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鄉的風俗作文元宵節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元宵節的作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元宵節的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元宵節的作文 篇1
夜幕悄悄降臨,路燈一盞一盞陸續亮了起來。馬路上的車流、路燈的光芒、霓虹燈的閃爍,匯成了燈的海洋。在我們小區的廣場上,人們陸續聚攏來,參加居委會舉辦的“和諧社會、歡樂元宵”的聯歡會。活動還沒開始,那充滿活力的音樂就響了起來。人們有的聚在一齊說說笑笑,有的正在進行最后的練習,有的三五成群一齊跑到街道上的燈籠下猜燈謎……那場面,別提有多熱鬧了。
要說我最喜歡的節目,那當然是能夠鍛煉大腦的游戲――猜燈謎了。一拿到答題紙,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大街上琢磨去了。就在我銘思苦想的時候,我看見有兩個人正拿著一張皺巴巴的`紙抄著什么。原先,她們從下午就開始猜燈謎了,這會正把她們猜出的答案抄在答題紙上呢!于是我就問她們借來了紙,打算作弊。我但是屬于無奈之舉,因為好多燈籠里的紙都被別人拿走了,剩下的但是難上加難的啊!咦,“家中又添一口”好象不是“旦”吧。我靈機一動,想出來了。“家中又添一口”是“豪”!你看,點和“家”下面半部分的中間添上“一”和“口”,不就是“豪”嗎?我趕緊把答案告訴了她們。嘻嘻,自己猜出答案,感覺就是不一樣!把答案寫上后,就要去拿獎品拉。啊?這就是獎品?我真要暈了!你猜猜是什么?包你一輩子猜不出來!獎品居然是――牙膏和牙刷!好玩吧?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我們的興致但是絲毫未減。在這個平凡的晚上,我們收獲了不平凡的快樂。
元宵節的作文 篇2
民間意義上,只要沒過了元宵都算春節。百姓眼里,這是春節最后的狂歡,也是民俗的盛大展示。在外的這些年,雖然多數年份都能回老家過春節,但能過元宵的幾乎沒有。早聽說故鄉今年元宵燈會規模空前,只可惜不能親見,進城后關于元宵的記憶就只剩城市燈會了。印象中關于老家元宵的印象局限于小時候的記憶。
城里的元宵最耀眼的是燈展,隨著聲光電科技的進步,燈的外觀,材質,動態,音響都與時俱進,高大上自不必說,觀者人潮涌動磨肩接踵,也熱鬧非凡。此前好幾回從住地進城區看燈,都因交通管制或因擁擠坐不上回程的車子,徒步走了老長的路才返回家里,近年節慶外出都格外小心。記憶中鄉村元宵的燈是移動的,叫游燈/游枰,人們或抬或舉著燈沿街巷游走,鑼鼓開路,大老遠就能聽到,多數人在家門口就能賞燈。相比起來,城里是人隨燈轉,而鄉村是燈隨人轉,更親民一些。用一個比喻:城里的元宵是超市里冰鎮的包裝精致的高檔元宵,鄉村的元宵是土灶上老媽煮著的自制元宵。
游燈的主角自然是各色的花燈花籃,都是由老藝人純手工制做。我有個本族奶奶是做花籃的能手,以前村里只要有辦元宵游燈都會請她參加做燈,大多也是義務的,村里會提供材料,或提供一點實物贈送。她們用竹蔑扎成花燈骨架,糊上雕刻著各色鏤空花紋的彩紙。造型各式各樣,有吉祥文字燈,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恭賀元宵之類。有單字做一燈成一組,也有多字一起做成燈箱的,互相搭配成一套一套,用頂部向前彎的竹桿挑著。多數燈一人就可提得動,也有需多人抬的大花籃,還有機關精巧的走馬燈。記憶中老街上有個叫享耐的五金師傅心靈手巧,算是村里最早把玩電器的人,他做的電動花燈曾是鄉親們每年的期待,記得有一年他做了個能轉動推磨的人物花燈,令鄉親們十分贊嘆。如今許多原來做燈的老藝人都相繼去世,年輕人都忙于外出賺錢,許多手藝都瀕臨失傳,但科技進步也讓花燈有了新的花樣,走馬燈早就不稀奇了,原來的燭火也多數換了電瓶燈。韻味是淡了些,但也方便安全了。記憶中小時候還沒到游燈結束,有些燈己被晃動的燭火燒了一個一個黑洞,也有燒得只剩個骨架的,提燈的人難免有愧,但鄉親們除了給他一個善意的笑沒人責怪他這也是一項高難度的技術活。
