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統文化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深厚的傳統文化,尤其有許多傳統節日。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是因為可以上好吃的粽子,糯米里有香腸、有棗子、還有肉,端午節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楚國有個愛國詩人屈原,公元前340年楚國滅亡了。屈原很痛心,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自殺了,人們怕小魚小蝦吃屈原的身體,他們用竹筒把米裝起來投進江中,可是被蛟龍偷吃了,后來人們知道了蛟龍最怕葦葉和五色線,人們用這些東西把糯米包了起來。蛟龍看見這些東西就嚇走了,這樣小魚小蝦不吃屈原的.身體了。于是到了這一天人們把包好的粽子投進江中,一年又一年就成了習俗。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我最喜歡吃粽子了,我最敬佩屈原了。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暑假期間,我看了《中國詩詞大會》,那膾炙人口、博大精深的詩詞深深地震撼著我!
中國的詩詞真美,它天然去雕飾,自然純粹;它香氣馥郁,四季飄香,它悠長繾綣,綿延古今!
我輕輕翻開《唐詩宋詞》,和詩人一起暢游在自然山水之間!叭粘鼋t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薄跋嗫磧刹粎挘挥芯赐ど!薄斑h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水綠山青,正是天然之色彩。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薄懊讽氝d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像香。”這是四季飄香之氣息。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薄皟砂对陈曁洳蛔。p舟已過萬重山!薄扒Ю稂S云百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薄昂谠品凑谏,白雨跳珠亂入船!边@鳥鳴猿啼風吼雨聲,實乃天籟之音,綿延悠長,繞梁不絕。
古詩詞不僅處處描繪著自然萬物,也深深寄托著人們的感情。
詩詞中有真情。“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的慈母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摯友情;“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思鄉情……這濃濃的感情,無一不體現出中華兒女的真性情!
詩詞中有大義。岳飛精忠報國,死而后已。他一生征戰無數,以至于匈奴兵對他聞風喪膽,他率領的岳家軍打出了我堂堂中國的威風!白砼P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舍命為國、堅守情操、誓死不屈的英雄氣節,讓我們深深體會到什么是頂天立地的中國人!
靜夜中,晨日里,每當我一卷在手,讀著讀著,就會神游在古詩里。忘記陪伴我的只是簡單的桌椅,也常常忘記我只不過是一個六年級的小學生。吟誦古詩,我仿佛來到智慧的源頭。我們中國人的智慧在古詩里,我們中國人的.美在古詩里,我們中國人的歷史也在古詩里。中國的古詩詞是傳統文化中一朵永不凋謝,瑰麗的奇葩!
中國詩詞你最美!一景一物,一花一草。只要我們用心去體會,去感受,就能遇見最美的它!
我喜愛中國詩詞的唯美!但我更愛我們偉大的祖國!身為中華的炎黃子孫,我們為你驕傲,為你自豪!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眾所周知,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淵源流長,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國的瑰寶。作為中華少年,我們有義務更有責任去弘揚這些對我們做事、做人,都有著深刻影響的文化。今年,全運會在我們的家鄉召開,作為一名東道主,我會熱情的為來自全國各地的人民講講我們齊魯的歷史文化,講講齊魯的歷史名人。
孔子對我國的傳統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我們山東的驕傲。他出生于魯國陬邑昌平鄉,是一個很有學問,很有智慧的人?鬃拥难孕兴枷胫饕涊d在《論語》中。《論語》中有許多的話我們耳熟能詳,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們要時刻記住這些意義深刻的話語,宣傳孔子的思想,并把我們的理解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中。
