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的作文9篇(熱)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制作的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制作的作文 篇1
你愛吃薯片嗎?你知道薯片是如何制作出來的嗎?我今天看了一個視頻,是講如何制作薯片的,非常好的一個短視頻。
首先我看到的是油土豆粉和玉米粉很合制成的一張薄薄的片被放到機器上滾動到另一個機器,哪里有需要制成薯片的橢圓形狀進行剪裁出來,然后再繼續滾動到下一個機器進行同意的凹型彎曲形狀,然后從流水線下落下變成一個個薯片,被排列的整整齊齊,排列的非常緊湊,裝進管狀包裝的托盒里面,進行包裝。這就是一種被堆成一摞的零食小吃。看著真是讓人饞涎欲滴啊。
制作這些包裝盒需要先準備大卷的牛皮紙和金屬錫箔紙,這樣可以讓薯片保持新鮮,不至于潮濕,紙張經過轉盤時會被涂上一層膠衣,這機器看著很震撼啊,紙張內襯繞著由大皮帶轉動的圓形芯軸轉動,大皮帶同樣會將膠水緊緊壓在紙上,之后商標紙也會涂上一層膠水,這樣有助于將他們粘在管筒上,他們在滾動的時候,還有一個滾到將他們按比例裁切開,當然這都是精確計量的,然后他們就分割成一個一個的`薯片筒了,下一個流程就是把他們桶口朝上,然后將熱金屬頭燙卷筒口方便加蓋,最后制作他們的封口那個圓形開口紙張,將他們熱封在管筒上,加上一個塑料蓋,在低口開始裝薯片,打上生產日期批號就完成了。
看完這個工作流程,感覺做任何事情都不容易啊,這的需要多么復雜的工藝才能制作出這么干凈衛生是食品啊。
制作的作文 篇2
相信大家一定都聽說過沙拉吧!它的營養價值高,所含的熱量少,還十分美味,深受群眾的喜愛,而且老少皆宜。沙拉有水果沙拉、蔬菜沙拉、混和沙拉等。今天,讓我們來做一個混合沙拉吧!
制作沙拉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準備材料。制作混合沙拉,我們需要準備以下幾種材料:吐司、生菜、番茄、黃瓜、蘋果、梨、藍莓、火龍果等幾種自己喜歡的水果,還有刀、容器、食材與工具。食材最好在十五種以內,多了不太美觀,看起來也不夠有食欲。
第二步,處理食材。我們要把大部分水果的皮剝掉(藍莓、小番茄之類的就不用了)把它們切成塊,每種水果數量在5~7塊之間,這樣會使沙拉口感均衡。當然,還要把水果裝盤。
第三步,攪拌加料。我們需要在裝好的水果中淋上沙拉醬和煉乳,帶上手套,給水果們做個“按摩”,“沙沙,沙沙”完成了以后,再往沙拉里加入美味的.吐司與水煮蛋,或者是想要的小香腸,看著就令人垂涎欲滴的沙拉就做好了。
做出來的沙拉富含維生素C,相當于三到五個新鮮的檸檬,還有維生素A、各種礦物質、植物纖維、胡蘿卜素、既能為我們提供豐盛的營養物質,也能讓我們的體型變美,提升我們的容顏。
這個沙拉從外形上看,也絲毫不差,在沙拉醬濃濃的白色中,還有一些紅色、綠色、紫色的地方露了出來,既淡雅又大方,奔放又不失柔情,就像天空中的彩虹一樣美麗。
沙拉吃起來味道也很不錯呢,在水果的清脆可口中增添了幾絲沙拉醬的甜味,據科學研究,沙拉醬搭配水果能促進食欲呢!咬一口似乎進入了香甜的夢。
沙拉不僅味道好、外形美、營養多,還有一大特點——它的味香。用鼻子聞一聞,陣陣濃濃的牛奶香猛然襲來,還夾雜著水果的香甜,雖說不上香飄十里,但聞著覺得比桂花都香。
對,就是美味又可口的沙拉,你會做了嗎?
