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讀《愛的教育》有感1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愛的教育》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愛的教育》有感1
清明節的三天假期里,我閱讀了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
這是一本日記體小說,書中講述了安利柯在學校、家庭中發生的點點滴滴,其中很多故事我都很喜歡,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掃煙囪的孩子》。這個故事講了安利柯看到一個掃煙囪的孩子在哭,細問之后才知道原來他掙的30個索爾多丟了,他會被師傅打的。許多孩子見此情景,把自己的錢都給了他,很快就湊到了30個索爾多。
看了這個故事,我不禁被這些孩子的行為感動了,同時為自己幾個月前所做的事而感到羞愧。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乘公交車去新華書店買書。車到站了,我愉快地哼著歌,輕松地向書店走去。就在這時,我看見一位穿著美麗長裙的'女士,正優雅地向前走著。旁邊伸來一只臟兮兮的手,接著傳來一陣可憐的乞求聲:“女士,行行好吧,行行好吧……”原來是一名衣衫襤褸的乞丐在乞討。只見那位女士邁開大步,立刻走開了,并用尖厲的聲音大叫:“走開!走開!”轉眼間,我也路過了那個乞丐身邊,他同樣“不厭其煩”地乞求著。我剛想把手伸進錢包,一個聲音從腦子里冒了出來:你給他一元錢,就意味著你會少吃一包零食。再說人家都沒給,你為什么要給呢?想到這兒,我拉上了錢包的拉鏈,繼續向前走去。
我現在才意識到當時自己的做法是多么愚蠢。在我看來微不足道的一元錢,可以成為乞丐手中一只珍貴的饅頭。讀完《愛的教育》以后,我也明白了我們要關心身邊的人,要有寬容、平等、體貼的優秀品質。
讀《愛的教育》有感2
今天,我閱讀了《愛的教育》的《寬宏大量的品德》,讀了這篇文章后,我深受教育,教育到我們應該有那種“美麗而又神圣的心靈”,那才是我們真正的“美”。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個叫科羅西是一個殘疾人,在學校很多人譏諷他的,終于有一天他忍不住了就拿了一瓶墨水朝譏諷他的那個人扔去,反而扔到了老師的身上。
老師尋問是誰搞的,卡羅納瞥了他一眼,站起來了,老師知道不是他做的,就馬上問,然后科羅西站起來了向老師敘述原因,老師教育了譏諷他的同學,又夸了一下卡羅納說:“你的'心靈真美”!我們的身邊是否能多一些這種心靈美的人呢?例如平時有人做錯事還要抵賴,其實,只要做錯事知道能改就行了。
還有無論別人身體上欠缺些什么,我們都不應該去譏諷侮辱別人,我們在友誼方面要尊重對方,你知道這樣別人是很傷心的,同時也玷污自己的人格。我們所認為的美是無處不在的,但相貌與外表美是不符合實際的,是不對的,真正的美是心靈美、思想美、道德美,如果這三樣東西你不健全,那你何談“美”?
那只是虛偽的美,不真實的美。我們人的道德行為規范中是否也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美。生活的美與許多都息息相關。讓我們一起擁有這樣的美,努力加油,少違反紀律,少欺負別人,上課尊重對方,尊重老師辛勤勞動。這種美麗神圣的心靈能夠真正在我們生活中出現嗎?點評:觀點正確,獲益良多,對的,“真正的美是心靈美、思想美,道德美”。
讀《愛的教育》有感3
每個人的愛都有不一樣的含義,今年暑假我讀了《愛的教育》,受益匪淺。
《愛的教育》是一個叫安利柯的男孩的日記,他寫出了人間最樸實,最平常,最感人的真情。讓我對愛有了更深的理解。書中有安利柯的許多同學,有樂于助人的卡隆,有學習優秀的代洛西,無賴的弗蘭諦,可憐的貝帝……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助人為樂、保護弱者的卡隆。因為卡隆樂于助人,不求回報,我們要向他學習。生活中,有許多可憐無助、有困難的同學,他們是多么地痛苦,我以后也要多多伸出援助之手,即使是給人一種安慰,別人也會感激你。我不由地想起孔子的一句名言: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這句話是多么有道理啊!我更喜歡卡隆的行為,我對他十分敬佩。書中有一段關于卡隆的故事:弗蘭諦欺侮克洛西。笑話他的母親駝背,克洛西忍無可忍,拿起墨水瓶砸向弗蘭諦,沒想到砸中了老師。老師生氣地問是誰干的,卡隆竟然站起來為克洛西頂錯。這不是常人能做到的',這就是我喜歡卡隆的原因!
