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家作文7篇【必備】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春節家作文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春節家作文 篇1
在我們老家——泉港,過春節可熱鬧呢!
大年三十這天,所有外出的人們都回到了家鄉,我們也不例外。大人們忙著帖對聯、做年菜。小朋友們忙著放鞭炮、做游戲。到了除夕夜,家家戶戶都在門口擺了一堆干草,點燃后,引了火,放到了灶臺里,這叫請“灶神”,接著就開始放鞭炮,忙完了這些,大人們就開始給老人孩子分紅包,每年的這個時候,我的口袋里裝滿了紅包,可是,沒一會兒,紅包卻都“跑”到了媽媽的口袋里了,接著,全家人圍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吃了團圓飯,過一會兒還要守歲呢!
大年初一我們換上了新衣服,還吃起了長壽面,聽老人們說:“吃干面不喝湯,能保佑一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出門不被雨淋到。”吃飽飯后人們都會走出家門,到親戚家、朋友家拜年。特別有意思的是:哪家要是當年娶了新娘的,任何人(不管認識、不認識的)都可以到他家看新娘,討糖果和桔子吃。
大年初二這天,嫁出去的女兒帶著女婿、外甥回娘家拜年了。中午娘家都會準備一頓豐盛的'午餐招待他們。
元宵節在我們老家是最熱鬧的了。人們會在空地燃起一堆高高的火堆,請出廟里的神仙,由四個青年人抬著轎子,從火堆上跳過,全村的人會在旁邊點香祈求保佑。
老家的春節可真熱鬧呀!
春節家作文 篇2
過年越來越近,免不了思念家鄉的過年的風俗。因為爺爺和奶奶到外面來住了,而且父母又要賺錢所以很少回家鄉過年,記得小時候在家鄉過了一次年,那時有許多的習俗。
準備年貨
年29,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年貨了。媽媽去集市買一些雞鴨魚肉之類的,年齡較小的孩子就和爸爸去買糖果,而年齡大一些的孩子就在家幫忙做餃子、年糕和豆腐。
除夕
除夕是最忙的時候了,爸爸忙著貼對聯、年畫。媽媽忙著把肉、菜之類的'給洗了,而我們呢!調皮的孩子就在外面玩耍、乖巧的孩子就在家里給父母打下手。天微微暗時,個個人都要洗澡了,之候就換上新衣。一家人坐在桌子邊吃團年飯。不過在這之前還要放鞭炮呢!
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的早飯也有講究,一般是吃除夕夜吃的剩飯剩菜(這表示“年年有余”)或吃面條、米粉(表示住老人長壽,全家鴻運長久)初一在說話時不能帶有“死”字,也不能罵人,這是不吉祥的!
拜年
在我們家鄉,拜年時一項巨大的“工程”,它占據了過年時間的大部分。初一、初二是去爸爸那邊的親戚家拜年,爸爸這邊拜完了,就到媽媽那邊去了。拜年對我們小孩來說肯定是一件特好的事情,因為有紅包收啊!
元宵節
每逢元宵節,我們家鄉就有兩個習俗,一個就是迎老爺,另一個就是燒火龍。
迎老爺
元宵節的一大早,“老爺”就從老爺宮里抬出來,在大街小巷走過,當“老爺”來到你家門口時,你就要放鞭炮,并在“老爺”的香壇上插上幾柱香,一保今年發大財。晚上還要在“老爺”面前做大戲呢!
燒火龍
在元宵的晚上,就會有幾個強壯的叔叔抬著幾條插了煙火的龍。這個習俗源自于清朝乾隆六年,是人們對龍圖騰的崇拜的祭祀活動。人們通過這個活動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火龍點上火后,龍上面的煙火像花似的在空中綻放,可漂亮了。聽說被煙火炸到的水泡越多,說明今年會發大財。
家鄉的習俗就是那么別具一格、與眾不同,到處充滿著溫馨和歡樂。到處充滿人們對家人的祝福。
這就是梅州的春節,到處洋溢著人們的歡笑。
春節家作文 篇3
在更多人的期待里。20xx的到來。帶來了人民的希望,也帶來了好運連連。忘記所有的不開心的回憶,迎接屬于我們的明天。
每個國家,每個地方。對于辭舊迎新的風俗,都各有不同。不知道你們的是如何的熱鬧呢?