制作的作文 篇3
我對牛排情有獨鐘!我品嘗過西餐廳里的各種牛排、還吃過媽媽特制的牛排,今天,愛挑戰的我要親手制作一份牛排。
第一步是搞定“主角”牛肉,我先把一大塊牛肉洗得干干凈凈,用刀子小心翼翼地把厚厚的牛肉切成幾片薄肉,接著我用刀刃和刀背把牛肉紋理切出來,切完后,再翻過來切。爸爸說,這樣既好看,也容易入味。然后,我把牛肉放在盤子里,加入料酒、胡椒腌制半小時。
第二步是制作配料,我把蒜和姜洗干凈,再剝去它們的外衣,它們露出了小身子,我用刀一拍,那調皮的蒜寶寶和姜寶寶都滾開了一邊,還好我用刀把它們都集齊再把它們切成十分小塊的顆粒,放進鍋里,再放點辣椒粉、植物油攪拌在一起,翻炒幾次便散發出了一股誘人的香味,熟透了后我把它們倒入碗中。然后又我準備好了裝飾碟子的蔬菜——切成一小片的黃瓜和像花朵一樣的小白菜。
最重要的一步到來了,我把黃油倒入不粘煎鍋,當黃油刺刺作響的時候,我把牛肉放進煎鍋,當一面半熟時,我就用鏟子翻到另一面,就這樣翻來翻去地煎烤,為了讓它熟得更透,我用刀把它切開一點,切開一看,果然還有一些血絲,當牛排煎得快要熟時,那沁人心脾的香氣向我襲來,誘惑得我直流口水。想著快些吃的`我緊接著迅速把黃瓜和白菜放在煎鍋上面煎熟,最后,我把牛排倒入盤中,用黃瓜和白菜裝成了一朵精致的花兒,再倒入炒好的醬料,我的牛排大功告成了。
看著我的杰作就這樣完美地呈現在自己的眼前,心中的幸福感涌上心頭,吃上一口牛排,那香、那汁、那肉,都妙不可言。
制作的作文 篇4
星期六,我在家里閑的沒事干,便拿出四角彩燈手工來做。
首先,我把紙上的手工部件剪了下來,然后,我拿出一個個圓的卡紙,我想應該是做燈罩的吧,我沿著虛線去折,等折好后,我拿起另一個來折,一共折了四個小的,一個大的,都是類似正方體的紙盒子,接著我及開始粘貼,這時,我遇到麻煩了,粘一下,掉下來了,再粘,還掉,第一個盒子總算好了,確實歪歪
扭扭的',一點都不好看,于是,我拿出另一個,先粘四個角,呀,奇跡出現了,粘起來了,就這樣,我總算把五個盒子全做好了,接下來,我要把這些盒子用紅線串起來,我先在大盒子的中間眨眼兒,可是,大盒子做好了之后鼓鼓的,我的針短了一點,顧到這一頭,顧不到那頭,我急的沒辦法,最后,我靈機一動,先用針在這頭扎個眼,再在那頭扎個眼,最后,我仔細的對著穿線,總算把線穿過去了,我照這個樣子,把小的也做好了,在小正方形的下面掛上穗子。
四角彩燈做好了,瞧,多漂亮啊,五個方形的盒子,紅彤彤的穗子隨風而動,彩燈以紅色為主,有一種過年的氣氛,我還想過年的時候把它掛在家里的客廳里。
通過這次做手工,我明白了做事情不要怕難,只要你去思考,就一定能解決。
我愛手工!
