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作文9篇(集合)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汨羅江,聞名中外,不是因為江水清澈見底,江岸如詩似畫,而是因為我國最早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于兩千二百多年前在此懷石投江殉國,“深思高舉潔白清忠,汨羅江上萬古悲風。”
屈原以“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清醒意識,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求索精神,以“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頑強意志,震撼了整個民族的心靈,他屹立在白云蒼狗的歷史煙云之上,俯視著千秋百代,讓歷代文人墨客敬仰,令歷代統治權貴折服。
屈原,“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23歲時就得到楚懷王信任,官至“左徒”,內“與王圖議國事”,制定改革的法令;外“接遇賓客,應付諸侯”。屈原改革的主要內容是,對內休民法度,舉賢授能,對外聯齊抗秦統一中國。屈原努力施展自己的才華,以圖有所作為,實現自己的美政。
如果楚國堅持屈原的改革,統一大業指日可待,但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上官大夫是一個十足的小人,眼看楚懷王日益寵信屈原,就起了嫉妒之心,屢次在楚懷王面前大言是非。楚懷王也是個昏庸之主,聽信了小人之言,終止了屈原的改革,漸漸疏遠了屈原。被楚王疏遠后,屈原沒有明哲保身,而是踏上了20年的流放生涯。
在長期的流放生涯中,屈原不隨波逐流,始終堅持自己的政治主張,用手中的筆抒發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指斥“群小”的禍國殃民,為后人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詩篇。《離騷》,是屈原作品中最長的一首抒情詩,共373句,2777個字,詩中敘述了詩人為實行自己的`政治主張所遭受的打擊和迫害,表達內心所受的痛苦、折磨和對祖國人民的忠貞不渝。司馬遷評價《離騷》文約、辭微、志潔、行廉,“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屈原的吶喊雖然鏗鏘有力,但又是蒼白的,一個人縱有再大的力量也無法改變時代的步伐。“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屈原灑脫地躍入江中,在那一霎那他或許頓悟了,或許他覺得只有這樣自己的人生才是最華麗的,他縱身一躍的一幕,奏響了一支雖遭萬劫也對祖國人民不離不棄,寧肯將潔白之軀葬于祖國江流之中的樂章,也拉開了泱泱雄楚一朝覆滅的歷史悲劇的序幕。
從此,我國第一個偉大詩人的名字屈原就與汨羅江就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了。一提到屈原,人們就自然地想起了汨羅江;一看到汨羅江,人們就深深地懷念屈原。
汨羅江沉淀了屈原的不朽。
汨羅江因屈原而光芒四射。
汨羅江,只屬于屈原。
魂兮歸來,屈夫子!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的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有很多習俗,如:吃粽子,掛艾草,劃龍舟……
一大早,我早早的起來了,洗漱完畢,我迫不及待的坐到餐桌旁,大口大口的吃起了昨天買的的粽子。那粽子蒸好時就香味四溢了,輕輕地把粽葉剝開,那香味便一下子就流淌出來了,一口咬下去,黏黏的`,美味極了!我最愛吃豆沙粽子了,一不留神就吃了兩個。
我和媽媽出門時,發現在門上插了一大把艾草。路上好多人從超市里出來,他們手上都拿著艾草和粽子,一臉開心的走在路上。中午吃過午飯,爸爸來接我回家了。晚上的飯菜極其豐富,有魚,有肉,許許多多好吃的,味道好極了。
吃完晚飯,我和奶奶、爸爸、媽媽玩了一會兒昨天買的六一禮物:疊壘樂。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已經10點多了,我趕緊洗洗睡覺,因為明天就要上學了。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聽說明天要舉行包粽子,我們都很高興,蹦蹦跳跳的。當然,我也做好了包粽子的準備。可是我還不會包粽子呀!哎——!有了!在放學的路上我問媽媽粽子是怎樣包的,媽媽就把包粽子的材料和怎樣包粽子的要領大概意思給說了一遍,我半信半疑。
第二天,我高興的來到了學校。我打開書包,那出糯米,在拿出粽葉,粽針、花生米、水、線……上課鈴響了,老師走進教室,說:“我們現在開始包粽子,不會的可以和我學。”說完,就走到唐子豪的.面前。拿起四片粽葉,左手抓住粽葉的中心,右手抓住粽葉最粗糙的一頭,一卷,卷成一個圓錐體的筒,老師說;“這里的頂端一定要尖。”
后來,老師在用手托者粽葉,在里面放米,餡,在從上往下一蓋,在按順序轉動,大約留下個四厘米的時候,在拿粽針向粽葉前面扎過去,在穿過粽針前面的孔,大約留一半下來,在從下一拉。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你們別看粽子這么小,可包它的時候,是很麻煩的哦!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從睡夢中醒來,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從人們的笑聲中美好的遐想中感受到了端午節的美好和神圣。端午節的早晨既讓人鍛煉了身體,又讓人們知道了先民們對美好生活的盼望。
吃完了兩個雞蛋,我們便背著包袱來到了三角山的腳下,我們順著山間那蜿蜒盤旋的小路,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看到了龐大的巖石、強壯的綠樹、香氣撲鼻的'鮮花、活潑的昆蟲、清澈的小溪,綠油油的小草......
