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節日作文匯總(15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華傳統節日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1
中國的節日可多啦!有春節、清明節、重陽節……但是,我最喜歡端午節,在那一天,人們常常會包粽子、看賽龍舟還有掛艾草。
清香的粽葉碧綠可人,用水浸泡過的糯米看上去晶瑩剔透,用調料腌制過的五花肉紅白相間,花生、青豆、豆沙……顯得美味極了。爺爺奶奶用又大又粗糙的雙手把粽葉左折右疊,放入糯米和餡料,再用繩子層層纏繞打結,不一會兒,一個個精致小巧的粽子就包好了。我們吃完粽子,就去看賽龍舟了。
那里的人好多啊!賽龍舟剛剛開始,我向湖面望了望,看了看,數了數,一共有十六條龍舟,然后,紅色的龍舟劃在最前面,后來綠色的龍舟和紅色龍舟齊平了,再后來,黃色龍舟超過了綠色龍舟和紅色龍舟,最終,黃色龍舟贏了。
我們看了一場精彩的'賽龍舟,戀戀不舍地回家了。
回到家,爸爸去屋外拿了幾枝已經準備好的艾草,準備掛在門上。我跑了出來,問爸爸:“爸爸,這艾草是從哪里來的啊?”爸爸只是笑了笑,但沒有回答。
這個端午節過得真充實啊!晚上我還夢見了自己正在劃龍舟呢。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2
中華民族有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又叫團圓節,也叫豐收節。在這一天,我要和家人一起吃團圓飯,慶祝一年的豐收。
每年這一天,從早晨開始爸爸媽媽就給親朋好友家送禮,而爺爺奶奶在家做著可口的美食。到了傍晚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哥哥和我一起圍坐在桌子旁,吃著可口的美食,聽奶奶講中秋節的來歷。
天漸漸暗了,月亮像個黃黃的燈籠,從東方慢慢升起,月亮漸漸升高了,黃色的紗裙變成了白色的晚禮服,嫻靜而安詳,溫柔而大方。它那銀盤似的臉透過樹梢,露出溫和的笑臉,看著明亮的月亮,我不禁想:嫦娥姐姐在天上多么寂寞,我好想把嫦娥姐姐接到我們家住,和我們一起過中秋節。
媽媽端來一盤圓圓的月餅,說:“讓我們每個人都吃一個,吃了月餅我們全家人都會團團圓圓,平平安安。”我咬了一口,啊!是我最愛吃的.餡,吃著甜甜的月餅,望著又圓又大月亮,我在心里默默祝福,所有的家庭團團圓圓,美美滿滿。
中秋節是我過得最快樂的一天。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3
我家鄉重陽節的習俗和其他地方應該是一樣的,祭拜祖先、吃壽桃、爬山、放風箏。臨近重陽節,各家各戶就開始熱熱鬧鬧地準備好各種各樣的美食,有雞肉、丸子、油麥菜、壽桃等。
到了重陽節那天,我們就會在特定的時間去祭拜祖先,成群結隊地拿著各自準備好的食物到祠堂。祭拜祖先主要是上香、行禮、放爆竹。“噼里啪啦——”的爆竹聲,激起人們懷念祖先的`思緒。
祭拜完祖先回到家,大家會吃壽桃。千萬別誤會,那不是一個桃子,而是用糯米粉、糖、面粉等材料制造成的食品,表面很光滑,像果凍一樣,還要刻上“壽”字。這些壽桃的形狀有很多,有的像桃子,有的像個球,可好吃了,軟軟糯糯、香香甜甜。
下午要是天氣好,每個家庭都會組織一些人去爬山,還可以在山上野炊呢!(要注意防火哦!)在山上路上,大家說笑、唱歌、談心……
還有人做個大風箏到山頂去放,然后各自在上面寫下自己的思念和愿望。最后,送信人——風,會將你的思念寄托給你所想的人。
這就是我家鄉的重陽節,是不是很有趣呢?歡迎你在九月初九來到我的家鄉做客喲!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4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但我最喜歡過春節。每到新年,人們喜貼對聯,敲鑼打鼓,張燈結彩,辭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節日的喜悅。
街道上熱鬧非凡,有的人在賣春聯,有的人在賣煙花,有的人在賣鞭炮,非常熱鬧。每家每戶都在貼春聯,我們把“福”字倒著貼,寓意福到了,迎接美好的新年。
一家人圍著桌子包餃子,我看到奶奶包的餃子很好看,就讓奶奶教我包。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把餃子皮放在手上,放一些餡在餃子皮上,向里卷一卷,然后把兩角輕輕的捏好,結果餡放的太多了,一下子把肚子給撐破了。我又試了一次,一個餃子就做好了,像元寶一樣。吃著我親手包的餃子,感覺格外香。
突然聽到了外邊噼噼啪啪的`巨大聲響,我連忙跑到院子里一看,原來是爸爸在放煙花呢!煙花拖著長長的尾巴升到空中,在空中綻放。有的像仙女灑下的美麗花朵,紅色、藍色、黃色;有的像美麗的小星星一樣,慢慢的變成了絢麗的線落下來。絢爛的夜空變成了美麗的大花園。
