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鄉的風俗作文元宵節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元宵節作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元宵節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元宵節作文 篇1
每年的元宵節,都是爸爸媽媽帶著我去外面玩。可今年卻不一樣了。今天是個特殊的元宵節,我和夏藝文、陸可涵、童嘉楊、呂佳誠、牛澤楷一起去天一廣場愛心義賣了!
我們準備了報紙和燈籠,分成三組開始行動了。開始,我有點害怕,不敢去賣。后來,媽媽對我說:“沒關系的,萬一被人家拒絕了,也可以再找其他人去賣。”于是,我就鼓足了勇氣,走到一個坐在長凳上的大姐姐前面,說:“姐姐,我們是愛心義賣的`,請為貧困山區的小朋友獻一份愛心,買一份報紙吧。”大姐姐高興地笑了,很樂意地掏出5元錢買了一份寧波晚報。賣掉了第一份報紙,我的膽量一下子增加了。就這樣,我們一個一個地去問。有一個好心的叔叔,他出了20元錢買了一份報紙。還有一對叔叔阿姨,往我們的愛心箱里塞了20元,還說不要報紙了,讓我們留著賣給其他人。今天我們遇到的好心人可真多啊!
最后,我們把手中的報紙都賣了出去。三個小組加在一起,我們一共賣了591.40元。當我們把錢捐到海曙紅十字會的時候,我仿佛看到這些錢好像長了翅膀,飛到了貧困山區……想到這里,我開心地笑了!
元宵節作文 篇2
中國有許多傳統的節日,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清明節、重陽節等,其中元宵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我家鄉的元宵節是怎么過的?來看一看吧。
正月十五那天,大街小巷人山人海,來自不同行業的藝演隊伍整齊有序地在大街上表演,藝演隊伍的人們有的舉著鮮花、有的穿著漂亮的演出服、有的.踩高蹺、有的扭秧歌…………多的數不清,最引人注目的是獅子表演,兩個人扮演一頭獅子,一個在前,一個在后,在前的當獅子頭,在后的當獅子尾,可有趣了,它們一會兒站起來,一會兒蹲著,像真的一樣,他們表演的棒極了,不時贏來陣陣掌聲。
到了晚上,人們不約而同地聚集到了大街上,放鞭炮、放禮花,整個大街絢麗多彩,有的放流星形的、有的放噴水形的,還有的放空中禮花…………把黑夜映襯的如同白晝。
第二天早上,人們早早地就起床了,因為傳說正月十六去田地里“蹂雜病”,來年一年里身體不生病,有的人邊走邊扔硬幣,還自言自語地說著“蹂蹂蹂雜病,把我的病賣干凈”,回來后吃香噴噴的湯圓,圓圓的湯圓象征著家人團團圓圓,幸福美滿!
這就是我家鄉的元宵節,怎么樣?很有意思吧!
元宵節作文 篇3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今年我度過了一個特殊而熱鬧的無宵夜。
說特殊,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不在家過節。以前,每年正月十五,我們全家早早就準備好了去看花燈,每年,我都能夠欣賞到漂亮新穎、五彩繽紛的花燈,還會看到美麗迷人、五顏六色的焰火。聽媽媽說,張掖的燈展比臨澤更清亮,因此,我征得爸媽同意,到張掖姨姨家過元宵。
姨姨早早就煮好了湯圓,圓圓的,從口甜到心,但是人和哥哥只吃了幾個就纏著姨姨帶我們去觀燈。
到了廣場,啊,真是人山人海,四周掛滿了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花燈,讓人目不暇接。有火紅的金魚燈,象征奧運的福娃燈,開屏的孔雀燈……今年是牛年,牛當然是主角了,有金牛鬧春燈,牧童戲牛燈,斗牛燈,一排排閃亮的花牛燈祝福人們今年身體牛,事業牛,生活越來越牛。
遠處,一閃一閃的'燈塔吸引了我,我們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擠到前面,高高的燈塔上鑲著漂亮的霓虹燈,紅的,藍的,黃的,綠的,五彩紛呈,聳立在廣場中央,美麗極了。過了一會,我們又來到了甘泉公園,這里也掛了很多燈,特別是閃爍在柳樹叢中的,有可愛娃娃燈,美麗的孔雀燈,金燦燦的元寶燈,真叫人留戀忘返。
這時,隨著轟轟的聲響,廣場的天空一下子亮了起來,噢,原來是開始放焰火了,這可是我最期待的了,只見焰火好像一朵朵漂亮的花在空中綻放,又緩緩消失,有的好像美麗的流星一樣劃過天際,有的好像天女散花一般,從遠處的天空慢慢飄落,美麗極了。
正月十五的張掖多么熱鬧,元宵節的夜景多么迷人啊!