這本書教會我們要真正的把愛心獻給需要的人,應當從點滴的小事做起,從換位思考做起,學會理解、諒解和寬容。這不僅是大人們的事,我們逐漸長大了,很多事,同樣也需要去理解辛辛苦苦教我們的老師,和養育我們的父母。
從這本《愛的教育》中,我感悟到了真愛。有愛之人必定是有情的人,無論對誰,都獻出一點你的關懷,世界會更美好!
讀《愛的教育》有感4
曾經讀了很多書,有些印象已經淡漠了,有些還隱約記得,有些刻骨銘心。記得有這樣一本書《愛的教育》,看完感觸很深。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一部著作。這部書作者以一個小學生的名義,通過日記的形式,講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后將“愛的教育”融入這些故事,用以培養人們的思想情操。書中都是平凡的人物:小石匠、賣炭人、父親的老師、我的老師、鐵匠的兒子、盲童等等,他們雖然平凡,卻感人,每個形象依然浮現在我眼前。如寫“我的老師”的:當我們早晨向配巴尼先生問好時,只聽先生說“大家聽我!我們從此要同處一年,讓我們好好地過這一年吧!大家要用功,要規矩。我沒有一個家屬,你們就是我的家屬。去年以前,我還有母親,母親死了以后,我只有一個人了!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我愛你們,請你們也歡喜我!我一個都不愿責罰你們,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請你們全班成為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我現在并不要你們用口來答應我,我確已知道你們已在心里答應我,‘愿意’了。我感謝你們!弊x到這里,我一邊流淚一邊讀,流一些感動的淚,流一些慚愧的.淚。配巴尼先生愛生如子,視校如家,奉獻的情神,高尚的道德,,哪一種不打動人,哪一種不教育人?雖然,我是教師也被教育了。
當小英雄洛佩諦因救人而受傷后,學校擠滿了人,受傷學生的家長,被救學生的家長,警察,圍觀的學生和家長都再看著可憐的洛佩諦,這時只見校長先生抱了洛佩諦出來。洛佩諦把頭伏在校長先生肩上,臉色蒼白,眼睛閉著。大家都靜默了,洛佩諦母親的哭聲也聽得出了。不一會兒,校長先生將抱在手里的受傷的人給大家看,父兄們、學生們、先生們都齊聲說:“洛佩諦!好勇敢!可憐的孩子!”靠近一點的先生學生們都去吻洛佩諦的手。這時洛佩諦睜開他的眼說:“我的書包呢?”被救的孩子的母親拿書包給他看,流著眼淚說:“讓我拿吧,讓我替你拿去吧!甭迮逯B的母親臉上現出微笑。這許多人出了門,很小心地把洛佩諦載入馬車。馬車就慢慢地駛去,我們都默默地走進教室。讀到這里誰能沒有感慨!我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的很多感想。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我作為教師,面對我們的教育,我認為: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學校教育不僅教會孩子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接受愛的教育,學會愛,奉獻愛,而不是象現在很多學生一樣,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
忽略了并敵視了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那么,他們走向社會,怎會拿愛來服務社會呢?
