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傳統節日作文實用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統節日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傳統節日作文 篇1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有許多傳統的節日,比如清明節、春節、中秋節等等,其中春節最為隆重。這是個家家團圓的日子,人們走親訪友,相互祝福。春節前家家要準備好豐盛的年貨,所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忙得不亦樂乎!
寒假沒過幾天,我就跟奶奶回豐惠老家,因為奶奶要準備過春節的年貨去了,我也期盼著幫她一起準備。
這天,奶奶說要做八寶飯和蛋餃了,這是奶奶每年必備的年貨,也是她的'拿手菜,我興高采烈地和她一起忙活開了。做八寶飯的材料有很多:桂圓肉、蓮子、豆沙、橘餅、棗子、糯米、板粟……因為原料多,八寶飯也因此而得名。開始做八寶飯了,我們拿來一只碗,在上面涂上一層豬油并灑上白糖,然后把準備好的糯米放在豬油和白糖的上面,再在糯米上涂一些豆沙,最后把桂圓、蓮子、棗子等其它材料均勻地撒在最上面的那層。最后的工藝就是放到鍋里把它蒸熟。這樣,一碗香噴噴的八寶飯就大功告成了。
做好八寶飯,我和奶奶又開始做蛋餃了。做蛋餃的準備工作是先要把蛋打好,把肉剁碎并放好調料。等油鍋好了,奶奶用勺子舀了一勺打好的蛋,放進油鍋里均勻撒開形成蛋餅,接著用筷子取了一些肉放入撒開的蛋餅上,再用蛋餅包住肉,做成了餃子的形狀,等蛋餃熟了就取出,這樣一個蛋餃就做成了。奶奶讓我也試試,于是我小心翼翼地舀了一勺打好的蛋,照奶奶的方法開始做了,可怎么也包不住肉,做不出餃子的形狀。這時,奶奶告訴我,要盡量把蛋餅做得大些、均勻些,包肉的時機要掌握好,我再試了幾次,邊做邊琢磨,終于成功了。沒想到看似簡單的事情做起來并不容易,每件事都要用心和動腦筋去做。
我喜歡過春節,喜歡春節歡慶的氣氛和濃濃的年味。
傳統節日作文 篇2
農歷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拔濉迸c“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它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于掛菖蒲、艾葉,熏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壓邪。盡管端午節年年過,但是關于端午節的來歷,卻不甚清楚,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說。
端午節的來歷之一:紀念屈原說。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驚《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羅江,死后為蚊龍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汩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靶Τ彰烀欤荒芟吹弥背荚��!�
端午節的來歷之三,龍的節日說。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祖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
(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
�。ǘ└偠膳c古代吳越地方的關系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發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
�。ㄈ┕糯逶鲁跷迦沼杏谩拔宀式z系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跡。
端午節的來歷之四:惡日說。據《史記》記載,孟嘗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遺棄田文,理由是這一日生的孩子要害父。東漢《風俗通義》也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說法。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宋徽宗趙桔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梢�,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是普遍現象。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術、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端午節的來歷之五:夏至說。持這一看法的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
一說》和《中國傳統節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
(一)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并未提到五月
初五日要吃粽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中。至于競渡,隋代杜臺卿所作的《玉燭寶典》把它劃人夏至日的娛樂活動,可見不一定就是為了打撈投江的偉大詩人屈原。
�。ǘ┒宋绻濓L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雜藥”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
�。ㄈq時風物名著《歲華紀而》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夏�!币布炊宋绻澱窍募局�,故端午節又可稱為天中節。由此看來,端午節的最早起源當系夏至。
端午節的來歷之諸說紛出,而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為廣泛。由于屈原的人格偉大,詩藝超群,人們也愿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于他。
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岸恕钡囊馑己汀俺酢毕嗤�,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
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
地臘、詩人節等等。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于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有很多種說法——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
絲,發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后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后,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后,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體裝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傳統節日作文 篇3
我喜歡的傳統節日很多很多,比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清明節、重陽節┄┄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非中秋節莫屬。為什么我喜歡中秋節呢?哈哈!還是我來告訴你吧,因為只有中秋節的月亮是圓的,就像一家人坐在圓桌子的周圍團圓。
中秋節也有許多有趣的風俗,其中,吃月餅是我最喜歡的。
有一年,過中秋節的時候,我坐在陽臺的沙發上一邊欣賞玉盤似的月亮,一邊吃著香甜可口的月餅,媽媽還在一旁給我講了一些關于中秋節的神話傳說。例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我聽得津津有味,聽著聽著,我仿佛同嫦娥姑娘一起飛上了廣寒宮,還在廣寒宮里吃后羿送來的`月餅,那月餅正是我最喜歡的蛋黃餡包成的。
這么豐富多彩的節日,怎么能讓我不喜歡呢?
