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作文5篇(推薦)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秋的作文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秋的作文 篇1
中秋節(9月25日)的前兩天,寶寶都有21周多了,我還在虛心地請教生過BB的同事——到底胎動是怎么樣的啊?結果被同事嘲笑,說我是屬于反應遲鈍型的。其實不能怪我啊,我真的'不清楚~~
中秋節那天,哈哈,開始感覺到比較頻繁的胎動了,原來就是肚子被頂一下的感覺。這一天,寶寶大鬧天宮。到晚上,吃完團圓飯回到家里,寶寶還在動來動去,LG看到我說來說去,可總摸不到胎動,感覺有點郁悶。后來,寶寶老在一個地方動的時候,我自己用手指也可以摸到寶寶動了,于是要LG輕輕地將指尖放在寶寶動的地方,肚肚果然又動了。
呵呵,這可是LG頭一次摸到胎動哦,可把LG激動壞啦~~~直說寶寶是好孩子,知道中秋節也要一家團聚,跟爸爸在問好呢~~
中秋的作文 篇2
中秋節快到了,為了讓孩子們知道這個傳統的節日,姚老師特意以中秋為主題上了一節活動課。這節活動課姚老師分了三個環節。
第一,在活動中教師向讓幼兒觀察事先準備好的有關中秋的圖片,讓孩子們知道中秋節就是一家人團圓吃月餅和賞月亮的時候,最后讓孩子們知道為什么只有八月十五才可以吃月餅盒賞月亮。因為每一年的八月十五這一天月亮離地球比較近,而且月亮大又圓,是賞月亮的時候,同樣這一天也被稱為“祭拜月亮日。”
第二環節,品嘗月餅,教師讓孩子們通過吃月餅感受月餅帶來的甜蜜,同樣還讓孩子觀察月餅的形狀。為第三個環節做準備。
第三個環節,也是整個活動的最后環節,教師以前面兩個環節做好的鋪墊,讓孩子們自己創作出一幅中秋吃月餅團圓的'景象。瞧!孩子們畫的多棒,多認真。
中秋的作文 篇3
盼望著,盼望著,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終于又到了。
一大清早,馬路上便熱鬧非凡,大人們忙著購買祭拜的食品,小孩放假高興地在路邊玩耍,路旁的許多商家關店休息,趁著這個難得的節日放松放松,和家人聚在一起。因為節日的到來,大家比平時更開心了!
傍晚,人們忙完祭祖,飽餐一頓美食后,開始準備今晚更加熱鬧的祭祀儀式了。首先,家家戶戶都會貢獻出一張桌子,左鄰右舍把桌子接在一起,上面擺滿了月餅,水果,糖果等豐富的貢品,還有許多美麗的花籃,紙塔。貢品擺好后,開始上香了。插在中間的大香不僅香味清新,還會傳出悠揚的.旋律,為活動增添一份祥和的氣氛。街坊鄰居們有的聚在一起說說笑笑,有的專心祝禱。圓圓的月亮高高的懸掛在空中,源源不斷的灑下柔和的月光,默默的包圍著虔誠的人們。
電視上,各個衛視播放精彩的中秋晚會,人們團聚在電視機前喝茶看電視,聊天,享受天倫之樂。
我愛中秋節,它不僅歷史悠久,而且能讓人們在百忙之中得到放松,和家人團聚。隨著社會科技文明的進步,空間距離對親朋團聚的障礙將越來越小,希望以后的中秋節有越來越多的家庭團聚,人們的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中秋的作文 篇4
中秋佳節這一天,我與朋友們一起渡過。
早晨,大家趕到了西沖,第一眼見到的便是一望無際的沙灘和清澈透亮的海面輕輕拍打海灣。一行人在沙灘邊的小竹林打過一場猛烈的野外。
傍晚了,大家便趕到了燒烤場。今天中秋佳節,因此 我打算今夜一邊賞月一邊燒烤。由于是第一次燒烤,因此 我很希望。一個工作員拿著一個火機、一些木棍、一小瓶煤油、一堆木炭和一個燒烤架趕到大家眼前。但見哪個工作員把煤油倒在木棍的身上,提心吊膽用火機一點,猛然燒出了熊熊烈火,再把木炭放到燒烤爐邊上,另外把煤油倒在木炭上,馬上放入燒烤爐里,火焰竄上去,差點兒就燒到大家的衣服褲子了,我嚇了一跳!