當我的女先生對我說“啊!安利柯!”先生臨走向著我說,“你到了能解難題、做長文章的時候,仍肯愛你以前的女先生嗎?”說著,吻我。等到出了門,還在歐沿下揚聲說:“請你不要忘了我!安利柯啊!”這時安利柯的心理獨白是:!親愛的先生!我怎能忘記你呢?我成了大人,一定還記得先生,會到校里來拜望你的。無論到了何處,只要一聽到女教師的聲音,就要如同聽見你先生的聲音一樣,想起先生教我的兩年間的事來。啊!那兩年里,我因了先生學會了多少的事! 那時 先生雖有病,身體不健,可是無論何時都熱心地愛護我們,教導我們的。我們書法上有了惡癖,她就很擔心。試驗委員考問我們的時候,她擔心得幾乎坐立不安。我們書寫清楚的時候,她就真心歡喜。她一向像母親樣地愛待我。這樣的好先生,叫我怎么能忘記。∥冶话怖碌母卸魉騽。中國早都有這樣一句話“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可是現在能有這種心理的孩子又有多少呢?感恩變的吝嗇,記憶變的淡薄,情感變的麻木。可悲!如果,學生不會感恩了,我們的教育的成功在哪里呢?
得在讀序言時,我看到了 夏丐尊 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蔽也唤谙耄簮鄣母袆恿α繜o窮。有人說:世界上最遠的路是心與心之間的距離。如果,我們都能感受愛,學會愛,會愛人,也會接受愛并奉獻愛,那么可以說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松,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于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于生活的愛.。我想這可能是愛的境界的升華吧。
世界不能沒有愛,世界靠愛來聯系,愛溝通了人與自然,愛溝通了人與社會,愛更溝通了人與人。書中的愛和人間的愛一脈相承。相信:愛可以詮釋世界的多彩,愛可以詮釋人類的感動,愛更可以詮釋教育的真諦。真心希望我們都用愛來感動自己,感動別人,感動社會。
讀《愛的教育》有感5
看了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后,我深深喜歡上了這樣一本閃爍著智慧和動人情感的書。
《愛的教育》通過小學生安利柯記錄的一篇篇來自于生活的真實小故事,反映了人們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熱愛祖國、同情弱小、樂于助人、尊師愛生、孝敬父母等人類最美好的感情,看了這些故事,我更加懂得怎樣感知和領悟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細小卻令人溫暖的情意,也更加激勵著我并讓我相信,愛這種美好的情感終將延續下去。
我也想到了發生在我身上的一個小故事。
有一年,在外地工作的媽媽回青島陪我過六一兒童節,路過臺東必勝客餐廳時,媽媽發現餐廳正在搞活動,看到那個漂亮精致的旋轉筆筒,喜歡吃披薩的我歡喜地向媽媽要求進去消費,好得到那個漂亮筆筒。
必勝客大哥哥大姐姐們殷勤好客,令我和媽媽進餐愉快,可是,當我向大姐姐要筆筒的`時候,大姐姐卻告知我筆筒已經發放完了,非常遺憾。得不到本以為囊中之物的筆筒,我失望極了,不由哭了起來,媽媽也沒有想到一個筆筒在一個六歲孩子的心中,就如青花瓷般成了寶貝。她對大姐姐笑著說,“孩子就沖著這個筆筒來的,看能不能……”“我們這個筆筒是限量發放的,真的很抱歉!
媽媽正安慰著失望不已的我,過了一會,一個彬彬有禮的叔叔走了過來,遞給我一個筆筒,親切地拍拍我的肩膀,“小朋友,別哭了,叔叔剛才去辦公室把我自己的筆筒拿過來了,好不容易過個六一兒童節,不能讓小朋友留下遺憾啊!”“謝謝叔叔。”我破涕為笑,看著叔叔的工牌上印著他的名字。直到現在,我都記得這個叔叔給我留下的這份善解人意,樂于成人之美的美好印象。
漸漸長大的我,也愿意將愛這份打動人心的情感延續下去。
周日,和媽媽逛超市,突然發現有個小女孩正在大哭,原來媽媽在買東西,她卻自己跑著跑著,把媽媽弄丟了。我拉起小女孩的手,讓媽媽帶我們去廣播臺。
廣播消息后,過了幾分鐘,一個阿姨滿臉焦急地沖過來,一把抱住孩子,呼喚著孩子的名字,我看到她臉上驚慌的神色還尚未退去,她連連對我和媽媽說,“謝謝你們,謝謝!”