舜是我們齊魯大地上又一個影響深遠的歷史名人,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帝王。相傳舜在20歲的時候,名氣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聞名的.。部落聯盟的首領堯,聽說舜很有才能,就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了舜,并讓他的九個兒子與舜同行,考察舜的德行。舜沒有辜負堯的信任,他將政事安排得井井有條,堯最終決定把帝位禪讓給舜。舜當上帝王后,經常考察諸侯,明定賞罰,百姓也對舜既感激又佩服。
說齊魯文化,不能不提到“五岳之首”的泰山?鬃印暗翘┥蕉√煜隆保鸥σ惨髡b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千古名句……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文化長河,使泰山已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縮影。登臨泰山,猶如攀登長城一樣,成為許多中國人的夢想。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我知道它不僅包括文學、書法、繪畫、篆刻、音樂、還有建筑、雕塑、陶瓷、絲綢、茶藝,甚至中國功夫、手工藝品、民俗、中國菜、中國醫藥等等,面對這些文化瑰寶,認識、了解它們,宣傳、弘揚它們,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我們的傳統節日春節一到大街小巷張燈結彩,爆竹聲聲到處都是節日的喜慶。
說起春節,我想起了一個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頭叫“年”的怪獸,它長得兇神惡煞,住在村莊旁的深海中,每到除夕,它就會上岸,去旁邊的村莊吞食牲畜,還要傷人命,人們害怕得躲到了山上。有一年,一個老翁出現在它們的`面前,對他們說:“那個來搗亂的‘年’怕紅色和響聲。”于是,村民們手忙腳亂地準備起來,把紅色的春聯貼在門上,然后,用竹子互相敲打發出聲音,“年”就落慌而逃,從此以后,我們過年的除夕夜家家戶戶燈火通明,我們每年的大年初一走親向友,從此,春節就流傳到了現在,變得越來越隆重。
隨著我們科技的發展,家家戶戶變得富裕,我們的春聯變成貼圖,還有掛著燈籠,竹子的敲打聲變成了煙花爆竹。隨著“噼里啪啦”的煙花聲音在空中綻放開來,像爭奇斗艷的“仙女散花”,又像下煙花雨,有紅、黃、紫……天空被打扮得炫麗多彩,它們照到了人們的臉上,人們的臉被照得喜氣洋洋,人們過年的習俗還有包團圓果,大掃除……
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可真豐富呀!
傳統文化作文 篇5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有多種多樣——中秋節、端午節、元旦、春節……
就說說春節吧!每年春節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這是為什么呢?原來傳說從前,有個叫“年”的怪獸,每年大年三十就會到村子里去危害人類。村里的人大驚失色,嚇得魂飛魄散,卻毫無還手之力,只好能躲一天是一天。因為“年”一次能吃掉整個村子的人,搞得民不聊生,人心惶惶。有一年,這個叫“年”的怪獸又來。天漸漸黑,一位大膽的.老人點起火堆,頓時熊熊大火燃燒起來。就當火快滅時,一個小孩子找根竹節扔進火堆,那時“年”正要吃人,被這突然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響,嚇得狼狽地落荒而逃。
雖然從此“年”不來,但人們仍舊擔心它還會再來騷擾。就這樣,“過年放鞭炮”的習俗就形成。
過年時,大家除放鞭炮,還要吃水餃。老師說:“餃子”就是“交子”,意思是說舊年向新的一年交替。而古人在餃子里放一枚銅板,誰第一個吃到裝有銅板的餃子,就意寓著今年會很幸運,F在的人們,覺得這樣不衛生,改用裝一顆蜜糖。
春節還有倒貼福字的習俗,這是預示著福來到。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只要我們去研究就能發現許多有趣的事!
傳統文化作文 篇6
教材,是一個時代教育水平的載體,一直隨著歷史車輪的滾滾前進而不斷更新,其本身的特色一直備受人們關注。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蒸蒸日上,新時代的翻新版教材也層出不窮,吸引了廣大師生的眼球。但近來,一系列民國時期的老教材卻在師生、家長之間走紅,受到熱烈追捧。教材翻新與復古,這兩種潮流勢均力敵,不得不引我們深思:到底何為真正的創新?
