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觀摩鐘鶴童老師《與眾不同麻雀》有感
看完一部作品后,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摩鐘鶴童老師《與眾不同麻雀》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鐘鶴童老師執教《與眾不同的麻雀》這節課簡單又很深刻,既富童趣又富哲理。尤其是鐘老師在這節課上引導孩子們隨文識字解詞的方法更值得我們學習。
學習語言是語文的主要任務。課中教師引導學生在具體語境中采用多種的方法理解詞語。比如“七嘴八舌”這個詞,采用讓學生感受到七嘴八舌會說些什么,進而感受到七嘴八舌的意思。這樣,學生不僅知道詞的意思,還知道這個詞該用的場合。而“妨礙”這個詞就更難理解,先讓學生說說妨礙的近義詞什么嗎,然后用妨礙說句話,并且問學生做沒做過妨礙別人的事,并相機進行教育,這樣學生就知道妨礙的意思,并且知道自己不應該做妨礙別人的事情,最后學生通過讀相關句子懂得妨礙在句子中的意思是打擾,影響的意思。對于“譴責”一詞,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看圖,深入理解譴責的含義。總之,在教學中運用多種方法體會詞語的意思,提了高學生理解詞語的能力。
特級教師薛法根認為,詞語只有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在具體的故事情節中才具有豐富而恰當的含義,才有生命的活力,才是積極和充滿生活氣息的,才是有血有肉的。因此語文教學必須引領學生在課文描述的情節和細節中,關注那些“含義豐富、含情脈脈”的詞句,使他們既獲得對文本的深入理解,又獲得對語言的準確感受。如此,學生的語文學習才具有語文的“滋味”。而鐘鶴童老師的這節課,恰恰做到了這點。
從鐘老師這節課上,我們也可以對如何綜合靈活的識字有些所得:
1.有的重形。如“商量”的“量”字,老師先讓學生自己觀察,然后讓學生分析這個字的上下兩部分組成,還借助編“一日行一里路”的字謎兒歌幫助學生識記。
2.有的重理解含義。如教學“刮”時,老師先讓孩子聽刮風的聲音,感受可怕的寒風吹在身上的感覺就像刀割一樣,冷得舌頭都要打顫。從而理解并記住“刮”字。
3.有的需要字理分析。如我們在教學一些象形字或會意字時,可用簡筆畫或圖片向學生展示漢字演變過程,講述生字背后豐富的漢字文化內涵。
【觀摩鐘鶴童老師《與眾不同麻雀》有感】相關文章:
觀摩鐘鶴童老師《與眾不同麻雀》有感10-10
優秀的與眾不同的麻雀課堂實錄07-02
優秀范文:《池鶴》有感06-25
與眾不同的老師01-02
與眾不同的老師作文03-03
【精選】與眾不同的老師作文12-11
《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04-27
與眾不同的老師作文經典【15篇】11-24
鳴鶴古鎮的介紹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