饞貓,但還是幫我把粽子剝開,蘸白糖給我吃。還告訴我,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原來是古時候人們為不讓魚兒吃因為愛國而投江的屈原的尸體,而把粽子扔進江中。聽著媽媽的講述,我不知不覺又吃一個粽子,覺得好甜好甜。
幾年過去,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節奏加快,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還是沒有改變,只是現在的粽子都是直接從市場上買來的方便并且選擇的品種也多。但是吃著粽子總是懷念那一年滿屋子的清香……
端午節作文 篇7
家鄉的端午節端午節就是我們漢族的傳統節日。在戰國時期,我國愛國詩人屈原聽說秦軍攻破楚國國都的消息后,悲憤交加,依然寫下絕筆作《懷沙》后,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百姓們紛紛親去打撈,沿水招魂,在沒有結果時,人們只有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蝦魚蠶食屈原尸首的方法表達對他的懷念,此日正是農歷五月初五,以后每年人們在這一天都要到江面去頭粽子表達緬懷之情,隨著時間的演變,人們將這一天俗稱為“端午節”,過節的形式也多養起來,如插楊柳、賽龍舟、吃粽子、燒高山等等。
我也特別喜歡家鄉的端午節,雖然沒有電視里看到的盛大賽龍舟、燒高山等習俗,但我獨愛綁花繩、戴荷包、插楊柳、包粽子、串親戚等風俗喜慶方式。
五月初四這天,我就嚷著媽媽帶我去趕集,大人們忙著購買肉呀、菜呀、蛋之類的,我們孩子的焦點在于買花線、買畫布,挑三揀四,串了西家串東家,幾個商店、攤位轉下來,手里捧著一大把花線、畫布。可高興了,在回家的路上就迫不及待的搓起花繩來。回到家里,和鄰里幾個小朋友圍著姥姥開始編花繩、縫荷包。捻線搓繩、選布剪樣,穿針引線,直到開燈時分,每個小朋友都有了滿意的收獲,可把姥姥累壞了,我們便搶著用小拳頭敲打姥姥伸不直的腰背,姥姥臉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興奮的我就是睡不著,偷偷起來把花繩和荷包比劃了好幾次,因為姥姥說了:“今天戴了就不靈了,只有在端午節這天戴上才會保佑我們一年平安。”真的`是一個難眠之夜呀!隱隱約約聽見爸爸插楊柳的聲音,我一骨碌翻起身來,大聲喊著戴荷包啰……以最快、最簡單的方式洗刷完畢,在媽媽的幫助下認真的綁上了花繩、戴上了荷包,看著手腕、腳腕花花綠綠的花繩,這是弄著胸前各式各樣的荷包,我自豪極了,猶如成了最美的小公主。帶著無比幸福的心情,開始幫媽媽炒雞蛋、包粽子。
說起包粽子,可是我拿手好戲,早在六歲那年,大媽就教會了我包粽子。我便一個指揮官的架勢喊來爸爸,指揮著他和媽媽抱起粽子來:首先按比例把昨天購買來的糯米、大棗、葡萄干、枸杞放入盆中掏干凈,然后再加進去一定量的白糖、蜂蜜和均勻,接著拿來竹葉卷成一個漏斗形,要注意,不能把葉子卷完,還要留一些等放進做好的餡子后封起來,爸爸一直做得很好,就是最后的封包動作出了錯,被我狠狠批評了幾句:“老爸,你也不動腦想想,包扎的繩子要打成活結,不然證書后你連葉子一塊兒吃嗎……”在我成功的指揮下,你一個、他一個、我一個,不一會兒包了一大堆,最后就是開灶蒸煮了,這期間,我有顯擺著自己的花繩和荷包指揮爸爸矯正了爸爸楊柳插得不好看之處。
開始過節享受了,一家人圍著豐盛的節日餐,你爭我搶、談天說地、笑語盈盈,真的是其樂融融。時逢中午,我們一家又拎著自己親手做好的禮物去大伯家串門子,一路上陽光和煦、鳥語花香,喜笑顏開,我真的被這欣欣向榮的日子陶醉了……
端午節作文 篇8
端午節據說是為了紀念跳河投江的屈原,人們沒有打撈到屈原的尸體,就紛紛拿出雞蛋、大米、酒、粽子丟入江中,防止動物啃食他,所以吃粽子的習俗就這樣傳下來了。
早晨,媽媽給我煮粽子吃,粽子的種類有肉餡的、紅棗餡的……各種各樣,十分美味。我最喜歡吃的是肉餡的,聽媽媽說有肉餡的粽子吃,我就饞得直流口水,吃完肉粽,我又吃了兩三個紅棗餡的,吃得心里甜滋滋的。
晚上,媽媽教我包粽子。媽媽先準備了一些粽葉、繩子、紅棗、肉和一盆糯米,如果你喜歡品味重一點的',可以加一點鹽。開始包粽子了,先拿一片粽葉折成一個斗形,然后把拌好的糯米放在斗里壓緊,再放一顆紅棗,最后用繩子把粽子捆起來,粽子就包好了。我吃著自己包好的粽子,感到隔外的香甜。
我喜歡端午節,這就是端午節帶給我的快樂!
端午節作文 篇9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午、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掛鐘馗像,掛艾葉,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配香囊等等一些公益性的活動。
端午節的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我們這里的習俗是,端午節前幾天每家會買粽葉糯米在家中自己包,粽子里的餡可以放紅棗、火腿、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口味,自行選擇。人們把包好的粽子,五個一扎扎起來,掛在高出這樣可以防餿。南京人在吃粽子的時候大多都喜歡放糖。
現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到端午節大家只要到街上,或場上都能買到現成包好的`粽子,有餡的、無餡的、生熟都有,真方便。
我最喜歡吃粽子,每逢過節,我都能吃上好幾個,它甜甜的、粘粘的,還有一股清香味,粽子真好吃啊!
【端午節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作文:家鄉的端午節06-26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3篇02-27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六篇08-11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四篇08-09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三篇08-01
端午節端午節作文4篇08-12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3篇08-01
端午節端午節作文六篇02-17
端午節 作文06-27
作文 端午節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