中國的傳統節日豐富多彩,它是中國的文化,我們要記住這些節日,并永遠地傳承下去。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5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一,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端午節的由來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大臣他叫屈原,他所處的時代風波不斷,君王昏庸無道。
君王不理國家大事,只聽信兩個懦弱無能的大臣讒言,奸佞之臣非常討厭屈原,經常在君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終于有一天,君王相信了他們把忠貞不一的屈原驅逐遠處,屈原每天泣不成聲,雖然自己自顧不暇卻每天幫助老百姓。
好景不長,沒過幾天秦國派大將白起攻打楚國,幾天后,楚國連失四座城,屈原預測不久,楚國將完全被滅。
屈原舍不得楚國,抱著一塊石頭,跳進江里,老百姓急急忙忙趕來,撒下粽子,潑下金油,不讓食人魚吃屈原的'身體,從此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有了端午節。
端午節時,我們家家戶戶一邊吃粽子一邊看賽龍舟。
包粽子非常有趣,包粽子時先用洗干凈的粽葉包成一個三角形,再放些糯米,然后放進紅棗和豆沙,接著把棕葉包起來,用繩子綁結實。最后放在鍋里蒸上半小時,半小時后,美味出鍋,一鍋清香美味的粽子就好了,剝開粽葉,吃一口,啊!軟軟糯糯的,超級好吃。
我真喜歡端午節,特別是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粽子。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6
清明節即是一個重要節氣,又是一個中華傳統節日,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這天,人們通常會做青團,尤其是江南一帶的人。
今年的清明節是4月4號。這一天,春光明媚,草長鶯飛,我們幾位同學約好去思炫家學做青團。阿姨一早就準備好了做青團的材料,有一把嫩綠的艾葉、糯米粉、白砂糖、黑芝麻等。我們圍著餐桌坐著,首先阿姨把艾草放進料理機里,接通電源,一會功夫,一杯墨綠色的濃濃的艾草汁就出來了。接著阿姨將白糖、糯米粉倒進一個大盆,再倒入艾草汁,然后讓我們用筷子攪拌均勻,幾個同學七手八腳的累得有點氣喘吁吁。可這還沒完,這不,阿姨又教我們開始把艾團揉成一個個小球形,雖然看似簡單,卻容易粘手,我們好不容易才把艾團捏得圓乎乎的。這時阿姨把一個個小艾團擺在蒸籠里,打開燃氣爐。蒸了大約二十分鐘,一鍋熱氣騰騰、香氣濃郁的青團就大功告成了!我們一邊吃著親手做的青團,一邊對香甜可口、回味無窮的.青團贊嘆不已。
清明節吃青團更增添了一種濃濃的節日氣氛。各地過清明節的習俗不同,今年我們是做青團,希望明年我們能一起去郊外大草坪放風箏。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7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給我們留下無數寶貴的財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最為熟悉的絕對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幾乎每一年,我們都會因為某個傳統節日的到來,開展一系列有趣又好玩的活動,共同慶祝我國獨有的'傳統佳節活動。
在中國的各大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的節日那絕對非端午節這個節日不可,在這一天,我們不僅能看到精彩刺激的劃龍舟比賽,還能在端午節的這天,吃到美味鮮甜的大粽子,這是我們中國最為獨有的端午風俗之情。
端午節傳承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端午節的起源,據說是人們為了紀念楚國大忠臣屈原,他以身殉國,投江而死,一身愛國之心感動不知多少民眾。人們為了紀念屈原,紛紛將粽子投入河中,期待用粽子喂飽魚群,而不去傷害屈原的軀體,同時還在江中駕馭舟船打撈屈原的軀體。隨著日久天長,人們長此以往的堅持,也漸漸形成我們如今熟知的吃粽子、賽龍舟的傳統習俗,變為我們現在端午節每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活動。
