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国产精品一区在线播放-国产精品自线在线播放-国产毛片久久国产-一级视频在线-一级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對聯平仄規則

時間:2023-12-07 13:25:36 對聯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對聯平仄規則

  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對聯吧,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楹聯等,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那么如何把對聯寫出新花樣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對聯平仄規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對聯平仄規則

對聯平仄規則1

  在對聯中,平仄相諧是很重要的一個特點,他在運用規則方面也有一定的講究。

  對聯平仄規則對聯是中國古老表意文字的一種特殊的文學樣式,那么,平仄又是對聯因素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說要出好聯和對好聯,就必須掌握平仄,沒有平仄,也就沒有對聯一說了:不懂平仄,對聯也無從談起;不講平仄,決不是對聯.說到掌握平仄,還是有規律,有方法的

  一,要了解平仄,就要先學習基本功.主要掌握<聲律啟蒙>,這是很有必要的"云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 <訓蒙駢文>中,"天轉北,日升東.東風淡淡,小日蒙蒙.野橋霜正滑,江路雪初融......"這些是學習對聯者應該掌握的,從中可以得到語音,詞匯,修辭的訓練.特別是<訓蒙駢句>詞語平仄,對仗工整,對于對聯修辭組句有很大的幫助.可能有的文友認為,對聯只要有文字功底,歷史知識,文學知識就可以了.其實這僅僅是學好對聯的必然條件,但還必須真正了解平仄的基礎知識,沒有了平仄制作對聯就無從談起.

  二,要運用平仄,就應該掌握平仄的框架.禿筆在1992年<對聯和楹聯異同的探討>一文中,曾談到對聯的平仄源于律詩,而又區別于律詩,因為律詩只有五言,七言,而對聯在長期的發展中吸收了詞曲的長短句逗等格律.律詩成為格式化了,而對聯的句式,音節則比較活,比律詩平仄的運用更加活躍.

  一、句中平仄規則(以上聯為例)

  一言句:仄

  二言句:仄仄

  三言句:平平仄、平仄仄

  四言句:平平仄仄

  五言句: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六言句:仄仄平平仄仄

  七言句: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八言及八言以上的的平仄視節奏而定。

  受唐代以來律詩的影響,五言、七言句更多使用括號中的平仄格式。

  二、句腳平仄規則(正格,以上聯為例)

  (最后兩句句腳平仄不相同為正格)

  每邊一句:仄

  每邊兩句:平仄

  每邊三句:平平仄

  每邊四句:仄平平仄

  每邊五句:仄仄平平仄

  每邊六句:平仄仄平平仄

  每邊七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每邊八句: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我們在對聯時長用到的格式基本框架還有:

  四字聯: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五字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或者: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六字聯:

  仄仄平平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

  或者:

  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七字聯:

  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或者: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變格:

  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八字聯: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或者: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九字聯: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或者: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十字聯: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三三四句式:

  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十一字聯: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或者: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六句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十二字聯: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或者: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長一點的對聯,雖無固定的格式,但必須是平仄交錯,互相協調,要不然就不能算作對聯.其實對于平仄掌握熟練的人來說,是可以沖破平仄格式的束縛的.但是音節部分必須嚴格.啟功先生曾用一個分節"竹竿"對對聯平仄基本框架的形容,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各種句式都可以從竿上截出來,這是對聯創作最簡單的框架.

  對聯是一種講究格律的文學形式,欣賞與寫作對聯,必須了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所謂對聯格律(簡稱聯律),是指對聯寫作的一些基本規則和格式,其核心要求是對仗。對聯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六要素和六禁忌。

  對聯基本格律六要素,一般認為,即:字數相等,內容相關,詞性相當,結構相稱,節奏相應,平仄相諧。作者認為,這六要素可分別從基礎、語法、聲律三方面來加以理解:

  1.字數相等,內容相關

  這是對聯格律的兩個基礎要素。字數相等,指的是,若上聯是由幾個分句組成,則下聯也應是由字數上與之一一相等的幾個分句組成。總之,若連字數都不能相等,那無論如何也難以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對聯。

  從內容看,上下聯之間,內容要相關,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輔相成的效果。這種關系或者是從相同的角度互相映襯、補充,即所謂“正對”;或者是從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襯、對照,即所謂“反對”。如:覺行圓滿;功德莊嚴。(正對),心平積福;欲重招殃。(反對)

