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制作燈籠作文6篇(精選)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制作燈籠作文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制作燈籠作文 篇1
開學前,老師在班級群里說:“周一美術課帶彩紙,圓規(必須有盒),剪刀,膠水,制作燈籠。”制作燈籠?怎么做啊?我心想:我手工能力那么差,做出來也不會好看。哎!我把我心里想的和媽媽說,媽媽微笑地說:“你也知道你手工能力差啊!但是,你也要勇于嘗試,說不定你就成功了,要有信心。”媽媽的一番話讓我有了信心。我知道了,人要向前看,不要向后看。我讓媽媽帶我去買了材料。
買好材料后回到家,想上網查查怎樣制作燈籠。可是,要不就是太難,要不就是太小,哪個都不行,只好自己想。
周一美術課,老師帶領我們制作燈籠。耶!我在網上沒查到怎樣制作燈籠,還不知道怎么做呢,我竟然忘記了美術課上老師會教這件事。我一步一步跟著老師做,但劉慶奧總是跟我說話,我不想理他,他還一個勁兒地跟我說。下課了,我的燈籠才做完一半。周三美術課,我想和老師繼續學,結果老師說:“你們可以做一個你們自己的燈籠。”放學時,鄧老師看見上交的燈籠沒有幾個,就發火了,要求我們明天必須全部上交。啊?全部上交?像我這么笨的腦子怎么能想得出來呢?媽媽也不在家,哎!這可怎么辦你呢?
回到家,以我最快的`速度寫完作業,彈琴、看書。燒腦時刻開始了——我望著美術課上未完成的燈籠和紙條來了靈感:先拿出四張不同顏色的彩紙,量出9厘米,剪下來,把兩頭用雙面膠貼上,然后,把貼好紙條的一面貼上膠,把8張紙條貼在一起。接著拿出粉色彩紙的一小條和藍色彩紙的一小條。兩頭貼上什么叫。一個貼在上面,一個貼在下面。最后拿出黃色的紙條。拿兩個寫一個燈謎,拿一張藍色的小紙塊兒,上面寫上謎底。我的謎面是:有1沒有2,有3沒有4,有東沒有西(打一字)。謎底是:陳。
周四我把燈籠交給了老師,星期五,我看見我的燈籠在班級門口掛著,這時,我才覺得只要動腦,什么都行。
制作燈籠作文 篇2
周三的晚上,老師要求我們做燈籠,因為元宵節快到了,我們要猜燈謎,親手制作燈籠。
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把做燈籠的事告訴了媽媽。我和媽媽開始做準備,在柜子里找到彩紙、剪刀、格尺、雙面膠等有用的材料。
于是我開始制作燈籠。首先,我挑了一張紅色的紙,因為紅色鮮艷喜慶,用剪刀在封死的那面剪五毫米的`小條,不要完全剪斷。接著把這張被剪過的紙打開,按橫向卷起來,用雙面膠固定上。我再用一些紅色條的廢紙剪燈籠的小紅穗,用雙面膠把紅色的小穗穗貼到燈籠上。這步完成之后,我心里想,太好了,馬上要做成了!
我開始做燈籠的上半部分——燈籠把手。我剪了十根黃色的五毫米的小條,把它們貼在一起,這樣會很結實。然后把這根很厚實的小條貼在了燈籠上當把手。我又剪了一張長方形的紙條,在上面寫燈謎,然后貼在燈籠下面。貼完后,燈籠的大體就出來了。最后,我用黃色和桔色的彩紙畫了幾朵小花,剪了下來,貼在了燈籠上。
“啊,終于制作好燈籠了!”我的心像開了一朵漂亮美麗的牡丹花一樣。
第二天,老師把所有的五十一個燈籠掛到了廊報的下面,向校領導、老師和同學們展覽我們的作品。
看著我們班這么多美麗的燈籠,我為我是四年二班其中的一員而感到自豪!
這次活動,不但培養了我們動手動腦的能力,還拓展了我們的想象力。我收獲了成長和快樂,收獲了很多知識。我們的課余生活真是豐富多彩呀!
制作燈籠作文 篇3
過完春節,離我們最近的傳統節日就是元宵節了。我們吃元宵,猜燈謎,可是自己做燈籠我還從來沒試過。這次,老師便讓我們自己做燈籠。做過之后,我不禁感慨道:“做燈籠可真不容易!”
周一和周三的最后一節課都是美術課,老師教我們做燈籠,我很認真地聽、很認真地做。可最終只是做出的有一點像大方豆腐。唉,還是失敗了。這個燈籠可是需要上交的。
老師看著上交的寥寥無幾的燈籠,極其生氣,下了死命令:“明天除了上交過燈籠的人外,全部都要再做一個交上來。”這下就只能再做一個燈籠啦。
我回到家里,立馬找好材料,準備開工。首先把一張彩紙剪成三片小紙片,長方形,把它們用膠水粘成三菱柱體。然后剪下一個約一厘米寬,十五厘米長的'長條,把兩端粘進三菱柱體的內部。接著剪下來一個約五厘米寬、十三厘米長的圖形,對折再對折,折成一個較細的長方形,把它卷起來,在下端剪下小口子,把它和主體用一根小長方紙片連在一起。最后把準備好的燈謎和主體也用一張細小的紙條連起來。這次,我就在這完全沒有圖紙的情況下,做完了這個燈籠。做燈籠可真不容易啊!