而在今年的端午節中,我就與母親一起體驗了應該如何包一個美味的粽子,在以往的時候,我都是等著美味粽子出爐開吃。而這一次我親自體會到了包粽子的樂趣,用兩片長長的粽葉,折成一個小小的倒三角小碗,再加上黃黃的糯米,塞進幾顆美味的臘肉,最后使用小草繩一綁,就成了我最喜歡的大粽子了,今后我也要在端午節這一天,親自做出我喜愛的大粽子。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8
早上一起來就聽到爸爸媽媽在談論,爸爸說:今天三月三。媽媽一聽就來勁兒了:三月三,吃雞蛋雞蛋和薺菜一起吃。
我剛上完課就跑去問媽媽三月三是什么節日,估計媽媽也記不得這個節日了,直接轉移話題說:三月三,薺菜煮雞蛋吃,就不會頭疼。我不知道的都要刨根問底:薺菜是什么?是一種野菜。媽媽都被我問得不耐煩了,我只好作罷,回房間,自己去琢磨了。
三月三?我一邊絞盡腦汁一邊嘀咕:好像在哪兒聽過哦,對了,我記得有一個人跟我講過。是誰呢?我也記不清楚。她說:‘大家都知道女媧和他的哥哥伏羲吧,他們一起創造了人,后來女媧補天,功不可沒。為了紀念他們,而有的三月三。’
一定是這樣!我一邊想,一邊在腦海里撈針,又找到了,人們常說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看來,三月三的由來還真有不少。對了,在西游記里有三月三西王母開蟠桃大會,而且有一次還被孫悟空攪了。
我去網上找了一下資料,果然三月三有不少由來,除了剛才說的三個還有許多,我都記不清了。
我順便看了一下,薺菜煮雞蛋的.原因:薺菜還有一個名字叫地菜,它在三月三藥性最強。在我國江西等地有著三月三薺菜當靈丹的老話,可見中國祖先的智慧。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9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始于中國的春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每年的五月初五,有吃粽子、賽龍舟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說到端午節,我印象最深刻的事就是吃粽子。
奶奶會包的粽子可多了。有蜜棗粽、有鮮肉粽、還有豆沙粽……所以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都能吃到奶奶包的粽子。她先買來優質的糯米,再找來粽葉。首先,把粽葉放進鍋里煮。奶奶說葉子煮煮就能發出香味。奶奶又把葉子兩頭剪掉,再把不好的挑出來。然后,就開始包了。拿出兩三片粽葉圍城一個漏斗的'形狀,再把糯米和花生、蜜棗放到葉子里,然后用粽葉裹嚴實,不讓糯米漏出來,最后再用線把粽子綁得嚴嚴實實的,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奶奶就像這樣如法炮制,直到做完為止。
接下來就是煮粽子了,奶奶把一個個清香撲鼻的粽子放入鍋中。等上幾個小時,就能看見清香甜蜜的粽子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剪開繩子,剝開粽葉,只見軟軟的糯米和翠綠的粽葉挨在一起,我忍不住咬上一口滿嘴都是粽葉的清香、糯米的飯香、花生的香甜及蜜棗的甜蜜。這么多的味道在一起,讓人回味無窮。
沒想到小小的粽子竟那么好吃!我也知道:這小小的粽子表示長輩對子女的關愛,以后我長大也一定要給長輩包粽子。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10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好多,流傳了幾千年了。最初的傳統節日是以前古人根據節氣的變化跟民簇的信仰祭拜形成的風俗活動日,再加上古代的文人雅士,為一個個節日譜寫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千口名篇,從而使這些節日得到廣泛的流傳,一直傳承下來。即將到來的端午節,就是其中一個傳統節日,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最初的端午節是夏季驅離瘟神跟祭龍的節日。但后來對于端午節的來歷就有了很多種說法,一種傳說是為了紀念伍子胥,還一種是為了紀念孝女曹娥。但更為廣泛流傳的.是紀念屈原的。因為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剛好在這天投身汨羅江,寫下了絕筆之作《懷沙》,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當時的人們懷著對屈原的敬愛,往江中投入食物,怕魚蟲那些吃掉屈原的身體,在江上劃龍舟為了驅趕靠近屈原身體的動物。后來為了紀念屈原,在端午節這天吃粽子,賽龍舟的一些風俗就流傳下來了。