創新,是一個以時代為基點的概念,創新的要求也隨時代的變遷而不斷地賦予新的定義。所以,翻新是創新過程一個必不可缺的環節,那么怎樣的翻新才能為優秀的創新奠基呢?近來,北京故宮博物院出售的旅游紀念品被進行了一次可圈可點的大翻新,一改往年固守傳統的面目,將現代生活要素與古代美學價值相結合,推出了朝珠耳機、官銀儲蓄罐等實用性與興味性兼備的創新型紀念品,讓游客們頻頻稱奇。故宮紀念品的成功翻新,便是對創新的絕妙詮釋,與不斷翻新的中學教材一樣,它們都是時代精神的體現。只有在翻新的過程中注入時代精神,這樣才能完成一場有價值的創新,體現時代精神更是創新的重要追求。
創新,是在一定歷史傳統基礎上而衍生出的行為,傳統文化的積淀,為創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近來民國教材的'走紅,掀起了一股復古的潮流,我們不禁會思考:復古與創新一定是相悖的嗎?其實在近年,復古之流并非只存在于民國教材的走紅,一股重習傳統文化的熱潮也正在中國涌流,從《百家講壇》,再到《于丹論語心得》,從古裝影視劇再到歷史題材圖書暢銷,種種現象都表明了漸行漸遠的傳統文化正在回歸,使人們的文化素養受到了熏陶,也使中國文明古邦的風采愈發地展現在國際舞臺。所以,復古與創新,并非永遠是背道而馳的。但是復古并非一昧地堅守舊文化,而是在傳統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繼承中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失去了傳統的基石,創新也只能是空中樓臺。
時代精神與傳統文化,都是創新不可或缺的血脈。只有以傳統文化為源頭、以時代精神為體現的創新,才能指引你我成為二十一世紀的主人翁,才能引領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走向國富民安、海清河宴的康莊大道。讓我們一起繼承傳統文化的精華所在、緊隨時代的步伐前進,打造屬于自己的輝煌人生、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傳統文化作文 篇7
淡去了刀光劍影,漸遠了鼓角爭鳴。穿過歷史的煙云,我們仿佛看到了宏偉的唐朝。唐朝的雄渾氣度有魅力,唐朝的精美陶瓷有魅力,唐朝的繁榮昌盛有魅力,而最有魅力的我認為還是唐詩。
唐詩的魅力在于它所體現的氣度與強盛。從“將軍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到“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從“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到“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從“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到“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唐人恢弘的氣度、豪邁的氣概和非凡的自信自然融入到這些唐詩中,透視出唐朝國力的強盛,沒有什么東西像唐詩一樣可以穿越千年向我們傳遞如此精微的信息。它就是一部詩化的史書,研究唐代歷史,我們沒有理由不研究它富于魅力的詩歌。
唐詩的魅力在于它所描繪的細膩與美妙。蘇軾評論王維詩歌時說,“品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你看那“明月松間照,清泉石山流”,怎能說不是一幅靈動的山水畫?“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的《清江花月夜》豈不是一幅神韻飛動的水墨彩圖?唐朝風景太多太美,以至有這么多樂山樂水的詩人。回首千年,大唐的風景似乎還在眼前。唐詩如畫卷,收藏著唐朝秀美的風景,以至使我們分不清到底是唐詩的魅力,還是山水本身的魅力。
唐詩的魅力在它所表達的人格與精神。任何一個社會都有他的弊端,唐朝既是輝煌的,又是糜爛的。值得慶幸的是,總有一群時代的精英、民族的脊梁在為天下蒼生奔走呼告。在唐代,這種聲音最深沉的'當屬杜甫。杜甫一生窮困潦倒,可他卻十分關心民生疾苦。無論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感嘆,還是“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的沉吟,都無不傳達出他對戰爭的厭惡和憂國憂民的沉痛感情。唐詩因杜甫等人低沉有力的吟唱而具有一般詩歌無法比擬的魅力,它已不再是純粹的文學創作,而是崇高精神的吶喊。
唐詩的魅力遠不只這些,它是中華民族古典文化的瑰寶。因為無窮的魅力,它涉過時間的長河流傳千年;因為無窮的魅力,它突破語言的壁壘廣為流傳;因為無窮的魅力,它超越一個鼎盛時代的一切,抽象為唐代的符號。唐詩的魅力無限,唐詩的魅力永恒。
【傳統文化作文】相關文章:
傳統文化的作文07-06
傳統文化的作文11-02
【經典】傳統文化的作文07-27
傳統文化的作文11-17
傳統文化的作文(精選)07-04
傳統文化冬至作文07-03
學習傳統文化的作文06-22
描寫傳統文化的作文07-06
傳統文化的中學作文06-28
中華傳統文化的作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