小的時候,都期待著過年。不僅有新衣服穿,還有“利市”。嘿嘿。那是何等的開心。
我家位于惠州市博羅縣湖鎮。說不上什么千年古鎮,但說起來也是一個比較古老的城鎮,依山榜水,居說某個朝代的皇帝落難的時候曾經來過,還建了一道圍墻,圍繞著整個湖鎮,但經過歲月的 摧殘,人為的破壞,已經殘缺不齊,在我很小的時候,還能見到零落的散在路上的石塊,現在已不知所蹤了。
哈……話題扯遠了。不過說到自己的家鄉,肯定會多描述。嘿嘿。
年二十八,洗邋遢,通常這天都會風和日麗,每家每戶都會把被單,床單,還有木板床拿出來洗,把舊的不好的一切都洗干凈。然后打掃衛生。不過現在的人經濟條件好了。床也高貴多了。不需要用 以前的木板床。拆不下來。只能擦干凈。嘿嘿。
在每一個新年的到來。除夕,是我們小時候最期待的事情。因為在這天,我們都會在三點都洗澡,穿上媽媽買的新衣服,去找小朋友玩,讓別人看看。自己的.衣服多漂亮。穿在身上,猶如童話中的公主 與王子。哈哈哈……
這一天,小孩有小孩的趣事,大人可忙著做豐盛的晚餐,還有各種味道的元宵。嘿嘿,當然最重要的就是還要準備好素菜。拜神!我們都期待著20xx的鐘聲響起。這時候。媽媽都會把準備好的素菜。帶 著我們。去寺堂拜神,祈禱著xx年會更好。這個時候鞭爆煙花滿天響,把整個天空都照亮了。真是五彩奔紛!
年初一,可是大事早早起床,等著紅包送來。 嘿嘿。不過那是小孩的專利了。長大了。看到大人說了句新年好,就趕緊跑開,要不然,拿了紅包就一句話:明年到你派啦。嘿嘿。尷尬尷尬。我還收到過 同學的紅包呢。不知道你們是否有。哈哈哈。有些地方與我們不同。凡是出去工作的人。就要派紅包,不管結婚于否,年齡多大。所以呀。剛出來工作又沒多少工資的朋友們。可是怕怕啊。
這天可是很熱鬧哦。獅子采青,是過年十分重視的一項活動。每年的年初一,每家每戶都會掛好鞭爆,還有把一棵生菜綁在一根長長的竹桿上,生菜里還藏著紅包,高高的掛著引誘獅子,生菜一 般都掛得有些高,在大鑼大鼓的鼓勵下,獅子們抬頭搖頭晃腦在生菜下轉悠,試個跳一跳,碰不到,最后總是獅子是一把手從獅子嘴里伸出來,把生菜放拖進嘴里,掏了紅包再把生菜扔出來,惹得大家一 起哈哈大笑……
不過現在什么都從簡了。以前的人沒出去。就是呆在家里耕種。現在不同了。土地征收了。生活也好了。都出去工作了。獅子采青也取消了。現在也只有大鼓大鑼到各家各戶拜年。不過也很熱鬧。
年初二,是出嫁的女回娘家拜年。但不可過夜。不知道為什么。反正就是說不好。哈哈。我在想,我嫁的那么遠,想回娘家都難啊……
年初三,年初四,年初六。都是去走親戚。嘿嘿……
春節家作文 篇4
春節到了,在大年初一這天,我們去外婆家拜年。
早上,我、哥哥、小姨、舅舅和媽媽去外婆家拜年。到了外婆家,我的表弟地一個跑出來,接著是兩條狗。其中一只是表弟養的。那只大一點的狗向小姨跑去,小姨摸了摸它的頭,說:乖,汪汪。我和哥哥恍然大悟,原來這只狗,居然是暑假時的那只,只有我兩個手掌這么大的汪汪,現在居然站起來,有到我的肚子這里了,天啊!我問小姨,這是什么狗,她回答這是凸鼻的北京犬,怪不得他的鼻子和眼神都很想我家的'小狗。走到樓上,我叫了一聲外婆,她回應了一聲,說:照塵,你來了啊!我也應了她一聲。