  還有少數對聯上下聯之間屬于互相銜接的關系,即所謂“串對”或“流水對”。如: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澀;無非柴米油鹽醬醋茶。

  如果上下聯內容毫不相關,會使人覺得非常別扭和生硬,則起不到對聯應有的文學效果,難以稱得上是合格的對聯。當然,有一種特殊的對聯形式,即所謂“無情對”。它指的是上下聯形式上(字面)對仗工整,而內容上(意義)卻有意不相關,從而造成一種特殊的效果。無情對主要是利用對聯的形式特征(對仗),來體現一種文學趣味和技巧,其內容是次要的。如:庭前花始放;閣下李先生。(常用無情對)樹已半枯休縱斧;果然一點不相干。(常用無情對)總之,字數相等,內容相關,是對聯在形式和內容方面最起碼的要求,體現了最基本的對應性和關聯性,故將二者稱為基礎要素。

  2.詞性相當、結構相稱

  這是對聯格律的兩個語法要素,也是最關鍵的兩個要素。詞性相當,指上下聯相對的詞語性質應盡可能相同或相近。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等等。如:五蘊皆空觀自在;一心不亂見如來。

  此聯中,“五”和“一”都是數詞,“蘊”和“心”都是名詞,“皆”和“不”都是副詞,“空”和“亂”都是形容詞,“觀”和“見”都是動詞,“自在”和“如來”都是名物化的形容詞或動詞。一般對虛詞的要求比較寬松,對實詞的要求較為嚴格。在具體的對仗中,除詞性外,還可適當考慮詞語在句中的作用,對修飾詞語的要求較寬松,對中心詞語的要求較嚴格。

  結構相稱,指上下聯對應語句的語法結構應盡可能相同。如:一心常忍辱;萬事且隨緣。

  此聯上下聯皆為主謂賓結構,其中,“一心”對“萬事”皆為偏正結構,“忍辱”對“隨緣”皆為動賓結構。

  3.節奏相應,平仄相諧

  這是對聯格律的兩個聲律要素。節奏,本是音樂術語,指音樂中交替出現的有規律的強弱、長短等現象。在聯律中,則是指對聯語句中有規律的停頓現象。節奏相應,指上下聯在節奏的停頓上應當盡可能保持一致。如:漏盡-飛身-去;心空-及第-歸。以-神通力-護持-正法;設-孟蘭盆-超度-慈親。

  不過,作者認為,節奏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節奏包括語意節奏和聲律節奏。狹義的節奏則專指語意節奏。語意節奏主要依語句結構去劃分,指根據語意而產生的音節上的停頓或間歇。聲律節奏則是從平仄要求去看,指句中一定位置的聲調要求(平仄安排)。作者認為,為使概念明確,最好將語意節奏和聲律節奏分別用“節奏”和“音步”來表達。舉例如下:

  同時-聞-授記;次第-得-菩提。(節奏);同時-聞授-記;次第-得菩提。(音步)

  當然,節奏和音步還是有密切聯系的,二者經常是一致的。

  平仄相諧,又稱平仄協調,狹義地說,是指對聯在音調上的兩大要求:平仄相對與平仄交替。廣義地說,也包含句腳平仄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問題(見六禁忌)。平仄相對,指上下聯各音步以及各分句句腳之間,要平聲對仄聲、仄聲對平聲,即上聯是平聲,下聯就要是仄聲,反之亦然。對音步的安排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之說,因為,實際上并不一定要求整個音步平仄相對,能在音步位上平仄相對即可。所謂音步位,就是每個音步的末位字,這是決定整個音步性質的重點聲。由于漢字的絕大多數音步為二字音步,因此,音步位一般指的就是每句的第二、四、六字。所以便有了“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之說。如:心馳-有外-實迷-有;身處-空中-不見-空。

對聯平仄規則2

  平仄是學聯的第一步,也是我們跨入楹聯藝術殿堂非常關鍵的一步,所以在創作對聯之前熟悉平仄規則很有必要。

  怎樣分辨平仄?現在平仄有兩套系統,一是以《平水韻》為標準,簡稱為古聲。一是以普通話為標準,簡稱為新聲。兩套系統同時并存,皆可使用。習慣用新聲或古聲創作對聯都是可以的,不能把自己的用韻習慣作為標準去定是非,以此要求別人。但是,不能混用——即一副聯中只能用一套標準。

  一、因為新聲較為簡單在這我先提下:

  新聲(現代漢語即普通話)。

  普通話分為四個聲調,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在詩歌和對聯的格律應用中,把陰平和陽平(第一、二聲)稱為平聲,上聲和去聲(第三、第四聲)稱為次聲。

  二、接下來是:

  古(舊)聲

  雖說平時我們基本很少提及古聲,更別說使用,然并非可以認為古聲可以完全拋棄,畢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沉淀,況且我們也可以以此了解更多的古代文化,正所謂博古通今嘛。既然我們有心要學習楹聯創作,就應該花些時間,學習、了解一下古韻。

  古漢語將漢字分為平、上、去、人四個聲調。平,所指的就是古漢語中的平聲字(包括現在漢語中的第一、二聲中的大多數);仄,所指的是古漢語中的上、去、入聲(現代消息,分入四聲之中)。這是舊韻(古聲)的平仄分法。

  “擊、說、積、極、習”在古漢語中均屬入聲字,雖然現在已入陰平、陽平之中,但論及平仄時,按舊韻,仍應屬仄聲。入聲字的特點是讀起來有短、促、急、收、藏的感覺(現在我國江南的'一些地方,如湖南方言和閩南方言,仍保持著這種發音方式,他們對入聲字并不難辯認,)。利用不同聲調的意態,交錯排列成句,就形成平仄律。將這種平仄律應用于不同的文學體裁之中,就使文學作品有了抑揚頓挫的音樂感。

  《康熙字典》上載一首歌訣,即說明四聲的讀法,其歌曰:

  “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收藏,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

  根據這一原則,人們將所有的漢字統統分成兩大類,即一平一仄,非平即仄。這就形成了漢字的對立和統一。一平一仄,也就是一陰—陽的關系,平揚仄抑,平清仄濁,平長仄降,平悠長仄短促,平和緩仄急劇。平仄相替、節奏方出,節奏出則韻步起,由此形成了漢語的音韻美。

  聯語中不但同句平仄要交替,上句和下句也同樣要交替,就是說上句用了平聲字。下句相對應的位置必須用仄聲字與之相對,反之上聯用仄聲,下句則必須用平聲。這樣,就形成了字音的對立統一,有了字義的對仗,又有了字音的對仗,就形成了聯語結構的參差美,讀起來便瑯瑯上口,抑揚頓挫,鏗鏘有度,韻味和諧。現代詩歌理論家李汝倫說:“宇聲的平仄合乎音樂的配置,使詩詞具有了獨立性。”“可以吟而不唱,可以唱而不吟,也具有音樂美,即使動眼不動口,在眼中出現文字,也能顯示它的鏗鏘揚抑,因為有通感在起作用。”

  當然,寬對也如詩歌創作一樣允許一、三、五不論。

  以上是我對對聯平仄的簡單介紹,如果大家真感興趣,我建議大家花點時間學習下,畢竟有去看都能懂。

  參考資料:

  以下是引用米飯在20xx-1-9 11:15:00的發言:

對聯平仄規則3

  【平仄符】:○代表平聲●代表仄聲⊙代表可平可仄。

  【又一體】:表示聯句組合的另一種平仄正格。

  【長聯】:表示超過一句,兩句或兩句以上的對聯。

  【古仄聲】:原指古漢語四聲之“入聲”后歸劃為古音“仄聲”。

  【聯譜圖示】:由于長聯組合千變萬化,只略舉每邊一至八句較常見之例圖。

  【應為平】:在不影響總體聯意情況下,犧牲個別字的.格律,應為平卻用了仄。

  【應為仄】:在不影響總體聯意情況下,犧牲個別字的格律,應為仄卻用了平。

  【句中平仄】:指一個聯句中每個字的平仄安排規則,公式如下。

  (示例大部分是上聯正格[下聯與之相反],句中平仄作長聯時為配合句腳平仄皆可相反)

  一言句:●

  二言句:●●

  三言句:○○●,○●●

  四言句:○○●●

  五言句:●●○○●,○○○●●

  六言句:●●○○●●

  七言句:○○●●○○●,●●○○○●●

  一至七言,最為常用,八言以上,視節奏而定。

  【句腳平仄】:指對聯若干句每句最后一個字的平仄安排規則,公式如下

  (所舉例皆為上聯句腳,下聯與之相反即可。)