制作的作文 篇5
琴,棋,書,畫中琴指古琴,它是“四藝之首”。今天,我們來談談古琴的制作。
一,選材。好的材料是古琴質量的'關鍵。古琴有兩大結構:琴面板,琴底板。面板大多用桐木制成,底板用梓木制成。其中,面板與底板的通音質要好。
二,做面板。不同樣式的古琴做工也不同。先用模具在板材上畫出古琴的平面幾何圖,然后用刨子等工具挖腹槽,把面板加工成弧形,然后在明火上稍加烘烤。
三,做底板。在底板挖兩個傳音孔,刻空軫池。
四,粘合底板與面板。用特膠把底板與面板粘起來,晾一天左右。
五,刮灰胎。用松楗油調配上瓦灰,鹿角霜后,均勻涂在古琴全身,晾個一周左右。然后用砂紙包上木頭刮琴身。
六,再次刮灰胎。方法同前。在此,要說明一下:用灰胎料只涂前一次刮灰胎時露出琴板的部分。
七,安裝附件。將軫子,承露,岳山,琴徽,冠角,龍齦,雁足安在制定位置。
八,上漆。用松楗油調配上大漆,鹿角霜后,涂抹在古琴全身,晾個一周左右。
九,上弦。將琴弦上在岳山上,再系到雁足上。
十,校音。用音哨或古琴的泛音校弦,按仲呂調(正調)定弦。
制作的作文 篇6
過年的時候,媽媽上街買回來了金豬模具和半杯石灰粉,還說要我做什么金豬雕像。說完,就把我拖到書房開始制作雕像。
首先,先裝半杯的水,然后倒入裝石灰粉的杯子里,接著用小木棍不停地攪拌,直到起泡為止,再把剛才攪拌好的石膏水倒入模具里。扶穩模具后,一手握著模具,一手輕輕拍打模具。媽媽說:“ 這是為了讓空氣跑掉,如果不這樣的話,做出來的雕像表面會有許多小圓點,那樣凹凸不平不好看。子伊,現在你要捧著模具20分鐘,石膏水才會凝固成雕像。”我照著媽媽說的去,過了一會兒我的手心越來越熱了,我問媽媽這是怎么回事?媽媽說:“那是因為石膏水與空氣發生化學反應后散發出熱量。” “哦,原來如此呀!”
20分鐘后,雕像果然干了,爸爸走過來和我一起小心翼翼地把金豬模具脫掉,呀!一只可愛的小豬就呈現在我的眼前。“20天后,你就可以為小豬涂上顏色。”媽媽說。我真希望20天快點過,這樣我的'“小豬”就更可愛啦!
我喜歡我的石膏“小豬”。
制作的作文 篇7
今天上午的美術課開始,只見老師走進教師對我們說:“今天我們要做帽子。”聽了這句話,我即高興又擔心,生怕自己做不好。我翻開美術課本,展現在眼前是一頂頂千奇百怪的帽子,有的像一只可愛的小虎頭;有的像一只狐貍,機警地注視著四周;看看附近有沒有天敵;有的像一只機靈的小老鼠。圖上的小朋友都戴著自己做的帽子,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好像在說:“我們做得漂亮嗎?我們來比一比。”開始做了,我迫不及待的拿出工具。該怎么做呢?我靈機一動,就做個人頭帽吧。
我先把一張紅色的.卡紙做成圓錐型的,我不會剪圓形,就叫坐在我前面的同學幫我剪。只見她拿出筆,在彩色紙上畫了兩個圓圈,然后把它們剪下來,貼在紙上。我又剪了一個金黃色的月亮當嘴巴貼上去了。再用彩帶做了一對耳朵和蝴蝶結,就大工告成了。我在底下剪了一些三角形作為裝飾。戴著這頂帽子,心里美美的。
制作的作文 篇8
婆婆經常給我做雞蛋餅,可好吃了。上個星期天,我想學做雞蛋餅,于是就讓婆婆教我。
婆婆拿碗去舀面粉,我突然想起來,我應該把婆婆做雞蛋餅所用的各種原料用量記下來,這樣我做的時候才會有依據。于是我攔住婆婆,讓她先把手里的空碗用家里的小電子秤稱一稱有多重,一稱是212克。稱完后婆婆按平時的習慣舀了一碗面粉,我一稱,連碗帶面粉是354克,那么面粉就是354-212=142克了。我又把家里的量杯拿出來,在量杯里放了400毫升的水。婆婆打了2個雞蛋在面粉里,然后慢慢向面粉里倒水,一邊倒一邊攪拌,一直到把面粉調成糊狀為止。我看了看量杯,還有111毫升的水,那么婆婆就是用了400-111=289毫升的水了。婆婆拿了一個平底鍋,放了一點油,把調好的面糊慢慢倒下去,左右搖晃鍋子,以便讓面糊攤得更均勻一些,等面餅兩面呈金黃色時就好了。