看著阿姨帶著自己的孩子離去的背影,我的心里充滿著欣慰,被人幫助可以擁有一份感動,而幫助別人更可以收獲一份快樂。
雖然我們離《愛的教育》所記錄故事的那個年代已經很遠了,但愛的光芒永不褪色。它永遠啟示著我們,愛身邊的每個人,用一顆寬容、真誠、進取的心去豐富我們的生活,去美化我們的世界,讓世界充滿愛的芬芳。
讀《愛的教育》有感6
在這個寒假里,我又愛不釋手地拿起了《愛的教育》,因為那里的小故事都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充滿了暖暖的愛,深深地吸引了我。
其中最令我記憶深刻的就是《我的母親》。因為安利柯對母親說了不好的話,讓母親傷心,父親寫信告訴他,你對母親說的壞話,就像一把刀深深地扎在了我心里。我記得幾年前你生病的時候,你母親心里急啊,整天整夜地坐在你床前,數著你的脈搏,看燒退了一點沒有。母親對你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愛。
讀完這個故事,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媽媽。記得有一次,我肚子痛得在床上直打滾,媽媽見了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連忙把我送到醫院,醫生給我打針,我哭得哇哇直叫。回到家,媽媽一會兒喂我吃藥;一會兒摸摸我的肚子,問我好點了沒;一會兒又給我蓋被子……我迷迷糊糊地想:“媽媽對我真好,要是每天生病該多幸福啊!”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慢慢地長大了,年級高了,作業多了,媽媽對我很嚴厲,有時還要“竹筍烤肉“,我心里默默地說了媽媽一些壞話,現在想想真是后悔。
親人之間的愛是人間所有感情中最神圣的感情。破壞這種感情的人,實在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人們常常說: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以后我要更加愛媽媽,聽媽媽的話,做一個乖孩子。
讀《愛的教育》有感7
著名小學語文教育專家周一貫老先生在給《愛滿教育》一書的跋中寫道:這部作品,以作者本身曲折而傳奇的經歷回答人類關于教育的最莊嚴的一個哲學話題:教育,只是生命的向善。簡單地說,就是想別人的好,幫別人的好。閱讀此書,眼睛里常常蒙著閃閃的亮光,特別感人之處竟不由得泛起淚花。這部中國式《愛的教育》,仿佛比亞米契斯所著的《愛的教育》更感人。
《愛滿教育》是一本自轉體教育散文集,又好似一部教育日記。作者以自己特殊的生命經歷,向我們講述了自己走過的一個個日子,遇到的一位位親友。他們中又目不識丁的母親,豁達開朗的父親,從未上過學的姐姐;有提攜后人的師長,朝夕相處的同事;也有活潑可愛、天真爛漫的孩子;還有天天相處的鄰里和萍水相逢的過客……
何夏壽老師因小時候患過小兒麻痹癥,右腿烙下了殘疾,被擋在高考的大門之外。卻是機緣巧合,做了代課老師,從此走進了教育的大門,憑借著自己對教育的熱愛與鉆研,從臨時的代課老師做到了校長,最后成為了全國著名的特級教師。這一切仿佛只是偶然,又似乎是必然,這些生命中遇到的人,以其天性的善良、淳樸而又深邃的言行,啟迪作者走上了教育的航程,最終領悟到受益終生的教育真諦以及生命的意義。而一切的故事,皆因“愛”而生。
一、親情久久
母親,我的.教育家!拔覑勰赣H,不僅因為她是我的母親,還因為母親是我最最敬仰的——一個目不識丁,卻具有高超情懷和誨人韜略的教育專家”。母親這位“天生的教育家”,從1985年直至去世,先后成了何老師八位學生的奶奶,悉心照顧每一個孩子,視如己出。她教育何老師:“只要對小人好,書便可教好!薄笆种割^伸出來還有長短,哪能人人都會背”。母親不懂什么“因材施教、有教無類……”一句句平淡、樸實的像白開水一樣的囑咐,竟包含了、甚至囊括了無數中外教育家窮其一生寫就的“愛的宣言”。對于何老師的腿疾,母親用善意的謊言呵護著童心:“你的右腿不是毛病,這是菩薩給你做的記號,好讓娘一眼就認出你是我兒子”。何老師的腿疾成了母親的心疾,母親精心編制的“謊言”讓何老師度過了純凈美好的童年。母親以堅強的意志迎接苦難的命運,教會了我獨當苦難,不抱怨,不悲嘆,是母親的“愛”喚醒了自傷自悲的兒子。