元宵游燈是全村的一個集體大事,以前通常按舊時生產隊的組織東南西北四個連隊各組織一隊花燈,各隊間似乎有一定的榮譽競爭關系,大體以群眾的口碑為憑。每隊的標配大約是先頭鑼鼓隊開路,隨后是一只舞獅,然后是花燈隊和神像香火,壓軸的是叫作鐵枝的民間技藝,我們土話叫枰為閩東地區獨有。枰的花色造型和寓意是鐵枝標志性的水平展示。需要有文化修養和做枰實踐經驗的長輩作指導。師傅用木料搭起一個大約兩張床大小的方形移動平臺,臺面垂直方向裝上像枝叉一樣的鐵架子,高的能達到3米左右,上面安上軟墊,選身段纖巧聰穎又膽大的孩童化妝成各色戲劇人物牢牢固定在鐵架上,多的能承載七八個人,襯上各種花草樹木燈光等布景。它的奧妙是經過服裝和道具的遮藏,讓人感覺不到有鐵架的存在。遠看過去,枰上的人物都像懸浮在空中一樣。每個枰就是一個栩栩如生的'戲劇場景,比如牛郎織女八仙過海西游記等。村民自家小孩能被選上枰也是一項榮光,雖濃妝艷抹,但不知為何,眾人還是能知道某個角色是誰家小孩,評頭品足一番。當然,也難免有人看走眼把張三家的男孩看成李四家的女孩的,爭論一番,最終恍然一笑。如此寵大的移動造景古時候全靠眾人接力抬著在卵石鋪就的村道上巡游,現在路好了,大多改用動力牽引,省力不少。
游神是游燈活動的組成部分,前前后后都有許多和百姓互動的環節,比如鳴鞭迎神和交換香火。當游燈隊伍快到自家門前時各戶都鳴鞭歡迎,雙手捧著香火在門前恭候,神像經過時就用手里的香火和游神的香火交換并插在自家門前和神案上,喻意接福接平安。
這些年鄉村大有民俗復興的態勢,結合旅游的發展,許多漸被淡忘的傳統民俗重新煥發生機。老家今年的元宵游燈規模空前,多年未見的雙溪古鎮香火龍和沉寂12載曾經作為乾源村特色的白蛇燈也作為重要的節目參加游燈,加上交通便利,賓客云集,熱鬧的程度與古時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只可惜我遠在外地,不能親身感受,好在信息科技發達,讓我也能通過微信朋友圈飽了一回眼福。
元宵節的作文 篇3
元宵節是我國的四大節日之一,元宵節一過,春節也就算過完了,所以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熱鬧的。人們白天主要是趕廟會,看舞獅、舞龍等社火,晚上觀看煙花是慶祝節日的必備方式之一。
以往的元宵節,我都是在煙花綻放的壯麗景象中度過的。今年元宵節這天,晚上6點半,我就著急地叫爸爸媽媽帶我上博山公園去,因為往年都是7點整放煙花的。走在路上,看到有很多與我們一樣去看煙花的人,大家都是老老小小一家人,大家身穿節日盛裝,說笑著,打鬧著,顯得十分的'高興。路上,爸爸不斷地指著街兩旁的建筑、景觀給我講:這個小區是去年剛建的,那個公園又新添了新的植物、新的娛樂設施……沒想到才一年的時間博山竟然發生了這樣大的變化。
來到公園,大家都選好位置站好,等著放煙花。時間還沒有到,我發現今年的公園比往年裝飾得更漂亮,各種各樣的彩燈已經亮了起來,有龍燈、魚燈、神仙燈……當然最引人注目的是馬燈,今年是馬年嘛。燈的顏色也各不一樣,紅色、黃色、綠色、藍色,還有的燈是五彩的,更奇妙的是有的燈的顏色會變化,真是五光十色,美不勝收。爸爸的嘴又閑不住了,他給我講:人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所以就更有心事過節了,今年的彩燈也就比往年好了。他還說今年的燈有一個特點,就是環保,許多燈的制作材料都是環保材料。
7點鐘到了,沒有煙花,又過了一會兒,還是沒放煙花。咦,這是怎么回事?我很納悶,大家也都議論紛紛。這時,就聽有的人說,今年不放煙花了,原因是放煙花污染空氣,會造成霧霾。爸爸說,他從新聞上看到了有的專家說,今年春節氣溫較高,不利于空氣中的污染物擴散,如果再燃放煙花爆竹,會導致空氣污染更加嚴重。原來如此呀!過節是一件喜慶的事,可如果因為過節過得大家連口好的空氣都呼吸不到了,那就不好了。
不看煙花,我們就看花燈。我們一家人隨著大隊人馬一起爬上小山,細細地欣賞公園里的花燈。我還猜了幾條謎語呢!