現在輪到我來學著做了。我分析了一下,2個雞蛋是必須的,面粉是142克,水是189毫升,油是適量地放一點,這里面關鍵的是面粉和水,它們的配比不準確的話面糊就調不好。142:289≈1:2,對!就是這個比例。我用小勺子舀面粉,仔細地添加到150克,然后用量杯量了300毫升水,學著婆婆的樣子調面糊,調出來的粘稠度和婆婆調的差不多。后面的就簡單了,按照婆婆的樣子如法炮制,一張雞蛋餅就做好了。原來只要牢牢記住雞蛋餅里的面粉和水的比例,就可以“復制”出一張張相同的雞蛋餅了。
在生活中,有許多固定的比例,如果你不按這些比例去做,就不能得到滿意的結果,比如:建筑工人攪拌混凝土時沙石、水泥、水的比是2:1:1,如果不按規定比例攪拌,造出的大樓就不牢;中國的'國旗的長寬是3:2,我們在制作國旗時一定要按比例制作,不然就不好看了;最重要的一個比例是黃金分割律,這是公元前六世紀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所發現,后來古希臘美學家柏拉圖將此稱為黃金分割,這其實是一個數字的比例關系,即把一條線分為兩部分,此時長段與短段之比恰恰等于整條線與長段之比,其數值比為1.618 : 1或1 : 0.618,也就是說長段的平方等于全長與短段的乘積,按照黃金分割做出來的物體看上去特別協調好看,許多行業的設計師在設計時都有意識地運用黃金分割。原來生活中處處都會運用到數學呢!
制作的作文 篇9
今天,我和外婆要完成一個巨大的“任務”——制作烙餅。
我們買回一袋糯米粉,便開始制作了。首先把糯米粉倒進盆子里,再一邊加水一邊揉,外婆在一旁指導我,叫我把米粉用力揉成一團,弄得我滿身都是雪白的米粉,忙得不亦樂乎,接著,我再把揉成一團的米粉再用力搓,一下前一下后的,我的手都搓紅了,米粉也在一點一點變松變軟,在外婆的幫助下,終于變得又軟又松了,富有彈性。我把它又搓成一根“粗面條”,再分成一段一段。要開始放餡了,我先把分成一小段的米粉團放在手中以旋轉型不停搓1至2分鐘后,手里出現的`就是個“小陀鑼”把它的底部往下按,出現一個“碗”狀,為什么要成碗形呢?還不是因為碗的容量大嘛!我把白砂糖撒在“碗”里,再一點一點把碗口合起來,然后壓平,這樣烙餅的主體完成了,我們又在烙餅上面放上經綠果脯、紅棗,一個看似重陽糕的烙餅就完成了。
要開始煎餅了,幾個烙餅像滑滑梯一樣滑下油鍋,開始了它們的“煎滾之游“,剛開始還很平靜,過了幾分鐘,鍋里開始”迪斯科“了,又過了一會,烙餅開始跳舞了,小心幫它們翻個身,大概5分鐘后,一盤香噴噴的煎烙餅誕生了。
我拿起咬上一口,表皮雖有點焦苦味,可里面甜甜的味道和制作過程的“甜“遠遠超過了烙餅本身的味道,我吃得滿嘴流油,心里美極了!
【制作的作文】相關文章:
小制作的制作作文08-06
制作小制作的作文04-12
熱門小制作的制作作文05-06
關于制作小制作的作文05-19
有關小制作的制作作文03-16
(經典)制作的作文08-06
制作的作文【精選】08-06
【經典】制作的作文08-09
制作的作文(經典)08-09
制作的作文(精選)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