元宵節作文 篇4
今天是正月十五,卻沒了往年的熱鬧喧嘩,一家三口在家安安靜靜的各做各的一份事;今年的`湯圓也沒來得及準備,幸好也在冰箱里的角角落落發現出去年剩下的,將就吃了一口;祭祖就更不用說了,國家早已嚴令禁止……
老一輩人對于祭祖特別重視,一開始提出元宵節不允許出去,還在一旁生悶氣,現在看著外面幾乎沒有人的街道,鄉下用泥土磚塊等封得嚴嚴實實的道路,爸爸媽媽在電話里的反復的叮囑,這才點了點了頭,同意了。不過,遠在天堂的親人們,在這個疫情嚴重的非常時期,請原諒我們的不得已,但請相信,等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們定會來祭拜你們。
2月8日,疫情雖然還沒有完全被控制,但伴隨著一個又一個的好消息,相信美好的明天就在不遠處。
愿所求皆所愿,所盼皆所期……
元宵節作文 篇5
我纏著媽媽,要她給我講元宵節的來歷,媽媽十分愉快的給我講伏來了,正月十五鬧花燈興于北周年間,從這一風俗發生的時光、地區及風氣內容來揣測,可能取佛學的傳播有關,《涅槃經》說,如來佛逝世后火化,將其得到的舍利子裝在優美罐中,安置在金床上,空門兄子一邊散花一邊吹打,并每繞鄉一步點焚一盞燈,以此來表現對如來佛的吊唁,然而不明確記錄是正月十五,起初《東域記》所說的尼俗獨特觀看舍害子置過的習俗,則明白說是“正月十五”了。元宵節鬧花燈習俗在隋晨前未睹于文字記載。《資亂通鑒》七舒一百七十五載:柳“以晚世風俗,每正月十五夜,燃燈游戲,奏請禁之。”日“竊見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賽陌,聚戲友游,叫飽聒地。燎燎照地。竭資破產,競比一時。絕室并絮,無答貴貴,男父混淆,緇艷不分。”
每年正月十五夜晚,人們即都在大街上縱情狂歡,癟聲震天,燈光照地。己們不惜錢財,競賽燈的范圍和精致,而且家中所有我,也不分主奴、不管貴賤、不論男母,一切等級、性別、貴賤的.界線全體攻破,所有隔膜齊部打消,剩下的只是歡歌啼語。
媽媽還講她們小時候功正月十五元宵節野家晚飯皆要吃元宵,代表團離散圓,跟和氣睦的意念。并且大巷大街都都掛謙了花燈元宵節的花燈是由農會組織各單位協辦發展的而且每個花燈的去歷及制型都有它的寄意或謎語。抬眼看往燈火通亮,顏色斑斕,如同一條巨龍橫臥在地面。你瞅這個古典的花燈面寫滿了謎語其中有一條謎語媽媽歷歷在目“十月下君子”(擊一字)由這個謎語媽媽又給我講了一段現代漢子的由來。
望著媽媽道的津津樂道情義盎然的神色,爾也好像身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