中午吃飯時間到了,我們就開始吃飯了。我問表弟今年幾歲,他回答10歲,我又問他幾年級,他又回答3年級,這時,哥哥說:你干嗎,家庭考察啊!因為,我非常喜歡小狗,所以,經常回過頭來看看,因為,讓兩只小狗看著我們吃飯,我的胃口都沒了,只好去喂它們了。
過年是最快樂的時候了,拜年也很有趣。
春節家作文 篇5
家鄉每次一到春節,家家戶戶都會變得很熱鬧。有的在貼春聯,有的在放鞭炮,有的在家里包餃子等等。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和姐姐去爺爺的家里拜年,一到爺爺家我就跑到廚房看看奶奶今天給我們都準備了什么菜,我一看,我好多菜呀,有什錦菜、有魚、有雞還有春卷餃子等,奶奶告訴我們,這魚是不能少的,象征著年年有魚。還有餃子象征著萬事順心。都有很多講究的。
吃完飯以后,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姐姐去屋外放煙花鞭炮。煙花有好多種,有得像天女散花,有得像巨龍直沖云霄,有的像鉆地虎,五彩繽紛的.,美麗極了。但是爸爸媽媽和我們說放煙花爆竹一定要注意安全。要不然就會給別人甚至會帶來危害。我和姐姐聽了都點點頭。
最后我們走的時候,奶奶給了我們壓歲錢,說你們又長大一歲了,祝你們歲歲平安!今天我真開心!
春節家作文 篇6
春節是舉家團圓的節日,又是居民購物、旅游、娛樂等消費集中的傳統佳節,家里人這個時候花錢都很大方。
從前物質匱乏,家里人手頭緊,往往是攢了一年的錢都留著春節花,美其名曰錢花在刀刃上,現在想來那樣的節日突擊消費不太理性,還帶著“顯擺”的成分。
上世紀70年代我家住在縣城,二舅在省城招工中被錄用了,二舅別提多神氣。二舅每年春節都要回老家探親,有一年春節他花了120元買了一塊上海產的手表,這在當時絕對是奢侈品,你想想那時二舅一個月的工資才32元啊!那年春節我們一大家子吃完年飯后二舅便小心翼翼地拿出他的上海表給我們欣賞,大家都看得目不轉睛,父親手癢,忍不住把表帶上過了過癮,沒想到二舅把臉一沉,沖父親嚷道:“你也配戴手表?”父親訕訕地賠著笑,知趣地把表摘了下來。在二舅眼里,能戴手表的大凡都是有點身份的人,比如說國家干部,最差的也是像他這樣的,我們也只有看看的份。那次春節探親二舅還特意到照相館照了相,他照相的時候有意把左邊的袖子向上挽起了一截,正好把他那塊手表露在外邊。照片洗出來不知怎么回事,手表卻似露非露,二舅急了,非纏著照相館的師傅給他重拍一張,這次手表露得恰到好處,二舅說回省城后要把這張相片交給媒人。憑這塊上海手表二舅媽不到一年就過門了。
80年代父親在省城也謀得了一個差事,沒過幾年父親便當上了科長,這只是個芝麻官,但在老家人眼里父親已經是省城有頭有臉的人了。有一年春節父親打算寄張自己的相片回老家,那時我家有一部相機,父親坐在家里的.書桌后擺好姿勢卻遲遲不讓我拍照。后來父親拿出省吃儉用積攢了一年的錢托關系買了一部電話機(那時只有高級干部家才能裝電話),于是父親坐在書桌后,一手握著話筒作打電話狀的經典照片被我拍了下來。那年春節這張照片在老家的親戚中廣為傳播,親戚們對父親羨慕不已,以至于后來有親戚給父親寫信,開頭便稱父親為“首長”,父親別提多得意了。