  一句:●

  二句:○,●

  三句:○,○,●

  四句:●,○,○,●

  五句:●,●,○,○,●

  六句:○,●,●,○,○,●

  七句:○,○,●,●,○,○,●

  八句:●,○,○,●,●,○,○,●

  八句以上句腳平仄以此類推

  一、每邊一句者

  [句腳為●,下聯句腳相反,以下皆如是]

  六例:

  【四言】

  風梳碧柳

  ○○●●

  雪印紅梅

  ●●○○

  【五言】

  月斜詩夢瘦

  ⊙○○●●

  風散墨花香

  ⊙●●○○

  【又一體】

  霧雨沉云夢

  ●●○○●

  煙波渺洞庭

  ○○●●○

  【六言】

  風展紅旗似畫

  ⊙●○○●●

  春來綠水如藍

  ○○●●○○

  【七言】

  畫上荷花和尚畫

  ●●○○○●●

  書臨漢帖翰林書

  ○○●●●○○

  【又一體】

  滿堂花醉三千客

  ⊙○⊙●○○●

  一劍霜寒十四州

  ⊙●○○●●○

  二、每邊二句者

  [句腳為○,●]

  十二例:

  【四/七言】

  大道無私,玄機妙語傳燈錄

  ●●○○ ○○●●○○●

  仙緣有份,勝地同登選佛場

  ○○●● ●●○○●●○

  【又一體】

  不合時宜,唯有朝云能識我

  ●●○○ ⊙●○○○●●

  獨彈古調,每逢暮雨便思卿

  ⊙○●● ⊙○●●●○○

  (注:上聯“合、識”字為古仄聲)

  【七/四言】

  上:●●○○●●○,○○●●。

  下:○○●●○○●,●●○○。

  【又一體】

  上:○○●●●○○,○○●●。

  下:●●○○○●●,●●○○。

  【五/六言】

  上:●●●○○,●●○○●●。

  下:○○●●●,○○●●○○。

  【又一體】

  上:○○●●○,●●○○●●。

  下:●●○○●,○○●●○○。

  【五/七言】

  匹馬斬顏良,河北英雄齊喪膽。

  ●●●○○ ●●○○○●●

  單刀會魯肅,江南名士盡低頭。

對聯平仄規則4

  對聯是一種講究格律的文學形式,欣賞與寫作對聯,必須了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所謂對聯格律(簡稱聯律),是指對聯寫作的一些基本規則和格式,其核心要求是對仗。對聯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六要素和六禁忌。

  對聯基本格律六要素,一般認為,即:字數相等,內容相關,詞性相當,結構相稱,節奏相應,平仄相諧。作者認為,這六要素可分別從基礎、語法、聲律三方面來加以理解:

  1.字數相等,內容相關

  這是對聯格律的兩個基礎要素。字數相等,指的是,若上聯是由幾個分句組成,則下聯也應是由字數上與之一一相等的幾個分句組成。總之,若連字數都不能相等,那無論如何也難以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對聯。

  從內容看,上下聯之間,內容要相關,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輔相成的效果。這種關系或者是從相同的角度互相映襯、補充,即所謂“正對”;或者是從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襯、對照,即所謂“反對”。如:

  覺行圓滿;功德莊嚴。(正對)

  心平積福;欲重招殃。(反對)

  還有少數對聯上下聯之間屬于互相銜接的關系,即所謂“串對”或“流水對”。如:

  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澀;

  無非柴米油鹽醬醋茶。

  如果上下聯內容毫不相關,會使人覺得非常別扭和生硬,則起不到對聯應有的文學效果,難以稱得上是合格的對聯。當然,有一種特殊的對聯形式,即所謂“無情對”。它指的是上下聯形式上(字面)對仗工整,而內容上(意義)卻有意不相關,從而造成一種特殊的效果。無情對主要是利用對聯的形式特征(對仗),來體現一種文學趣味和技巧,其內容是次要的。如:

  庭前花始放;

  閣下李先生。(常用無情對)

  樹已半枯休縱斧;

  果然一點不相干。(常用無情對)

  總之,字數相等,內容相關,是對聯在形式和內容方面最起碼的要求,體現了最基本的對應性和關聯性,故將二者稱為基礎要素。

  2.詞性相當、結構相稱

  這是對聯格律的兩個語法要素,也是最關鍵的兩個要素。詞性相當,指上下聯相對的詞語性質應盡可能相同或相近。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等等。如:

  五蘊皆空觀自在;

