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失獨婦女基本情況調研報告
在現實生活中,報告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失獨婦女基本情況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失獨婦女基本情況調研報告1
近年來失獨家庭(指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嚴重傷殘、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養子女的家庭)已逐漸成為社會日益關注的特殊群體。為進一步了解摸清我市失獨婦女的生存現狀、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等基本情況,加大對失獨婦女的關注關愛力度,xx市婦聯于20xx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對我市失獨婦女進行了專題摸底調研。
一、失獨婦女的基本情況
1、享受幫扶政策。根據調查統計顯示,我市女方49歲以上符合政策要求的失獨家庭可申請享受計生特扶政策,獨生子女死亡或三級殘疾以上,獨男每戶135元/每月,獨女145元/每月,部分特困失獨婦女享受低保、殘聯救助、慰問金等臨時性救助等。
2、經濟收入情況:市區失獨婦女大多為夫妻退休,文化水平、技能的限制等,退休工資或打工收入普遍偏低,經濟情況大多一般。農村失獨婦女及部分獨生子女重度殘疾的婦女家庭經濟比較困難。
二、失獨婦女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1、精神、健康狀態深受影響。失獨婦女遭受白發人送了黑發人的厄運打擊,無法接受現實,精神、身體遭到極大傷害。失獨婦女往往選擇自行封閉,逃避社區和村鎮活動,離群索居,生活態度冷淡,經常觸景生悲,看見人家熱鬧團圓的場景,經常悲傷。加上年紀普遍較大,因長期悲傷影響了視力、肢體運動功能、心臟等主要器官功能受損,身體狀況不佳,生活更加困頓。
2、對養老問題普遍擔憂恐懼。受養兒防老傳統觀念的深刻影響,失獨婦女普遍擔心生活無法自理時無人照顧。失獨婦女家庭收入普遍不高,一半以上的失獨婦女經濟拮據,有的還要贍養年事更高的父母,生活更加貧困。經濟的困頓、子女親情的缺失、逐漸老去的現實,養老的擔憂更增添了白發人送了黑發人的痛楚。
三、對改善失獨婦女生存現狀的幾點建議
1、完善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建議在計生人口基金、社會撫養費、財政列出專項資金,通過給予較高金額的一次性撫慰金等途徑,解決失獨家庭的生活保障和困難。目前,**市失獨家庭計生特扶的標準是獨男每人135元/每月,獨女145元/每月,標準不高,建議提高扶助金標準。同時整合社會資源,入戶走訪慰問等對臨時有困難的給予及時救助。
2、加大失獨婦女關注和關愛力度。各級政府及計生、社保、婦聯等有關部門要積極引導社區、志愿者和社會各界加大對失獨婦女的關懷,社會發力,從日常照顧、心理疏導、走訪慰問等方面加大對失獨家庭的關注、關懷,以真誠溫暖的`關愛推開心靈的窗戶,幫助她們盡快走出失獨的孤困。
3、著力重建失獨婦女生活歸屬感。以重建失獨婦女的精神家園為重點,組織、引導和鼓勵失獨婦女參與老齡大學活動和街道、社區(村)的各種精神文化活動。特別是社區(村),要通過建立志愿者一對一幫扶、失獨婦女特別是老年、身體不好的失獨婦女聯系卡、日常走訪談心、組織戶外文化娛樂活動等,為失獨婦女提供以歸屬感為核心的心理和精神支持。
4、解決失獨婦女安度晚年問題。進一步完善養老制度,建議出臺相關規定,對身體較差、喪偶的失獨婦女要求入住養老院等養老機構的給予優先入住;建立失獨婦女醫療綠色通道,定期為失獨婦女健康體檢和上門義診,為失獨人員提供便捷及時的健康衛生治療和服務,提高失獨婦女的健康水平。老有所養、老有所醫,實現安度晚年。
失獨婦女基本情況調研報告2
近年來失獨家庭(指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嚴重傷殘、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養子女的家庭)已逐漸成為社會日益關注的特殊群體。為進一步了解摸清我市失獨婦女的生存現狀、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等基本情況,加大對失獨婦女的關注關愛力度,xx市婦聯于XX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對我市失獨婦女進行了專題摸底調研。
一、失獨婦女的基本情況
1、人員數量。三縣六區婦聯初步統計,xx市失獨婦女家庭316戶,其中夫妻雙方健在的243戶,喪偶失獨婦女73戶,占失獨婦女家庭總數的23.1%,困難失獨婦女家庭(低保及大病等低保邊緣困難戶)180戶,占失獨婦女家庭總數的56.96%。其中,城鎮失獨婦女247戶、農村失獨婦女69戶,分別占失獨婦女家庭總數的78.2%、21.8%。