今年的元宵節真特別!希望我們的元宵節過得越來越環保!希望我們的空氣越來越好!希望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元宵節的作文 篇4
2月17日正月十五是元宵節。那天上完課,我回到家開始做作業,做到了六點半媽媽讓我去看一會兒作文書。
隨后,我聽見奶奶正在叫我去吃湯圓。我過去一看,哇!六個碗圍成一個圓,每一個碗中一只湯圓一種味。
吃完湯圓,正好7:30了,我急忙上樓去看元宵晚會。里面講的都是元宵文化,媽媽叫我仔細聽,可我卻不聽,不時地拿出旁邊的一本作文書看。結果,媽媽問我元宵表達什么意思,我說:“團圓”。“好!那么是怎么由來的?”這時我便無話了。
突然,我聽見“呯“的`一聲,媽媽拉開窗簾,哦!原來是別人在放禮花,媽媽叫我來看。哇!煙花真漂亮,有的是紅色的,有的是綠色的,還有紫紅相間的。
那一天,我感到是最快樂的一天。如果每天都過元宵節,那該多好!
元宵節的作文 篇5
正月十五元宵節,我是在奶奶家過的。
奶奶家在農村,這里的風俗可多了。
這一天,大人們要給去世的老奶奶、老爺爺上墳送燈。聽奶奶說,這樣好讓他們照著讀書看報。
晚上,吃完元宵和餃子,奶奶提醒我拿出我買的小燈籠 。這盞小燈籠是我從超市買來的,它是一盞折疊式的小燈籠。疊下去,它只有書本那么厚,可撐開它,就變成了一盞大燈籠。它漂亮極了!上面印有提著燈籠的哆來A夢,上空還飄著一些潔白的雪花。爺爺找來根竹棍,讓我挑著燈籠,又在燈籠里面放了根蠟燭,并將它點著,通紅明亮的燈籠更加漂亮了。
奶奶讓我提著燈籠先照照屋子,這樣能夠把家里晦氣趕出家門,讓幸福、平安、好運氣照進家門。
隨后,我挑著燈籠來到了窗臺,奶奶說一句,我說一句。“照照窗臺,蝎子不蜇胖孩”;“照照炕頭,蝎子不蜇老頭”;“照照炕膀,蝎子不蜇老娘”。
之后,我來到了門后照照,說:“照照門后,老鼠不敢露頭”;又照了照鍋底,說:“照照鍋底,做的飯好吃”。從家里走出來,我來到了院中的`平房,打著燈籠照了一圈,說:“照照平房,好盛糧”。我來到雞窩,邊照邊說:“照照雞窩,雞下蛋多”。最后,我又來到了院外的儲藏間,邊照邊說:“照照儲藏間,幸福樂無邊”。
今年的元宵節我過得與眾不同,原因是奶奶把一些習俗傳授給了我,我真開心!元宵節我們別忘了傳統的風俗習慣,明年的元宵節我還要回奶奶家過。
元宵節的作文 篇6
元宵節到了。
媽媽買了香噴噴的燒鴨回來,我和姐姐跑出門外,你瞪著我,我瞪著你,誰也不讓誰!