走著走著,終于走到了三角山的山頂。站在山頂眺望遠方,俯視下方,人們常說:功夫不負有心人,站得高,望得遠。看到了那幢幢高大的樓房,條條川流不息的街道.......
站在山頂上,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令人流連往返。走了一段路,我們都筋疲力盡了,就坐在大巖石上,欣賞著美麗的風景,吃著香噴噴的的飯菜,讓人更加貼近大自然,體會出大自然的神秘和絢麗。伴隨著人們的吶喊聲,天空中的無數小水兵羨慕極了,也來到了人們的身邊,天空中雖然下著蒙蒙小雨,但大家一點都不遺憾,而且更加喜歡三角山了。
等回到了家,已經七點多了,吃著媽媽包著美好愿望的粽子,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在那美好的端午節的早晨,我們又盼望著明天,我們每個小朋友的節日——六一兒童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端午節到了,大家都在忙著整理東西。我無憂無慮地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心想:端午節到了,我要干嘛呢?忽然我想了起來,連忙跑到爸爸身邊說:“爸爸端午節是不是要到外婆家?”“是的。”爸爸回答道。爸爸又說:“兒子,我們中午就出發,好嗎?”我開心的回答:“非常好。”
一到那,“外婆——”我甜甜的叫著。外婆笑呵呵的出來迎接我們:“哦,我的乖外孫來了。”我跑進房子就聞到粽子的香味,當我伸手去拿的粽子的.時候,被媽媽叫住了,“小心燙,先去洗手再來吃。”我連忙去洗手間,打開水龍頭,洗好了。我出來拿起一個大大的粽子,剝開一條長長的葉子。然后把剝好的粽子放進碗里面,一股香氣飄進我的鼻子里,我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外婆看見,連忙叫我慢慢吃,小心別噎著。外婆又做了一桌豐盛的晚餐,我們吃的津津有味。
吃完飯了這頓晚飯,我又問:“端午節位什么都要吃粽子呢?”“因為古時候有個偉大詩人,叫屈原的人死了,正好在端午節,大家為了紀念他,所以端午節每家每戶都會包粽子吃的……”爸爸回答說。現在我終于明白了。
最后我想對屈原說:“你真讓我佩服……”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不知不覺,又到了粽子飄香的端午節。
今年端午節,我第一次在家里學包粽子,心里很激動。包粽子開始了!只見媽媽先把兩片竹葉折成圓錐形,接著倒進一小勺糯米墊底,再放一塊用香料腌制好的肉片,接著慢慢地回折竹葉,最后用草繩把粽子扎緊、系結。不久,一個小巧的三角粽就包好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慢慢地包,前幾步學得很輕松,最后扎繩子時,我扎了好幾次都沒扎好,要么用力過猛拉斷了草繩,要么扎不緊。好吧,第一次包粽子,松就松點吧。一個多小時后,鍋里飄出了清香的粽子味。我喜滋滋地剝開一個松散得像呆萌的娃娃一樣的粽子,輕輕地咬一口,頓時,米香、肉香、葉香慢慢地散開,真是美味極了!