傳統節日作文 篇4
今年的春節是香香的是什么香味呢?讓我告訴你是燒香的味道,是錢的味道。
今天是我會廣東老家的第五天,我來燒香了!每次燒香都是我最喜歡的環節。我喜歡燒香是因為散發出來的香味,那淡淡的香味從鼻孔穿過令人上頭,真想趕緊來杯小鳥伏特加來壓壓這令人上頭的味道。
我今天早上六點就同許多伙伴一起騎自行車到寺廟了。我們把帶來的香用打火機點上,兵把好吃的擺在臺上讓后就跪在放好的坐墊上。手上拿著三根香鞠三次躬,之后才可以起來,而臺上的失誤應在十五分鐘后拿走,寓意是吃神仙吃過的.東西會有好運來臨。我拜完就輪到其他小伙伴了,先是我表妹陳思遙,他拿起香點燃之后跪在墊子上在心里默念愿望三遍在磕三次頭就可以了,他那認真的神情一定是個大愿望并且十分想實現了。
拜完后你就把想放在香灰盒上插著就好了,伴著這香不斷地燒不斷地燒就可以聞到一股幽香,這就是香散發出來的味道,每次從那回去都可以在身上聞到那香味十分陶醉,我很喜歡。
除了燒香的味道香香的錢的味道也是香香的。
燒完香,就已經下午2點了。是時候收紅包了,在廣東收紅包口試磕一個頭,給一百元。我之前和媽媽說,我要磕一百個但媽媽說:這樣太貪心了,磕3~5個就行了,太多不好。我也不說什么了,只好答應。
收紅包了,現實大伯家,大伯很客氣,我走了還不忘給我塞吃的。接下來是二伯,三伯,四伯,五伯,嬸嬸,大哥,二哥你問我為什么這么多人,因為我奶奶生了7個孩子,我爸是最小的,上上下下總共得有50來號人,40人比我大,每次我都拿錢到手軟,吃東西吃到嘴疼,拿錢就是香。雖然紅包很多但大部分會被我媽拿走只給我溜兩百元,哎!人生不易。
這就是香香的春節,香香的味道,香香的錢。
傳統節日作文 篇5
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這是一個很古老的節日,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
這一天,我們和奶奶去登高。我們來到了圭峰山腳下,隨著人流向山頂進發。
一路上,我邊走邊問媽媽:“為什么重陽節是在九月初九,而不是在八月初八,不是六月初六呢?”媽媽笑了笑,回答我:“在中國的數字中,一、三、五、七、九為陰數,二、四、六、八為陽數。所以九月初九就是重陽,也叫重九�!薄澳侵仃柟澾有沒有其它的'活動呢?”我又問。媽媽說:“中國的古代,重陽節是一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還會舉行各種活動,如:賞菊、插茱萸、吃重陽糕之類的�!薄澳菫槭裁船F在只登高,卻不舉行其它活動呢?”媽媽回答我:“登高是重陽節的主要習俗。古人認為,九九重陽,登高可以避禍免災。后來,重陽節登高爬山,逐漸演變成了人們放松心情、鍛煉身體的體育和旅游活動�!薄皨寢�,現在沒有人插茱萸了,那重陽又怎么過呢?”媽媽說:“現在沒人舉行這些活動,但是很多人仍然會在這一天登高賞菊,觀賞秋天的美景。每當佳節來臨,人們都會舉辦各種敬老活動,祝愿老年人步步高升,健康長壽。”
這就是我們的重陽節,你的重陽節又是怎么過的呢?
【傳統節日作文】相關文章:
[精選]傳統節日作文07-05
(精選)傳統節日作文07-04
傳統節日作文(精選)07-05
【精選】傳統節日作文07-05
(精選)傳統節日作文07-05
傳統節日作文(精選)07-05
傳統節日作文06-12
傳統節日作文10-09
傳統節日作文10-09
傳統節日作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