木炭燒旺了,架子上燒烤架,提前準備完成了。我教著小哥哥把肉穿插叉子上,在燒烤架子上旋轉。燒了一串,又一串,忽然想到了今日也要去賞月呢!我回身向東面放眼望去,享有著這冰冷的清涼海風,若隱若現地看到了遠方的島嶼上釋放出一絲橙黃色的光輝,仿佛一個小女孩揉著雙眼,害怕見大伙兒一樣。過了一會兒,月亮慢慢地升了起來。月光慢慢地從橙黃色變成了銀色,這一月亮十分圓,圓得像一個股票大盤。海風習習,皓月當空,我禁不住想到了唐代詩人張九齡寫的名言:“水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恰逢中秋節,多么的切合!你看看,月兒一會兒站在那里發愣,不知道你想干什么;它一會兒躲在云彩后邊,好像是和我們一起躲貓貓一樣。忽然,把我母親叫了一下,.我醒過來。我都差點兒忘記了我是在燒烤呢。
這時候,朋友們都叫我燒烤,我馬上返回了燒烤的部位,用來了一些雞翅、臘腸、雞翅和一些饅頭。我拿上燒烤叉,把雞翅刨開,將饅頭放進去,插上燒烤叉,就剛開始燒烤了。刷一些食用油,以防得迅速就被烤糊。火十分旺,許多小伙伴都害怕爐邊,我勇敢地把雞翅在火上翻轉,有時候火變小,就在上面弄點食用油或放一些木板下來生火。就是這樣,前前后后足足烤了一個小時多,把全部的物品都烤后了,我的.“經典雞翅加饅頭大特惠套餐內容”也搞好了,大家一邊共享特色美食,一邊用熒光棒做燈籠,高興極了!
在煦煦的月色下,我與伙伴們渡過了一個歡樂的夜里。
中秋的作文 篇5
中秋月圓,意味著團圓。我不遠千里趕回家中,為的是我那并不太小的小兒在節里不至于寂寞,我們父子兩人趕到他外婆家,總算過了個有點氣氛的節日。可是還惦記著那個陷于痛苦的孩子是如何過的中秋?同時多么想回到老母親身邊,陪她過個我兒時的八月十五!
在我的家鄉,除了飛機不能去外,通過輪船、火車、汽車、甚至摩托車、拖拉機都可以去,路程不遠100公里左右,卻非常閉塞,有人笑談,我家是戰亂時避難的好去處。因此,我上了高中才知道火車、月餅和面包是什么樣子,可見偏僻之所在。
偏僻的地方必然有與眾不同的習俗,我家鄉在八月十五即中秋節是不吃月餅的。當城里人月桂飄香、月餅送來送去的時候,我家鄉卻是另一番景象。只見一塊塊不大的'稻田里人們有的在割稻子,同時有2——3個男人圍住一個比斗要大出兩倍被稱為“板倉”,喊著唱著不知道什么朝代的歌子,掄起一把稻子使勁往板倉里拍打,已使稻谷粒脫落到板倉里。只有此時此景,才能讓你感受什么叫收獲!當然,稻谷粒還需要晾曬,然后有的家用小磨碾出米,有的是送到有脫谷機器的地方“打米”。
說到這里,你也許知道了,我家鄉中秋節的主食就是新白米飯,當地叫做“干飯”,當然城里人很快就知道煮成粥自然就是“稀飯”了。家鄉的稻谷成長期長,但米粒不大,可是做成米飯那個香啊,不用菜就可以吃上兩大碗!如果伴以家鄉的臘肉,那感覺一輩子也難以忘懷。兒時雖小,那是沒有油水,所以兩碗米飯相當于今天的8兩米作的米飯,能吃啊!所以家鄉的中秋節就是“嘗新米”,而不是吃月餅。前些年我請人在中秋節前帶回去的月餅,幾乎都放在那里,他們不習慣這種甜膩膩的月餅。
當然,中秋節人間里的人不能忘卻故去的親人,晚上要給他們燒紙錢,在地上劃上圈圈,在圈圈里按照親疏輕重的不同燒上不同數量的紙錢,口中念著他們的尊稱,請他們查收。盡管破四舊時被稱為迷信,可到了今天,人們仍然不能忘卻那些曾經一起生活過的親人。
我很想再回去,陪著老母親過節,重溫兒時的快樂。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和社會的發展,不知那板倉今天還有多少?隨著工業的發達,使用化肥的稻米還有我兒時那是的香味么?隨著社會的進步,八月十五晚風里的紙錢灰味是否還在彌漫?
親愛的媽媽,我所有的親人,我愛的人,你們節日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