  一心不亂見如來。

  此聯中,“五”和“一”都是數詞,“蘊”和“心”都是名詞,“皆”和“不”都是副詞,“空”和“亂”都是形容詞,“觀”和“見”都是動詞,“自在”和“如來”都是名物化的形容詞或動詞。一般對虛詞的要求比較寬松,對實詞的要求較為嚴格。在具體的對仗中,除詞性外,還可適當考慮詞語在句中的作用,對修飾詞語的要求較寬松,對中心詞語的要求較嚴格。

  結構相稱,指上下聯對應語句的語法結構應盡可能相同。如:

  一心常忍辱;

  萬事且隨緣。

  此聯上下聯皆為主謂賓結構,其中,“一心”對“萬事”皆為偏正結構,“忍辱”對“隨緣”皆為動賓結構。

  3.節奏相應,平仄相諧

  這是對聯格律的兩個聲律要素。節奏,本是音樂術語,指音樂中交替出現的有規律的強弱、長短等現象。在聯律中,則是指對聯語句中有規律的停頓現象。節奏相應,指上下聯在節奏的停頓上應當盡可能保持一致。如:

  漏盡-飛身-去;

  心空-及第-歸。

  以-神通力-護持-正法;

  設-孟蘭盆-超度-慈親。

  不過,作者認為,節奏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節奏包括語意節奏和聲律節奏。狹義的節奏則專指語意節奏。語意節奏主要依語句結構去劃分,指根據語意而產生的'音節上的停頓或間歇。聲律節奏則是從平仄要求去看,指句中一定位置的聲調要求(平仄安排)。作者認為,為使概念明確,最好將語意節奏和聲律節奏分別用“節奏”和“音步”來表達。舉例如下:

  同時-聞-授記;次第-得-菩提。(節奏)

  同時-聞授-記;次第-得菩-提。(音步)

  當然,節奏和音步還是有密切聯系的,二者經常是一致的。

  平仄相諧,又稱平仄協調,狹義地說,是指對聯在音調上的兩大要求:平仄相對與平仄交替。廣義地說,也包含句腳平仄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問題(見六禁忌)。平仄相對,指上下聯各音步以及各分句句腳之間,要平聲對仄聲、仄聲對平聲,即上聯是平聲,下聯就要是仄聲,反之亦然。對音步的安排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之說,因為,實際上并不一定要求整個音步平仄相對,能在音步位上平仄相對即可。所謂音步位,就是每個音步的末位字,這是決定整個音步性質的重點聲。由于漢字的絕大多數音步為二字音步,因此,音步位一般指的就是每句的第二、四、六字。所以便有了“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之說。如:

  心馳-有外-實迷-有;身處-空中-不見-空。

  ○○ △△ △○ △ ○△ ○○ △△ ○(○表平聲, △表仄聲。)

  此聯中,第一三五字不一定平仄相對,第二四六字皆平仄相對。不過,并非所有的音步位都在二四六位置上,主要是由于對聯行文的句式,除了律詩中的對仗句式外,還有詞、曲、賦、駢文乃至散文等句式,以及領字、專有名詞等的運用。

  平仄交替,它與平仄相對實際上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指上聯或下聯的句子,其自身的音步(或者說音步位)之間,平仄應交替使用。只有各分句的句腳與前一音步之間,可以不考慮交替問題。如:

  真身已過凡間望;妙法不堪小智聽。

  ○ △ ○△ ?△ ○ △○(音步交替,句腳與前一音步也交替)

  正信起行真有佛;深心入解本無魔。

  △ ○ △△ ?○ △ ○○(音步交替,句腳與前一音步不交替)

  平仄協調的要求不是絕對的,有時,為了不以律害意,個別地方出現平仄失對或平仄失替,亦可通融。在運用排比、押韻、引用等特殊修辭手法和運用成語、典故等固定句式之類的情況下,更可以適當放寬平仄方面的格律要求。

  對聯格律的上述六要素,大體上還存在某種層層遞進的關系。在某種意義上,詞性相當是結構相稱的基礎,結構相稱是節奏相應的基礎,節奏相應是平仄相諧的基礎。兩個基礎要素則自不必