這個端午節我還做了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立蛋。蛋也可以立起來?你不信?哈哈,剛開始我也不信。媽媽說:“立蛋是端午節習俗之一,也是一種好玩的游戲。”于是,我打算試試。我從冰箱里拿出四個雞蛋和一個鴨蛋。我先把蛋放在陽臺的地板上,然后用手扶住一顆蛋,慢慢地尋找平衡點,接著輕輕地松開手,呀,第一次立蛋失敗!我沒有氣餒,繼續嘗試,第二次、第三次……接連失敗。唉!媽媽,你查找的資料是不是假的,蛋怎么可能憑空豎起來呢?我心里很懊惱。媽媽看著泄氣的我,說:“遇到一點困難就想放棄,還能做成什么事呢?網上的`資料說,端午節當天正午,因是陽剛正氣匯集之極,所以平日不易豎立的蛋在此時便可直豎在地上。只要心平氣和,呼吸均勻,再試一試,相信你會成功的。”聽了媽媽的話,我閉上眼睛,深呼吸,然后小心翼翼地再試,一次,又一次……
哇,終于大功告成了!望著穩穩地立在地板上的蛋,我情不自禁地笑了。我干脆坐到地上,繼續立蛋,一個,兩個……耶,五顆蛋都立好了!五顆立在我面前的蛋像一件漂亮的藝術品。“咔嚓”一聲,媽媽幫我和蛋寶寶們拍了一張美照。你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明年端午節,你也來試試這個好玩,又可以培養耐心的游戲吧!
我喜歡這個特別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它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
我們家鄉在端午節那天,每家每戶都要吃粽子。我們從菜市場里買來了包粽子的粽葉,還有糯米、豬肉。先把糯米和粽葉放在水里浸泡幾小時后,用浸泡過的粽葉包上糯米,再放上一小塊肉,然后用線綁好,這樣一個可愛又漂亮的小粽子包好了,再把包好的粽子放鍋里煮上幾個小時,就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了。
我邊吃粽子邊問媽媽,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媽媽給我講了一個故事:以前戰國時期有一位楚國人叫屈原,他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詩人,也是我國己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詞這種文體。后來因那時國王聽信饞言被流放,最終投江而死。原來端午節的意義是為了慶祝豐收,后來因為屈原投江那天剛好是端午節,所以這個節日的意義就漸漸讓位于對出原的悼念。有些地方還在端午節那天在大江里賽龍舟。這種撫慰屈原忠心的'古俗世代相傳。
我們那里的人隨便走到哪戶人家都能吃到熱騰騰的粽子、麻花、茶葉蛋。我媽媽還帶上這些東西送去給外婆外公吃,也表示一種對親人的想念。
這真是一個開心熱鬧的節日。
端午節的作文 篇8
小朋友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關于端午節有很多種說法,流傳最廣泛的是屈原一說。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楚國的大臣。有一次秦國發動戰爭,屈原主張抗秦,有人強烈反對,還把屈原免職流放到一個貧窮的'地方。后來秦國把楚國占領了。屈原傷心極了,最后抱著一塊大石頭跳河死了。
為了紀念屈原,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為了不讓小魚吃掉屈原的尸體要扔米團,這就是我們吃的粽子。
端午節的作文 篇9
我的家鄉在蘇州,這里最特別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
在我們蘇州,端午節要吃粽子、戴香囊、賽龍舟等。
先說說吃粽子吧。我們家的粽子大多數都是奶奶包的。其中最難弄到的就是粽葉了。奶奶曾去過旺山、花山等地方采粽葉。為了采粽葉,奶奶就像雷達一樣,一聽說哪里有粽葉,立刻定位準確地飛奔而去。奶奶包的粽子大部分是白米粽,吃起來雖然沒有別的味道,但是有一股濃濃的糯米香。看著奶奶三下兩下就包出一只漂亮的粽子,我也躍躍欲試。可是粽葉到了我的手里,就像條軟趴趴的海帶,怎么也包不出立體的三角形——唉,看來我是包不了了,只能負責吃了。
說完粽子,再說說香囊吧。我小的時候過端午節,可是要戴香囊的喲!據說小孩戴了香囊可以保證夏天不生病、不長痱子。香囊有的是長方形,有的是正方形,還有的做成了粽子形!香囊外表看來總是五顏六色的,花花綠綠很漂亮。香囊聞起來有一股中藥的味道,但是不難聞,我覺得還蠻香的'。到了一年級以后,我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不需要再戴了,爸媽給我買的香囊我都掛在了床頭,讓那種濃濃的藥香伴我入眠……
端午節既是傳統的節日,也是外公外婆認定的“女婿節”。外公外婆常常利用這一天來請爸爸吃飯,感謝他一年來對媽媽和我的關愛。外公總是端著一杯酒,對爸爸說:“你辛苦了!”爸爸總是一口喝掉,高興的說:“不辛苦不辛苦!”
這個節日對我來說太重要了,因為這個節日里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我們的愛。我喜歡這個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