2、年齡分布結構。49歲(計生特扶年齡標準)以下的76戶,約占失獨婦女總數的24%;49—55歲的86戶,占失獨婦女總數的27.2%;55—70歲的125戶,占失獨婦女總數的39.6%,70歲以上的29戶,占失獨婦女總數的9.2%。
3、文化程度。從全市總體來看,失獨婦女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204人,占失獨婦女總數的64.6%,高中99人,占失獨婦女總數的31.3%,高中以上13人,占失獨婦女總數的4.1%,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絕大多數分布在市區失獨婦女中。農村失獨婦女文化偏低,從調查情況看,我市農村失獨婦女(主要集中在三縣及淮上區)小學及文盲54戶,占農村失獨婦女總數的78.3%,初中的占21.7%,全部為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
4、享受幫扶政策。根據調查統計顯示,我市女方49歲以上符合政策要求的失獨家庭可申請享受計生特扶政策,獨生子女死亡或三級殘疾以上,獨男每戶135元/每月,獨女145元/每月,部分特困失獨婦女享受低保、殘聯救助、慰問金等臨時性救助等。
5、經濟收入情況:市區失獨婦女大多為夫妻退休,文化水平、技能的限制等,退休工資或打工收入普遍偏低,經濟情況大多一般。農村失獨婦女及部分獨生子女重度殘疾的婦女家庭經濟比較困難。
二、失獨婦女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1、扶助政策、形式不完善。對于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停留在單一的經濟撫恤層面。并且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中對傷亡、傷殘獨生子女年齡、失獨婦女年齡等都有規定,49歲以下失獨婦女等家庭不能申請扶助金,而我市49歲的失獨婦女約占失獨婦女總數的24%。可見,對“失獨”家庭的扶助制度比較局限,不能徹底解決失獨婦女目前面臨的困境。
2、精神、健康狀態深受影響。失獨婦女遭受“白發人送了黑發人”的厄運打擊,無法接受現實,精神、身體遭到極大傷害。失獨婦女往往選擇自行封閉,逃避社區和村鎮活動,離群索居,生活態度冷淡,經常觸景生悲,看見人家熱鬧團圓的場景,經常悲傷。加上年紀普遍較大,因長期悲傷影響了視力、肢體運動功能、心臟等主要器官功能受損,身體狀況不佳,生活更加困頓。
3、對養老問題普遍擔憂恐懼。受“養兒防老”傳統觀念的深刻影響,失獨婦女普遍擔心生活無法自理時無人照顧。失獨婦女家庭收入普遍不高,一半以上的失獨婦女經濟拮據,有的還要贍養年事更高的父母,生活更加貧困。經濟的困頓、子女親情的缺失、逐漸老去的現實,養老的擔憂更增添了“白發人送了黑發人”的痛楚。
三、對改善失獨婦女生存現狀的幾點建議
1、完善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建議在計生人口基金、社會撫養費、政府列出專項資金,通過給予較高金額的.一次性撫慰金等途徑,解決失獨家庭的生活保障和困難。目前,xx市失獨家庭計生特扶的標準是獨男每人135元/每月,獨女145元/每月,標準不高,建議提高扶助金標準。同時整合社會資源,入戶走訪慰問等對臨時有困難的給予及時救助。
2、加大失獨婦女關注和關愛力度。各級政府及計生、社保、婦聯等有關部門要積極引導社區、志愿者和社會各界加大對失獨婦女的關懷,社會發力,從日常照顧、心理疏導、走訪慰問等方面加大對“失獨”家庭的關注、關懷,以真誠溫暖的關愛推開心靈的窗戶,幫助她們盡快走出“失獨”的孤困。
3、著力重建失獨婦女生活歸屬感。以重建失獨婦女的精神家園為重點,組織、引導和鼓勵失獨婦女參與老齡大學活動和街道、社區(村)的各種精神文化活動。特別是社區(村),要通過建立志愿者一對一幫扶、失獨婦女特別是老年、身體不好的失獨婦女聯系卡、日常走訪談心、組織戶外文化娛樂活動等,為失獨婦女提供以歸屬感為核心的心理和精神支持。
4、解決失獨婦女安度晚年問題。進一步完善養老制度,建議出臺相關規定,對身體較差、喪偶的失獨婦女要求入住養老院等養老機構的給予優先入住;建立失獨婦女醫療“綠色通道”,定期為失獨婦女健康體檢和上門義診,為失獨人員提供便捷及時的健康衛生治療和服務,提高失獨婦女的健康水平。老有所養、老有所醫,實現安度晚年。
【失獨婦女基本情況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農村基本情況調研報告07-04
社會團體基本情況調研報告07-04
鄉鎮財政基本情況調研報告12-12
失獨補貼提高2016年07-09
婦女創業就業調研報告02-11
農村留守婦女調研報告范文08-30
婦女創業就業現狀調研報告02-11
農村婦女調研報告12-14
看望失獨老人心得體會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