我把燈籠交給了老師,看著自己做的燈籠,我心里甜滋滋,小燈籠就像我親手捏的小泥人,它比所有人的都好看。
通過這件事,我知道了大家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制作燈籠作文 篇4
元宵節馬上就要到了,老師要求每名同學都要做一個燈籠。
放學回到家里,我馬上就開始準備材料,打算和爸爸一起做。爸爸下班回來了,看見我要做燈籠,爸爸說:“我們做一個難一點吧!”我真高興。
我準備的材料有:彩紙。剪刀。膠水。細線。圓規。格尺。筆,還有一些裝飾的物品。
首先,我們先用圓規在彩紙畫一個圓,把這個圓的正中心用圓規扎一個小孔,用細線穿過去,拉緊繩子,往左繞一下,勒出三條線,做了十六個這樣的東西,然后把十六根繩子解開,把它們從中間對折,把里邊最上面那一根和最下面那一根粘上,把外邊的那三根都粘在一起,最后連接起來,用格尺把上下各留五厘米,剪下來。把彩紙折成長方形剪下一部分留著備用,燈籠的主體完成。接下來我們開始做燈籠的底部,把畫圓形剩下的材料做出一個直徑為三厘米的紙環和紙筒,紙筒剪成一條一條的,粘在紙環上,燈籠的底座穗完工了。最后我們在給燈籠裝飾一下,畫幾個小動物,裝上幾個小掛件,掛上燈謎,一個漂亮的燈籠做好了。
周三的時候,我把做好的燈籠交給了鄧老師,老師看了看,連連點頭……老師把我做的燈籠和其他同學的`燈籠掛在了外面的板報墻上。看見我自己做的燈籠心里美滋滋地。
通過這次做燈籠我不僅提高了美術水平,而且還體驗到了手工的樂趣,下一次我會比這次做的更成功。
制作燈籠作文 篇5
有一只燈籠,它是四方形的,每邊都貼著一朵金色的小花,手柄上刻著兩條呲牙咧嘴的青龍,每當點亮燈籠里的'蠟燭,那金色的小花栩栩如生,再看青龍,在光的照耀下,像活了一樣,漂亮極了。
這個燈籠雖然很美,但總是很自大,就在元宵節這天,他又開始嘲諷“身體”里的蠟燭了:“哥們,你可得感謝我收留你,要不誰認識你呀,看你長得,既沒鼻子又沒眼睛,像根柴棍”。蠟燭卻微笑著,但毫不客氣地說:“別自大了,我還可以給人們光亮,而你要是離開我,就會變成一個沒人理睬的廢物”。“不—不,你胡說”燈籠氣呼呼地大聲喊叫著……
天漸漸的黑了,觀燈的好多人都圍在這個燈籠前贊嘆不已,可把燈籠樂壞了,“瞧見了吧,丑八怪白條,我才是人們目光中的焦點”,蠟燭已忍無可忍,只見他沉思了一下,狠狠的吹滅了自己。
頓時,原來漂亮的圖案全消失了,燈籠變成了個黑乎乎的破紙盒,“怎么回事,這是怎么回事”燈籠著急了,只見觀賞的人群瞬間也散開了,這時燈籠才恍然大悟,它低下了傲慢的頭,“蠟燭大哥,是我錯了,我不能沒有你,更不應該貶低你,我們應該做不離不棄的好伙伴,我向你道歉,請原諒我”!
“叭”蠟燭重新點亮了自己,美麗的圖案又重現了,不一會,這個燈籠又成了人們觀賞的焦點。
燈籠和蠟燭也高興的笑了!
制作燈籠作文 篇6
元宵節即將來臨,老師交代給我們一個任務:做燈籠。
開始我還在想可不可以買一個呢?但是老師反復強調不要買燈籠!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我還是自己制作一個吧。我在網上查到了一個制作方法。我先準備一張a4紙,一定要是紅色,然后再拿六個紅色正方形紙,最后再拿六個圖釘。準備工作完畢,下面開始制作燈籠。
首先將紅色a4彩紙折成一個橢圓形,再用雙面膠把橢圓形的兩邊粘在一起,一個橢圓形就做好了。接著把一個紅色正方形的兩角重合,用圖釘把重合的地方訂上,剩下的五個正方形都是這樣折。然后再用雙面膠把六個折好的正方形站在橢圓形的四周。用一條紅色的絲帶粘在橢圓形的兩邊。最后用一根木棒放在絲帶中間。一個燈籠就完成了!
第二天在班車上,我的心臟正在快速的跳,心里想著到底能不能被掛上展覽呢?沒想到竟然每一個人的作品都能被掛上展覽!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比我做得好的有都是。這么多的.燈籠真漂亮呀!這么多漂亮的燈籠中就有我一個……這次做燈籠不僅僅是收獲了快樂和成就,也收獲了很多道理。自己動手做的任何東西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手工也很有成就感,這種快樂不是你玩游戲可以得到的。相比有些人買的燈籠會更有意義。雖然很好看,但是卻沒有人會在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