父親,我的精神支柱。何老師的父親沒有進過學堂,卻愛看戲文,他始終堅信“戲文告(方言:教)人做人”父親不僅自己愛看戲文,也把幼小的兒子領進了戲文里,從此,何老師也愛上了看戲,肚子里收藏了幾百出戲。何老師六歲那年,當醫生拒絕為腿疾打針治療時,母親抱著何老師嚎啕大哭,父親粗著嗓門說:“哭什么?船到橋門總會直!笔鍤q那年,何老師被高考拒之門外,父親安慰道:“船到橋門總會直”。這是父親對何老師的鼓勵,也成了何老師的人生信念。因為有了這份信念,何老師能坦然面對人生,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無論遇到多大的磨難,遭受多大的挫折,何老師始終謹記父親的那句話“船到橋門總會直”。父親的“愛”和何老師的生命同在。
姐姐為了照顧弟弟,舍棄許多條件優秀的追求者,屈嫁于各方條件都不如自己但離家很近的姐夫,姐姐的那句“瘸腿的人,以后會飛”讓何老師不幸的童年生活也像童話故事一樣;哥哥為了多掙錢給何老師加蓋樓房娶媳婦,在出海捕魚時不幸遇難了,還有何老師的愛人桂珍,寶貝兒子……這些娓娓道來的親情,看似平淡,實則是多么的打動人心。正因為這些親人的善良、偉大、無私,對他不求回報的關愛,造就了何老師對教育的滿腔熱忱,使這份愛綿綿不斷地延續到他的教育生涯中。
二、師恩如山
遇見恩師周鶴齡是何老師人生的轉折點,二十歲那年,何老師依然是默默無聞的鄉村代課老師,是當時的教研員周鶴齡老師把何老師一個代課老師領上了縣級大舞臺,讓何老師的課走出了校門,走出了鄉門,成了上虞地區的上課明星,直至被教育局破格招收為公辦教師,從此真正成了一名教育者。就好像灰姑娘遇見了白馬王子,千里馬遇見了伯樂,而何老師遇見了周鶴齡老師。讓何老師更確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一次與周一貫老師的相遇,是從讓他替何老師看包開始,戲劇化的開頭總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周一貫老師對我的提攜、打磨,讓何老師堅定了“童話育人”的教育理念,在周老師的期待、關愛下,何老師建立了江浙滬兒童文學教育聯盟,將兒童文學引進了小學教育。
何老師樸實無華的真情流露,絲毫沒有特級教師的自得,仿佛一個初出茅廬的小伙向我講述來時的路,訴說著這段溫暖人心的記憶,對長者的知遇之恩,一如既往地單純和真誠。而我只是默默地聆聽,微微地點頭,卻是深深的敬意。
三、魅力童話
在書中,有這樣一篇散文《天使不可以跟蛇玩》,講述的是一個文靜秀氣、卻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小孩——丁一通。他總是不上課,老想著去學校的后花園里看蛇,他說要把自己的圍巾送給蛇,因為天冷了。何老師看出他的善良,稱他為“天使”,編了一個將圍巾送蛇的童話,直到有一天,丁一通真的被蛇咬了,何老師卻繼續圓著孩子的童話夢:“蛇想把你吃了,他想做天使”。讓孩子參演到童話里,并告訴他“天使不可以跟蛇玩”。在這篇文章里,我看到了何老師對學生滿滿的愛,無論多么讓人頭疼的學生,他都給予自己最大的寬容,最大的肯定。
何老師倡導“童話育人”的教育理念,在書中,不止一次提到童話的字眼,不禁驚嘆于何老師二十多年如一日,以童話般的浪漫和執著,教學生讀童話、寫童話,呵護童心,傳遞寫作真諦,將一所瀕臨撤并的村小創辦成省級童話特色學校,成為聞名遐邇的鄉村名校。在文字中,一篇篇童話般感人的故事如一股股清新的溪流曾無數次滌蕩了我的心靈。童話,對于人的一生,啟迪是真的,溫暖是真的,感動是真的。就像此刻,我深深地被打動,我想,這就是童話的力量,是人性中對美對善的追求,而這一情感的核心,說到底,還是人心中那份單純的善念與“愛”,這不就是教育的真諦嗎?
