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鄉的風俗作文元宵節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元宵節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元宵節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元宵節作文 篇1
元宵節
我們這里的元宵節是包含在春節里的,它是春節末尾的一個高潮,其熱鬧勁似乎要超過春節,于是我把它提出來單說吧。
過了春節的大年初一,就有元宵上市,我們這里人們走親戚、串朋友,就有拿元宵當禮物的。所以,人們吃元宵,在春節里是常事。到了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要買元宵吃元宵。元宵節雖然名義上是定在正月十五,但是,實際上是和春節分不開的。
元宵節那天,街上賣元宵的攤販特別多,那一聲聲“元宵啊,元宵嘞!”給節日增添了許多聲色。
節日最為熱鬧的部分是晚上。天一黑,各式各樣的煙花就綻放在天空上了。五彩繽紛,令人眼花繚亂。小孩子們提著花燈在街上走來走去,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大人孩子都來到街上看熱鬧,都期待著有新鮮的玩意兒出現。不過,每年人們都不會失望。
因為孩子們期盼著夜晚快快到來,有的顧不得吃飯就跑到街上去了。只好在把自己的煙花爆竹燃放罄盡,又將同伴的目睹個滿意才知道自己的肚皮還餓著,急急匆匆趕回家。當然,家里元宵啦,雞魚肉蛋啦,果子點心啦,可不管三七二十一吃個肚飽。
元宵節的結束是沒有定式的,先是街上的人漸少,煙花爆竹的燃放量減少。當人們感到再也看不到更為新鮮的`東西的時候,就自發的回家了。小小的波瀾有時在尾聲處會再次掀起,但人們似乎早已料到,它不會產生新的高潮了。于是,扶老人的扶老人,拎孩子的拎孩子,興盡回家,收拾桌上的殘羹剩汁,準備熄燈睡覺。
元宵節的結束也就是春節的結束。人們已經享受了希望享受的一切,已經心滿意足了。他們心里明白:明天孩子要上學了,今年的計劃也該打算了。在人們各自做著自己美好的夢中,元宵節結束了。
元宵節作文 篇2
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每年我們班都會在元宵節舉辦一個既有意義,又有傳統文化氣息的保留節目——做花燈,猜燈謎。
隨著我們的年齡增長,我們每年制作的花燈越來越精美,我們出的燈謎難度也越來越高,這可真成了“芝麻開花節節高——天天向上”。
今年我采用了與眾不同的書畫形式,制作了一套精美的“梅蘭竹菊”四君子畫卷。梅蘭竹菊是我國歷代文人喜愛的`對象,也是他們作畫賦詩,代表自己一生理想追求的完美君子形象。
在《論語》中,孔子說道,“君子先行其言,而后從之。”“君子周而不比。”“君子不器。”“君子之于天下也,無敵也,無慕也,以之與比。”讓我知道君子的品德高尚,行為坦蕩,讓我敬慕。我以后也要做一個這樣的正人君子。
有了對君子的了解和敬仰,我就更加喜愛梅蘭竹菊的君子風格。因此我在畫的時候就格外認真專注,想把四君子的優雅品性和風采展現出來,傳遞給同學們,讓他們也通過我的畫作喜愛上梅蘭竹菊“四君子”。
在畫作的背面我也特地用毛筆寫出了“梅蘭竹菊”書法字體,和他們各自代表的君子特點。
梅,剪雪裁冰,高潔傲岸,是為高潔志士;
蘭,優雅空靈,香幽怡情,是為世上賢達;
竹:虛心有節,清雅淡泊,是為謙謙君子;
菊:凌霜飄逸,冷艷清貞,是為世外隱士。
元宵節作文 篇3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在傍晚看見天上的月亮很圓,像一個白玉盤。媽媽說:"元宵節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元宵節又稱上元節。"