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傳統節日成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形成了一種民心凝聚的民簇精神。每當過節的時候,如果是在家鄉土生土長的人,離鄉在外了,就會想起家鄉的節日風俗,會有一種想家的念想。這是傳統節日帶來的魅力,形成的每個人對家鄉的熱愛。我國延續了幾千年的傳統節日,積淀了博大精神的文化內涵,每到過節,舉國同慶,是我們民簇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一脈相承,是一份非常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11
元宵佳節,我和家人們興致勃勃地來到橘子洲頭觀看元宵節燈會。
走進橘子洲頭景區,首先迎接我們的是一首悠揚、動聽的古箏曲,把我帶入了一個神奇的世界,給我無限的遐想。旁邊又有人賣力地吆喝著:“賣花燈羅!賣花燈羅!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啊!”我平時特別討厭吆喝聲,但今天不知道為什么,這聲音變得順耳多了。最為動聽的還數游客們的談笑聲。雖然天黑了,大家都有倦意了,但每個人的臉上還洋溢著節日的喜慶。曲子聲、吆喝聲、談笑聲摻雜在一起,仿佛是一場特殊的音樂會。當然,聲音可不是今天的主角,真正引人注目的是幾棟高樓大廈上面各式各樣精美的圖案,有金元寶的圖案、有福字紅包的圖案、有穿著T恤衫的卡通動物圖案………我最喜歡金元寶的.圖案,一個個金光閃閃,發出耀眼的光芒,它代表著大吉大利、平平安安。
媽媽帶我看過許許多多元宵燈會了,但她依然每年都帶我去看燈會。媽媽為什么要這么做呢?我想她是希望我永遠記住元宵節是中華傳統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讓我一次次地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魅力,讓中華傳統文化代代相傳。
元宵節是團圓的節日,這一天,白天熱鬧非凡,夜晚張燈結彩。我真希望以后的每一天都像這樣絢麗多彩。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12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習俗之一,是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人們在這天會吃月餅,賞月亮,吃團圓飯等,日期是農歷的八月十五。國家領導人為了發揚傳承中華傳統節日,特別設定中秋節放假一天。可見,中國人對于中秋節,是多么重視。
我先講講中秋節吃月餅的`由來吧!在古代,月餅本來是用來祭奠祖先,保平安的。但是到后來,這種習俗在唐代漸漸盛行,慢慢演變成現在的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
關于中秋節,還有許多神話故事,今天我也來講一個吧。話說,有一個叫吳剛的神仙。有一天,他觸犯了天條,被罰到月宮砍一棵桂花樹,并且,他只有砍倒它才能贖罪。可是,他砍一寸,樹就生長一寸,無論如何他也無法砍倒。直到今天,吳剛還在月亮上砍那棵桂花樹呢!這個故事已經流傳了幾千年,它就是——吳剛伐樹。
每年的中秋節,我和爸爸媽媽也會回老家和長輩們團聚,吃頓團圓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共同分享一塊月餅,談論著有關月亮的故事。那種其樂融融的感覺,才真正體現了中秋節——月圓人更圓啊!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13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在我的腦海里,端午節有著豐富多彩的味道。
相傳,端午節跟我們的偉大詩人屈原有著密切的關系。屈原是當時因為自己的'國家滅亡了,傷心過度,便抱著一塊大石頭跳江。人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找不到他,又擔心河里的魚蝦吃它,所以才往江里投飯團。慢慢地,才演變成現在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等習俗。
在端午節的眾多習俗中,我最喜歡的還是還是吃粽子。這不,端午節一大早,媽媽就端出了熱氣騰騰的粽子。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粽子,以最快的速度剝開了它的外衣,仔細一看。粽葉下的糯米因為醬油的著色,變成了透明的褐色,中間還夾著一顆又大又咸的鴨蛋仁,讓人看完口水都流到了地上。我顧不得燙嘴的,一口咬下去,糯米在嘴里又燙又香又黏,讓人吃完后還想再吃。我這小饞貓,一下就吃了四五個。