四、教育永生
從何老師的文字中,我感受到的總是人生的豁達、人心的純善及人情的溫暖。很多時候,生活愈是落俗,那孕育和留存于人內心的脫俗的光芒愈使人感嘆和振奮。他筆下的人和事讀來總是那樣親切、平實,質樸無華又飽含令人振奮的力量。
我是一名普通的語文老師,也是一名有情懷的老師,感恩何老師的文字,走進我的生活,浸潤我的心田,讓我無數次地捫心自問:作為一名母親,我是否對孩子的成長操之過急?作為一名老師,我是否能滿心包容每一個慢一拍的孩子?是否讓孩子愛上語文,擁有童話般天真爛漫的笑容?
聞著油墨的芬芳,聆聽文字的吟唱,我感受到的是一個強勁的韻律:教育不是別的,只是生命的向善。何老師用自己的教育故事向我們詮釋了什么是愛的教育,什么是善的力量,我想這就是教育的本義,是對生命成長發展的呵護,你對孩子的“愛”,孩子那顆純真的心自然會感受到,他也就會推己及人,學會感恩,學會去“愛”別人,這就夠了。
嚴素衛,海鹽縣濱海小學教師。工作以來一直從事語文教學及班主任工作,曾在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中獲小學組一等獎,多篇論文在市、縣級獲獎,在她眼里,每一位學生都是等待綻放的桃李,陪他們一路歡笑一路前行,靜心地等待每一朵花蕾吐露芬芳。
讀《愛的教育》有感8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蔽覑劭磿,因為從書中我可以得到快樂與知識。這個暑假我看了一本對我有很大感觸的書,就是《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名著。它是以日記的形式描寫了三年級的學生安利柯在一個學年里的一些小故事。這些小故事雖然平凡,但每個文字里,都包含著一種愛的力量: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不論是哪一種愛,都是不同尋常的。
我最喜歡的是書中的每月故事,里面的“小抄寫員”讓我感動地流下了眼淚,“小抄寫員”講述了一位男孩朱利奧為了減輕父親工作的負擔,偷偷半夜起來幫父親抄文件,日復一日,朱利奧漸漸體力不支,功課退步,引起父親的責罵甚至不理他,但朱利奧并沒有就此放棄,最后父親終于明白了朱利奧的孝心。原來父親責罵的時候愛并沒有消失,反而更加深了他們父子之間的愛。
還有里面的“尋母記”也深深地打動了我,“尋母記”講述的是13歲的馬可爾只身一人去美洲尋找母親的故事,馬可爾不辭辛苦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
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嘗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借著馬可爾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于重逢了……
愛,一個多么熟悉的字,它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永遠是美好的春天。
讀《愛的教育》有感9
今天我閱讀的是一本感人的書。書名叫《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
上作文班時,老師發給我們,叫我們閱讀。我讀了其中的一篇,標題是《弗洛倫薩的小抄寫匠》。講述了一個孩子的父親除了白天做工,每天晚上還抄寫便條掙錢。孩子為了為父親分擔,等父親十二點鐘上床入睡的.時候,孩子便偷偷下床,幫父親抄其余的便條。那個孩子又因睡眠不足,而影響到學習,被父親責備。有一次,那個孩子晚上又在抄寫便條,抄著抄著,有一本書掉到地上。父親被驚醒,躡手躡腳地走到書房門前,看到兒子在幫自己抄便條,心里很感動。
我很喜歡這篇故事,因為那個孩子不怕辛苦,一直幫父親抄便條,就算父親責備他,他也沒有怨言。
我覺得這本書最感人的地方,是父親發現自己以前抄的那么多的便條,原來有些是兒子在幫自己抄。自己感到很慚愧,之前還一直傷他的心。舉一個例子就是:父親使勁地吻著兒子的額頭,哽咽地說道:“我全明白了,全知道了,是我,是我請你原諒,我的小寶貝,來吧,跟我來!薄翱煊H親這孩子吧,三個月來他一直不睡覺,為我受苦,給我們掙面包吃,我卻只管傷他的心!”父親不了解實情,就隨便指責那個孩子,真不應該。
我覺得這本書很適合我們閱讀,我從書中收獲到:父母有困難的時候,要多幫父母分擔一下。
讀《愛的教育》有感10
假期我讀了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讓我知道了許多有著教育愛和愛中的教育的故事。
這本書采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建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說極力頌揚的'地方。小說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啟示,附在日記后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于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
