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神舟十二號返回直播有感及心得體會
我們心里有一些收獲后,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么好的心得體會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神舟十二號返回直播有感及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據了解,此次“神舟十二號”航天員是首次從空間站返回地面,載人的返回艙將首次在東風著陸場著陸。飛船返回地面,要由飛船系統、航天員系統和著陸場系統等共同完成。飛船返回地面飛船首先要脫離原來的飛行軌道,然后沿一條下降的軌道再入地球大氣層,通過與空氣摩擦減速,安全降落到地面。具體可分為4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制動減速階段。首先是“神舟十二號”飛船與“天和”核心艙之間的對接機構進行分離,飛船在太空中運行最后一圈時,地面向飛船發出返回指令,調整姿態,然后使用飛船推進艙上的發動機點火工作,使飛船降低速度,進入到返回地球的軌道。
第二階段是自由滑行階段。返回艙與推進艙組合體離開原來的運行軌道后,就以無動力飛行狀態自由下降。第三階段是再入大氣層階段。在再入大氣層后,飛船再進行一次調整,使其可以精確地返回到著陸場。第四階段是回收著陸階段。返回艙安全著陸后,其標位系統開始工作,指示自己所在位置,以使搜索救援系統及時發現目標。
據有關專家介紹,這次“神舟十二號”飛船返回難度比以往大。一是因為在“神舟十二號”之前,載人飛船都從固定的軌道返回地球,但此次為了節省空間站推進劑的消耗,將不為了飛船返回而調整空間站的軌道,所以飛船再入點并不固定。二是因為“神舟十二號”不再是在過去常用的四子王旗主著陸場著陸,而是在東風著陸場著陸。由于該著陸場位于沙漠和戈壁上,也有山地等高凸或坑洼的地形,所以搜索救援難度比以往更高。
此外,回到地面的航天員會先進行14天的醫學隔離期,主要目的就是適應地表的重力。然后是醫學療養期,時間在20-30天之間,這時航天員會進一步進行恢復,增強體質,恢復上太空之前的身體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