  有的聯家將強弱相當或概念相當作為對聯格律的要素之一,作者認為并不恰當。因為,強弱相當,只是在內容相關基礎上的進一步的修辭要求,指的是上下聯內容的意思基本上要能相匹配,越相匹配,對仗就越工。如果上聯太強而下聯太弱,或者下聯太強而上聯太弱,其對稱性就會受影響。因此,強弱相當主要涉及對仗的寬工問題。同樣,概念相當,也只是在詞性相當基礎上的進一步的修辭要求,指的是上下聯不但詞性要相當,而且詞語所代表的概念或者說詞義也要相當,要盡可能相近或相反。這也只是涉及到對仗的寬工問題。若上下聯兩個詞語共同所屬概念的范疇越小,對仗就越工,反之則越寬。如:“中國”對“雄雞”,其共同范疇是事物;“曉日”對“雄雞”,就縮小為自然物;“小草”對“雄雞”,就縮小為生物;“駿馬”對“雄雞”,就縮小為動物;“老鴨”對“雄雞”,就縮小為鳥綱以至家禽。其次,若上下聯兩個詞語之間,概念關系越互相矛盾(即所謂“矛盾概念”),對仗就越工,如“有”對“無”、“真”對“假”、“生”對“死”、“聰慧”對“愚癡”等,就屬于工對。

  總之,對聯格律六要素,關系到一副對聯是否成其為合格對聯的問題。對此,楹聯界還是有必要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形成共識,并明確加以界定。

  作者認為,對聯的基本格律,除上述六要素外,還有六個比較重要的禁忌,即六種應盡量避免的情況。現分別簡述如下:

  1.忌同聲落腳

  這是就上聯或下聯各分句句腳之間的關系而言。由多個分句組成的對聯,各分句句腳的平仄安排,嚴格說,可以馬蹄韻為規則。所謂馬蹄韻,指的是句腳平仄安排如馬之走步,后腳踏著前腳印走。其平仄格式為: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但是,作者認為,從對聯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出發,考慮到對聯“聯無定句,句無定字”的特點,以及對聯句式的復雜性等因素,其句腳平仄安排的格律要求亦可以“忌同聲落腳”為規則。準確一點說,此規則有兩點要求:(1)、每邊二至三個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全是同聲落腳。(2)、每邊四個以上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連續三句(上下聯起句及中間分語段時可以例外)或三句以上同聲落腳。這種規則理論上簡潔明了,運用上靈活多變,既體現了原則性和理論性相結合,又能包容在句腳平仄問題上的幾種主要不同意見。以每邊五分句長聯之上聯為例,按“馬蹄韻”的規則,只有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間分語段時)兩種正格,另有仄平平仄仄一種變格,共三種格式。按“忌同聲落腳”的規則,那么,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間分語段時)、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等十一種格式皆為合格,且無須分正格與變格。

  2.忌同聲收尾

  這是就上聯聯腳與下聯聯腳之間的關系而言。準確一點說,此規則也有兩點要求:(1)一副對聯不管長短如何、分句多少,都要求上聯仄聲收尾,即上聯最后一字應是仄聲;下聯則要求平聲收尾。一般不能上聯平聲收尾,下聯仄聲收尾。(2)上下聯不能同聲收尾,即上下聯最后一字不能同是仄聲或同是平聲。

  3.忌三平尾或三仄尾

  指的是在一個句子的最末三個字,應盡可能避免都是平聲或都是仄聲。如“緣深因厚坐蓮臺”,若將“坐”改為“登”,就成了三平尾。又如“依法修行能入道”,若將“能”改為“可”就成了三仄尾。三平尾或三仄尾,在平仄單調上并無二致,為體現理論上的一致性,應將二者都作為禁忌,不能只忌三平尾而不忌三仄尾。