愛的教育一書上每一個小故事都講述了一種不同的愛,特別是每月故事更是讓人感動,讓我覺得世間處處有真情。其中《洛馬格那的血》更使我感動。費魯喬整天在外面鬼混,到了夜里十一點才回家。外面下起了大雨,費魯喬回來時,滿身都是泥水,衣服也撕破了,額頭上一塊腫包。老祖母十分心疼,和費魯喬說了道理。房間里有人,費魯喬說:誰一個人從房間里沖出來,抓住了費魯喬,用手把他的嘴捂住,另一個人將費魯喬的外祖母綁架。在,無可奈何之下,費魯喬將錢交給了強盜。后來,強盜將費魯喬扔到費魯喬的外祖母的膝蓋上,將刀刺進費魯喬身體里。強盜逃走了,可是費魯喬卻死了。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我們要看到在當前發展經濟的情況下,同學之間自私自利,以我為主,嫉妒打擊,怕得罪人,惡意競爭等不良作風日益生成,關心人,了解人,幫助人的優良風氣日漸淡漠。因此,在全社會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形勢下,我們更應在學校,在學生中提倡和開展愛的教育,提倡愛祖國,愛社會,愛學校,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社會上一切需要愛護的人,培養學生得、智、體全面發展,做個新時代的好少年,讓我們用愛去喚醒人類的真實情感,讓愛在每個人的心中永駐。
讀《愛的教育》有感11
暑假里,老師推薦我們看《愛的教育》,這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里面不能無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
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樣讓我這個中國小讀者也被其中所表達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根底。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松,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于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于生活的愛。
讀《愛的教育》有感12
這本書是從意大利語翻譯來的,雖然表面上是本小學生的日記,但從文中得到的是各種不同的啟示,而且都是從生活中可以學習到的,甚至自己曾經經歷過呢!
日記中的.主角-安利科,將他這年在學校所認識到的同學及老師都介紹給我,還有和他們相處的過程也寫進日記里,從這些經過,讓我想過為什麼他們能夠這麼快樂的在一起,雖然有些同學令人討厭,但他們的同學卻不是像我們班去排擠他們,他們使用多溝通、多去勸那些同學的方式,這點可能就是我們班無法和睦相處,無法團結合作、發揮力量的原因了。
除了老師和同學之外,也有同學的家長和主角的父母親們出現在這里,每位父母對管教自己的子女,都有不同的方式,但不管怎麼樣,父母對子女都有無限的愛,但現在的人很少會孝敬自己的父母,都不了解父母對自己的好,一天到晚在唱反調,等到父母不在了才知道要行孝,但都已經來不及了。
書中的主角也擁有的許多好朋友,他們常常一起解決問題,一起去幫助人,可見朋友是生活中很重要的角色,所以選擇朋友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如果交了壞朋友,自己的行為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變的和從前不同。
這本日記它不只是本日記,他表達了許多不同的愛,但是現代的人大部分都缺乏這些愛,都十分自私,這本書就是要我們學習這些愛,讓這個社會充滿著愛。
讀《愛的教育》有感13
這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1886年完成的作品,時代離我們很遙遠,但我讀起《愛的教育》這本書,就會感到這些人仿佛就在我們身邊。
故事由10個小故事組成,似乎可以獨立成,但是每個故事里都有愛的故事。這里的一切都與愛、與安利柯有關。故事的一切都圍繞他和他的朋友來寫。安利柯是一位善良活潑、有愛心的小男孩,他在四年的小學生涯中,懂得了許多道理,犯了少數的錯誤。比如說,他懂得了學習的重要性、懂得了萬靈節是什么日子、懂得了尊老愛幼、懂得了貧民是怎么過日子,可他頂撞父母,看見窮人連一分錢也不給
但是在少年鼓手(每月例話)那一章,又讓我多次流下感動的`淚水。在那一章里:1848年7月24日是,咯斯托扎戰役拉開了序幕。意大利軍約60個被圍困在小閣樓里,密集的子彈呼嘯著穿過墻壁,一個個戰士紛紛倒了下去,這時老上尉找一個人去到十幾里遠的地方去找自己的軍隊,這樣才能救出我們,那名戰士從窗子上跳下去,結果跌倒在地還中了一槍,但是他還是堅持跑到了那個地方,找到了自己的軍隊,救出了被困在閣樓里的軍隊,自己的腿卻再也不能走路了,流了許多血。
