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燈籠的作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燈籠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于燈籠的作文1
1月26日下午,xx實驗小學舉行“我與春天有個約會”的寒假生活匯報活動,同學們走進校門時都是提著一盞盞形狀不一的精美燈籠,大家高興地說:“我們這次的寒假作業只有一項:學傳統,做燈籠,鬧元宵。”
讓同學們快樂地過春節,放寒假時,學校沒有布置《寒假新時空》之類的書面作業,而是給同學們布置了如何利用傳統佳節,放松心情,尋找屬于他們的快樂童年的作業:例如和長輩們合作,做一盞燈籠、一條字謎,元宵節大家來猜燈謎,看花燈。引導學生了解春節這一傳統佳節,懂得春節的種種習俗,更要學會以禮待人,做一個知書達禮之人。
當天下午,xx實驗小學學區內的東海花園、福明家園、中興、錦苑等四個社區,特地配合學校這一特殊的寒假作業,也聯合舉辦了鬧元宵活動,讓該校1500名學生和他們的家長一起到各自的社區里猜燈謎、游燈會,感受農歷新年之后的第一個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
我們在這些社區里看到,中心廣場上人頭攢動,到處洋溢歡聲笑語。家住中興社區的602班方錚和父母一起,利用廢物做成了一盞漂亮的元宵燈籠。昨晚,她拿著自己的寒假作業出現在小區的游燈會隊伍時,感到特別興奮。她說:做這份作業讓她感受到了春節喜慶氣氛,還了解祖國悠久的民俗文化。
“傳統民俗節日是民族文化的符號,輕松的'寒假作業,正好讓學生了解一下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xx實驗小學陳偉忠校長表示,寒假生活的匯報活動,讓同學們回味春節的快樂感覺,更深深地認識和理解傳統節慶和意義。
關于燈籠的作文2
雖不像女媧娘娘,愛她的泥巴孩子而獻身,小孩子喜歡泥,喜歡玩土,卻仿佛是天性,獨個兒的寶兒,有了泥巴就不鬧了。
鄉間河邊,孩子成群結隊在水邊嬉戲是少有例外的事,撲通通,濺起銀白色水花,不知何時,浪花鑲上了金邊,孩子們也累了,跪坐在岸邊玩泥巴,嚷嚷聲漸漸地和在了泥巴巴中。
如果我是一顆青蔥的樹,我會選擇清晨迷霧下晶瑩的露水,也會選擇淅淅瀝瀝小雨后與彩虹相間的陽光,不過,我最終還是會選擇濕漉漉的,散發著松香氣味的泥巴。真的,泥巴的緣結得太多了,記憶的網里擠著的就都是。
年年燈節,雖是寶馬香車,歡聲笑語,滿路盈盈笑語,我卻停不下腳步,尋尋覓覓,尋尋覓覓,人頭攢動,眼花繚亂。驀然回首,驚喜地發現它就在身后--泥人人兒。帶著藍鈴鐺的喜羊羊,牽著紅手絹的小姑娘,一身黑色鬃毛的馬兒,又或是穿金甲亮堂堂,頭戴金冠光映映。手舉金箍棒一根,一雙怪眼似明星的齊天大圣。像是有磁力似的,我對泥人著了迷。望著一雙大手,種植過玉米小麥的,布滿褶子的農民的手,只是幾下眨眼的功夫,一個活生生的泥人就出世了。你永遠猜不得下一個泥人,但在泥人師傅手下都是栩栩如生的了。
樹上樹枝樹根根,親山親水有親人。遠離了家鄉,就像沒娘的孩子,日日夜夜念著老家的小河,樹林,泥巴地,以及那摻雜著幾粒泥土碎石的.鍋巴飯。這是系著泥土甘甜味道的情愫,使我寤寐思服的地方。
泥巴黃土,是我們炎黃子孫的根。五千年前的軒轅氏,不就是在中華大地這片土地上立下深根的嗎?涿鹿之戰打下這片土地,嫘祖繅絲,伏羲造八卦,華夏生生不息,文明在土地上繁衍生息......
手抓泥巴我不放,緊緊貼在心窩上......
雙眼沾濕,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泥巴愛得深沉。
關于燈籠的作文3
今年是我小學生涯的最后一次猜燈謎,所以今年做的燈籠一定要漂漂亮亮的。
我們家這次做燈籠分成兩組:爸爸一組,我和媽媽一組。爸爸主要作一個星星燈。爸爸從電腦上設計了星星燈的圖案,然后用電腦打印出來。打印好的圖案一點也不起眼,爸爸把他裁剪好以后用膠水粘起來,一會就變成一個漂亮的星星燈了。在這個過程中我有時還會幫助爸爸剪東西,沾沾膠水什么的。
我和媽媽做一些的手工,用紙組裝兩個圓燈籠,燈籠是用一片一片的圓形紙片構成的。爸爸計算設計好了各個圓紙片的半徑,然后根據爸爸涉及到尺寸媽媽帶我畫圓,剪紙。媽媽說:“我教你一個最簡單的手工。先畫一個圓,再看你爸爸給的圖,嗯,大圓半徑10。4厘米,中圓的較大的圓的半徑是8。3厘米,中圓較小的圓的半徑是5。9厘米,最小圓的'半徑是是3。2厘米。我們先畫五個大圓,再把這五個大圓給剪下來。”我聽著媽媽的話,我剪了兩個大圓,媽媽剪了三個大圓。然后媽媽把五個大圓中的四個折成了半圓,讓我沿著這個半圓的半徑剪開,媽媽還特意說了一句:“注意,在這個圓的半徑中,要留出一厘米的空位。”當初我也不知道這是為什么,糊里糊涂地剪了剪。然后我就看著媽媽,她拿著那個沒有剪的大圓放平,把四個剪了的圓折了折,就拼成了一個好看的圓燈籠形。我說:“真好看,媽媽你怎么知道的?”“這是我小時候老師教我做的,我的印象可深了!”媽媽笑著說,“哦,對了,這個顏色有些單調,你去把紙箱里的紙在拿幾張來。”我拿過來了,她把中大圓,中小圓,小圓每個都剪了四個,真好看,真漂亮。我們一晚上做了兩個這樣的燈籠,媽媽自己還做了一條美麗的魚,真美麗。在我們做手工的過程中,爸爸又做了一個小綿羊的燈籠。
這是我參加的小學最后一次的燈謎聯歡,我懷著期待的心情等待著它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