晚上,我們早早的吃了糯米、豆沙制成的寧波湯圓。我還知道一些關于湯圓的知識,湯圓圓圓的,甜甜的,代表我們一家團團圓圓,甜甜蜜蜜的`生活,湯圓又叫浮圓子,還叫湯團,也稱為元宵。
吃了完宵,我們一家去看花燈,花燈五光十色。大街上張燈結彩,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可以說是燈的海洋,光的世界。中山廣場有許許多多的樹燈,讓我想起了幾句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走近點,那燈就像金銀財寶一樣,閃閃發光。
元宵節的晚上,民心一片歡騰。沿著市民廣場回家,我看見了龍燈、鯉魚燈、大紅宮燈、狀元燈、八仙過海等數不勝數的花燈,心里非常歡暢。
祝大家元宵節鬧的開心,鬧的紅紅火火。
元宵節作文 篇4
我等呀等,終于等到了元宵節,元宵節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我們今天就要做湯圓。
媽媽一大早起來就準備糯米粉和黑芝麻,媽媽把糯米粉活成面團,然后準備芝麻餡兒,她兩手拿著搟面杖,用力把芝麻搟碎,等芝麻搟碎以后,媽媽就把香香的芝麻粉末放到碗里。接著,她把面揉成一條粗繩,再一個個的切下來,搟成圓形,放進黑芝麻,剩下的口子用另外一邊的面粘上,揉成一個圓溜溜的小球,這就成了湯圓。我在旁邊有模有樣的學著,媽媽包的湯圓又圓又好看,可我包的湯圓黑不溜秋,里面的黑芝麻都跑到了外面了。
媽媽把湯圓放入鍋中,湯圓就像一個個青蛙挺著白肚皮,煮了二十多分鐘,媽媽把鍋蓋一開,鍋里就散發出香噴噴的氣味,我迫不及待盛了幾個放到碗里,咬一口,芝麻湯圓的味道甜甜的,非常美味。
到了晚上,爸爸帶我到下面的空地上去放煙花。爸爸先拿出打火機把好幾箱煙花點燃。一時間煙花從箱子里面沖上了天,黑黑的天上突然變成了五顏六色的一幅畫,隨著砰砰啪啪的聲音,各種各樣的'煙花就像一個個盛開的花朵,紅的、白的、黃的、紫的真是太好看了。
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它的意義,我喜歡元宵節,更愛吃湯圓。
元宵節作文 篇5
“正月十五月圓圓,萬家燈火不夜天。”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聽外公說元宵節已經被列為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了。一年一度的元宵節終于來臨,為了讓我們傳承文化,感受濃厚的節日氛圍,學校決定讓老師、家長和我們一起在班里歡度元宵節。
早上,同學們紛紛拿出自己精心制作的花燈在教室里掛起。有的同學吹起五彩的氣球,并在氣球上畫各種喜慶的圖案;有的同學更是從家里帶來了彩帶,把彩帶打出一個個漂亮的蝴蝶結,貼在墻上、窗上……經過同學們的齊心協力,我們把教室打扮得五彩繽紛,充滿了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
布置好教室,老師帶著家長們,給我們分發糯米粉,開始了我最喜愛的節目——包湯圓。老師和家長們幫同學們揉面,搓湯圓,一時間教室里充滿了歡聲笑語。我似乎從這一個個小小的.湯圓里,感受到一種叫團圓的情義。
包好湯圓,老師讓我們圍坐著,開始了猜燈謎的環節。大家爭先恐后舉手搶答,看起來同學們和我一樣,都想著猜對燈謎后獲得老師頒發的獎品。燈謎一個接一個被猜出來,突然一個燈謎把我們難住了:生根不落地,有葉不開花,街上有人賣,園里不種它(打一植物)。許多同學都猜錯了,老師笑著把謎底揭開。“呀,原來是豆芽!”哈哈哈,笑聲充滿了教室。
端著碗,細細咬著嚼著自己親手包的湯圓,我心里滿滿的都是感恩。感謝學校,感恩敬愛的老師和親愛的家長,一起帶給我們一個美妙的元宵節。