端午節那天還會舉辦龍舟賽,這也是端午節最大的特色。吃完粽子,我們就趕緊往黃岡河飛奔過去。來到河邊一看,參加比賽的大概有四五條龍舟,每條龍舟上都坐滿了人。哨聲一響,龍舟上的選手立刻用力劃著槳,瞬間,龍舟像長了翅膀一樣,飛速向前駛去。鞭炮聲,鑼鼓聲霎時震耳欲聾。一條條龍舟,迎著洶涌澎湃的浪花,你追我趕,江面上不一會兒就劃出一條條長長的波紋。比賽場面真是令人忍不住拍手叫好!
美味的粽子,精彩的龍舟賽,美好的端午節,我到現在還念念不忘。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14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次過春節都會想到這一首古詩。沒錯,又到過春節的時候了。
過年時的景色非常美。夜晚,大家把鞭炮點燃,我就聽到外面“噼噼啪啪——噼噼啪啪——”響起來。突然,天空中砰—的.一聲響,我抬頭往天上看,哇!是煙花。各種顏色和各種形狀,最后慢慢的變小了,我開心得笑了。
過年時的飯菜非常豐盛,家家戶戶都要吃團圓飯。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外公外婆家吃團圓飯。一進家門就聞到了香味,跑到廚房一看,原來是我最喜歡吃的菜。有酸甜可口的糖酷排骨、香辣的烤魚、還有香香黃黃的春卷。我快速地跑去拿了雙筷子,夾起糖醋排骨和一個春卷,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家人看著我口讒都不自禁地笑了出來。
過年的這幾天,幾個小屁孩在院子里一邊玩一邊吃。外婆滿臉微笑地拿著紅包走過來,給了媽媽一個紅包,爸爸一個紅包,阿姨一個紅包,我也一個……,我數了數1,2,3,4……10個紅包。
過年真是太棒了,我真想天天過年啊!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15
中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五千多年的漫長歷史,而經過五千年時間長河的積累沉淀,已經形成了濃厚的文化底蘊。其中傳統節日就是中華文化中的一部分,它們是每個時代的文明載體,連續著中華文明的深深血脈。
我國的傳統節日眾多,分布在全年的各個時間段,而且每個節日都有著特殊的寓意,比如人們最看重的春節。春節是我們國家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中國人過春節已經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關于春節的來歷民間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是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極其兇猛,而且覓食人肉,殘害生靈,后來人們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雖然現代春節的習俗相比以往少了很多,現在一說到春節馬上想到的就是回家過年!春節是一年中除舊迎新的`重要時節,我們習慣在春節的時候總結過去,期盼、規劃和開辟未來。
春節的文化內涵是和諧,我們常說:“新年快樂。”它不僅僅代表著祝福,更是中華民族集體人格的體現,希望每個人都能快快樂樂、和諧相處,與家人、親友、鄰居、同事保持和諧,這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可以說,春節就是社會群體和諧團結的黏合劑。
除了春節之外,我國其他的傳統節日也一樣具有其相對應的含義,而且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一系列全新的節日習俗也在同步更新!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相關文章:
中華的傳統節日作文09-23
(精選)中華的傳統節日作文10-04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11-17
中華的傳統節日作文(精選)11-22
中華的傳統節日作文[經典]11-24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06-30
中華的傳統節日作文06-14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04-26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04-27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