到了90年代初出國成了炙手可熱的事,只要出過一次國,回來后人仿佛就鍍了一層金。三姨一家有一年春節去了趟美國舊金山,據說是辦的旅游簽證,三姨為這次春節出國搭上了血本,花費不少。從美國回來后正好是正月十五,三姨把親戚全請到了餐館,三姨神氣地說:“我們是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登的機,在美國舊金山國際機場下的飛機,那機場可真豪華,檢票大廳像酒店一樣,不會說美國話也不要緊,見了美國人就說HELLO”飯后三姨父拿出巧克力、餅干給大家嘗鮮。“你們瞧,真正美國的東西,一個中國字都沒有。”三姨不停地提醒我們注意食品包裝紙,最后她還拿出一張綠票子說:“這就是美元,比人民幣值錢多了,這張票子可以買一百個燒餅。”
春節消費要與時俱進,從買手表、買電話機到出國旅游無不打上時代的烙印。我特意選在春節這個消費旺季買私家車,單位發年終獎是一個因素,更重要的是春節前后飯局多。我開著私家車趕飯局,一場不落,有時我還故意晚些到,到后第一件事就是道歉:“對不起各位了,路上堵得很,咱開車手又生,給大家添麻煩了。”道歉不是目的,自己也要顯擺一下——咱也買車了。
春節家作文 篇7
春節對于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其重大的節日。而在我的老家——安徽,有許多習俗與這兒不同。
在吃的方面,過年我們那兒一定要吃餃子的。所以,餃子的餡也非常講究:有的包蜜糖,有的包肉,有的`包韭菜和蔥……吃到各種不同餡的餃子,代表這各種不同的意義:吃到蜜糖餃子的,代表生活甜甜蜜蜜;吃到菜餃子,代表生活平靜安寧;吃到鮮肉餃子的,代表生活幸福……有趣的是,大人們還會在餃子里塞上硬幣呢!吃到硬幣餃子都是好運的,代表財運亨通。餃子一般都是蒸的,因為“蒸蒸日上”嘛!
除了包餃子,過年我們還要買上各種水果、干果、糖果等。水果中甘蔗是必須要買的——為什么呢?哈哈,“甘蔗節節甜”呀!
春節的大年三十,我們那兒全家人都要在自己家中拜菩薩,人們跪在地上虔誠地磕頭,并給菩薩上香,還要給菩薩前供些水果,餃子、花生等,求菩薩能保佑他們一年平平安安。
我們還孩子在家是呆不住的。在孩子們出去玩之前,父母會提醒他們撿一根樹枝回來,藏到床底下——因為樹枝就是柴,“柴”與“財”諧音,有一種招財進寶的意思。
還有在除夕夜時,哪怕地上垃圾再多,也不準掃地。聽說這樣會把財神趕走,將來就會窮困潦倒……
這就是我們老家春節的習俗,你們家鄉又有什么習俗呢?我們大家來交流一下好嗎?
【春節家作文】相關文章:
家的春節作文08-20
春節家的作文[精選]08-22
春節家作文【精選】08-09
(精選)春節家的作文09-17
(精選)家的春節作文09-21
春節家作文[經典]08-29
春節家的作文10-20
春節家作文【經典】10-19
春節家作文[精選]10-25
家的春節的作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