  4.忌孤平或孤仄

  指的是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應盡可能避免全句只有一個平聲字,或只有一個仄聲字。如:“萬事皆如意”,若改為“萬事俱如意”,即是孤平;又如:“菩提當下現成”,若改為“菩提當下圓成”,即是孤仄。在此,作者對孤平問題擬略加論述。作者認為,聯律不必完全依從傳統詩律,從聯律來說,“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若只有一個平聲,就犯孤平”,此定義更加簡潔合理。因為:其一,此定義對平仄的要求,總的看是寬松了一些,符合對聯格律的發展趨勢。其二,依傳統詩律,所謂孤平,還要除句腳外,但對聯與近體詩有一個較大的不同,就是尾字(句腳)的平仄要求有所不同,且不要求押韻,所以在聯中,尾字(句腳)不一定要單獨劃出。其三,以字面看,孤,就是一個,孤平的字面含義和實際含義若完全一致,有利于理解和操作。傳統詩律的孤平是:在五言平起、七言仄起的句式中,除韻腳的平聲字外,如果句中只有一個字是平聲字,就犯“孤平”。這種定義,實際上,已經把孤平定死在一兩個句式上了(具體說,五言“平平仄仄平”變為“仄平仄仄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變為“仄仄仄平仄仄平”,就是孤平)。因此,對孤平二字,必須加以附帶補充說明,人們才能實際理解和操作。其四,以五言聯而言,若只有“仄平仄仄平”是孤平的話,那么,再來看看“仄仄仄平仄”,比較這兩種格式,從平仄的死板、單調來看,究竟哪一種更死板、更單調?其五,近體詩,主要是五、七言,因此,在六言聯中,傳統詩律的孤平概念就不能加以解釋,而六言聯中,同樣可能存在孤平現象.

  5.忌同位重字和異位重字

  對聯中允許出現疊字或重字,疊字與重字是對聯中常用的修辭手法,只是在重疊時要注意上下聯相一致。如“世事紛紛”對“紅塵滾滾”,其中,“紛紛”對“滾滾”,就是疊字相對;又如:

  修道是修心,心空即是涅槃岸

  見因如見果,果苦莫如地獄人(注:所引對聯未注明作者或出處的,均出自拙著《觸聞集——佛教對聯八百副》一書,下同。)

  其中,“修”對“見”、“是”對“如”、“心”對“果”,都屬于重字相對。但對聯中應盡量避免“同位重字”和“異位重字”。所謂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個字在上下聯同一個位置相對,如“法界”對“世界”、“成道”對“成魔”。不過,有些虛詞的同位重字是允許的,如:

  漏網之魚,世間時有

  脫天之鳥,宇內尚無

  諸佛洞觀實相而無住

  眾生游戲虛空而不知

  所謂異位重字,就是同一個字出現在上下聯不同的位置。如:

  業流不住勿貪境

  命運相同莫恨人

  若將下聯的“莫”改為“不”,就與上聯的“不”異位重字。不過,有一種比較特殊的“異位互重”格式是允許的,如:

  本無月缺月圓,它隨順你

  雖有花開花落,你任由它

  聯中的“它”對“你”,就是異位互重。又如:

  萬法一心,空不異色

  一心萬法,色即是空

  聯中的“一”與“萬”、“心”與“法”、“空”與“色”,便是異位互重。又如:

  一人千古

  千古一人(林森挽孫中山先生聯)

  聯中的四個字都是“異位互重”。

  6.忌同義相對

  同義相對,通常又稱為合掌。所謂忌同義相對,指上下聯相對的語句,其意思應盡量避免雷同,如“旭日”對“朝陽”、“史冊”對“汗青”、“神州千古秀”對“赤縣萬年春”等,就屬合掌。當然,出現個別非中心詞語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聯中比重很小,無傷大雅。一些含義相近的語句相對,也未嘗不可。如:

  心色皆空成正道

  根塵俱徹證圓通

  此聯上下聯聯義頗為接近,但終究不是同義

【對聯平仄規則】相關文章:

《聲情并茂——押韻和平仄》課后反思06-22

關于《聲情并茂-押韻和平仄》課堂實錄07-02

規則02-18

對聯精選06-22

經典的對聯01-12

經典的對聯02-01

經典的對聯07-03

規則的作文01-05

買對聯-貼對聯-650字06-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美女视频 | 日本黄色免费在线 | 国产成人91精品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专区 | 丁香网五月 | 在线天天干 | 你懂的网站在线观看 | 天堂五月天| 日韩欧美二区在线观看 | 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怡春院在线激情 | 午夜一级毛片 | 欧美在线日韩在线 | 日本高清一级片 | 国产一级特黄a大片99 |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 | 日韩欧美国产三级 | 深夜毛片| 美日韩毛片| a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 久久在现 | 成人欧美在线 | 色综合a怡红院怡红院首页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888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亚洲一区呦系列 | 中文日韩亚洲欧美制服 | 黄色片中文字幕 | 91xav在线| 中文字幕日韩高清版毛片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激情 | 日韩黄色影片 | 在线看mv的网站入口免费 | 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色婷婷中文网 | 天天摸日日摸 | 久久综合免费视频 | 2018天天夜夜 | 国产成人精品无缓存在线播放 |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不卡 |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