媽媽叫姐姐添飯,機會來啦!我把燒鴨腿放到飯里面,姐姐添完飯,燒鴨腿呢?姐姐把燒鴨盒通通找了一遍,沒有啊?抬頭看見發現鴨腿到我這來了,可憐的姐姐只好看著我吃了。
姐姐不服氣,把燒鴨盒的.鴨吃了個精光!我也不福氣,把汽水喝了半罐。
我的臉像一個大蘋果。
元宵節的作文 篇7
東方朔從元宵的身世,想到宮女姐妹都有一肚子思親戀眷的惆悵,便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計策。
這一天,他來到西北山元宵的家里,如此這般地安排了一陣,就返回長安大街賣起卦來。有人認識東方朔,知道他識天文,通陰陽,都爭著占卜求卦,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卦條簽語。人們非常驚慌,紛紛求問解脫的辦法。東方朔神秘地說:“正月十三下午,城里的白胡子老人們,都到城西北十里鋪大道口等候。天黑下來時,從西北方向會過來一位騎粉色銀驢的紅衣姑娘,她就是奉旨火燒長安的火神君。見到她后,父老們要跪在地上攔路哭求,方可全城得救。”
人們聽了東方朔的'話,信以為真,暗暗互相串連。等到夏歷正月十三下午,城里的白胡子老人們都手拄拐杖來到十里鋪等候。天剛擦黑,果然從西北方向過來一位騎粉色銀驢的紅衣姑娘,父老們一擁而上,苦苦哀求。那姑娘望著悲哀不止的父老們說:“我是領了玉帝的旨意來辦事的,火燒長安時玉皇大帝還要站在南天門上觀看,要是沒火,就是我的罪了。既承父老求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你們可送到人王地主那里,讓他們想辦法吧。”說完,扔出一張偈語,回身走了。
元宵節的作文 篇8
昨日是元宵節,可熱鬧了!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傍晚7:00多,我剛剛吃完飯,天空中響起了炸雷一般的響聲,嘭!嘭!嘭!每一家接二連三的放起了煙火!我早知開始放了!于是趕忙停下手中的筷子,沖出飯廳和爸爸、弟弟跑到樓上觀賞起煙火來!因為我家在這一帶是屬比較高的樓房!我站在樓頂上一切景物盡收眼底!煙火升起來了!有的像一朵盛開的'菊花!有的像螢火蟲般滿天飛舞,有的像一座雪山炸開了一般!最搞笑的還要算“老鼠跑”了!剛開始是白色像火箭一般射上天空!隨即便像老鼠遭人攻擊一樣四處跑開!不一會兒便沒了蹤影。最好看的要數“大禮花”,朵朵猶如火山爆發,嫣紅、翠綠、金黃,“一座山”連“一座山”爆發出來!如流星般四散,襯著漆黑的夜幕,艷麗奪目!把漆黑的夜晚照成了明亮的白天!我們看后無一人不發出贊嘆聲!最使人耐人尋味的要屬“導彈”了,先是一束白色的煙火串上天空,而后便在空中爆炸,最后銷聲匿跡……
看完了別人的煙火,我和弟弟也把自己的煙火拿出來放了!我拿出了“沖天炮”,點燃后,像流星般射了出去,后面還拖著長長的“尾巴”!五彩繽紛!弟弟拿出了“圣誕樹”,發出了強烈的火花!顏色各種個樣!像噴泉一樣,時高時矮,時亮時暗!火花從“天”而降,像無數條珍珠掛在天空!落下時像天上的銀河一樣!閃閃發光!還放了“雨花”就像仙女散花一樣,從空中落下來,時而“花”心中還綻開“小花”,如花蕊一般。還有的像“UFO”一樣閃過去,速度快的眼睛跟不上,有的像陀螺一般“瘋狂旋轉”……在夜幕中,家家戶戶的煙火就好象在比“美”,一家比一家壯觀,一家比一家希奇……
最后放完了煙花,四周也靜下來了,看到這美麗的煙花,讓我想起了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火闌珊處。元宵晚會已經結束了,但那歡聲笑語,久久繚繞在我們窗前……
元宵節的作文 篇9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佳節,也是過年的最后一天,正月十五鬧花燈,每到這一天,人們都會以吃元宵、逛花市、賞花燈、觀禮花、猜燈謎,舞龍舞獅,來寄托對春天最美好的祝福。
我們一家剛剛吃完團圓飯,爸爸就說帶我去看花燈,我非常的高興。傍晚,一輪明月已經早早的升上了天空。幾顆星星頑皮的向我眨眼睛。銀白色的月兒隨我一起逛花燈。我們一家隨著熱鬧的人群來到花市。我認識的“小魚兒”被爸爸頂在脖子上,她手里拿著熒光棒,頭上帶著紅牛角,穿著紅色的外套。臉上帶著開心的笑容。
街道上,到處都張燈結彩,各式各樣的電子花燈,簡直叫人目不暇接,隨著一陣陣鑼鼓喧聲,兩條蛟龍,在人群中間交叉飛舞。
這時候,幾聲的巨響,美麗的禮花接二連三地在空中開放,有的像菊花,有的像六月的'雪,有的像滿天的星辰,還有的像七彩的花朵。
夜深了,賞花燈的人們臉上都洋溢著滿足,幸福,愜意的神情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