人世間,有很多愛,媽媽愛我,哥哥妹妹愛我。
讀《愛的教育》有感14
自從媽媽給我買了這本《愛的教育》之后,我帶著好奇心打開這本書,看著這本書的前言我發現了這么一句話:打開這本書,一起來接受一次“愛的教育”吧!
我突然發現“愛的教育”這四個字打了雙引號,我頓時,充滿了好奇心:“愛的教育”是什么?“愛的教育”又為什么要打上雙引號呢?我跑上前去問媽媽,媽媽卻說:“孩子,你已經長大了,應該有能力去看懂這本書,并且理解這書中的道理!庇谑,我用心地讀了這本書里的每一個故事,每一句話。
書中卡隆的樂于助人令我感到欣喜,潑來可西的.信任讓人感到欣慰,耐利的堅強讓我感動,勿蘭偙對弱者的戲弄讓我感到憤怒……
在丘林小學同學們的行為中終于,我理解了“愛的教育”這四個字的真正含義了!愛的教育其實就是從每件點點滴滴的小事感受到。每當到這兒,就會想起我生病的時候媽媽那擔憂的眼神,學習下降時爸爸那嚴厲的目光,出去游玩時老師那和藹的笑容,遇到困難時同學們那無私的幫助,在這里,無論是爸爸媽媽的呵護、老師的關心,還是同學們的互相幫助,這些都是愛!
在爸爸嚴厲的管教下、在媽媽的精心照料下以及老師和同學們在學習上給予我的幫助。我打心底里的知道他們為我付出的這一切都是對我那無私的愛,所以在他們愛的鼓舞下,我努力的做到最好!
讀《愛的教育》有感15
《愛的教育》里沒有乏味的說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跡。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等等以及他們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敘,把我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在愛中受到教育。這本書里充滿了愛。充滿了讓人羨慕的愛。
《愛的教育》,可以說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并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在訴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于愛的一些思索。
《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里,愛究竟是什么?帶著這個疑問,我與這個意大利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以及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墒俏覀兊纳畈荒苋鄙賽,其實愛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稅鄣慕逃芬粫忻鑼懥艘蝗撼錆M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這些孩子雖然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樣讓我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松,每天也會有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于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于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以及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于生活的追求。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皭凼鞘裁矗俊保粫忻鞔_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 在此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去感受《愛的教育》這本書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這部好小說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讀《愛的教育》有感】相關文章:
愛的教育有感03-05
《愛的教育》有感12-24
《愛的教育》有感06-22
《愛的教育》有感10-05
讓世界充滿愛——讀《愛的教育》有感03-30
讀《愛的教育》體會07-05
讀《愛的教育》心得03-27
讀《愛的教育》作文08-02
讀愛的教育感想07-04
讀《愛的教育》感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